文:引壬
來源:消費界(ID:xiaofeijie316)
你種草過會員制超市中的瑞士卷嗎?這款產品的供應商、冷凍烘焙品牌恩喜村近日宣布完成B輪融資,雖然官方并未披露本輪融資的總額,但據業內人士透露,此輪融資規模不會低于1億元。
冷凍烘焙似乎正在成為趨勢,具有較高資本市場認可度。它會成為未來商業烘培的主流嗎?是否會像預制菜那樣,迎來C端市場的大爆發?
01
融資規模過億
冷凍烘焙食品主要指烘焙過程中完成部分或全部工序后進行冷凍處理得到的烘焙產品,也就是將現制烘焙渠道的生產環節部分前置,并通過冷凍方式進行儲存和運輸至商超、便利店、烘焙連鎖店等客戶。
產品主要分為冷凍面包面團類,冷凍蛋糕類,冷凍糕點類,冷凍預烤產品類。也可分為冷凍半成品及冷凍成品,半成品在解凍后進行簡單醒發、烘烤等工序后即可得到成品,而成品則在解凍后可直接食用。
因口感好、生產效率高、節約人力和空間資源成本、易于協調產銷存、品質安全穩定、便于品種多樣化等諸多優點,冷凍烘焙食品在歐美得到迅速的普及和發展。
烘焙領域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冷凍烘焙的快速滲透已成為烘焙行業的重要趨勢。在食品餐飲健康化趨勢下,人們對于烘焙產品越來越轉向短保,烘焙產品出現從長保轉向短保的趨勢,部分門店也有從現制向使用冷凍烘焙的趨勢。星巴克、Seesaw類的咖啡店、沃爾瑪、盒馬生鮮類的商超都已使用冷凍烘培產品。
或許是受到這些趨勢的影響,冷凍烘焙品牌也受到了資本的青睞,恩喜村近日拿下一輪新的融資,這次參與投資的是絕味旗下的基金、麥星投資、嘉御基金和申夏金融。此前,2021年11月,恩喜村拿了零食巨頭億滋的一筆1.05億元戰略投資,當時估值達到21億元人民幣。
再獲投資的恩喜村,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冷凍烘焙規模化及自動化生產企業,在上海、深圳、東莞等地布局自有產能,主要為會員制商店、零售、連鎖餐飲等優質渠道提供冷凍烘焙產品。
據官網信息,它的合作客戶包括山姆會員商店、奈雪的茶、OLE、盒馬、華潤萬家、大潤發、百果園等等。產品包括瑞士卷、千層蛋糕、慕斯蛋糕、泡芙、曲奇、冰皮月餅等,其中瑞士卷是山姆會員店月銷量冠軍。
絕味投資恩喜村主要是通過三家公司來實現,一家是絕味與騰訊、洽洽食品等成立的四川伍壹柒,在恩喜村中持股3.99%。另外一只基金杭州云會是新募集的,基金的規模是8100萬元,在恩喜村中持股0.4%。最后一家公司就是絕味投資業務的領頭人等一起成立的海口喜洽,在恩喜村中持股0.47%。合計持股比例為4.9%,由于估值預估不會低于此前的21億元,絕味投資恩喜村的規模很可能不低于1億元。
在烘焙領域,絕味還于2017年投資過面向C端經營的幸福西餅,但后續的幾輪融資中,絕味都沒有繼續跟進。2018年年底的時,減值了834萬,現在絕味在幸福西餅的持股比例占1.6%。
談及恩喜村,嘉御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衛哲先生表示:“嘉御資本十分看好恩喜村在烘焙行業的豐富積累和敏銳觸覺。能迅速判斷新趨勢和機會,并下決心投入產能的擴建升級、產品及工藝的深入研發。公司在始終保持產品高品質的同時,還保持產品的高度創新和柔性定制,堅持為客戶提供最具性價比的烘焙產品。”
02
冷凍烘焙行業競爭格局
對比海外市場,國外冷凍烘焙食品應用已趨成熟。美國從1990年起,便有80%以上的烘焙店使用冷凍烘焙食品;法國自1994年起,冷凍面包已占面包銷售額的一半以上;日本從2000年開始,也有超過一半的烘焙店使用冷凍烘焙食品。
隨著消費者更為看重烘焙食品的口感和品質,以及地租、人力成本不斷上漲,國內冷凍烘焙市場開始發展。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我國冷凍烘焙食品起步較晚,長尾客戶數量眾多,由于運輸要求較高,下游客戶偏好在周邊采購,這些因素導致廠商分布較為分散,目前冷凍烘焙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及沿海地區。
在行業中,立高食品、南僑食品是兩家上市公司,先后在2021年上市。立高食品在2000年成立之初是以烘焙原料為主業,2014年公司收購廣州奧昆和廣州昊道51%股權之后,滲透進入冷凍烘焙食品行業,并迅速發展為領軍企業,目前以B端客戶為核心。
渠道布局方面,立高食品以小B端、商超為主,渠道相對綜合。立高食品較早為山姆供貨,為立高食品提供穩定增量。同時,公司側重發展小B客戶,滲透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餐飲渠道目前體量較小。
立高食品目前采用大單品戰略,麻薯、撻皮、甜甜圈等產品規模在億元以上,此外還有榴蓮酥、蛋黃酥、丹麥面包等體量相對較高。撻皮生產難度較低、需求較為成熟,公司較早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后續推出甜甜圈、麻薯等,甜甜圈作為冷凍面包具備較高生產難度,具有一定的產品壁壘,麻薯主要供給山姆店,產能釋放下可以實現穩定放量。
通過產品研發團隊對配方現有大單品的改進等繼續升級,加上一定的新品儲備能夠滿足新產品需求。同時,立高食品也加快了冷凍烘焙產能建設,目前擁有國內最大的冷凍烘焙產能,已形成一定的深加工能力壁壘。
冷凍烘焙零售還未大幅鋪開,但隨著疫情帶動家庭烘焙需求的增長,催化冷凍烘焙C端市場快速擴容,立高食品旗下的奧昆品牌已開始嘗試在淘寶等電商渠道上進行零售,產品包括慕斯、蛋糕、蛋撻皮等。冷凍烘焙產品在C端市場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但目前規模較為有限,也缺乏對消費者的培育。
除了以流通渠道為主的企業,還有以大客戶為主的企業,以南僑食品為例,南橋食品由陳氏家族創立,深耕烘焙油脂行業超過25年,產品主要包括烘焙應用油脂、淡奶油、進口品、冷凍面團以及其他相關產品,其中油脂是公司最核心的業務。
公司的冷凍面團業務占比4.94%,毛利率為45.90%,產品包括日式奶油花卷、吐司、三倍奶面包、乳酪等。銷售模式是直銷和經銷為主,直銷客戶有沃爾瑪、85°C等知名品牌,經銷為經銷商買斷式銷售。目前南僑食品正在積極拓展冷凍烘焙產品,冷凍面團是今年的擴產重點。
南僑食品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我國近年來茶飲+烘焙、餐飲+烘焙等業態的不斷蓬勃發展。據悉,南僑食品是奈雪銷售的歐包產品的供應商。
此外,在冷凍烘焙市場上還有不少玩家,例如新迪嘉禾主要供應大客戶;東莞黑玫瑰以高端酒店為主,大客戶需求相對固定,主要集中在華南、華東等地區;高貝以烘焙店和連鎖超市為主,在山東市場市占率較高……
03
冷凍烘焙的增長驅動力
參考中國香港數據,中國大陸烘焙市場仍有增長空間。歐睿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大陸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為7.7kg,對比飲食習慣類似的中國香港烘焙食品人均消費量為11kg,有一定增長潛力。
1、下游門店滲透率及單店使用比例提升
隨著烘焙連鎖化率提升和產品品類拓展,可提升冷凍烘焙在單店的使用比例。國內烘焙店以中小型連鎖品牌為主,產品難以標準化,人工成本占比較高,人員流動也可能造成品質不穩定。冷凍烘焙廠商可以提供成熟穩定的供應鏈,滿足小B端降本增效的需求,提升冷凍烘焙滲透率。
大型商超烘焙品類的增長亦加速了冷凍烘焙在下游的應用。疫情催化零售現烤烘焙崛起,商超對冷凍烘焙的需求快速增加,加速了消費渠道向大型商超傾斜。會員制超市提供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消費群體中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但通常缺乏自有工廠,需要冷凍烘焙食品豐富其產品結構,提高烘焙食品的口感和質量,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烘焙消費場景愈發多元,其他新興渠道待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烘焙”之風流行,消費場景愈發多元。除了新式茶飲店如奈雪的茶、喜茶等陸續推出烘焙產品,咖啡門店、自助餐、酒店茶歇等場景也逐步被開拓,為消費者提供復合體驗空間,迎合多元化需求,提升坪效。
未來還有其他新型渠道有望開發,譬如各類餐飲下游終端,這類餐飲終端缺乏專業的烘焙師傅,因此冷凍烘焙食品成為選擇。如百果園搭配銷售水果蛋糕,產品在外賣平臺上進行銷售即可實現流量變現。
因此,冷凍烘焙食品的出現使得現烤烘焙銷售渠道發展成商超、餐飲、烘焙店、飲品店、便利店、電商等并行的局面,豐富了烘焙行業銷售渠道。
3、冷鏈物流、冷庫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完善
過去受技術限制,冷凍烘焙食品存在長時間冷凍后水分流失、開裂、老化,解凍加工后成品變形、口感發干等技術難題。并且,冷凍烘焙比一般速凍食品對倉儲及運輸溫度要求較高,尤其預發酵類冷凍烘焙產品對運輸、倉儲溫度更高,過去國內冷鏈物流配套設施相對薄弱,客觀上也限制了冷凍烘焙食品的發展。
伴隨技術的不斷提高,冷凍烘焙食品解凍加工后的新鮮度和口感已經能接近現制產品。同時,冷鏈倉儲和物流體系逐漸完善,冷庫容量、公路冷鏈運輸車保有量持續增長,也為國內冷凍烘焙產品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
04
結語
如今新銳茶飲和咖啡連鎖都在尋求能夠實現定制化產品的供應商,冷凍烘焙品類可想象空間充足。但合作定制需要具備相當的規模,中小規模的烘焙店并不適合定制,冷凍烘焙產品差異化的問題仍待解。市場的發展還將由產品研發、消費者的培育等多種因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