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精準營養(ID:jzyykxzz)
現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神衛生問題不僅關系著患病人士,更是廣泛困擾著大眾人群。據統計,全球有八分之一的人有精神健康問題,其中大部分人處于輕度焦慮、抑郁等的“精神亞健康狀態”。雖然精神亞健康狀態尚未達到精神疾病的嚴重程度,但是仍然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不少的困擾和威脅。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健康意識的持續提升,精神健康越來越受到我國居民的重視,由此衍生出了大健康產業的新風口--情緒健康產品。
01
千年姜黃+新銳GABA
某乳業曾與其他企業聯合開發推出了一款新產品 。這款新產品添加了功能成分姜黃、含天然花青素的黑枸杞原汁、GABA(γ-氨基丁酸)。產品宣稱,可以為長期處于高壓力狀態而情緒低迷人群解壓和增加能量。
姜黃在2018年榮登年度全球最受關注食品原料配方,享受了網紅般的待遇。雖然與生姜名字相近,但并不是一種物質。姜黃起源于印度,時間大約為6000年前。在我國,姜黃只有1000多年的臨床應用。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認為:姜黃具有純化身體的功效,可治療多種疾病。
日本東北大學制藥研究所(Pharmaceutical Institute,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現,姜黃素不論是在試管或人體中,都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臟損傷有很強的保護效力。姜黃素會激發肝臟成倍(研究表明是1.5倍以上)的產生乙醛脫氫酶從而加速分解乙醛,進而表現為提升酒量,緩和酒后的各種不適癥狀。此外,姜黃素有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進膽囊收縮。
黑枸杞因為營養價值遠超常見的紅枸杞,被賜予了“軟黃金”的別號。是迄今為止確定的天然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野生植物。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
對GABA(γ - 氨基丁酸)的研究和在食品領域的應用,日本市場較為領先。GABA是存在人類大腦中的一種氨基酸。適當補充GABA能較好地緩解精神壓力、調節情緒,改善睡眠。因為當人體需要休息的時候,大腦就會釋放GABA,神經興奮性會降低,神經得到了放松。
這一新產品融入了這三種功能性原料,讓屬于傳統醫藥的姜黃和枸杞,與新銳成分GABA發生了相遇。
在淘寶上搜索框鍵入“解壓”,還可以看到多款解壓軟糖和含片,其功能性成分也主要是GABA。
GABA就像財富密碼一般,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各種解壓產品中。
02
減壓助眠需求激增
睡不著的年輕人很多,越年輕,越貪戀夜晚。
根據《2020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國人平均睡眠時長為6.92個小時,普遍都在凌晨左右入睡。經常失眠的人數顯著增加,從2018年的24.9%增加到了2019年的36.1%。
70后的人群睡的最早,90后睡的最晚。95后和00后平均睡眠時長顯著低于全國平均。
而在情緒困擾中,焦慮是造成失眠困擾的主要原因。調查結果顯示,46.6%的人群認為感到焦慮和煩躁的情緒是使人失眠的主要因素。這種情緒對失眠造成的影響超于其他情緒。
從報告數據看來,解壓助眠,似乎是個不錯的生意。
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根據英敏特數據,四分之一(25%)的18-39歲受訪者表示在臨睡前出現情緒問題;五分之一則表示在睡醒時出現情緒問題。同時,根據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GNPD)顯示,在亞太地區,上新產品包裝上涉及芳香描述所帶來的減壓和助眠功效的食品、飲料及保健品已經從2018年的0.5%增長至2021年的1.1%,能量提升的功效宣稱則從1.4%升至1.6%。
所以,添加了GABA成分的食品,可以多強調幫助釋放壓力,舒緩情緒。同時,通過更多樣的產品形式來滿足壓力群體在不同場合需要的解壓需求。
某品牌早在2004年,即在日本市場上市了GABA巧克力。在2007年,年銷售額就已經達到4000萬美元一年,且僅在日本市場銷售。這款巧克力主打的廣告語是:為在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打拼的你,提供情緒的平衡。
在韓國市場,也有添加了GABA成分的傳統海苔零食。以零食的形式,來向市場介紹GABA成分,可能會是更有效果的方式。
美國市場有一款主打減壓+0糖概念的飲料。這款飲料在瓶身即已標明“釋放壓力”的字樣。產品的主要功能成分是L-茶氨酸,GABA,維生素B6和甘氨酸。甘氨酸是一種人體可以自熱合成的氨基酸,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足量的甘氨酸。甘氨酸可以幫助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提高腳的表面溫度。對手腳冰涼,影響睡眠的女生特別友好。
食品飲料生產巨頭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新興的市場需求。某食品企業于2020年9月在美國上市了一款功能增強型水飲品。這款產品添加了L-茶氨酸,鎂和黑莓,采用了怡人的薰衣草風味,0糖0卡0碳水。和其產品名稱一致,該產品主要功能訴求是幫助降低壓力。
除了GABA和茶氨酸這兩款受到食品創新市場青睞的主流減壓功能原料,我們中國市場也有自己的傳統減壓產品。在古代中國,人們就有飲用洋甘菊茶來鎮定和助眠的習慣。古人稱洋甘菊又為黃春菊。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助眠減壓上,無論從服務角度, 還是產品角度, 品牌都可以考慮去契合消費者的睡眠新需求,通過強調細化的使用場景, 在視覺上和消費者產生共鳴, 增強產品實用性。除了包裝創新, 原料的應用仍是產品研發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在亞太市場, 芳香成分在具備減壓/睡眠/能量提升功效的食品飲料保健品中增速呈上漲趨勢。雖然在傳統意義上, 芳香成分和美妝個護品類更有關系, 但這個加速趨勢說明將芳香成分拓展到食品飲料保健品品類的可行性。”
▲圖片來源:網絡
02
2025年情緒調節食品飲料
將成主流
調研顯示:在英國,每4人中就有1人面臨心理健康問題,每6人中有1人可能在1周內經歷焦慮或抑郁。60%的消費者認為飲食是提升心理健康的關鍵,其中39%通過調整飲食習慣來改善心理狀態。
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對飲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最為敏感,66%的人認為飲食會影響情緒。56%的千禧一代和49%的Z世代(1997-2012年出生)表示已調整飲食來改善心理狀態。X世代(1965-1980年出生)對此關注度稍低,比例為34%。
消費者日益將超加工食品(UPF,如速食和加工甜點)與心理健康問題關聯。部分研究表明,食用UPF可能使焦慮風險上升48%-53%。超過60%的英國消費者檢查食品標簽了解UPF成分,但僅一半消費者清楚UPF的具體定義。
據行業專家Harvey Choat,食品與心理健康的聯系將在未來幾年更加密切。品牌將借助“心情食品”趨勢迎合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對情緒支持型飲食的期待將推動市場創新。
2025年,“心情食品”有望成為健康飲食與心理支持結合的重要方向,為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創造新機會。
在情緒食品的追求中,我們觀察到,要打造帶來快樂感的風味,重點需要關注易于成癮的成分和食品。Spoonshot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辛辣和刺激風味的興趣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增加不同深度、地區的辣椒如新墨西哥辣椒、阿勒波辣椒、韓國辣椒、古巴辣椒、秘魯胡椒等菜肴和食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但Spoonshot也表示,鑒于目前市場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相關產品和口味同樣較少,這也將為商業市場提供巨大的創新空間。
此外,在療愈身心的功能上,食品飲料可以從芳療產品中尋找靈感。這些舒緩治愈的風味主要來自包括玫瑰、桂花等植物花卉,以及薄荷、麝香、紫蘇等草本植物。
在健康化的大趨勢下,諸如糖果、巧克力、曲奇之類的傳統甜點零食經歷了一次轉型升級的浪潮,低糖低卡但同樣能帶來愉悅心情的新一代甜食風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