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可婷
來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眼看距離農歷新年的法定假日越來越近,官官想知道有多少朋友最近加班加麻了?
牛馬打工人生活不易,但總有些負重前行的“薯餅”在給大家的生活增添笑料。
這就要從前幾天麥當勞舉辦的粉絲大會開始說起了。
有前線麥門信徒傳來消息,在粉絲大會上麥當勞發起了“薯餅由早餐時段擴大至全天候供應”的提案,邀請在場的粉絲舉手表決是否同意。
最后結果就是表決通過,薯餅可能要“喜提”24h工作制了哈哈哈哈!
收到通知的麥門信徒們甚至提出了更“過分”的要求
不知道麥當勞怎么看?
雖然目前還處于提案環節,最后能否貫徹實行還需要看品牌的下一步動作。
但經過官官的一番探查發現,原來早就有許多麥門信徒在呼吁薯餅全天供應。
大家的呼聲如此之高,可見麥當勞薯餅的粉絲真的不少。
而這次麥當勞能夠在一眾忠實消費者面前征集意見,或許也是想向公眾展現出自己“聽勸”的品牌形象。
不過面對粉絲們的喜愛、建議、留言,甚至是“聲討”,聽取意見只是品牌理應做到的基本盤。
而在收集用戶UGC的同時打造品牌事件,借“聽勸”順勢發起其他品牌行動,才是有助于品牌長期發展的關鍵。
此前,麥當勞就曾經用“頂流”薯餅的熱度為新品星星薯餅造勢。
一方面既回應了大家對薯餅的喜愛,另一方面又為新品找到與消費者連接的突破口。
如果說聽勸是品牌放低姿態,積極聽取用戶建議,與消費者實現雙向奔赴的方式之一。
那么通過玩梗的方式和用戶打成一片,則是麥當勞屢試不爽的慣用營銷“伎倆”
說回這次麥當勞薯餅疑似全年無休事件,人類和薯薯的悲喜可能并不相通,粉絲在為薯餅不能提早下班而“陰陽怪氣”
薯餅則大概率會在知道自己可能會考上全日制本科而哭泣。
這種不一定同甘但會共苦的事情網友們怎么會錯過呢?于是就有人用薯餅制作表情包來“嘲笑”它。
除了麥門信徒自制的梗圖以外,麥當勞自己也經常用薯餅這位“頂流”制作梗圖。
此前,常在沖浪一線的麥當勞就曾用薯餅表情包回應過大家要求薯餅全天供應的呼聲。
估計當時的薯餅也沒有料到,未來有一天自己真的會考上全日制吧哈哈哈哈哈。。。
不僅如此,薯餅的表情包可以說是麥當勞玩梗營銷的常駐嘉賓。
在品牌官方的社交媒體賬號中,它的身影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在麥當勞的梗圖中,薯餅經常以“薯薯”自稱,文案也是經常玩起諧音梗。
同時還以一個打工薯的身份出現,用自己“只上早班”這件事和網友互動。
并且,麥當勞還會結合互聯網熱梗與社會熱點內容進行表情包創作。
由此可以看出,麥當勞在玩梗的過程中為經典產品賦予人設,將其擬人化,與消費者形成情感共鳴,制造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進而也讓經典產品成為一種品牌符號。
因此,品牌和消費者之間才會產生共同的話題內容,從而帶動消費者與品牌進行內容共創。
話說回來,官官了解到,這次麥當勞粉絲大會上的提案還提到了麥當勞的另一個“白月光”——麥當勞奶昔
官官沒想到,作為一個從2014年起就在內地停售了的產品,光是被傳出將要回歸的消息就引來了眾多真愛粉的響應。
許多人在激動之余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有麥當勞奶昔陪伴過的童年時光。
之前官官也有寫過一篇有關諾基亞經典機型回歸的文章,這臺復刻了1999年機型的新版諾基亞3210一經上架就全線售罄。
它能在時隔二十余年回歸時獲得如此銷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激發了消費者的懷舊情懷。
在很多網友的評論中會發現,大多數人的回憶里都有一段和諾基亞經典手機有關的故事。
在經典產品所附帶的懷舊元素刺激下,消費者的懷舊情懷被激起,勾起了他們記憶深處的共同符號,并產生了購買欲望。
由此可見,經典產品的含金量還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