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兵法先生
來源:營銷兵法(ID:lanhaiyingxiao)
回顧2024,品牌和消費者的關系也發生了不少改變。
這一年,他們變得更加幽默,敢于發瘋和玩抽象,用極致松弛的互動方式吸引大眾眼球;但也變得異常聽話,積極響應網友的建議,真正做到在線聽勸、網友說什么就做什么...
這種顛覆傳統的品牌態度,不僅重塑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也為市場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趕在2025到來之前,兵法先生盤點了10個年度營銷關鍵詞,希望能為大家的新一年的企劃帶來更多的靈感。
01
低價營銷
隨著“理性消費”趨勢的回歸,品牌在“低價”策略上的競爭愈發激烈,9.9元一杯的咖啡、3元錢吃到飽的自助早餐,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價格正在逐漸成為常態。
不過,大多數品牌的低價策略并不是單純的降價,而是采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一邊“卷價格”,一邊“卷價值”。先是用足夠吸引人的價格跟上市場的主旋律,確保在價格戰中不落下風;然后在低價的外表下,精心琢磨差異化和質價比,以提供更高的用戶體驗和產品價值。
相關推薦:
02
發瘋營銷
發瘋文學、瘋狂星期四、濰坊風箏節...這些看似“不正經”的營銷手法,實際上是非常聰明的情感營銷策略。消費者的注意力來得快去得也快,品牌不僅要考慮流量,也要考慮流量的性價比。在這樣的營銷環境中,“發瘋”可以讓品牌投入的錢,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不僅如此,品牌以幽默、自嘲、夸張的方式去表達內容,用更真誠的姿態去溝通消費者。比起自上而下,單向傳遞信息的品牌來說,這種“夠真”的品牌,更容易走進大眾內心。
相關推薦:
03
聽勸營銷
隨著消費者話語權的增強,“聽勸營銷”也成了一種獨特的品牌互動方式。這種營銷策略并不是表面上的迎合,而是真正愿意去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并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出回應。
比如,小米通過米粉社區廣泛征求用戶意見,從產品設計到功能配置,每一項改進都凝聚了用戶的智慧。在SU7上市后,品牌也根據用戶反饋加裝物理按鍵、增加夜景模式、長焦鏡頭等功能,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這種“聽勸”的態度,也是小米SU7能夠經常登上熱搜的重要原因。
相關推薦:
04
城市營銷
這兩年有很多城市因為營銷“出圈”,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關注。從淄博的燒烤狂歡、哈爾濱的冰雪盛宴,再到阿勒泰的自然之美以及成都、杭州的大賽聯動,傳統旅游資源加上精準的互聯網營銷手段,賦予了這些城市全新的魅力。
相比傳統的“城市宣傳”,這兩年走紅的城市往往都充分利用了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比如將自身特性與大眾審美的需求結合,制造了很多容易出圈的話題熱點,或是結合地方特色開發文創產品等,都為年輕人提供了豐富的社交話題。
相關推薦:
05
CEO網紅化
小米SU7上市時,雷軍為打響知名度制造話題直播。如探秘車間、為車主開門合影等內容熱搜近一月,讓CEO網紅化這個話題引發網友關注。之后眾多企業家效仿,“企業家打造個人IP”成熱門營銷話題。
在短視頻和直播內容越發紅火的當下,企業老板當網紅確實為企業營銷提供了新的路徑。然而,這一策略并非毫無風險,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翻車”,即原本旨在提升品牌形象和個人影響力的行動反而帶來了負面影響。總而言之,想要做一個成功的“網紅老板”,不僅僅要簡單地增加曝光率,也要在產品質量、個人言論管理及曝光節奏等多個維度上實現精妙平衡。
相關推薦:
《60+企業老板組團“出道”,BOSS直聘為何把老板們送上綜藝?》
06
ESG營銷
盡管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營銷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在當今品牌戰略中,它依然頻繁被提及,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之前,有很多品牌對ESG的探索還停留在表面,很多嘗試都是淺嘗輒止,即便選擇了某個角度切入,也常常是曇花一現,缺乏持續性和深度。
不過這兩年,已經有不少品牌蹚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ESG營銷之路。比如持續倡導綠色生活理念的綠色心情,不僅在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朝著“可持續”的方向變革,也將其作為品牌對外溝通的長期抓手,呼吁更多人身體力行加入綠色環保的公益事業中,在降低消費者認知成本的同時,也建立了品牌的環保聯想。
相關推薦:
07
班味/去班味
“班味”原指生活與工作相互混亂的狀態,反映了現代職場人士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個人生活和職業身份界限模糊的現象。后來,也有很多人用“班味”一詞來自嘲,表達自己內心的疲憊。而“去班味”則強調通過各種輕松有趣的方式,幫助人們在高壓環境中獲得情緒上的放松和短暫的充電。
比如在小紅書上火爆的“工牌梗”,不僅催生了許多與崗位屬性完美契合的趣味人名,比如品牌市場部的“陳住氣”和“李來做”,還通過幽默自嘲的方式,為那些經歷相似職場挑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情感宣泄的窗口。都說要給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也許圍繞班味和去班味的內容,更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
相關推薦:
08
短劇營銷
在微短劇市場大勢所趨的傳播環境下,已經有很多品牌巧借這一“風口”快速起飛。比如親自下場打造專屬自己的微短劇,像是蜜雪冰城的《雪王的穿越日記》、太二酸菜魚的《實習霸總狂寵賣魚妹》、麥當勞的《重生之我在麥當勞修煉美味魔法》、肯德基的《重生之吃貨皇后惹不起》,以及星巴克的《我在古代開星巴克》等等。
也有很多品牌與熱門短劇合作,巧妙地借助短劇的人氣和廣泛的觀眾基礎,實現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效曝光。比如,谷雨就憑借與短劇《大過年的》的合作,成功登上品牌聲量榜的榜首,劇中,谷雨美白套裝以新年禮物的形式出現在熱鬧的春節家庭聚會上,這一設定不僅貼合節日氛圍,還自然地融入了產品推廣,起到了絕佳的種草效果。
相關推薦:
09
中式養生
隨著“中式養生”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傳統的養生方式。早上打八段錦,中午喝養生茶,晚上泡熱水腳,已經成了廣大消費者的養生日常。而且,中式養生并不只是一種健康選擇,也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
面對這一趨勢,品牌和企業迎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比如耐克與中國傳統健身機構合作推出“晨間八段錦”線上課程,飲食行業也不甘落后,紛紛強調養生概念,推出了如養生奶茶、養生酒等創新產品,將傳統養生智慧與現代消費需求完美融合,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和美味的雙重追求。
相關推薦:
10
AI賦能
一味的噱頭已經過去,用“小預算”去撬動實實在在的銷量轉化,才是這個賽道最理想的狀態。比如在春節營銷這個超級擁擠的賽道中,飛鶴只用了小百萬的預算,搞定了五百多萬人的深度參與互動,展現了“AI創意營銷”的新范式。
這個案例讓我們對AI賦能營銷有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思考——“AI+”的背后,是技術對IP營銷的加持,是讓正確時間、特定需求、合適人群能夠高效匹配,也是在消費者視角的互動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