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Orient Ye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技術創新是推動食品飲料行業產品革新的核心驅動力,從新原料的開發到加工工藝的升級,技術進步為產品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
2025 Foodaily創博會期間,Foodaily帶大家直擊「iSEE全球獎技術創新長廊」,探訪錦旗生物、衡美健康、盈嘉合生、保齡寶、善恩康等iSEE創新技術標桿企業展區,在現場與各企業的創新大咖們進行了深度訪談。
這一場技術創新之旅,我們還邀請到喜冪健康科技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前嘉吉亞太區研發總經理周津博士來到現場,與Foodaily一同對此次獲得iSEE全球食品創新獎-技術獎的部分技術創新產品,進行了全方位、深入淺出的解讀。
通過剖析這些技術背后的創新故事和商業機會,Foodaily試圖揭示:
在內卷和不確定性雙重加持下,這些優秀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為行業提供差異化產品?又是如何緊隨科研熱點與科技新發現,站位全球市場的領軍位置?又有哪些創新思路正為未來的食品飲料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與發展?
(以下順序為直播采訪順序,排名不分先后)
1
錦旗生物:
打好“組合拳”,專利益生菌讓體重管理更有感知度
錦旗生物依托伊利與澳優全球資源網絡,已獲得益生菌相關專利總計超過130項,發表國內外科研文獻100余篇。憑借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益生菌示范產線,打造了從菌株篩選、功能驗證到市場化量產全程自控的完整產業鏈體系,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體驗,滿足現代消費者在科學減重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
在本次展會中,錦旗生物郭新梅博士重點揭秘了以副干酪乳酪桿菌K56、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CP-9為代表的體重管理益生菌。
據了解,副干酪乳酪桿菌K56分離自健康中國嬰兒腸道,經過臨床研究證實,可以降低體脂、內臟脂肪和減少腰圍[1],目前已獲9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相關研究已發表12篇文獻;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CP-9源自中國健康媽媽母乳,相關臨床試驗證明其可降低身體質量指數(BMI)、改善血脂指標、降低不同部位體脂厚度、提高腸道有益菌豐度[2],目前已獲得4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發表了20篇文獻。
郭博士認為:益生菌的研發是一個漫長而細致的過程。正是在長期積累的基礎上,錦旗生物才能在體重管理這一熱點領域獲得突破。她強調,在面對市場此起彼伏的各種需求時,企業要做的是根據長期積累的科研成果,精準回應消費者的健康訴求,而不僅僅是追隨短期的市場熱點。
中國益生菌行業的迅速發展,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郭博士表示,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本土企業在科研積累和菌株資源上仍有一定差距,但中國企業在基于對消費者需求的敏銳洞察,以及本土化研發,使其在市場上具有獨特的競爭力。
也正因為本土企業更接近中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健康需求,這也使得他們能夠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中國本土益生菌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將有更多企業能夠從中國市場走向全球。
2
盈嘉合生:
減糖新風尚,以合成生物技術賦能天然甜味料
創立于2015年的本土科技企業盈嘉合生,采用合成生物技術生產甜菊糖苷及其他天然活性成分,在甜味劑賽道上率先跑出一條新路。在上個月對FIC 2025的現場直播中,Foodaily對盈嘉合生采用生物轉化法和發酵法雙技術生產的稀有甜菊糖苷Ingvia??Reb M, Ingvia??Reb I和Ingvia??Reb D等多款重磅產品進行了詳細介紹。
此次在創新之旅現場,盈嘉合生研發創新中心總經理裴亮為我們講解了盈嘉合生成功背后的關鍵科學技術——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的優勢不僅在于其高效性,還在于它能精確控制產品的純度和質量。在傳統植物提取中,常常會產生大量與目標成分無關的雜質,導致分離和提純過程復雜且耗時。而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盈嘉合生能夠精準獲取所需的甜菊糖苷成分,避免了這種資源浪費,顯著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市場應用的穩定性。
裴亮進一步談到,合成生物學不僅解決了甜菊糖苷的提取問題,更為包括天然香精、色素等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可能。通過對微生物發酵過程的精確控制,盈嘉合生能夠高效地生產出天然成分,滿足市場對健康、安全食品的日益需求。
盡管合成生物學技術擁有眾多優勢,但其研發周期較長、技術門檻較高。裴亮坦言,合成生物學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時間積累和精密的技術研發,這也是許多企業難以跨越的挑戰。與傳統植物提取法不同,合成生物學涉及從細胞工廠的構建到發酵工藝的完善,每一步都需要高度的專業性和技術積累。
盈嘉合生憑借其早期的技術積累和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成功突破了這一瓶頸。盈嘉合生自2013年起便開始布局相關專利,走在行業前沿,領先國際部分企業。如今,盈嘉合生不僅在甜菊糖苷領域取得了突破,還在其他天然成分的合成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正在研發更多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
成立9年以來,盈嘉合生憑借自主研發的INGI?生物智造(INGI? Biomanufacturing)新質力平臺,在甜菊糖的生產效率、品質控制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實現了全面突破,為食品飲料行業提供高效、綠色的創新甜味解決方案,在天然甜味劑生物制造國際賽道上已站穩腳跟。
裴亮表示,合成生物學的技術平臺是高度通用的,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添加劑、香精香料等領域。通過與客戶的持續溝通與合作,盈嘉合生正在不斷拓展其技術應用場景,未來有望為食品行業帶來更多功能性和健康化的產品。
3
衡美健康:
用創新技術賦予蛋白棒云朵般綿密輕盈的口感新體驗
作為國內在營養功能食品領域極具創新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衡美健康基于營養學原理和消費者需求,通過對蛋白質、脂類、膳食纖維及其他膳食營養素等原料的科學探究,以蛋白質的深度加工和創新應用為基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食品產業化系列產品布局。
在現場,衡美健康產品開發負責人戴陽介紹了獲得iSEE全球獎年度創新技術獎的Ultra-Fluid-Orientation?液-氣聚合填充技術。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于改進蛋白質的質地,通過液氣聚合填充的處理方式,使得蛋白質之間的結構更加松散,最終呈現出類似云朵的綿軟口感。不僅在口感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同時也確保了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的穩定性,避免蛋白質重新交聯,能夠保持持久的蓬松感。
除了液-氣聚合填充技術,衡美健康在本屆創博會上還帶來了多款創新產品。比如去年推出的雙艙瓶系列,該系列產品結合了液體和片劑兩種形式,通過巧妙設計,不僅能夠避免草本成分對口感的影響,還能保證產品的穩定性與功效。例如,某些草本成分在液體中無法完全溶解,而片劑形式則可以克服這一問題。
同時,液體產品便于消化和吸收,但在高溫處理過程中往往會使一些熱敏性成分失去活性,雙艙設計正是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既能保證營養成分的完整性,也提高了便捷性。
戴陽強調,創新不僅僅是模仿市場上已有的產品形態,更要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進行超越。在不斷優化現有產品的同時,衡美健康也在探索新的技術應用,力求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4
保齡寶:
高純度母乳低聚糖,助力營養升級與腸道健康
保齡寶是國內首家工業化量產膳食纖維的企業,他們深耕碳水科技28年,旗下16條產線覆蓋益生元、膳食纖維、功能糖等全品類,服務超2000家客戶。從異構化乳糖到母乳低聚糖(HMOs),阿洛酮糖、藻油DHA等前沿原料,保齡寶持續為食品減糖、營養強化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在直播對話中,保齡寶解決方案中心總監周清濤介紹了獲得iSEE全球獎年度創新技術獎的產品——高純度母乳低聚糖“舒慕滋”。
“舒慕滋”采用保齡寶獨有的發酵工藝,能夠顯著促進嬰兒腸道內雙歧桿菌的增殖,對嬰兒的便秘、腹瀉、免疫力等方面有重要幫助。
“舒慕滋”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高純度和快速溶解性,這使得它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并能與真正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相媲美。與市場上其他產品相比,保齡寶“舒慕滋”在純度、速溶性和雜質控制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
“舒慕滋”未來將不僅限于嬰幼兒產品中的應用,在成人健康產品和其他功能性食品中也有較大的應用潛力。
周清濤表示,盡管益生元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市場認知,但消費者對益生元的認知度仍不及益生菌,尤其是在國內市場。益生元最初主要應用于乳品行業,近年來其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從保健食品到休閑零食,益生元的市場需求在日益增長。
由于益生元與益生菌有著天然的契合性,益生元為益生菌提供了生長所需的“糧草”。這種相互促進的關系使得益生元正成為功能性食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膳食纖維領域,正逐漸走向大眾消費市場。
5
善恩康:
AKK活菌/滅活菌雙GRAS認證,開啟新一代益生菌安全應用新時代
善恩康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專注于益生菌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上市企業倍加潔的控股子公司。善恩康擁有2個研發中心(江蘇蘇州,安徽宿州),1個生產基地(安徽宿州),規劃產能為年產益生菌原料菌粉200噸、益生菌制劑及相關產品2000噸。
在現場,善恩康華東區銷售總監湯健儉詳細介紹了善恩康的核心菌株——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 AKK PROBIO。善恩康自2019年起便投身于AKK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的基礎研究,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為用戶帶來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活方式,是中國最早研究AKK菌的企業之一,且擁有500余株AKK菌庫。善恩康的AKK PROBIO菌早前已先后斬獲美國 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安全認證,是全球首個同時坐擁 “活性 + 滅活” 雙軌安全認證的 AKK菌菌株。
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KK菌)自2004年在荷蘭被發現以來,就已成為全球益生菌領域的研究熱點,尤其在體重管理和代謝健康方面,AKK菌表現出了卓越的潛力。
2013年,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AKK菌能夠有效逆轉肥胖、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紊亂癥狀,從而引發全球范圍的廣泛關注。
對于很多關注體重管理的消費者來說,AKK菌無疑是一個備受期待的創新產品。湯健儉提到,善恩康已經完成了關于AKK菌的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在補充150億個活菌的基礎上,受試者的體重和內臟脂肪有顯著下降。
除了幫助減輕體重和內臟脂肪,AKK菌還具有改善腸道健康、調節免疫、改善睡眠和情緒等多重益處,這使得AKK菌成為了備受關注的“萬菌之王”。
AKK菌株目前主要以跨境形式進入海外市場。湯健儉透露,隨著法規的進一步開放,未來AKK菌株有望進入國內市場。目前,善恩康已經與國內外眾多頭部企業建立起合作關系,未來AKK菌株有機會將在更多產品中得到應用,包括配方奶粉、膳食補充劑、功能性飲品等。
6
酵母蛋白、植物甾醇、發酵谷物...
誰會掀起食品創新的下一個熱潮?
探訪完iSEE技術長廊的5家創新標桿企業展位后,Foodaily首席內容官Frank與周津博士一同來到iSEE全球獎大賞區域,對三款技術獎獲獎產品進行了全方位解讀。
iSEE全球獎技術獎旨在挖掘并表彰食品飲料行業中,在原輔料、配方、加工工藝、設備、包材等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入圍與獲獎產品代表了國內食品行業在技術維度上的創新水準,也成為洞察未來創新機會的一扇窗口。
(1)安琪酵母:AnPro酵母蛋白
圖片來源:安琪酵母
AnPro酵母蛋白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其高蛋白含量和高蛋白利用率。除了高營養價值,AnPro酵母蛋白的另一大優勢在于其卓越的穩定性和廣泛的應用范圍。酵母蛋白具有耐熱、耐酸堿、良好的乳化能力,泡沫穩定性高,表觀黏度低,這使得它能夠適應各種食品加工環境,并廣泛應用于多種食品領域。
例如去年ffit8推出的蛋白棒就成功使用了AnPro酵母蛋白,這款蛋白棒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高蛋白、低脂肪的需求,同時還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口感,充分展示了酵母蛋白在食品行業中的潛力。
圖片來源:ffit8
在可持續性和環保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酵母蛋白的生產方式相較傳統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酵母蛋白的生產周期遠低于動植物蛋白,酵母菌的培養時間通常以小時計算,而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生產周期往往需要幾個月。因此,酵母蛋白的生產效率是傳統蛋白的數千倍,這對于降低生產成本并減少資源消耗具有重要意義。
周津博士指出,當前酵母蛋白在飲料等應用場景中的溶解性仍有待優化。提升其水溶性將有助于其在液體制劑中更充分發揮營養與功能價值,拓展在精準營養領域的應用潛力。比如工藝上對酵母抽提蛋白或者酶解酵母蛋白溶解性提升,提高低聚肽比例。?此外,酵母蛋白的口感也是其面臨的另一個挑戰,發酵產生的特征性味道有時會影響消費者的接受度。
解決這些挑戰是酵母蛋白能夠更廣泛普及的關鍵。周津博士認為,雖然口感和溶解性問題仍存在,但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酵母蛋白有望突破這些瓶頸,迅速占領市場。最重要的是,酵母蛋白的低成本和高效生產使得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能夠進入普通消費者的餐桌,成為大眾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2)豐益油脂:植物甾醇磷脂固體飲料的制備技術
在健康飲食的趨勢下,植物甾醇作為一種天然成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尤其是在心血管健康領域。豐益油脂推出的植物甾醇磷脂固體飲料,通過技術創新和工藝突破,不僅優化了植物甾醇的應用形態,也為心血管健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大量研究證明植物甾醇對膽固醇的管控和血脂的調節有著顯著作用,通過與體內的膽固醇受體競爭,抑制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達到降血脂的效果。
圖片來源:益海嘉里
而將植物甾醇推向市場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其高達220°C的熔點,這使得它在天然狀態下為固體形態,限制了其在食品行業中的應用。豐益油脂通過磷脂包埋技術,將植物甾醇有效包裹,在食品中實現更好的分散與吸收。磷脂不僅能保護植物甾醇,還能通過乳化作用將其與其他成分更好地融合。
周津博士指出,國內外對于植物甾醇的技術進展已經有所積累,尤其是在改變植物甾醇的熔點和提高其溶解性方面。通過酯化等工藝,植物甾醇的熔點得到了顯著降低,使其在常溫下轉變為液態,從而能更好地融入日常食品中。
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植物甾醇正成為一種快速有效的降膽固醇手段。周津博士表示,與橄欖油等其他心血管健康食品相比,植物甾醇具有更快的效果,因為它能夠直接與膽固醇受體競爭,迅速降低血脂水平。對于需要快速控制膽固醇的消費者,植物甾醇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然而,像魚油和膳食纖維等其他食材則更適用于長期的血脂控制,幫助減少油脂的吸收并促進心血管健康。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植物甾醇的應用正逐步從專業產品擴展到大眾化消費市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植物甾醇產品或許將在未來的五到八年內,成為消費者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3)百事:桂格益生菌發酵燕麥-超能纖維Q
去年10月,百事旗下桂格公司推出的益生菌發酵燕麥——超能纖維Q引發業界廣泛關注。這款產品結合了益生菌發酵工藝和燕麥的健康益處,不僅提升了燕麥的營養利用率,還創造了新的產品應用場景,成為功能性食品的創新代表。
圖片來源:桂格
發酵工藝在谷物應用中的最大挑戰在于菌種的篩選。乳品和果品的發酵菌種已經相對成熟,而谷物的發酵則需要更加精細的技術。谷物中的淀粉和多糖分子對菌種要求較高,必須經過酶解和切割,才能進行有效發酵。因此,在谷物發酵中菌株篩選和工藝優化是關鍵。
通過發酵,燕麥中的大分子物質被轉化為小分子,這些小分子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能更好地發揮其健康功能。例如,發酵過程中,燕麥中的β-葡聚糖轉化為GABA,后者已被研究證明具有安神、抗焦慮的功效。
周津博士提到,這種益生菌發酵的燕麥產品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功能性支持,尤其是在腸道健康和代謝調節方面。這些小分子成分對身體的多方面有益,尤其是對于現代人常見的焦慮和睡眠問題,具有積極的調節作用。
發酵燕麥的另一項創新是其固體形態的實現。通過脫水干燥工藝,燕麥發酵產物轉變為固體形態,方便消費者在日常飲食中使用。盡管這一工藝的實施可能增加能耗和生產成本,但周津博士認為,從多樣化應用和產品便捷性來看,這是值得投入的。
燕麥發酵產品的成功,不僅僅依賴于技術的突破,還需要不斷創新和多場景的應用。周津博士強調,發酵工藝和菌株的選擇只是基礎,如何將這一技術更好地應用到不同的產品場景中,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通過不斷創新,燕麥發酵產品可以在多個領域找到新的增長點,從而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7
小結
技術驅動的產品創新,是食品品牌建立差異化競爭力的關鍵支柱。從這幾屆iSEE全球獎技術獎報獎情況看,無論是領軍企業,還是后起之秀,都在持續加大技術投入力度。特異性益生菌株、合成生物學、食品配料性能優化,以及產品形態、劑型上的創新方案,都在合力推動食品技術創新邁入黃金時代。
Foodaily期待未來有更多飽含新技術的產品出現,為中國食品行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
參考資料:
[1] Kadeer G, Fu W, He Y,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K56 on body fat 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adult individuals with obesity: a pilot study[J]. Nutr Metab. 2023, 20(1): 16.
[2] Chyi A C ,Jung T F ,Hsun H H , et al.A multi-strain probiotic blend reshaped obesity-related gut dysbiosis and improved lipid metabolism in obese children [J].Frontiers in Nutrition,2022,9922993-922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