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鯉魚
來源:樂酒客lookvin
仿佛一夜之間,網上又出現了很多“以茶代酒”的年輕人,人均一杯起泡茶成為下午茶的新標配?!耙圆栳劸?,兼得二者其妙”不僅成了現實,更催生出一片“還沒那么卷”的藍海。
茶酒,顧名思義是一種加了茶葉發酵而成的酒,經過加工和衍生,還誕生了一系列的起泡茶酒、氣泡茶等新型飲品。
伴隨著新中式消費風潮的助推,“中式茶飲”這個新賽道吸引了眾多大品牌爭相入局,能跑多遠尚未可知但一定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茶酒,算不上一個憑空出現的“新概念”,早在北宋時期,蘇東坡曾大膽提出“茶酒”的設想,但受限于當時的工藝,沒能大范圍普及和傳播開來。
當下,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佛系養生”的隊伍,紛紛開始減少酒精攝入量,但同時又不想失去品酒的樂趣,屬于茶酒的風口也隨之到來。
從本質上來講,茶、酒都是一個偏向傳統化的概念,但結合新中式風潮之后才真正變得年輕化,讓茶和酒實現一個1+1>2的雙向互補。
因此,不少茶企和酒企都對茶酒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開發,從啤酒到咖啡,再葡萄酒,都紛紛融入茶元素,借助互聯網傳播,實現流量和銷量的雙向增長。
基于此,瀘州老窖、百威等知名企業也親自下場造餅,推出自家的茶酒產品,將茶香、酒香以及麥香互相融合,帶來一種“輕負擔”的味覺體驗。
深究“茶+酒”融合的背后,有茶葉和酒類兩個規模高達數千億萬的產業做支撐,但真正交叉重疊的市場份額又是少之又少。
由于茶酒這個品類過于小眾,有不少人持謹慎態度,“估計整個中國茶酒市場都沒有5億?!睂τ谙M者來說,“茶酒”只是閑暇的消遣品,很難真正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對此看漲的業內人士表示,“茶和酒都是中國強調的文化基因密碼,中國有5億飲茶人口,其中既愛飲茶又愛飲酒的有3億?!?strong>只要再帶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消費,也有不錯的前景。
不難看出,茶酒的受眾主要還是以年輕人為主,包括但不限于那些既愛喝茶又愛喝酒的人。
有網友親測之后,會覺得茶酒喝起來有淡淡的茶香,既不像葡萄酒那么濃厚,也不像飲料那么寡淡,有些酒款的名字聽起來也很詩意,想喝就能隨時喝。
茶酒的爆火,一方面是因為踩中了新中式的消費風潮,另一方面還蹭到了低度酒的熱度,主打一個悅己和微醺。
停云酒莊的釀酒師劉員外在采訪時提到,“很多人都是開始慢慢接觸這個新東西,有一部分是來嘗鮮的,當然也會有一些復購的客戶?!?/p>
目前,市面上的茶酒產品完全是各種混搭,但也有不小的驚喜,啤酒、白酒、黃酒、果酒和葡萄酒都能和茶葉進行調配,品類和口味之豐富超乎想象。
在各大社交平臺,又火又出圈的還是茶啤,尤其是一款信陽毛尖的茶啤一度刷屏,1升裝的價格不到二十塊錢,有很多人跟風下單。
親測過的網友對此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覺得茶味很香有人還覺得不夠香,也有人喝完會睡不著,可見“茶含量”不低。
此外,奶茶屆也有不少品牌推出了含酒精的飲品,一些新中式酒館同步上新了茶酒調飲,能多賣一杯算一杯。
廣義上來講,茶酒的釀造工藝并沒有統一的標準,茶種的篩選、比例、拼配是一個龐大的設計過程,是一個“千錘百煉”的過程,但留給釀酒師的發揮空間也很大。
有人會在發酵過程中加入茶葉,有人也會在發酵結束后加入茶葉,或者也會采用現代化學技術合成茶的風味香精進行調配,從而形成不同的風味。
對于茶酒釀造工藝的細節操作,釀酒師劉員外對此進行了一番說明,“我們是在發酵的時候就會加入茶葉,因為茶葉本身含有多糖、氨基酸這種物質,會促進葡萄酒的發酵,同時給酵母提供營養,兩者放在一起發酵,融合度會更好?!?/p>
因為劉員外本人很喜歡喝茶,對茶酒的研發也投入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我們品類比較多,之前做了茉莉花茶、龍井、紅茶、白茶,今年我們把黃茶和黑茶也做完了,等于說是我們把中國六大茶類全部做完了?!?/p>
劉員外還提到,畢竟是小眾酒款,每個品類的年產量不到一噸?!熬€上有經銷商來做,線下有各地的經銷商,還有餐廳、酒吧這一塊?!?/p>
點開線上的售賣店鋪,一款停云起泡茶酒售價是228元/瓶,銷量從幾十到幾百不等,有線上零售渠道走量好也能“一晚上賣掉1000瓶”,有人評價停云的茶酒是“這兩年見過醉特別且醉受歡迎的一款國產酒”。
“我們沒有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小甜水來做,而是按照自己的風格來做一款個性化產品?!眲T外提到了茶酒經過陳年也會散發出接近于“香檳”的味道,這大概也是這款酒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總之,顏值和口感都輕盈化的茶酒,價格也在做減法,除了原有的品茶愛好者,也很適合當下給生活“減負”的那些人。而對于那些真正追求純正口感人,還是茶和酒分開喝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