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企老板內參(ID:cylbnc)
咖啡豆價格暴漲112%
“價格戰”打到底了?
?
全球咖啡豆期貨價格急劇上漲。
近期在美國紐約洲際交易所(ICE)上市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最高暴漲至3.35美元/磅,突破了1977年3月創下的歷史高點,自2023年10月以來,阿拉比卡咖啡期貨價格暴漲112%。
◎12月2日咖啡期貨價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
與此同時,羅布斯塔咖啡期貨早前曾觸及5327美元,這一價格也創下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新高。
期貨價格,反映的是對未來咖啡市場走勢的預期,也與當下咖啡豆現貨市場價格一脈相連。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歷史上,咖啡價格出現“急漲”行情后,往往會出現較為快速的反轉,天氣炒作消退,價格會很快回落。
果不其然,咖啡期貨價格已經有所回落,不過整體仍盤踞高位。12月2日紐約尾盤,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貨跌7.46%,咖啡“C“期貨跌7.18%,羅布斯塔咖啡期貨跌10.82%。
上述的兩款咖啡豆品種,在各大咖啡品牌中應用廣泛。
目前全球咖啡豆主要分為三大品種:阿拉比卡(Arabica)、羅布斯塔(Robusta)、利比里卡(Liberica)。其中因阿拉比卡風味特性被廣泛用于現磨咖啡市場,產量占世界咖啡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羅布斯塔則被多用于制作速溶咖啡等產品。
因此,兩大咖啡豆品種的價格波動,正在波及現磨咖啡,以及速溶咖啡市場。
作為咖啡進口大國,(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上半年國內咖啡進口貿易總量為14.28萬噸,進口總金額達7.16億美元)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否會直接影響國內咖啡品牌?長期深陷價格戰的咖啡賽道又會有何變局?
?
02
咖啡豆價格緣何上漲?
我們先來看看價格上漲的原因。
首先是天氣因素。
咖啡豆作為農作物,其產量與天氣直接相關。今年,巴西和越南兩大主要咖啡生產國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極端天氣影響。
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生產國巴西,在8月和9月經歷了70年未見的嚴重干旱,緊接著10月又遭受了暴雨的侵襲。這一連串的極端氣候,加劇了人們對其咖啡產量的擔憂。
有經銷商還表示,一些巴西農民推遲了今年咖啡的交付,希望獲得更高的價格,惜售行為導致短期供應更為緊張。
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產國越南已經連續三年面臨供應短缺,導致全球市場上的羅布斯塔豆供不應求。
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咖啡的最大貿易商之一Volcafe的報告顯示,越南在2024至2025年度的咖啡產量預計為2400萬袋(60公斤/袋),這將是13年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美國農業部海外農業服務局的數據,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占全球咖啡產量的39%,越南則占17%。這兩大咖啡核心產地遭遇的極端天氣,直接影響了咖啡豆的供應及價格。
其次是政策影響。
歐盟即將實施的零毀林法案也給咖啡市場帶來了不小沖擊。該法案于2022年提出,原計劃2024年底開始強制實施,供應商必須證明其產品未在毀林土地上生產,否則或將面臨罰款和禁令。
雖然今年10月歐盟委員會提議推遲法規的強制執行日期,但成員國之間仍有分歧,最終方案可能要到12月中旬才能確定。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市場難以預判,歐洲進口商和烘焙商提前搶購原料,避免潛在的供應鏈風險,從而進一步推高了咖啡價格。
03
供應鏈壓力下
有些商家已經開始漲價
咖啡豆價格的波動,已經傳導到了下游品牌,不少品牌已經開始漲價。
近日,日本咖啡品牌味之素AGF宣布,將于2025年3月1日起在日本市場上調棒類咖啡和速溶咖啡在內的共計172種產品,包括“Blendy"系列等家用咖啡產品,漲幅預計為15-30%。此外,某些棒類產品的容量將減少10-12%。
星巴克韓國公司也于7月宣布了咖啡價格調整,大杯和超大杯飲料的價格將分別上漲0.22美元和0.44美元。
英國連鎖咖啡品牌Pret A Manger則取消了原本允許客戶每天可以最多喝五杯咖啡的優惠訂閱服務。
意大利咖啡品牌拉瓦薩,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飆升,被迫提高了價格并降低了利潤率。
04
9.9元價格戰,會停火嗎?
在咖啡豆漲價的浪潮下,國內9.9元咖啡還能撐下去嗎?
硝煙彌漫的價格戰已經籠罩了國內咖啡市場近2年時間。9.9元/杯幾乎已經成為眾多連鎖咖啡品牌的標配,有品牌將價格進一步壓低至6.6元/杯,而羅森等連鎖便利店的價格甚至降至5元/杯以下。
這一波咖啡豆漲價,是否會釜底抽薪,終止咖啡價格戰?
多位業內人人士都向內參君表示,沒那么快。
一方面,連鎖品牌庫存大,與上游簽訂了價格協議,短期影響不大。
一位咖啡從業者告訴內參君:咖啡豆價格波動對于連鎖大品牌來說影響不大,原因是這些連鎖品牌倉儲量大,往往已備好數年的咖啡豆庫存。甚至有些品牌會借勢抬高咖啡價格,以此增加利潤。
另一方面,連鎖品牌選擇多產地進購咖啡豆,能夠緩沖某一產地咖啡豆短缺的風險。
比如,星巴克向30多個國家采購咖啡豆,瑞幸在全球6大產區采購。其中一些產地的產品的價格與產量仍舊穩定。
以中國云南產區為例,星巴克自2017年起,每年在中國推出一到兩款臻選云南咖啡豆;瑞幸在2021年的SOE云南紅蜜、2022年的SOE云南普洱、2023年的SOE云南小柑橘,也都是選用了云南咖啡。此外,Manner咖啡、Seesaw咖啡、皮爺咖啡等品牌都使用了云南咖啡豆。
云南省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云南咖啡豆產量的79.5%被用于供給國內;2023年,云南咖啡生豆年產量達到14.6萬噸,當年超90%豆子留在了國內消費市場。
整體來看,咖啡豆價格的上漲還未明顯波及國內頭部連鎖咖啡品牌。
05
咖啡小店,雪上加霜
?
受到咖啡豆價格更直接影響的,其實是咖啡小店。
這些專注于精品咖啡的小型店鋪往往依賴特定產區出產的品質咖啡豆,而這些豆子的供應鏈較為薄弱,因此價格的波動對它們的成本影響也更加直接和明顯。
此外,咖啡豆等原材料在小規模們的的成本結構中所占比例較大,很難對沖價格波動。
一位精品咖啡店老板告訴內參君:由于門店數量少,一般采購數量也不大,本身價格優勢不大,受價格波動的影響也比較明顯。比如今年有一款豆子從130元漲到了160元,現在還在漲。
面對成本壓力,有些小店已經開始選擇漲價。
廣東一家咖啡店店主也向媒體表示,近一年咖啡期貨瘋漲,自去年9月至今已漲了近一倍,與他們合作的生豆商幾乎每個月都在上調價格。從12月1日起,該店兩款拼配豆由原來的68元/磅調整為75元/磅。
而漲價,對于這些咖啡小店來說又是另一重風險。
面對持續已久的價格戰影響,消費者對咖啡的價格敏感度也在上升,一旦提價,很有可能會導致客戶流失。
今年以來,咖啡小店們在急劇內卷的市場環境下,生存愈發艱難。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全國咖啡店總數204,426家,近一年新開門店數71,682家,凈增長18,233家。也就是說,有5.3萬家咖啡館在今年“速生速滅”。
而此次的咖啡豆漲價,無疑給這些小咖啡店們帶來了更大的沖擊。
?
06
小結
隨著咖啡豆價格的劇烈波動,小店可能因成本壓力而不得不調整經營策略,甚至選擇關停。對于連鎖品牌來說,則是強化了危機意識,單純依靠價格戰已無法持續,必須尋求更具創新性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
整體來看,咖啡豆漲價或多或少,可能推動著國內咖啡市場內卷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