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佑木
來源:食品內參(ID:fbc180)
12月9日,雙匯發展發布公告,萬隆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董事長職務。
作為中國肉類行業的開拓者之一,萬隆的卸任標志著雙匯管理層新舊交替的關鍵節點,也讓外界再次關注到這位被譽為“中國肉類工業教父”的企業家,以及圍繞雙匯和萬洲國際的復雜權力版圖。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辭去雙匯副董事長一職,萬隆仍保留了非獨立董事和審計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同時繼續擔任“雙匯系”另一家上市公司萬洲國際的董事會主席。
對此,有觀點認為,這一安排表明,他仍然在核心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也釋放出逐步退居幕后的信號。
此外,此次卸任之際,雙匯董事會宣布取消副董事長職位,修訂公司章程。這一調整,被視為雙匯治理結構變革的一部分,但也隱含了管理層在權力集中與分散上的考量。
萬隆自1984年創立雙匯以來,親自掌舵企業走過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從地方小廠到行業龍頭,再到國際化布局,他不僅塑造了雙匯的發展軌跡,也為中國肉類工業建立了標準。
近幾年,年逾八旬的萬隆,開始逐步將權力交給下一代和管理團隊,但這一過程并不順利。談及權力交接,總難免讓人聯想到三年前引發廣泛關注的“廢太子”事件。
2021年6月,萬隆長子萬洪建被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罷免所有職務,原因被描述為“對公司財物的不當攻擊行為”。這一事件不僅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將雙匯家族內部的權力矛盾赤裸裸地擺在公眾面前。
據報道,萬洪建曾被視為接班人的首選。從1990年進入雙匯,他從基層起步,逐步進入核心管理層。尤其是在2018年被任命為萬洲國際副主席后,他的職業軌跡被廣泛解讀為接班鋪路。然而,在“廢太子”事件中,他因與父親在公司治理上產生嚴重分歧,最終被罷免。
這一事件的高潮,是萬洪建在事發后接受媒體采訪,公開描述他與父親的沖突。他甚至發布了一篇題為《我眼中的父親和萬隆》的長文,批評父親萬隆“專斷獨行”,將家庭矛盾與公司管理問題公開化。父子間的爭斗,不僅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熱議,還招致監管部門的關注。
市場普遍認為,這場風波對雙匯管理層的穩定性造成了重大影響,也讓外界對萬隆的管理風格和家族企業的傳承模式產生了更多質疑。
相比經歷了多年基層歷練的長子萬洪建,次子萬宏偉的上位顯得更為突兀。
2018年,萬宏偉進入管理層,擔任萬洲國際董事長助理及雙匯發展副董事長。萬洪建在接受采訪時曾評價弟弟萬宏偉:“他和別人聯系不多,生活清淡,與世無爭。但他的綜合素質很好,專業能力是可行的。”
今年8月,萬宏偉正式接任雙匯發展董事長,成為“雙匯系”名副其實的掌門人。然而,萬宏偉的“空降”并未平息爭議。外界普遍認為,他在管理經驗和企業戰略把控能力上有待檢驗。作為一位缺乏長期磨礪的繼任者,萬宏偉不僅需要贏得公司內部的信任,還需面對外界對其“接班人資格”的質疑。
其中,一位接近雙匯的人士表示:“萬宏偉需要快速適應新角色。他不僅要搞好隊伍建設,還需要熟悉生產、運營和銷售等所有環節。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場考驗。”
需要提及的是,在最新的雙匯董事會名單中,一名為“萬子豪”的“90后”引起了關注。據了解,萬子豪曾擔任雙匯發展多個要職,包括總裁助理兼漯河雙匯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外貿事業部總經理等職務。
有媒體報道稱,萬子豪為萬隆的孫輩,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雙匯發展的官方確認。但有業內觀點認為,萬子豪的出現,為雙匯的家族治理帶來了更多變量。一方面,這顯示出雙匯家族內部逐漸向更年輕一代交棒的趨勢;另一方面,年輕管理者的加入,也意味著未來的企業風格可能出現新的轉變。
事實上,雙匯的權力更替,不僅是家族傳承的問題,或與企業發展困境密切相關。公司財報顯示,從2020年的營收高峰738.63億元,到2023年的600.97億元,雙匯的業績曲線連續三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公司更是陷入了營收與凈利潤雙降的困境。
其中,雙匯賴以生存的兩大業務——屠宰和肉制品,近年來增長乏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屠宰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6.14%,肉制品業務收入同比下降9.64%。與此同時,市場渠道的萎縮進一步加劇了公司壓力,生鮮經銷商數量減少了455家。
分析人士認為,雙匯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業績層面。消費市場的變化、新興品牌的崛起,讓雙匯傳統的“屠宰+肉制品”模式開始顯得單薄。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萬宏偉的管理能力,還是整個團隊的創新能力,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萬隆曾表示,他希望在退出前為雙匯留下“三大規矩”——一個大企業、一套好機制、一套好班子。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他的愿景尚未完全實現。
客觀而言,雙匯依舊是一家體量龐大的企業,但管理層的穩定性和戰略方向的明確性都面臨挑戰。尤其是在家族內部矛盾公開化后,外界對雙匯的治理能力充滿疑問。此外,萬隆本人仍擔任萬洲國際董事會主席,這讓外界猜測他是否會繼續以另一種形式參與雙匯的發展。而這一猜測,或許也對萬宏偉的領導權帶來了不小壓力。
萬隆卸任雙匯副董事長,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但雙匯的未來,依然充滿未知數。作為一家家族企業,雙匯在傳承與創新之間的博弈,既是內部管理的難題,也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對于萬宏偉來說,他的接棒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儀式,而是一場艱難的接力。能否在父輩的基礎上實現突破,將決定雙匯在未來市場中的地位。
與此同時,萬隆的故事仍未結束。他的卸任或許只是從明到暗的角色轉換,但他的影響力,依然在“雙匯系”的權力體系中若隱若現。未來的雙匯,既需要走出“教父”的陰影,也需要面對新一代領導者的成長,這個家族企業的故事,還遠未寫到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