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在一次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中,南山奶粉被發現存在嚴重問題:共抽檢該品牌奶粉5個批次,結果全部含有強致癌性物質黃曲霉毒素M1。
有乳業專家指出,南方地區雨水多飼料易霉變,牛吃了霉變飼料后產出的奶易出現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現象。如此看來,奶粉中含有黃曲霉毒素M1大概可以算“天災”。
但是,作為正規的乳品企業,應該在生產的很多環節上都有質量檢測,最起碼的原奶收購和成品出廠時,至少就有兩道檢測關。為什么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奶粉仍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出廠、擺上貨架、到達消費者手中呢?生產南山奶粉的企業是否盡到了檢測的責任和義務?這起事件是不是“人禍”?
事件回顧:南山奶粉檢出強致癌物
7月20日,廣州市工商局在官網公布近期對市面上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的抽檢結果。 本次抽檢中,問題最為嚴重的當屬南山奶粉。工商部門表示,共抽檢該品牌奶粉5個批次,結果全部含有強致癌性物質黃曲霉毒素M1,目前問題批次產品已下架。
長沙調查南山奶粉含致癌物事件 23日下午通報結果
據新華社報道,22日,湖南省長沙市組織食品安全、工商、質監等部門緊急行動,對“南山奶粉” 生產廠家——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開展現場調查。湖南長沙亞華乳業有限公司一方面展開自查,一方面對監管機構就原料、生產工藝、相關技術標準和檢驗等開展的調查,給予積極配合。
長沙市食安辦副主任向建州表示,涉事奶粉的查處結果將于23日下午3時通報,給市民一個公開公正的答復。
分析:南山奶粉問題可能是飼料和原料奶帶來的
22日,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乳業分析師陳渝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正值雨季,南方地區雨水多飼料易霉變,牛吃了后產出的奶易出現黃曲霉毒素M1超標的現象。
而針對今年以來乳業頻頻被曝光出各種各樣的質量安全問題,陳渝表示,相對于其他行業,乳品行業產業鏈更長,加工牛奶的乳品企業不一定每一頭奶牛都由公司來養,而養牛的散戶不一定自己種草產飼料。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南山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飼料和原料奶帶來的,“棉籽、玉米、桔梗、豆粕和酒渣都很容易霉變,而除了大型牧場因一次性購買太多飼料之外,小牛場也會因為舍不得吃,囤積給高產牛用,帶來這一問題。”
據王丁棉介紹,高溫噴粉并不能殺死黃曲霉素,但也不會因為濃縮而導致毒素含量更高,而如果溫度濕度把控不好,即使在成品時并無問題,儲藏之后也會導致毒素產生。“臨近或超過保質期的產品更是如此,相信這一情況也不是南山首發,只是以前政府和媒體的關注度都沒有這么高而已。”
解讀:黃曲霉毒素M1
黃曲霉毒素M1 屬于黃曲霉毒素一類結構相似的化合物中的一種,該類毒素是由常見的黃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產生的代謝產物,在濕熱地區食品和飼料中出現黃曲霉毒素的機率最高。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肝癌高發區的發病率與AFB1的攝入以及轉化為尿中的AFM1的轉化率有密切關系,但隨著飲食結構的調整,人體直接攝入AFB1的機會越來越少,而動物乳中AFM1的存在對人類的危害變得至關重要。
由于黃曲霉毒素M1相當穩定,巴氏滅菌法也無法將其殺滅,所以檢測黃曲霉毒素M1不僅要在飼料原料中檢測,而且在最終產品中也需要進行鑒定。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牛奶中的黃曲霉毒素來源于奶牛的飼料中,即使超量一點點,隨著人在食物中的攝入,慢慢在人體積累也會致癌。
黃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