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靜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ID:iceo-com-cn)
2024年12月底,香飄飄在杭州開出一家現制奶茶門店。據報道,現場排隊時間一度長達一個半小時。
“國民奶茶”香飄飄,翻紅了?
事實上,該門店為快閃店,僅營業20余天,目前已撤店。2024年以來,香飄飄在武漢、湖州、成都等多地舉行了線下快閃活動。
來源:視覺中國
一直以來,外界有聲音稱,香飄飄早該布局奶茶門店。但在這方面,香飄飄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2015年以來,香飄飄董事長、總經理蔣建琪多次對外表態,不做奶茶店。
兩個月前,蔣建琪被問及這個問題時稱,“不搞奶茶店,我現在回過頭來看,還是對的。”
在蔣建琪看來,奶茶店進入門檻并不高,現在已是一片紅海。他把香飄飄定位為制造型企業,而奶茶店本質上屬于餐飲行業,“跨行有點大”。
不過,蔣建琪也認為,香飄飄應向茶飲店學習,因為它們的創新能力和對市場的敏銳度更高、更快。在他的規劃和定義中,香飄飄開的線下店,實際是“實驗室”,作為創新產品的測試窗口。
算起來,從2005年蔣建琪推出“香飄飄”品牌開始。近20年來,從一年賣出3億杯,到現在累計賣出上百億杯,杯子繞地球已經40圈了。
憑借賣奶茶,2020年10月,蔣建琪家族以9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年胡潤百富榜》第625位。
但現在在年輕人中,香飄飄奶茶正慢慢“失寵”。
蔣建琪曾感嘆,時代變化太快。最近,他在一場對話中說,“如果你的生意跟現在外部的環境不契合了,落伍了,你這個企業就不行了。”
幾年前,蔣建琪把辦公地點從湖州搬到了杭州,他特意讓人設計了一幅字畫:黑底白字寫著“無我”和“以顧客心為心”,兩行字的旁邊是一位打坐的僧人。“無我”,就是忘掉過去的自己。
近些年來,面對迅速變化的世界,如今已60歲的蔣建琪有些焦慮,他覺得香飄飄變革創新的節奏要加快了。
01
“低下高昂的頭顱”
蔣建琪身材瘦削,說起生意經時總是神采奕奕、語調高昂。
他生活極簡,在身邊人的記憶里,他幾乎全年無休。在女兒蔣曉瑩眼里,蔣建琪付出所有心血,把事業當成孩子在“養”。
蔣建琪中專學歷出身,自稱“文化程度不高,但蠻喜歡學習。”他愛看書,書柜里有不少管理類和產品定位類的書籍——對于外界新的管理思想,他始終保持著一種極強的拿來主義態度,特勞特、彼得·德魯克、彼得·圣吉的管理思想他都拿到企業里試過,繼而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
他常常提起家鄉——浙江省湖州南潯,在明清時候就是富商大賈云集的地方,擁有濃郁的經商氛圍。自小,蔣建琪聽得最多的,就是生意。他覺得自己是個有點生意頭腦的人。
但在把香飄飄帶到品類第一的位置上后,他一度松懈了。
“在我打敗了競爭對手以后,已經做到品類第一了,這時人的情緒就放下了。”他反思,實際上做企業,創新不僅僅是產品創新,也有其他各個方面的創新。
他坦言,“企業在增長的時候,企業家是看不到自己哪里不行的,再加上周邊人的追捧,就覺得自己非常厲害。”當經營中遇到困難,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利潤、增長下緩,或盡管有增長,是用錢堆出來的,這就說明對創新的敏銳度、洞察度不夠。
年齡也成為限制創新的因素,“讓60歲的人去了解20歲的人,是非常困難,也是違背人性的事情。”因此,創新不僅需要內部支持,且要有外部顧問。
在喜茶、瑞幸咖啡、元氣森林等新消費品牌崛起時,蔣建琪就看到了變化,他對員工說,“我們一定要低下高昂的頭顱。”
他帶著團隊去各地企業學習,既有傳統企業轉型的樣本,也有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新消費公司。他也開始在內部推動變革創新,涵蓋產品、渠道、品牌、組織等各方面。
2017年,香飄飄設立創新業務線,招聘一些年輕的品牌和產品人,推出了Meco果汁茶、蘭芳園等即飲產品,沖泡類產品也在不斷迭代更新。
2020年開始,香飄飄將“沖泡+即飲,雙輪驅動”的戰略寫進了公司核心目標。2023年,香飄飄即飲業務占比達25%。
但變革的難度依然不小。蔣建琪曾說,香飄飄轉型比新企業轉型更難,想扭轉團隊的固有思維,太難了。
02
最敬佩鐘睒睒
很多人是通過15秒的電視廣告認識香飄飄的——“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一年銷量繞地球三圈”等幾句廣告語,讓2005年進入市場的香飄飄以最快的速度竄紅。
或許,在外界眼中,蔣建琪擅營銷。一直以來,香飄飄在打廣告、做營銷上都比較“大方”。蔣建琪也并不諱言這一點,在他看來,品牌是最大的財富。作為一家消費企業,怎樣贏得消費者的認知至關重要,品牌的高頻次曝光是必要的。
不過,蔣建琪本質上或是一個產品人。
他稱自己最敬佩的人是鐘睒睒,“他本身就是極其優秀的產品經理,對產品有一種極致的追求,而且對市場有非常高的敏銳度,還有堅持的韌勁。”
他研究過宗慶后和娃哈哈,認為娃哈哈每一步成功背后就是產品創新,從最早的娃哈哈營養液,到娃哈哈AD鈣奶,到營養快線,再到非常可樂。
“從他(宗慶后)收購杭州罐頭廠到娃哈哈營收達上千億元,每一個節點背后都是產品的創新推動。”所以,蔣建琪認為,企業之所以垮掉,最重要的是產品跟不上時代了。
梳理蔣建琪的創業史會發現,他對產品的重視,是貫穿他整個創業過程的。
蔣建琪畢業后在上海一家國企工作,拿到了戶口準備長居上海。但由于弟弟在家鄉經營糕點生意失敗,他決定回鄉接下這個攤子。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蔣建琪曾說,弟弟糕點鋪做的月餅很硬,“可以用來砸狗”。導致他從經手生意時,就非常看重產品品質。
接手糕點店后,蔣建琪請來上海喜臨門糕點公司的西點師,幫他開發新的糕點產品,嘗試用進口高精面粉、黃油、奶油做高品質的西式糕點,又通過層層關系挖來了上海老字號新雅食品的月餅師傅,來研究月餅配方……好產品做出來了,定價遠超當地消費水平,沒人買。
蔣建琪又找到杭州食品研究所,很快推出了爆款產品棒棒冰。
蔣建琪為這個棒棒冰的品牌取名“老頑童”,取自于《射雕英雄傳》。他覺得這個名字很有特點,看了一遍就能記住。棒棒冰在夏天銷量很好,一兩年時間就讓蔣建琪還清了債務。
但天花板同時顯現:棒棒冰是典型的季節性產品,一到冬天銷售就急速下滑,工人沒事做。
2004年的一天,蔣建琪無意中在街頭看到一家奶茶店,門前人們排著長隊,等待購買珍珠奶茶。這給他帶來了啟發:既然那么多人排隊買奶茶,那為什么不把街頭的奶茶方便化、標準化、品牌化呢?
蔣建琪請來了杭州市科技農業研究所幫助研究配方,半年多以后,產品試制成功,并在湖州、無錫、溫州試銷。反響不錯后,他開始做大。隨后,香飄飄在湖南衛視投放了廣告,參加全國的糖酒會,很快步入正軌。
約從2007年開始,香飄飄曾嘗試向多元化發展,做過年糕、花生,甚至還做過房地產。與此同時,香飄飄走紅后,仿制品紛紛涌來,價格戰、渠道戰和廣告戰此起彼伏。
2009年,蔣建琪忍痛割掉了奶茶以外的所有業務。他覺得,聚焦和專注才是香飄飄的方向。
蔣建琪曾經去過意大利,看到一家企業,規模不大,從1931年發展至今,只專心做好咖啡這一件事。他想,做奶茶也是一樣,要把它做透做精,一點也不容易。
2012年,蔣建琪成立奶茶研究中心。據報道,香飄飄曾為了研發一款全新的原汁奶茶,研究中心前后花了五六年時間,從全球找到最好的奶源和茶源,以每天50組的試驗,每年上萬次試驗的進度不斷進行調配和試驗。
蔣建琪曾說,“我是做產品出生的,別的不會,唯獨把一個產品打磨細,打磨精,是強項。”他一度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五年內,只做奶茶。
但時代在變化。在奶茶消費升級的浪潮中,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崛起,在市場掀起激烈競爭。香飄飄作為“國民奶茶”品牌,似乎也被眾多后浪拍在沙灘上。
蔣建琪開始嘗試新的發展途徑,他提的最多的仍然是產品創新。他不止一次說過,要成為“飲料界的ZARA”,核心是產品創新、快速迭代。
03
接班
香飄飄是典型的江浙家族企業。截至2024年9月30日,蔣建琪是香飄飄最大股東,持股50.44%;其弟蔣建斌持股8.76%;蔣建琪的妻子陸家華持股7.01%;此外,蔣建琪與陸家華還通過杭州志周合道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6.08%的股份。蔣建琪的女兒蔣曉瑩持股4.38%。
2017年年底,香飄飄在上交所上市。在這之前,“上市”的決定在蔣建琪心里徘徊了很多次。對于引入外部投資者,也慎之又慎。
上市后第一份半年報出來,香飄飄就被“罵”了。
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營收同比上漲55.38%,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5459萬元。半年報公布后,一篇《香飄飄不好賣了?上半年虧5000萬,廣告卻花了1億多》的文章在網上流傳,有人看到后轉發給了蔣建琪。
蔣建琪覺得很委屈。他本以為,一家季節性極強的企業,在淡季營收上漲,會獲得市場上的夸贊,“為什么大家只看到凈利潤虧損,卻不提營收上漲”。
虧損是因為加大液體奶茶投入所致。蔣建琪認同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觀點:企業唯一的目的是創造顧客,而不是創造利潤,創造利潤應該只是顧客發展的結果。
香飄飄在發展的很多年里,并不是那么關注利潤。香飄飄內部曾有一句口號,叫“保八”,即保證8%的利潤,甚至有些年份還容忍7%、6%的利潤,“主要是把規模做大一些就行”。他覺得更重要的是開拓市場,短期的虧損可被視為未來發展的成本,是值得“容忍”的。
但這套邏輯,在香飄飄上市后受到了挑戰——一家上市公司,需要更多顧及投資者的利益。蔣建琪必須要尋找長期發展和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點。
蔣建琪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2019年接受采訪時,他坦言,上市帶來的好處是,開拓市場的時候,必須考慮如何用有限的資金、預算,產生更大的成果。“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更加注重效率,注重投入產出比。”
盡管蔣建琪及家人仍手握公司大部分股權,但他本人并不完全認同家族化的企業模式。他曾說,一家企業如果一直以完全私有化和老板絕對控股的方式來運營,公司治理結構不會太好。
2023年12月,在消費品行業擁有多年積累的楊冬云被任命為香飄飄總經理(總裁),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管理。這是自2017年香飄飄上市以來,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的蔣建琪,首次卸任總經理一職。
在2024年3月公布的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香飄飄稱,楊冬云將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蔣建琪會傾注更多精力在公司總體戰略規劃及核心產品的研發創新。
彼時,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香飄飄破除家族化,走向職業化管理的開端。
為激勵這位職業經理人,蔣建琪不惜讓出了部分股份。楊冬云擔任香飄飄總經理后不久,蔣建琪以13.43元/股將所持2053.73萬股公司股份(占比5%)協議轉讓給楊冬云,轉讓總價約2.76億元。
但僅10個多月后,楊冬云離職,蔣建琪不得不重回前臺。
蔣建琪想過讓女兒接班。
蔣曉瑩??來源:香飄飄官微
獨生女蔣曉瑩在2016年進入香飄飄。進入公司前,蔣曉瑩是一名創業者,在浙江大學讀書期間做露營設備租賃的生意,并在2014年創辦了露營預訂管理平臺“易露營”。2016年,蔣曉瑩又開啟另一個創業項目“訂單來了”。
在蔣建琪的眼中,蔣曉瑩有經商天賦。蔣曉瑩的創業經歷讓他引以為傲,也曾不無驕傲地告訴媒體,蔣曉瑩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在學校做生意了,進價5塊的本子,她要賣15塊。“我問她會不會太貴了,她笑我連這都不懂,說這樣只要賣出一半就能掙錢了。我想想覺得也挺有道理。”
蔣曉瑩說自己是被父親“忽悠”回香飄飄的。蔣建琪知道女兒的創業熱情,不好直接開口,就讓集團HR找蔣曉瑩。HR多次問蔣曉瑩,“咱們香飄飄的互聯網運作還是得趕緊推動啊,但是你看這找誰做好呢?”
在這之后,蔣曉瑩決定回到香飄飄。蔣建琪把原來的電商部調整成了互聯網事業部,讓蔣曉瑩親自掛帥。后來,蔣曉瑩又出任了蘭芳園的產品經理。在互聯網和品牌年輕化方面,蔣曉瑩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蔣曉瑩并不排斥接班,她認為,接班一定程度上也是二次創業,創業過程中選擇的唯一前提是自己是否熱愛這個事業。很多創二代感受到接班有壓力,是因為接班不是由于發自內心的喜歡,而完全出于責任。
目前,蔣曉瑩擔任香飄飄董事兼品牌創新總經理。近期,隨著香飄飄杭州快閃店的火爆,蔣曉瑩也頻繁露面。
2024年11月,在一場活動上,蔣建琪被問到接班問題,他回答:“我嘗試使用職業經理人不到一年的時間,但并不代表這個方式沒有競爭優勢。孩子將來接得了班,有利于企業發展,那當然是最好,接不了班就甭管了,一切以有利企業發展為原則。”
參考資料:
《香飄飄蔣建琪:忘掉過去》,經濟觀察網,阿茹汗
《蔣建琪,賣的奶茶繞了地球N圈,現在只想打破你對它的偏見》,行周末,陳李黎
《香飄飄蔣建琪創業旅程:從無知無畏到有滋有味》,上海證券報,林淙 王莉雯
《專訪丨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企業的存在不僅是賺錢,更應為人類貢獻價值》,《新食品》雜志
《一億廣告換5000萬銷售?這是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的解釋》,經濟觀察報,鄭淯心、可楊
《引人深思,三位企業創始人的創新經歷》,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
《蔣曉瑩:西湖就像初心,湖邊繁華即是創新》,浙商雜志,沈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