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國際水資源研究所(SIWI)發布了一份新的報告揭示了,如果按照西方國家目前飲食的發展趨勢和變化,預計到2050年,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水來耕地生產食物。目前,人類從動物性食品中消耗約20%的蛋白質;然而,報告預測動物性蛋白需要消減到5%,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
12名專家來自SIWI、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和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所(IWMI),該報告提供了新的證據,顯示了如果繼續當前的糧食生產趨勢,將如何導致全世界許多地區短缺的增加及對稀缺的水資源的激烈競爭。
報告指出,盡管人均產量在持續增加,但仍然有9億人處于饑餓狀態,20多億人營養不良。到2050年總水量的70%將用于農業,以種植更多的食物來喂養增加的20億人口,這會給可用水資源和土地帶來更多的壓力。
報告編輯Anders Jgerskog博士表示:“使每個人吃好是這個世紀最主要的挑戰。暴飲暴食、營養不良和浪費都在上升,增加的糧食生產在未來可能受到缺水的限制。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食譜來養活未來的世界。”
作者們使我們注意到一系列基本的、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挑戰,面對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和可用水資源,專注的行動能幫我們確保食品安全。這些行動包括改善農場水資源效率、減少食品供應鏈中的損失和浪費、增強網絡對農業緊急情況的早期預警系統的響應和提高對消除農產品差異的投資。
今年早些時候,森林保存研究中心主持了一項研究,提出到2050年人均肉類消費減少50%,這將有利于穩定大氣中一氧化二氮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