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子秋
來源:首席品牌觀察(ID:pinpaigcbao)
關于“XX界愛馬仕”這樣的標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不僅代表了愛馬仕在奢侈品中的地位,也指向一個共同的品牌特性:貴。
比如已經走下神壇的“雪糕界愛馬仕”鐘薛高,曾將一支雪糕賣出66元;“水中愛馬仕”依云,最近被爆出用它煮白粥,售價200元一份;被稱為“瑜伽服界愛馬仕”的Lululemon,位列“中產三寶”之一。
但是,當消費降級,中產花錢不再大手大腳,一味強調自己是行業愛馬仕,已經不能讓消費者買單,必須再賦予品牌其他附加值。
作為“酸奶界愛馬仕”的Blueglass就找到了突破口。
最近,Blueglass推出了一款新品“晚安膠原酸奶”,還喊話消費者“別在評論區睡著了”。很顯然,這款新品是沖著失眠的年輕人來的。
? 圖源:公眾號@BlueglassYogurt
但是,當一個酸奶品牌明目張膽地喊出“助眠”的噱頭,其營銷尺度也引發了網友的爭議。
01
年輕人的“助眠神器”,49元一杯
“晚安指月光編織的輕夢,身心舒暢的美好祝愿”。
或許是為了避免被指“虛假宣傳”,在新品宣傳頁面上,有這樣一句免責文案。
? 圖源:公眾號@BlueglassYogurt
但Blueglass不能否認,“助眠”就是這款“晚安膠原酸奶”的最大賣點。
尤其是產品中所含的酸棗仁、酪蛋白水解肽、γ-氨基丁酸、茶葉茶氨酸、百合、茯苓,都有緩解焦慮、鎮靜心神、改善睡眠等功效。
? 圖源:公眾號@BlueglassYogurt
看到這些,備受失眠、多夢、易醒折磨的年輕人,可以說看到了“靈丹妙藥”。
而49元一杯(280ml)的價格足以看出,“酸奶界愛馬仕”Blueglass的優點就是“不坑窮人”。
為了體現物有所值,這杯“晚安膠原酸奶”中還添加了桃膠、燕窩、銀耳、膠原蛋白肽等成分,讓人按時睡美容覺的同時,真正美容養顏。
小紅書上,已經有大批博主在種草這款“助眠神器”,有人稱“喝完15分鐘困意來襲,眼皮沉得無法控制,大腦毫無思緒,閉眼立刻關機”,有人說“喝一杯睡了10個小時”,有人形容老公喝完“直接昏迷,像被下藥了”。
? 圖源:小紅書@糯嘰嘰旺旺牛奶軟糖
不過,“晚安膠原酸奶”畢竟不是安眠藥,效果因人而異。
有人就表示,喝完一杯睡意還沒來,腸胃開始不舒服了。至于入睡效果,確實可以半小時入睡,但并沒有一覺睡10個小時那么夸張。
? 圖源:小紅書@會咬人的小僵尸
喝完“晚安膠原酸奶”拉肚子并非個例,有人更是用“安眠藥變瀉藥”提醒消費者避雷。
而即使你是鋼鐵腸胃,也不建議上班期間飲用。有時候,“牛馬人”和“屁精轉世”之間,就差一杯網紅酸奶。
02
“酸奶界愛馬仕”,拿捏情緒價值
“霸王茶姬的解藥找到了”,有小紅書網友如是說。
Blueglass的晚安膠原酸奶,確實和霸王茶姬的萬里木蘭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都說“得年輕人者,得天下”,要問現在什么樣的營銷能得到年輕人的青睞,四個字:情緒價值。
年輕人需要什么,品牌就提供什么,主打一個毫無理由地寵愛。
當年輕人要熬夜,在深夜里嗨起來,添加了茶多酚和咖啡因兩大提神醒腦成分的萬里木蘭,就是夜生活里的快樂水。
? 圖源:霸王茶姬官微
當年輕人想按時睡覺,擺脫失眠煩惱,Blueglass就用新品來道“晚安”。
有人稱,這兩大飲品合體簡直是“進階版牛馬水”,白天一杯萬里木蘭,打工更精神,晚上一杯晚安膠原酸奶,入眠睡得香。
而相比之下,在研究“年輕人需求什么”這方面,Blueglass更有心得,也更大膽。
就說此次的“晚安膠原酸奶”,即使翻車為“瀉藥”,Blueglass也淡定得一批,因為它此前就曾經靠著“暢”出圈年輕人。
Blueglass去年8月推出過一個小蠻腰·暢系列,雖然沒有明確宣傳過有“潤腸通便”功效,但配料表足以讓年輕人浮想聯翩。
從1000億升級到5000億的活性益生菌,火龍果、西梅汁等食材添加,以及類似“自然好狀態來自每日‘清空’的那一刻”等宣傳文案,Blueglass一度成為便秘人士的救星,減肥人士的福音。
? 圖源:公眾號@BlueglassYogurt
雖然Blueglass建議“不要跟風買”,有人稱“喝完得了急性腸胃炎”、“拉到懷疑人生”,但這款暢系列至今仍是年輕人眼中的“神仙單品”。
Blueglass還推出過一款暗示有“壯陽”作用的產品,通過添加人參、牡蠣、鹿鞭、蛹蟲草等藥材,與產品名字“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相呼應,成為新時代“男人的加油站”。
宣傳文案上,Blueglass還大打擦邊球,“18周歲以下,我不賣”、“惡搞男友我不賣”、“60周歲以上,我不敢賣”等低俗字眼,屬實辣眼睛。
? 圖源:小紅書@上海美好推薦官
為此,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廣告既不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還違背了公共秩序”為由,對Blueglass罰款40萬元。
03
被“神藥化”的飲料營銷
Blueglass的另一次行政罰款,更能體現我們今天文章的主旨。
2021年,Blueglass因為在產品宣傳中使用超強抗氧化功效、增強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對抗炎癥、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廣告用語,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鑒定為存在虛假廣告行為,處以6萬元罰款。
可以看到,吃一塹長一智的Blueglass,在如今的產品宣傳中不再打直球,而是通過文字進行功效暗示,這樣就不存在虛假宣傳的風險了嗎?我暫時保留意見。
畢竟,根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
但無論是此前的一語道破,還是現在有弦外之音,Blueglass其實都反映出一個消費趨勢:
飲料正在被“神藥化”。
人們喝一款飲料,已經不再滿足于飽腹、解渴、享受美味等基礎需求,而是希望獲得藥用、養生等價值。
在歷史長河中追根溯源,會發現這種消費需求早已有之。我們如今熟知的蘇打水,曾經被當作藥品在藥店出售;可口可樂也被當成過治療嗎啡成癮、神經衰弱的神藥。
近幾年,當養生人群日益年輕化,有人抓住了風口。
比如被年輕人當成“熬夜神水”的一整根,瓶子里清晰可見的一整根長白山人參,視覺上就給人一種很養生的感覺,一度成為現象級爆款產品。
? 圖源:公眾號@硬核顏究所La
農夫山泉今年則復活了“史上最難喝飲料TOP5”之一的紅色尖叫,同樣因為該產品主打的是人參養生概念,設計之初就是以白領、上班族、腦力工作者為目標客群。
除了品牌主動營銷,更多“神水”完全來自于網友的自發挖掘。
農夫山泉的紫色尖叫,由于添加了≥3mg的茶氨酸,同樣被當成過“助眠神器”。
? 圖源:小紅書@小碗小碗大口干飯
娃哈哈營養快線,由于添加了煙酰胺、?;撬幔粌H和保健品劃上了等號,還成為了“美少女快樂水”。
? 圖源:小紅書@愛吃蛋白的小六
更離譜的是山姆的一款弱堿性天然礦泉水,由于正好吻合老一輩“堿性體質更易生兒子”的舊觀念,被當成“生兒子水”被買爆了。
? 圖源:小紅書@見喜長麻基地
這些所謂“神水”的爆紅,有科學的成分,也有玄學的成分。
但我想,在消費者心里,玄學的占比更重一點。
上班上進不如上香,求人求己不如求佛。
佛在寺廟,佛更在心中。
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當人們從一瓶很平常的飲料中找到更多價值功能,這何嘗不是一種性價比的體現,也是一種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