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傅林林
來源:鳳凰WEEKLY財經(ID:fhzkzk)
除了第一,沒人能記住你的任何頭銜。
在奈雪的茶、茶百道分別在2021年6月和今年4月登陸港交所后,“新式茶飲第一股”和“加盟制茶飲第一股”的名頭就已經被用掉,而此時港交所門外還在大排長隊,一批茶飲企業期待屬于自己的港交所鐘聲。
早在今年1月就遞表的茶飲品牌古茗控股(下稱“古茗”),近期更新了其招股書。業內分析,新茶飲企業上市的大門可能要重啟了。
古茗是一家中國現制飲品企業,成立于2010年,創始人為王云安。根據此前招股書,其背后的投資方包括美團龍珠、紅杉中國、AbbeayStreet及Coatue34。
最新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門店數量達9778家。在10元-20元的大眾現制茶飲市場,古茗市場份額約16.4%,位列第一;在全價格帶的現制茶飲市場,古茗市場份額約8.3%,位列第二。
在中國茶飲品牌“諸侯并起”的時代,這個數據確實是在頭部位置。古茗之所以能做到10元-20元份額第一,下沉市場功不可沒。
今年三季末,古茗鄉鎮門店占比從2023年年底的38.3%進一步增至40%。而其他幾大品牌門店位于鄉鎮的比例,普遍低于25%。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將古茗抬到港交所門前。
“中國茶飲市場的份額較為分散,且新的茶品牌不斷擴張。競爭者數量多、規模大,但產品差異化程度其實不大,同質化依然嚴重。這導致企業只能通過價格戰來爭奪市場份額,頻繁的價格波動壓縮了企業利潤,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對《鳳凰WEEKLY財經》分析。
這點在古茗更新的招股書中已經體現,今年前九個月,其每筆訂單的平均GMV、單店日均售出杯數、每家門店日均訂單數均出現了下滑。
“在機構嚴重內卷的茶飲行業里,即便上市,也比較難以避免之后股價下滑。”黃立沖認為。
最近行業內可以參考的是今年4月23日正式上市的茶百道。其上市首日即破發,盤中最大跌幅超過35%,最終收報12.8港元/股,較發行價17.5港元/股下跌26.86%,市值蒸發近70億港元,相當于其三年的凈利潤。截至目前,茶百道的股價也就在10元/股左右。
01
在最小單元里爭奪
根據招股說明書,今年前三季度,古茗的GMV(商品銷售額)為166億元,同比增長20.4%。
2021年至2023年,古茗實現收入分別為43.84億元、55.59億元以及76.76億元。其中,2022和2023年分別同比增長26.8%和38.1%。2024年前三季度,其實現收入為64.41億元,同比增長15.6%。
從利潤看,同期分別為0.24億元、3.72億元及10.96億元;經調整利潤(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7.7億元、7.88億元及14.59億元。據計算,2022和2023年年度利潤分別同比增超14倍和增近2倍,經調整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34%和85.15%。
古茗茶飲店鋪 圖/古茗官網
古茗能夠在近三年實現增長,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其單店利潤不錯。
招股書顯示,2023年古茗的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達到37.6萬元,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率達20.2%,甚至在四線及以下城市,古茗的加盟商單店經營利潤能夠達到38.6萬元。同期中國大眾現制茶飲店市場的估計單店經營利潤率通常在10%至15%以下。
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開設古茗門店超過兩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個加盟商經營2.9家門店,71%的加盟商經營兩家或以上加盟店。
從第三方統計的數據來看,古茗以近萬店的規模排在茶飲品牌第二位,僅次于蜜雪冰城。
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古茗的業績受到了沖擊。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前九個月,古茗每筆訂單的平均GMV為27.7元,去年同期為28.2元;單店日均售出杯數為386杯,同比下滑7%;每家門店日均訂單數為234單,同比下降3%。
從各地區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古茗在浙江地區的同店GMV下降0.8%,在廣東、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五個關鍵規模省份,同店GMV降幅達到了1.4%。而在此之前的2021年至2023年,古茗各地區及全國的同店GMV均為正增長。
02
被下沉市場抬進港交所?
二線城市以下是古茗的主戰場。截至2023年底,古茗布局在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占總門店數量的79%,其中,38%的門店位于遠離城市中心的鄉、鎮。
灼識咨詢報告顯示,在全國按門店數量計算的前五大大眾現制茶飲店品牌中,古茗下沉市場門店布局比例最高。
下沉市場正在展現出優于一二線的消費能力。華創證券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社零增速為3.7%。一線城市社零增速為-0.67%,二線城市社零增速為3.13%。一二線合計增速為1.98%,三四線城市社零增速為4.76%。
在二線及以下城市,按2023年的GMV計,古茗在大眾現制茶飲店市場中占有約22%市場份額。截至2023年底,古茗門店位于鄉鎮的比例為38.3%,而中國其他前五大大眾現制茶飲店品牌的門店位于鄉鎮的比例普遍低于25%。截至2024年9月30日,古茗鄉鎮門店占比進一步增至40%。
招股書指出,遵循地域加密策略,公司在目標省份策略性地調配資源,以在各城市線級均實現高密度的門店網絡。
“行業已經不是瘋狂開店、搶占市場的階段了,現在是比拼單店效率階段,只有少數主打高頻的品牌還在瘋狂開店,拉高門店密度。”一位茶飲企業背后投資方內部人士告訴《鳳凰WEEKLY財經》。
他認為,與上一代茶飲企業相比,現在的他們管起來很嚴格,包括品牌、產品、門店人員、門店操作規范,基本上都是品牌方強控,加盟商主要是出錢以及出本地資源。
位于浙江紹興的古茗門店
與此同時,閉店率也在上升。
據極海品牌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9日,古茗在近90天內新開門店726家,新關門店375家。以近90天新關門店數推算,古茗的閉店率為3.89%,而2021年、2022年這一比率分別為3.60% 、2.94%。
但這并非古茗一家茶飲企業面對的現狀。
“茶飲料行業普遍存在加盟店虧損,而品牌方賬目賺錢的情況。投資者會有疑問,比如說茶百道的估值是17倍,投資者知道這只是資本障眼法,不是真正的行業賺錢。計算一下加盟商的成本結構,比如管理費、加盟費、投資設施加價、各種耗材加價和浪費、房租、裝修折舊、人員費用,至少20%的加盟商是虧損的。”黃立沖表示。
03
餐飲新貴上市潮
目前,奈雪的茶和茶百道是國內唯二的新茶飲上市公司。
但后續準備上市的企業排了不少。今年1月,蜜雪冰城和古茗在同一天向港交所遞表。2月,滬上阿姨向港交所遞表。
除此之外,霸王茶姬、茶顏悅色也傳出上市消息。一時間,這些新式茶飲企業都擠著上市。
茶顏悅色門店
但從實際行業看,餐飲行業上市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
前述三家新茶飲公司遞表半年后招股書均顯示失效,目前古茗已更新招股書。
上述投資人向《鳳凰WEEKLY財經》表示:“餐飲行業之前上市整體都是被卡住了,審核比較嚴,而且多數餐飲企業都很難完全合規,監管對于這種傳統的行業要往后排,優先科技企業。”
按照他的說法,近期監管對行業的限制逐漸放開,“之前申請的,會加速通過。”
而已經上市的兩家茶飲企業業績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奈雪的茶在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不佳,收入同比下降1.9%至25.4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由贏利7020萬元轉為虧損4.37億元??。
茶百道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9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7億元,同比下降59.7%,去年同期為5.88億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登陸資本市場,背后的版圖越擴越大,爭奪戰爭才剛剛開始。
“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每家茶飲料上市后都有拓展承諾,開門店都會越來越多,最后市場越來越紅海化。”黃立沖表示。
(頭圖來源于古茗茶飲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