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咖門主辦、維益冠名的“2025萬有飲力年度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
本次峰會有近40位業內大咖,100+主流品牌參與,比如星巴克中國、小罐茶、喜茶、奈雪的茶、弘毅投資、香飄飄、古茗、蜜雪冰城、茶顏悅色、檸季、7分甜、LINLEE林里、益禾堂等頭部企業、新銳品牌均來到現場。
?
這次年度盛會,不僅為飲品行業的從業者,搭建了一個深度交流與分享的平臺,而且碰撞出了不少關于趨勢、破局的真知灼見。來看現場的精彩觀點:
看點1:研判2025,茶飲、咖啡有哪些發展趨勢?
咖門創始人路文兵在現場分享了以《研判2025:飲品終局,只有2條路可抵達》為題的市場洞察。
路文兵提出,低速增長已成為市場底色,今天,品牌應該回到起點去思考,現制飲品這門生意的本質是什么,終局應該是什么模樣?
“終局”不是結束,而是一種相對穩定、能穿越周期的形態,是一種能經受周期檢驗的形態。
路文兵說,回望整個行業周期一路起起伏伏,有兩條路徑可能是具有比較清晰的終點價值:一是大渠道,二是厚品牌。大渠道對應的是效率模型,厚品牌對應的是價值模型。
未來,要么規模做得足夠大,要么品牌做得足夠厚。只有這兩條路徑,才能沉淀終點價值。
關于方向,路文兵有3個觀點:
-
找縫隙的機會,讓縫隙成為撕開局面的口子。
-
成為一個內容公司,做能為消費者提供新的購買理由。
-
跳出內卷,找到自己的節奏,走好自己的路。
總而言之,永遠要相信,只有消費者才能成就一個真正偉大的品牌。
看點2:多位重磅嘉賓分享精彩觀點,洞察革新機會
維益餐飲事業部市場經理徐亮華,分享了《維益80年:堅持“長跑”,在創新路上步步為贏》。
他認為,在咖啡、茶飲賽道上,跑得快,不如跑得遠。慢就是快。
2024年,茶飲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740億元,同比增長率6.4%,咖啡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96億元,同比增長率17.1%。
這一年中,茶飲的門店數量同比減少約1.35萬家,咖啡同比增加約2萬家。這是行業的一個大致底色。
可以說,茶飲市場已經過了野蠻生長的姿態,而進入到了存量市場競爭的狀態。咖啡市場已經進入到了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差異化的階段。
徐亮華認為,適當去放慢腳步,向精細化運營靠攏,不斷提升自己的品牌力、提升單店盈利能力,也許是當下更適合走得一條路。
星巴克中國數字創新總經理張凌云,分享了《一杯咖啡的長期主義》。
張凌云說,長期主義是堅守內核、不斷煥新。
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內核,自己的初心和本心,但同時要不斷的創新、煥新,因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大了,我們要與時俱進。
星巴克是怎么堅守和煥新的?
比如推出金烘濃縮;800+臻選門店,每年更新14~16款臻選咖啡豆;還比如不斷更新拳頭產品軟雪星冰樂,擁抱年輕人的煥新選擇;持續升級外賣飲品,迭代時空系列產品。
還體現在持續對會員權益進行升級。比如在半年內,先后與希爾頓酒店集團、理想汽車、招商銀行合作,一次次破圈會員價值,深耕會員體驗。還包括不斷探索好的第三空間體驗。
張凌云認為,流水不爭先,爭得是滔滔不絕,星巴克將堅定地做一個長期主義品牌。
不斷喚醒年輕人茶體驗的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分享了《錨定健康,茶飲出海正當時》。
她認為,要想讓年輕人愛上中國茶,需要把喝茶變成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產品既要好喝又要好玩,能治愈、溫暖、陪伴顧客。
做顧客美好時刻的陪伴,回歸情緒價值。同時堅持“茶飲+烘焙”雙品類模式,覆蓋用戶的早餐、午餐、下午茶全時段場景。
持續打造健康鮮果茶單品;始終堅持線下空間的打造,提供具有設計感、富有格調的社交空間,讓門店成為城市會客廳。
關于茶飲未來,她認為,健康不止減、控、低,更要“做加法”,比如奈雪創新了不額外加糖·健康蔬果茶;推出地暖寶藏茶系列等養生茶飲。
關于出海,奈雪的策略是,直營打造高勢能品牌,加盟深耕在地市場。
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品牌創新總經理蔣曉瑩分享了《做難而正確的事》。
蔣曉瑩認為,面對變化,卷價格不如卷價值。用技術創新帶給消費者意料之外的價值,做真正的有效創新。
如今,年輕人離不開奶茶,奶茶是一種精神剛需,但同時又糾結奶茶是否低熱量、低負擔。消費者的糾結就是創新者的機會。
如何創新?蔣曉瑩認為,一是產品要好看,第一眼能夠抓眼球;二是價格顧客能承受,不是絕對的低價,而是給到消費者質價比,合理的價格帶內給ta超出預期的感受。
對于競爭,他的看法是,要尊重市場,做時間的朋友,不要低估中國任何細分市場的容量,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了,任何一個小的細分市場都能夠帶來幾十億的市場空間。
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每個行業都需要沉淀,不管從供應鏈還是從銷售渠道層面,都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去沉淀組織能力。
咖門合伙人湯迪,在現場發布了《咖門2024飲品市場洞察報告》。
報告顯示,產品維度上,統計茶飲品牌上新的速度明顯減緩。
(同樣本的統計下計算均值)2023年,統計茶飲品牌平均每6.2天就會上新一款新品,而今年這個時間拉長到7.2天。
咖啡品牌的上新仍在提速,基本與茶飲品牌持平。
產品定價上,茶飲品牌20元以下定價占統計總數的85%。10~19.9元區間已經占據絕對主導。更多集中在15~19元的價位,20元特別是25元以上產品,多為高價值水果茶、水果制品及酸奶奶昔類產品。
咖啡新品價格占比最高的仍是30~39元,但整體價格也在下探,從30+拉到30元左右的價格帶。
今年價格內卷依舊激烈。可能消費者多數時候能夠實際購得的價格要比定價要低。對成長中的中小型連鎖是要持續面對的挑戰。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百福集團CEO 王小龍,分享了《當前餐飲市場形勢及策略思考》。
他提到,國內經濟進入結構性轉型的低增長時代,供需失衡引發激烈價格戰,可比同店銷售大幅下跌,一線城市落差尤其明顯。
認請當前市場形勢和長期趨勢才能找到正確方向。時代變了,而非產業周期,一些關鍵要素紅利消失了,消費者偏好變了,商業邏輯發生了變化,要回歸到連鎖經營的底層邏輯來思考。
餐飲是當前為數不多總規模沒有衰退的行業之一,從趨勢上,市場加劇洗牌,連鎖化率加速提升。商業模式是企業能否做大的內在關鍵因素,打磨出性價比高、效率優、保本點低、數字化運營的單店模型,是品牌應對當前市場環境的首要任務。
創新品牌仍會不斷崛起,以更高的性價比、更貼近年輕消費者的品牌主張和營銷方式,企業的興衰最終歸結到組織能力的持續提升。
資本市場低迷,一段時間內,多數品牌的優選策略要從追求門店快速增長謀求資本運作,轉變為追求持續盈利和分紅優先。
結語
此外,還有小罐茶創始人、董事長杜國楹,古茗聯合創始人戚俠,蜜雪冰城公共事務部負責人、副總裁白砥,檸季創始合伙人汪潔,茉莉奶白聯合創始人高蕓晞,麒麟大口茶創始人林森,快樂番薯CEO廖明通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行業的理解與判斷。
來自飲品上游的供應鏈企業,比如水精靈電器、安佳專業乳品、蒙牛專業乳品、塞尚乳業、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銀谷芳香、貝研乳制品、伊利集團等相關負責人,也分享了他們對行業的體感和趨勢洞察。
此次大會,不僅是一場行業從業者的精神盛宴,還是精準垂直的原物料和設備等供應商展會,近70家飲品供應商齊聚,涵蓋茶葉、咖啡、乳品、小料、數字化服務商等多品類,聚合提升飲品品質和效率的新原料、新設備、新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