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敏敏 遲源
來源:壹讀(ID:yiduiread)
冬天到了,水果界的“整活大王”草莓又出山了。
近幾年,從凍草莓巧克力到“一米高的草莓塔”,每個冬天爆火的網紅甜品都少不了草莓的身影。2024年,草莓依舊大受歡迎,除了經典的草莓奶油蛋糕,搪瓷盆草莓蛋糕也俘獲了不少消費者。在老式的印花搪瓷盆里放上蛋糕胚、鋪好奶油,再碼上一層草莓,復古又新潮的外觀很快吸引了大批顧客,甚至讓搪瓷盆也紅了一把。
一家蛋糕店售賣的“搪瓷盆草莓蛋糕”,月銷量超過1000,遠超店內其他產品 | 圖源:美團
為何一到冬天,和草莓有關的網紅甜品就多了起來?
有人說,因為草莓是紅色的,符合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有人說,因為草莓酸甜可口,冬天肉菜吃多了,草莓吃著解膩;還有人說,冬天是草莓的收獲季,草莓的價格比其他季節更低……
所以,為什么每年冬天都要霸屏的“整活水果”總是草莓?
01
冬季的草莓更好吃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草莓是一種夏季的水果。不過在今天,冬季草莓的產量逐年攀升,草莓已經成為常見的冬季水果,并且冬季草莓口感比夏季草莓更好。
草莓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氣候溫和、稍微潮濕的地方。傳統的草莓栽培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三月開始種植,當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草莓就會陸續開花,到了6月的初夏時節,就可以收獲第一批草莓了;另一種是在秋季種植草莓,當氣溫變低時,草莓就會進入休眠狀態,此時需要為草莓植株提供保暖措施,待草莓越冬后于第二年春末采收。
那么,為什么現在的草莓大多在冬天收獲呢?
影響草莓種植季節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驅動力就是價格。在絕大多數草莓都在春末夏初采收的過去,冬季草莓無疑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以1993年的上海為例:在12月和1月,一斤草莓可以賣到10到15元,在當時幾乎算是天價。
電視劇《征服》中,劉華強騎摩托車找瓜攤老板算賬時,路邊的牌子寫的是“香草莓特甜,5元2斤”,考慮到我國居民2000年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才3721元,這個價格也依然不低。
圖源:電視劇《征服》
為了提高產值,同時延長草莓的供應時間,1980年,國內就有專家建議,要重視草莓的發展,尤其要解決好草莓的越冬問題,努力讓草莓錯峰上市。
然而,要在冬季種出草莓并不是容易的事。草莓看似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不高,實則對外界變化非常敏感,不僅對病蟲害抵抗能力低,而且一個突然的降溫就可能讓一整片地的草莓“全軍覆沒”。為了在冬季收獲草莓,20世紀80年代,我國科研工作者就前往草莓培育技術較高的日本等國取經,探索利用溫室大棚種植草莓的方法。
此外,為了讓草莓順利過冬,引進和培育抗寒抗病、質優味美的草莓品種也提上了日程。1982年,草莓品種“綠色種子”在北京的溫室中越冬種植成功,這也是我國在本土草莓基礎上最早實現自主培育的冬季草莓品種。
除了自主研發外,我國還積極從國外引進各類抗寒草莓,其中,以遼寧丹東的“99草莓”(又名紅顏,因1999年從日本引進得名)最為出名。到了90年代,越來越多的草莓品種被證明適合冬季種植,草莓的大棚種植技術也逐漸成熟,從實驗室走向城鎮鄉野。
雖然冬季草莓種植條件苛刻,但冬季草莓在許多方面都優于夏季草莓。一方面,為了適應冬季種植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的冬季草莓在品種上都經過精挑細選,除了前面提到的99,還有春香、章姬等,本身就個頭大、顏色鮮艷。另一方面,冬季的晝夜溫差相對較大,有利于草莓糖分的形成,吃起來就會更甜,自然容易受到甜品界的青睞。
02
中國人是何時吃上草莓的?
雖然冬季的草莓質優味美,但它在中國人餐桌上出現的時間并不長。和中國人吃了幾千年的蘋果、桃子相比,中國人能夠在菜市場買到草莓,不過七十多年的時間。
這也是冬季草莓在近幾年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物以稀為貴,相比于蘋果、梨般的“國民水果”,如今草莓依然算是高級的偏貴價水果。
事實上,中國人吃草莓的歷史也并不久遠。
目前,全世界有24種草莓屬植物,其中有14種分布在中國。我們今日常吃的“草莓”,是其中的“鳳梨草莓”(又名“大果草莓”),是法國人于1750年用八倍體的智利草莓和八倍體的深紅莓(即弗吉尼亞草莓)偶然雜交獲得的,并不是我國的土生植物。
鳳梨草莓 | 圖源:《中國蜜源植物》
1915年,一位俄羅斯僑民從莫斯科運來了500余株“維多利亞”草莓苗,并在黑龍江亮子坡(近哈爾濱)進行種植,拉開了中國種植草莓的序幕。1918年,法國傳教士把從歐洲帶來的草莓苗帶到了河北正定(在今石家莊市),因為種出的草莓又大又紅,故稱“正定大雞心”。
剛傳入中國時,草莓一度被稱為“荷蘭莓”和“外國楊梅”(荷蘭人與中國交往較早,許多同西洋相關的東西都冠以“荷蘭”之名),廣東人甚至直接根據英文strawberry的發音,將之翻譯為“士多啤梨”。彼時的草莓并不是規模化種植的水果,甚至會以單株售賣,供居民買回家中觀賞。
1925年8月19日《申報》,下方廣告有出售“荷蘭莓苗”,并稱“家庭園種植最適” | 圖源:愛如生《申報》數據庫
我國草莓的規模化種植始于20世紀50年代。受蘇聯的影響,人們開始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大城市周邊種植草莓,但種植的面積一直不大,收獲的草莓除了鮮食之外,主要被用來制作草莓醬。直到20世紀80年代,相關技術得到攻克,草莓的產量方才穩步提升。
1985年,全國草莓種植面積為75萬畝,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周邊及遼寧、湖北、江蘇等地區;2022年,全國草莓種植面積達到221.18萬畝,范圍遍及全國各地,產量則超過300萬噸。中國已遠超美國、土耳其等草莓大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產地。
雖然草莓與中國人結緣的歷史不算悠久,但紅彤彤的草莓還是很快征服了中國人的味蕾。
據《2024年中國草莓產業數據分析報告》,自2018年至2023年,中國年進口草莓量已經從1.44萬噸增長到4.12萬噸,形成了巨大的草莓市場。商家們投其所好,推出了不少草莓產品,其中草莓蛋糕是“超級網紅產品”,盒馬、山姆、七鮮、小象超市等都推出了草莓蛋糕,在小紅書上“草莓蛋糕”這一詞條的相關帖子多達26.3萬條,閱讀量達6.2億。
在如此火熱的“草莓浪潮”下,有幾個人能抵擋住誘惑呢?
03
草莓是如何打入甜品界的?
那么,吃草莓的方法多種多樣,為什么是草莓蛋糕火了?草莓是如何與“網紅甜品”結緣的呢?
一個原因是,草莓和奶油本就是個經典搭配。
受限于種植和育種技術,早期的草莓個頭比現在要小、味道也會更酸。在歐洲,人們從14世紀起就嘗試在草莓中加入蜂蜜、牛奶等食材改善口感。草莓和奶油這一經典搭配,始于英王亨利八世的大法官、紅衣主教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lsey):為了討好這位銳意宗教改革的君主,沃爾西為亨利八世呈上以奶油搭配的草莓,意外地開啟了一段味覺的甜蜜歷史。
托馬斯·沃爾西畫像 | 圖源:英國劍橋大學圣三一學院藏
進入19世紀,工業化讓歐美的普通人能夠更方便地吃糖。在這個西餐甜品大發展的時期,在草莓配奶油的基礎上,草莓奶油蛋糕應運而生。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的草莓蛋糕食譜,收錄于1847年的美國雜志《俄亥俄耕耘者》(Ohio Cultivator),是典型的美國中部農村家常菜。
不過,在英國等國家,還是保留了傳統的草莓配奶油吃法。時至今日,在英國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現場,你依然可以輕易地買到用塑料碗裝的奶油配草莓。
英國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現場的奶油配草莓。溫網官方報道顯示,溫網平均每年要在比賽季消耗掉10000升奶油和28噸草莓 | 圖源:Knysna Plett Herald News
而將奶油草莓蛋糕與節日結合,是日本商人的發明創造。
1912年,日本棒棒糖巨頭“不二家”的創始人藤井林右衛門赴美留學,在美國吃到草莓奶油蛋糕后,覺得蛋糕紅白相間的配色和圣誕節很搭,于是把草莓奶油蛋糕改良后帶回日本,將之一手打造為“美國圣誕節必吃”的“明星產品”,很快受到日本民眾的歡迎。
時移勢易,隨著70年代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日本人“過圣誕吃草莓蛋糕”的習慣被反傳回歐美地區。雖然這一習俗讓美國和加拿大人都感覺“莫名其妙”,但無論在今天日本還是歐美國家,你都可以在過節時方便地看到各種草莓奶油蛋糕。
在今天的“不二家”,草莓蛋糕(即“苺フェア”,草莓展覽會)甚至是一個單獨的門類 | 圖源:不二家官網
20世紀80年代,草莓蛋糕的做法從日本傳入我國。但草莓真正被商家玩出花樣,也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情。隨著烘焙業的發展,每個人都可以在下班后找一家面包店,買一小塊草莓蛋糕的切角犒勞自己。
至于持續霸屏的“網紅草莓蛋糕”,想試就試一試,大可不必覺得自己掉入“消費陷阱”。至少,草莓本身真的很好吃,無論商家怎么魔改都不會差到哪去。要是不太舍得拿下“搪瓷盆蛋糕”,吃個草莓味的冰激凌也不錯。
生活已經這么苦了,記得給自己加一點粉紅的甜。
拿著草莓味可愛多的范偉老師 | 圖源:電視劇《漫長的季節》
參考文獻:
1.徐青山. (1954). 祖國的水果. 地圖出版社.
2.聶合民等. (1979). 塑料大棚蔬菜栽培. 北京出版社.
3.徐萬林. (1983). 中國蜜源植物.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4.森下昌三等. (1993). 草莓:生理生態及實用栽培技術.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5.DK出版社編; 覃方等譯. (2021). 食物的故事:美味食材的溯源之旅.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6.李軍見等. (2019). 北方草莓栽培原理與技術. 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7.于明革.? 我國草莓生產現狀及展望. 山東農業(農村經濟) .?2002 (07)?. 30.
8.鐘霈霖. 日本草莓育種及發展戰略. 當代蔬菜. 2006 (08). 14-15.
9.王忠和. 草莓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技術. 農業科技通訊. 1989 (11) . 16。
10.雷家軍等. 中國草莓屬(Fragaria)植物的分類研究. 園藝學報. 2006 (1). 1-5.
11.Knysna Plett Herald. Wimbledon 2015: How strawberry became slam's most famous food.
12.Foodwine吃好喝好. 反季草莓,真香!
13.日本通. 日本人過圣誕節的這些習慣,令歐美人深感詫異!
14.農小蜂智庫. 云果:2024年中國草莓產業數據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