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說茶ShowCha
2024年漸入尾聲,各項總結數據陸續出爐。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指出,今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圖片來源:新華社)
整體市場態勢穩中向好,茶行業的經濟發展又呈現何種情況?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內銷方面,預計2024年全國茶葉內銷總量近250萬噸,內銷總額3400億元;外銷方面,預計2024年全國茶葉出口量保持在36.5萬噸左右。落實到多個細分領域中,“說茶”特收集開年至12月18日的多項茶行業數據,跟隨這些數據,一覽2024年茶行業發展脈絡。
01
線上情況一覽
消費者調查報告發布
隨著互聯網技術紅利持續釋放,最新《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乘勢數字化東風,茶行業在電商賽道中已占據一席之地。蟬媽媽數據顯示,2021-2023年,抖音電商茶葉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7.82%,預計2024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僅一電商平臺的發展便不可小覷。以線上情況為縮影,或可洞察茶行業波動趨勢。
消費者人群畫像,向來是茶品牌了解消費者心智的重要一環。為明確茶葉消費者喜好,“說茶”特對六大茶類各個年齡段的關注度占比進行整合。可以窺見,烏龍茶在18-23歲以及24-30歲的年輕消費者群體中最受歡迎。這一數據與“說茶”調研相契合。《2024年中國茶商業白皮書》顯示,烏龍茶現已成為2024年消費者最喜愛的茶類,占比達51.8%,這或許得益于新茶飲和電商的高速發展。
同時,白茶、綠茶、黃茶則是31-40歲年齡層消費者的主要選擇。可見,受多重因素影響,不同類型的茶類的受眾群體有所不同,依據所對應的年齡特征投其所好,可實現銷量增長。
△數據來源:巨量指數 數據范圍為2024年1月1日-12月18日 “說茶”整理制圖
隨著新消費的盛行,一些茶行業市場入局者開始探索品類細分化的市場需求,細分茶品類逐步成為市場風口。為獲得更為全面的調查結果,“說茶”圍繞多個細分茶品類做進一步剖析。
以部分茶品類為樣本,可知,茶品類消費的主流人群仍然為31-40歲用戶,延續了多年以來的年齡分布趨勢。其次是24-30歲的年齡層,年輕族群依舊是可持續消費主力,與目前多個茶品牌的年輕化布局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50歲以上的人群也開始在茶品類消費人群中嶄露頭角,在六安瓜片、日照綠茶的消費人群中躍居第二。在安化黑茶、都勻毛尖中,其占比與第二位相差不到1%。銀發族崛起,掀起多元消費潮。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預測,當前規模為7萬億元的白發經濟,在2035年有望迅猛增長至30萬億元,將占GDP的10%。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銀發族群正逐漸成為市場關注的新焦點,或在將來的茶行業中迸發新機遇。
不同年齡階段的消費者會因社會經歷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不同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特征,性別同樣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從圖表可見,男性仍然是茶品類的“主力軍”,且男女性消費者的占比差距較去年變大,茶品牌仍需采取多項舉措,以把握“她經濟”的藍海市場。
△數據來源:巨量指數 數據范圍為2024年1月1日-12月18日 “說茶”整理制圖
從六大茶類到細分茶品類;從不同年齡段到不同性別等,茶葉消費者的喜好各異,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在制定營銷策略時進行“對癥下藥”,或將成為茶行業銷售增長的重要議題。
02
錨定多項走勢
窺見茶行業的下一個增長維度
截至12月18日,“茶”話題在抖音的播放量為347.6億次;小紅書的瀏覽量達18.5億次,數據喜人。這些社媒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茶行業的線上關注度。
茶品類的熱度受多重因素影響,百度指數顯示,活動、獎項、政策等方面是主導因素。例如;4月28日,安溪舉辦的2024茶文旅融合發展大會促使其熱度飆升;11月,多個政府實施市場秩序規范行動,普洱茶的報道因此增多。需要注意的是,雖有武夷巖茶熱度暴漲,然今年普洱茶的熱度仍斷層式領先其他茶類的熱度。茶行業從業者后續或可從這些角度出發,改善現有營銷布局,以提高茶葉的關注度。
除關注度與去年呈現的“百花齊放”場面有所差異,“說茶”還注意到,今年福鼎白茶、金駿眉、普洱茶、正山小種的關注度在非原產地地區居首位,與往年一致,茶行業開拓市場版圖的力度仍待加強。
茶行業在多年的電商領域中已取得相關發展,然在當前社交媒體高速發展的環境下,品牌競爭激烈。為脫穎而出,加大宣傳力度、拓展市場外延,仍然是現今茶行業需要關注的重要維度。
03
茶行業實體經濟如何
這些數據值得關注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7.8%,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7.1%,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7%。金融數據總體平穩,保持較強的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政策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強,茶行業實體經濟有望復蘇。
今年以來,在經濟疲軟、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大型商超、車酒等多個行業遭受波及,茶行業也在春茶上市、中秋等多個銷售旺季中出現業績不如預期的形勢。憑借其自我調節能力,茶行業的基本盤保持穩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茶葉行業市場調查與發展前景分析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等客觀因素影響,2020年茶市場大幅度下降。此后,其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4年,中國茶市場規模將達6646億元。
企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主體。為進一步觀測茶行業實體經濟,“說茶”圍繞茶企數量做深入探討。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已注冊15.74萬家茶企,較往年的注冊量有所下降,茶行業整體市場態勢平穩,但也正經歷一定程度的整合與調整期。
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茶葉相關企業為267.28萬家。從區域來看,廣東現存40.2萬家茶葉相關企業,居全國第一;福建緊隨其后,以39.38萬家居全國第二。云南、安徽、山東等省份的茶企數量也位居上游水平。可見,茶葉種植面積、地理位置等影響茶企數量分布,而在營茶企數量也標志著市場經濟的穩定性與成熟度。
根據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仲華的《新質生產力與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課程顯示,有飲茶習慣國家和地區160多個,全球飲茶人群接近30億。茶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縱觀今年茶產業經濟發展情況,線上銷售與數字化轉型加速,茶葉電商蓬勃發展;新茶飲帶動消費增長。但品牌眾多,市場競爭激烈,行業需創新求變,以滿足多樣化需求。值得關注的是,在多方面的驅動下,消費者行為邏輯存在一定偏差,茶行業從業者不妨從中入手,采取對應舉措,以占領消費者心智。從需求洞察趨勢,茶行業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