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碳酸狗
來源:三聯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
打工人平時談及對伙食的要求,總會默認“美味”“便宜”“健康”是三個互斥的選項。無論怎么選,都只可能同時滿足兩點。
所以大家無論是吃7、80元一頓的輕食,還是20元以內的全碳水窮飽飯,都會吃得心甘情愿。內心即便有所不滿,也會自動給自己洗腦:“這就是生活。”
如今一種號稱“凍門”的新興飲食方式,卻打破了打工人的這一飲食原則。加入“凍門”的打工人,能以便宜的價格,吃到營養(yǎng)均衡、還無需每天專程下廚的好飯。
(圖/小紅書)
?
所謂凍門,大致可以理解為一種自制預制菜。打工人需要先采購大量食材,一口氣做出足夠吃一周的大鍋飯,隨后按量分裝凍入冰柜中。食用時只需在微波爐內加熱5-7分鐘,即可美美享用。
“區(qū)別在于,吃工廠預制菜就像是開盲盒,你根本無法鑒別它原料的好壞,以及到底加了多少科技和狠活。而吃自制凍菜,則能同時兼顧省事和安心。”
打工人自制的健康凍菜。(圖/Huangyiyun)
有人最初聽說凍門時,還對它抱有偏見,覺得“再好吃的飯菜在冰箱凍一周,也會變味串味,被凍干水分之后從新鮮飯菜變質成臘味飯。”
但大家只要吃過一次凍菜,便會徹底打消對它的不滿。“凍菜乍一看賣相很差,因為冷凍后色香味都會消失,看起來很黯淡。但加熱后,便會立刻重返青春,變得噴香紅潤。除非你是天賦異稟的美食家,否則很難吃出來解凍后的高湯、炒蛋、紅燒肉,和現炒的有什么區(qū)別。尤其是像鹵味和燉菜,在冰箱里放個幾天甚至更入味。”
(圖/小紅書)
盡管一些營養(yǎng)專家,總會提醒大家“飯菜放在冰箱里的時間久了,會造成營養(yǎng)流失”。但對更注重性價比的打工人而言,這點副作用大可忽略不計。
“對總吃夜宵下午茶、一天至少吃4頓的打工人而言,比起營養(yǎng)匱乏,大家更擔心的是營養(yǎng)過剩導致肥胖。有科學研究表明,像米飯饅頭之類的碳水,如果冷凍后再吃可以降低升糖速度,反倒更健康。”
01
多少打工人
偷偷成了凍門信徒
長久以來,能堅持帶飯上班的人,都是在占據職場鄙視鏈頂端的一群人。
“他們表面上帶的是三菜一湯,實際上是在炫耀自己的工作性價比高。每天無需加班太久,有充足的時間回家做飯,樹立起熱愛生活的人設。”
而打工人加入凍門的門檻,則低了許多。“工作忙碌的人,只要每周能抽出3小時,便可以料理好一周的工作餐。”
(圖/小紅書)
北漂兩年的小丙,自從成為凍門信徒后,才開始認真做飯。
過去他總覺得在一人食的前提下,做飯反倒是件不劃算的事情。“吃份快餐只需要20塊錢就能吃3個菜,但自己炒菜,光是買各種油鹽醬醋、蔥姜蒜等調料,就得花4、50。并且自己買菜總控制不好量,一不留神就會剩菜浪費。”
“但如果你自制冷凍菜,便能順理成章地去大集批發(fā)蔬菜,價格比某象超市還便宜三分之一。甚至還能專挑菜價低的時候去抄底進貨,把菜市場逛成穩(wěn)賺的期貨市場。”
對工作節(jié)奏極快的人而言,別說吃飯,就連喝水都必須狼吞虎咽才來得及。大家加入凍門最大的好處之一,便是能將吃飯所需的時間壓縮到極致。
“只有剛入職場的新人,才會以為外賣是最便捷的干飯方式。老手會在飯點前20分鐘,就溜進茶水間里,把凍好的飯放進微波爐里。只需要高火叮7分鐘,就能吃上熱乎飯。等待時還能順手做一杯咖啡,把下午茶也一并解決了。這樣別人都在急頭白臉沖下樓取外賣時,他們已經進食完畢,在工位舒舒服服睡午覺了。”
菜買多的時候,做成凍菜可以吃很久。(圖/@丁言一)
一些最精明的打工人,雖然不吃預制菜,卻會把各大品牌的預制菜當作參考菜譜。
“因為不是所有的飯菜經過冷凍后都不會變味,比如西葫蘆和菜花經過復熱,就會變得軟塌塌。但那些能被預制菜廠家選中的菜肴,比如宮保雞丁、梅菜扣肉、醋燒茄子,都是經過數輪篩選,才被留下的耐放菜式。”
冷凍包子加熱后依舊松軟可口。(圖/@Violet)
許多已婚中年人,甚至把自制冷凍菜,當作了解決家庭矛盾的萬能鑰匙。“當你有了孩子后,就得每天給娃做飯。分工不均勻,就會容易引起夫妻矛盾。”
“如果給娃吃冷凍菜,大家就輕松多了。每周只需要搭伙下廚一回,就能解決自己和娃的30幾頓飯。過程不僅能加深感情,還能在工作日時騰出更多時間,留給兩口子交流感情,不必全部精力都耗在了養(yǎng)娃上。”
打工人自制的凍菜。(圖/@圈圈大概不圓)
滬漂3年的東北女孩小李,早在兩年前就加入了凍門。目的不僅是為了解決一日三餐,也是為了給生活構建安全感。
“可能在外人眼里,我月入兩萬已經很光鮮了。但扣除五險一金的費用,還有每個月6千多的房租等支出,我如果不在吃上省著點,就只能當月光族。”
“總吃窮飽飯,會有種過度苛待自己的內疚感。吃自制冷凍菜,想到是親手制作的飯菜,多少能感到一些儀式感。而且每次拉開冰箱,看到壘成小山一般的凍菜時,也會感到格外滿足。就像是一個老地主,在欣賞自己堆滿了的糧倉。”
02
加入凍門的打工人,
有多幸福
對打工人而言,加入凍門不僅是能填飽肚子,也能按摩打工人緊繃的神經。
“許多人平時就愛看洗地毯、修馬蹄之類的解壓視頻,享受那種放空大腦,機械化重復一件簡單事情的樂趣。而自制大量凍菜的過程,恰好能滿足他們的這種偏好。”
“當你一口氣切5公斤牛肉時,會感覺自己像個不帶感情的屠夫,發(fā)泄掉了許多積壓在心底的暴力欲望。而切胡蘿卜、土豆、洋蔥這些蔬菜時,咔嚓咔嚓的切菜聲,更是猶如ASMR一般,能撫平你每根焦躁的神經。”
(圖/小紅書)
剛加入凍門的朋友,可能會因為廚藝不精,而出現翻車的情況。因此許多凍門前輩,總是樂于分享許多凍菜技巧。
“比如凍菜加熱后,保持口感的秘訣之一,就是千萬不要解凍后再下鍋。因為解凍過程中,原本汁水飽滿的食材,很可能會因為放置時間太久而干癟或變味。正確做法是大膽干,直接把冰塊丟進微波爐里就行。想要保持最佳口感,可以給飯菜上噴幾下水再熱。”
(圖/小紅書)
?
通過識別一個人用什么容器裝凍菜,也能判斷出他的精神狀態(tài)。
“用一次性飯盒裝菜的人,大概率是怕麻煩的P人。J人則會用體積更小的密封袋裝飯菜,這樣可以更高效率地利用冰箱空間。而那些不肯用微波爐、堅持用炒鍋加熱凍菜的選手,則是最在意生活儀式感的一群人。”
凍門讓打工人帶飯越來越極簡了(圖/@快樂小甜貝)
一些狠人甚至會一次性做4、50頓飯菜,每逢做飯日,使用的燃氣量甚至會讓物業(yè)擔心他家是不是煤氣泄漏了。如果被人質疑這樣會不會有食品安全的問題,他們就會拿出科學依據講道理。
“有人擔心凍菜和剩菜一樣,反復加熱后會產生亞硝酸鈉。其實只需要在做飯的時候,先不加鹽,等到加熱時再放就可以了。還有平時飯菜放久了會變質,是因為密封不到位,以及在常溫環(huán)境下放太久,導致細菌增生。”
“所以自制冷凍菜時,只要做到剛出鍋,就把飯菜趁熱分裝好,放進冰箱里就可以。放心,即便它尚有余溫,也不會在冰箱里爆炸的。”
03
凍門是打工人
維持體面的底線
最早創(chuàng)立凍門的人,其實不是當代打工人,而是他們的爸媽。“父母往往會在秋天結束時,在冰箱囤積大量的蔬菜,以防冬天時的菜價飆升。比如秋天10塊一斤的西紅柿,到了冬天至少會漲到20元。”
有了爸媽嚴選作為背書,打工人便心安理得的吃起了凍菜。“起碼爸媽得知后,不會心疼或是訓斥我,反倒會主動幫你補充冰箱里的凍菜彈藥庫。”
(圖/抖音)
?
許多打工人,也會把一冰箱的凍菜,當作自己被家人寵愛的證明。
小李說,“東北獨生女的幸福勛章之一,就是你的冰箱里,滿滿當當塞著老媽準備的凍餃子,老爸冷凍的殺豬菜,和爹媽專程從老家背來的極品大凍梨。當你吃上凍菜后,便會明白,它表面的白霜一點也不冰冷,是愛與美味的結晶。”
ENDING
一些資深凍門信徒,甚至會專門買一個大冰柜。里面塞滿周末批量制作的佳肴,從紅燒肉到炒三絲,一周吃得井井有條,像是經營一家自己的微型食堂。
“對大家而言,凍門不僅是一種飲食方式,更是一種獲取生活掌控感的策略。整齊排列的飯菜,一頓頓有備而來的飯,都讓人找到條理和安全感。告訴自己——無論外界如何失控,至少在這件小事上,我可以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