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嘴嘴
來源:Vista氫商業(ID:Qingshangye666)
飛機餐難吃眾所周知,在8000米的高空每次打開錫紙薄膜就像是一場必須接受的羞辱,勾芡過度的黏嘴蓋飯、彈得像橡膠的雞肉,次次開盲盒,每每無下限。
但最近空中飛人們在社交平臺上開始推薦亞航的速溶麻辣燙,加上飲料一份售價在20-25馬幣之間(約30-40元),價格根據不同目的地浮動。
“竟然在亞航上吃到了人生最好吃的速食”,面條勁道Q彈,湯料麻辣香鮮。有人說,“為了這碗速食面,愿意再忍受一次亞航的冷鏈運輸”。
免費的飛機餐變成收費還受追捧,連預制菜都嫌棄的打工人飛到高空中就愛上了速食面?種種太荒誕、各個不真實,“疑似受到年終還要加班,結果一掏手機看到年終獎只有500塊的雙重打擊后,一邊吃著拼好飯一邊流出的終極幻想。”
聽說最好吃的泡面在火車上。
還得是老古董的綠皮,柴油機哼哧哼哧地發力,你坐在綠皮上緩緩撕開康師傅經典紅燒牛肉面,加上熱水,就著全車各類泡面的混雜味道,吸溜幾口才是純AKA中式旅途。建議最近在小紅書上交貓稅的“TIK TOK難民”把此類視頻當作下一次走紅的密碼。
這碗面放在高鐵上都沒有那么對味,速食得在特定情況下才特別好吃。
比如亞航這碗所謂的“全機公認最好吃的麻辣燙”,面皮像是阿寬,還有西蘭花、藕片、木耳等配菜。聽說最吸引人的是配料辣椒,有人說“一打開就是一股牛油味“,也有人說像“蘭州、陜西等地那種特殊辣椒香”,辣椒千人千味,到了高空上親戚也多了起來,至于到底與中華大地上哪個吃辣大省沾邊都不重要。
圖源:小紅書@迷路-
這碗看似平平無奇,平日里加班送你你或許都不會多看一眼的速溶,因為有些中國風味,有點街頭小吃的模樣,正在快速走紅。
最懂吃喝的博主們已經做出了詳細的《亞航麻辣燙獲取攻略》,因為花錢買飛機餐這事兒也不是你花錢就能解決。一般亞航的飛機餐都可以在App上提前預定,但速食麻辣燙不一樣,“銷冠”必須有自己的獨特待遇:只能上了飛機向空姐買。
由于不同航班所帶份額不同,想要吃到傳說中驚天動地的速食麻辣燙,“最好一上飛機就和空姐說,有時候坐到后面都搶不到。”花錢買飯到了高空也變成一件考驗錢包和臉皮的事情,然而,再說一遍,銷冠有自己的privilege,不是每班飛機都售賣麻辣燙。
于是愛吃的打工人只要見著了就“又吃又拿,吃完還再打包一份”,吃了一次還想吃的網友還專門找空姐代購,實在買不到、吃不著的打工人開始尋覓起了平替。連飛機餐都要代購、打包和搶購,亞航的待遇讓一眾航司們哭著流眼淚。
當然到底有多好吃這件事兒很難測評,網友的贊不絕口很有可能和飛機上特殊環境有關。有研究表明,在機艙干燥高壓的環境下,人的味覺辨別能力會變弱。
不過,當你乘坐著不提供餐食的亞航,和陌生人在密閉空間里共度6小時,饑腸轆轆時只能喝水充饑,這時候鄰桌打開一碗需要泡的麻辣燙,整個飛機化身微波爐,麻辣味加倍。你味覺“受損”了,可嗅覺還正常,帶著濃濃鄉音的麻辣燙比任何時候都美味。
那就不能在線下買一份,看看在正常味覺下的真實實力?
還真不能,這銷冠來自亞航的自有餐飲品牌Santan。亞航和“空中綠皮”春秋航空一樣是廉航,而且是廉航中的大哥,在去年的航空屆奧斯卡Skytrax 全球航空公司獎中,亞航在「2023年全球最佳廉價航空公司 TOP10」中排名第一。
截至目前,亞航飛往中國的最大外國航空公司。如果說春秋航空是日韓特種兵的空中運輸箱,那么亞航則劍指東南亞,那些500塊來回吉隆坡的都市傳說都少不了亞航的托舉。
因為是廉航,所以亞航的掙錢門道就花里胡哨一些,最出圈的坊間傳言是“機艙堪比冷鏈運輸,一上飛機冒白煙,冷到你必須花錢買毛毯”。如今為了把口袋填滿,亞航直接把飛機餐做成了一個品牌。
2015年,亞航推出Santan,在馬來語是“椰漿”的意思。同樣主打椰漿的Nasi Lemak和麻辣燙一起登入必吃榜,“味道濃郁,大塊雞肉還沒下飛機就提前感受到了東南亞風味”;
下了飛機也不一定有亞航的飛機餐好吃,比如“芒果糯米飯就比清邁許多店里的都好吃”;而像麻辣燙一樣有中華風味的還有雞肉鮮蝦云吞面,“秒殺一眾航司像是已經去世幾輩子的面條”。
圖源:小紅書@Valen的生活日記
這些必吃飛機餐的套餐價格大多在30馬幣(約48元)左右,或許是因為花錢,或許是因為品牌,旅客對Santan的好評要比其他“嘔吐物”飛機餐相對多一點。
或許是考慮到50塊也不是一筆小數目,Santan還緊跟麥門潮流推出窮鬼套餐Santan Value Combo,一小份椰漿飯配一杯飲料價格10馬幣(約16元)起售,主打一個只要你想花錢一定有花的理由。
因為Santan在去年還推出了兒童餐,更小份、價格更低,吃完還送一個3D迷你積木,孩子們愛不愛吃不好說,但絕對吸引熱衷挖掘各大餐飲品牌兒童餐的300個月大的打工寶寶們。為了讓這群300個月的寶寶有更多選擇,也是在2023年,Santan和馬來本地機構Secret Recipe 和 Tealive合作,推出健康餐Club Zero,比如零卡的西瓜椰子拿鐵,“旨在提高亞航網絡的低糖選擇”。
亞航工作人員為了推行Club Zero,在機場用舞蹈展現活力
為了讓打工人心安理得的買單,亞航也是花了點小心思,如咖啡和三頓半合作,甜品和檳城網紅甜品店Chendul合作,以及使用口味穩定的椰奶產品。由于亞航所使用的飛機缺少機載冷卻器,餐食在地面做好以后,飛行過程中會隨時調節車廂溫度,保證口味新鮮。
從兒童餐、減脂餐,到窮鬼套餐,此前Santan首席執行官Catherine Goh指出,菜單更新“受到社交媒體反饋的影響”。簡單來說,年輕人愛啥他們就做啥,別家航司飛機餐恨不得“免費嘔吐物”走天下,亞航為了多掙你幾兩銀子,把一切免費變成收費,還不斷細分sku。
常見的飛機餐除了餐食還有飲料,努力上進的亞航自然沒忘了這個掙錢的機會。麻辣燙們的套餐里都有隨單的飲品,椰子拿鐵、冰西班牙拿鐵、開心果拿鐵等等有種空中瑞幸的既視感,還有五花八門的茶。
圖源:亞洲航空
亞航從2017年開始不提供餐食,經過對打工人長達8年的訓練,終于讓你不僅接受這件其他航司想做不敢做的事情,還讓你搶著買、快樂買、瘋狂買。亞航美名其曰“為了讓更多人在家就能體驗到飛機餐”,Santan在2019年把快餐店直接開進了馬拉西亞人氣火爆的購物商場,目前在吉隆坡有兩家直營店、八家加盟店,“未來的目標是開到全球,開出100家”。
但這些熱鬧的快餐店都沒有速食麻辣燙的影子,可能這也是Santan為了給自家銷冠兜底,畢竟你是知道的,“如果坐飛機可以吃麻辣燙、喝珍珠奶茶,那簡直是天人享受。”
或許是眼饞了亞航的生意,越來越多的航司開始帶著自家的飛機餐回到地面。
這事兒如果是以好吃出名的航司,倒是也可以理解。
比如被叫做“養豬航司”的阿聯酋航空,與Santan類似,也給自家飛機餐做了一個子品牌Dnata。如今Dnata做大做強,除了除了負責包括英航、荷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之外,還在全球運營40家餐廳,冷凍食品賣到各行各業。
圖源:小紅書@呂是樂羽呂
Dnata真正活成了Santan理想的模樣,2019年,Dnata的全年營收為20億美元,空廚服務營收為4.79億美元,國際業務占據總營收的72%。
再比如日本最大航司全日空,餐食量大制作精美,還曾因為經濟艙也有哈根達斯冰淇淋給小紅書送上幾份千贊熱門筆記。疫情期間全日空為了回本曾在網上售賣過飛機餐,9000日元(約417元)的套餐上架沒多久就賣光。
后來全日空直接在日本線下商超和官網賣起了預制菜,人民幣50多元一份,被視為懶人福音,以及不會做飯留子的救命神器,以至于有人直接問“能不能賣給其他航司?”
圖源:小紅書@FATIII、我就要喝奶茶
這事兒日本還真做了,去年有人發現在東京的羽田機場出現了飛機餐自動販賣機,單份價格1080日幣(約50元),里面塞滿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航司的飛機餐,意圖滿足無法請假又心存風情的社畜。
吃各地飛機餐成為“花少錢就能看世界”的方式之一。曾有網友分享,當自己想去某個國家時,“就會照著飛機餐做一頓,或者去目標國的飯館大快朵頤”。
前有亞航探路,后有全日航摸索,看準了打工人極強的吃飯需求,售賣飛機餐這個極細的賽道就這樣被開辟。
眼巴巴想著掙錢的國內航司自然緊跟掙錢大流。小紅書國內飛機餐頂流一只手數的過來,一是空姐放發老干媽的川航,二是國內唯一的五星航班海航,國際航線經濟艙也提供雞尾酒,二者都由曾占據全球全球航空配餐三成以上市場的漢莎天廚配餐。
再有就是近年來在社交平臺上走紅的廈航,從福建出港的廈航提供的“超級好呷堡”被網友視為超過賽百味,還有“比盒馬還好吃的香蕉蛋糕卷,比廈門本地還好吃的手工鳳梨酥,對標線下奶茶店的各種果茶”,三聯電子廠Pro曾評價道,廈航硬生生把飛機餐做成了自助茶餐廳。
圖源:小紅書@按點滴
廈航確實也在偷偷努力,這些餐食都來自“廈航空廚”,官方小紅書賬號每天叫賣各種新品,最近的上新動作是把福建米其林一星餐廳宴遇開進了自家貴賓休息室,還有類似全日空做都做了那就快速拉滿矩陣,廈航空廚和麥德龍合作推出預制飯,在線下商超和樸樸超市售賣。
圖源:小紅書@廈航空廚、林揚Kevin
這些被叫“養豬”的航司干餐飲你都理解,有人提名南航也去開疆拓土,“讓所有人知道飛機餐有多難吃。”殊不知南航早就布局了,南航空廚變身一家餐廳去年10月開進北師大,主要售賣輕食、甜點和飲品。
圖源:小紅書@言寺
連以“難吃”出名的南航都不愿意放過飛機餐這塊蛋糕,因為確實能掙到一些錢。美國市場調研機構Global Industry Analysts曾預測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在2020年會達到176億美元的規模,其中亞太地區增長最快。
而為了把這份錢狠狠抓住自己手里,亞航真的在考慮搞一個飛機廚房。“馬來西亞機上餐飲供應商數量有限,這為公司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研究為其他外國航空公司提供餐飲服務的可能”,Catherine Goh指出,現在已經處在評估階段。以后到底能不能有大廚給你在飛機上顛勺,就看亞航膽子有多大了。
亞航們越是絞盡腦汁地把飛機餐做出花,你就越是不想再看一眼三大航的“嘔吐物”。
不過,飛機餐倒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難吃。在票價高昂、油價低廉的上世紀,賺得盆滿缽滿的各家航司恨不得把飛機餐做成滿漢全席,彼時的海航還曾供應過龍蝦、魚翅和茅臺酒。
到了現在,航司掙錢的風光不在,三大航的每年財報每年像是掉進了賠錢的無底洞。反觀不提供免費飛機餐的廉航們成為少有的盈利航司,春秋航空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59.77億元,同比增長13.3%;亞航的2023年營業額為25億2834萬令吉(約39.27億元),凈利潤3億6647萬令吉(約5.69億元)。
圖源:新京報
于是航司們就把降本的第一刀砍向了飛機餐。根據財報數據,在2019年,國航、東航和南航的人均航空餐食成本分別為35.01元、28.21元和26.15元。到了2023年,分別降為24.02元、25.8元和18.05元。
一般來說,國內航司的配餐公司有類似廈航空廚這樣的航司自有公司,還有機場的配餐公司,以及一些三方公司。“消費新推官”指出,航司為了控制成本,報價常年不變,配餐公司為了獲得訂單,也只能薄利多銷,因此飛機餐就像是“航空公司大食堂”。
免費飛機餐對于一般航司來說是負擔。但對于把飛機餐單度列為“收費項目”的廉航來說,就成了創收方式。廉航賺錢無非兩種方式:
一方面是節流。比如控制營銷費用,航司常見的銷售費如付給攜程們線上平臺、旅行社等渠道費用,相關廣告營銷、人員辦公等管理費,對于這兩項大頭開支春秋航空直接拿起大刀。2023年國航的銷售費用達到53億元,占總成本的3.98%,春秋航空則不到5億,占比1.53%。
再比如提高空間利用率,春秋航空的所有飛機都是空客A320,因為足夠大、座位配置更為靈活,再通過去掉公務艙、減少座位空間等方式,春秋航空讓一架原本容納155-175座的空客A320最多可容納190名乘客。
春秋航空還通過增加早班機、紅眼航班提高飛機航行時間,將均利用時間提高至11小時,遠超多數同行。更多的座位、更多的航班,憑借著極低的價格吸引打工人,春秋航空的上座率又極高,能達到70%。
另一方面是創收,機票價格低到極致,但乘客們吃喝拉撒都可以成為收入源泉。
廉航們最出圈的收費項目是「行李額度」,只能隨身攜帶7公斤手提行李讓中文互聯網誕生了諸多「廉航神器」。你為了低價機票忍受了廉航的沒有行李額規則,另一面是春秋航空在2023年,憑借著行李托運、選座、客艙餐飲等收獲達9億元的輔助收入,比上一年增長84%。
以及把飛機餐變成收費項目,付費似乎比免費更在乎口碑,有網友曾表示“春秋的付費餐比任何一家航司的飛機餐都好吃”。
你方便不方便一回事,可以預測到,未來廉航們會繼續努力找到更多掙錢的邊邊角角,畢竟春秋航空已經在財報中明確指出,包含付費餐食在內的輔助業務是“多元收入來源與高利潤貢獻”,未來要把這項做成“核心競爭力之一”。
廉航到底廉不廉成為了薛定諤的貓,但廉航一定是最會掙錢的航司。瑞安航空的線上值機入口會提前2個小時準時關閉,如果是在三方軟件上買的機票,有一定概率無法值機,而在人工柜臺值機,每人需要支付60.5歐。
再說一遍,為了低價機票,打工人都可以忍了,畢竟比起歐洲廉航瑞安航安,空中綠皮的春秋和冷氣大到像冷鏈的亞航已經相對善良。亞航把中華麻辣味帶上8000米高空,在一眾航司里已經算是為你花心思的行為。
于是漸漸地,你就接受了飛機餐很難吃這件事,你開始習慣,得花錢才能買相對好吃的飛機餐,所有人都可以在這場機上進餐游戲中被培養出新的習慣。
不過,要說飛機餐真正的king其實既不是麻辣燙也不是嘔吐物,而是當年跟著金星老師一起快速出圈的「橙汁兒」。
聽說由于橙汁成本上漲等原因,最近不少航司已經開始減配橙汁。所以請珍惜在飛機上喝到橙汁的機會,說不定哪天你中氣十足地喊“橙汁兒”也會成為時代的眼淚。
參考資料:
三聯電子廠Pro,《飛機餐,為什么色香味一樣都懶得占?》,2024.10
進擊波財經,《被嫌棄的廉航,賺瘋了》,2024.07
新京報,《春秋航空,“摳”成最賺錢的航空公司》,2024.12
消費新推官,《“難吃”的飛機餐恢復供應了,這是一門多大的生意?》,2020.08
Airasia,Santan Introduces New Value Combo with Prices from RM10,2024.07
Straits Times,AirAsia crew bust a move to promote healthier options for passengers,2024.08
Business Times,Capital A's catering arm Santan mulls having in-flight kitchen to serve other carriers,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