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安
來源:食安時代(ID:shianshidai)
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下,糖果這類傳統的高糖食品也逐漸向健康無糖方向轉變。市場中越來越多糖果打出“低糖、低脂肪”等賣點想要在市場中搶占更高的市場份額及消費者心智。從一些產品的成分來看,主要是以代糖來作為甜味劑,隨著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一些關于代糖有危害的言論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些品牌的發展。
在突顯健康上,除了從無糖入手外,強調產品的功能性也是品牌手段之一,帶有功能性標簽的產品似乎更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雖說健康糖果市場發展空間較大,但入局品牌也面臨著產品同質化的諸多挑戰,仍需品牌不斷創新,不能僅限于推出新口味,成分上的探索、消費場景的挖掘都是品牌應當注意的方向。
01
酸條糖熱銷背后的秘密
無論國內外市場,糖果產品成千上萬,但總有一些產品能夠突破市場重圍,一個名Sour Strips的海外小眾糖果品牌便是其中之一。在海外媒體平臺上,該品牌以酸條糖產品不斷出圈,憑借其味道、包裝等多個賣點在眾多糖果品牌中脫穎而出。在國外的社交平臺中,關于這款產品的話題標簽瀏覽量高達15億次。在上架首小時即突破20000銷量大關,這在糖果消費市場中屬于十分受歡迎的熱賣存在。
據了解,這款酸條糖目前包括蘋果味、芒果味、西瓜味、藍莓味在內等12種口味,配色大膽且與產品包裝的風格融合較好,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品牌風格,為消費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記憶點突出。這款看似簡單的糖果,卻在短短的時間里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并造就一代細分品類的銷量傳奇,所以說,該品牌的產品優勢還遠不僅如此,其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
其“酸味”的特點算是一個原因,在固有印象中,糖果應該是以甜味為主的,酸味糖果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甜味的渴望,還能帶來一種獨特的刺激感,一直屬于較為獨特的存在。比如老牌糖果小樣,正是通過主打小樣酸Q糖,以酸味糖果搶占市場份額,占據消費者心智。隨著消費者對酸味的認知被不斷刷新,酸味糖果也越來越被接受和青睞,同時也給品牌帶來了新機遇。目前市場中已經有許多品牌推出了酸味糖果。
在口味之外,還有其它優勢可以助力品牌的發展,其中較為關鍵的就是定位夠精準。由于這款酸味糖果具有低卡路里和低脂肪的特點,品牌在宣傳上也會將重點向健身領域引導,吸引了眾多健身愛好者的關注。此外,由于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低糖或無糖的糖果替代品,而酸條糖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它的酸味不僅能夠提供一種清新的口感,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糖分的依賴。
02
無糖正成為糖果市場的主要趨勢
“甜味”作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都較受歡迎。但在健康意識提升和相關政策的引導下,越來越多消費者了解到攝入糖過量也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游離糖的攝入增加會導致體重增長、齲齒,并可能增加其他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游離糖有充斥在日常飲食的各個環節,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入量過多。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有意識的減少糖的攝入,且逐漸朝著“談糖色變”的方向發展。
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食品飲料紛紛加碼“減糖”“0糖”,與糖息息相關的糖果行業也在積極應對變局,朝著健康化方向靠攏。比如老牌糖果品牌徐福記,開始將新品研發方向側重功能性及營養功能價值更高的產品并強調“0糖”的概念,推出了主打“0糖、0脂”的棒棒糖;臺灣宜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不添加人工色素、人工香料、防腐劑的無糖軟糖等等。
在健康趨勢下,糖果行業已經逐漸從傳統的高糖、含糖糖果轉向低糖、無糖糖果。據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無糖糖果市場規模同比增長9.6%,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增長。這種市場轉變不僅與健康意識提升和相關政策的引導有關,與相關研發生產技術的進步也有很大的關系。在2024中國無糖食品研討會上,行業內多位大咖介紹了相關趨勢及新型技術。
比如像赤蘚糖醇、甜葉菊等甜味劑的開發,滿足消費者對口感和健康雙重需求的同時為無糖糖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這還與品牌的業績增長有關,近些年來,中國糖果行業的發展受到了消費者對健康問題日益關注的推動,導致糖果人均消費量有所下降,對此,品牌需要順應時代潮流來保障品牌的營收和利潤,無糖糖果應運而生。并在消費者追捧的加持下,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03
代糖是什么?
無糖糖果主要包括多種不含糖或使用人工甜味劑代替糖的產品,市面上較多的便是用產生少量熱量或不產生熱量代糖來替代傳統高熱量的蔗糖。根據國家規定,代糖根據化學結構和性質可分為三種,比如甜菊糖苷、羅漢果苷等從天然食物中提取而來的天然代糖;三氯蔗糖、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等通過化學方式合成等甜度較高的人工合成代糖;赤蘚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選用食物為原料經過食品深加工工藝制作而成功能性代糖。
隨著代糖應用越來越廣泛,一些關于“代糖”有危害的帖子在市場中引發了更多關注。此前就有消息稱“阿斯巴甜可能導致癌癥”,雖然并無直接的科學依據能證明,但也引發了公眾對代糖的信任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有品牌在不使用傳統蔗糖的基礎上,尋找更加健康的代糖成分。
對于這種言論,作為消費者應當科學看待,我國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規定了各類代糖的適用范圍和用量,高倍甜味劑都有具體限量標值,低倍甜味劑除甜菊糖苷有具體限量標值,其余都是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生產企業只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標準,科學、謹慎地使用甜味劑,不管是天然的還是人工合成的,都有安全保障。
即便如此,還是會有消費者過度聽信不實言論,出于發展考慮,品牌也可以加大對天然甜味劑的探索,將其應用到產品中,避免產品受此影響。其實,從市面上的相關產品來看,糖果市場中的代糖主要以糖醇類為主,比如某品牌嗓無蔗糖潤喉糖產品配料表第一位為木糖醇、某品牌無糖棒棒糖代糖使用了異麥芽酮糖醇、某品牌無糖薄荷糖則添加了山梨糖醇。雖然糖醇類代糖比較“低端”,但由于大眾認可度及市場接受度都較高,其增長空間也呈現出高昂態勢。
04
功能性也是突顯糖果健康的手段
當健康成為食品行業的主基調,糖果賽道也受此影響,在滿足味蕾體驗的基礎上,愈發注重補充營養等功效,帶有功能性標簽的糖果逐漸崛起,成為消費市場中的新風口。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凝膠糖果(軟糖)正式納入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劑型后,在國家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糖果品牌向健康營養方向創新。
我國作為全球公認的龐大糖果市場之一,其功能性糖果市場的規模和增長速度均居世界前列,且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相關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功能性糖果產量預計為23.06萬噸;需求量預計為21.7萬噸;銷售均價預計為13.64萬元/噸。其中,2022年功能性軟糖市場規模為3.28億美元,約占全球的31.3%,預計2029年將達到8.99億美元,屆時全球占比將達到40.8%。
盡管目前市場上的功能性糖果相較于傳統糖果所占有的市場份額要小,但是其健康功效仍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利益增長點。目前,市面上有主打“功能性”的糖果,比如霸符在2022年4月推出了新品“復合B族維生素咀嚼片”;WonderLab則在2022年6月推出新品“葉黃素酯夾心軟糖”,宣稱“健康護眼”,市面上還有多種品類,比如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的糖果,含DHA、益生菌的糖果等等,甚至出現了補充膠原蛋白、玻尿酸的糖果產品。
即便如此,我國功能性糖果的市場潛力依然十分龐大,值得品牌深入挖掘。糖果作為我國傳統的行業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亟需不斷的創新,來滿足不斷升級的需求。而功能性糖果是在傳統糖果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成的新品類,作為傳統糖果品牌的延伸,未來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營養更加重視,產品還將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05
健康糖果發展空間較大
在減糖、零糖風潮下,近年來營養功能軟糖、無糖糖果等細分品類的出現為糖果行業注入了新活力,許多品牌主動向健康化轉型,以功能性為突破口,推出營養功能價值更高的產品,推動糖果從單一定位向個性化、多元化定位轉型,糖果消費需求也在逐漸回暖。無論是從各品牌的推新動作還是消費端的需求來看,具備“健康”屬性的糖果在市場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但對于品牌而言,所需要面臨的挑戰也不小。從市場占有率來看,國際化的海外品牌長期占據國內糖果的主導地位,而本土企業品牌化和創新力相對不足,營銷手段也較為滯后。國內品牌近兩年扎堆推出的糖果,箭牌糖果有限公司早在1984年就在美國推出過一款無糖口香糖品牌益達,并在短短五年之內躍居全球無糖口香糖品牌前列,后來居上超越綠箭成為中國口香糖市場品牌指數榜前列。國內品牌還需要夯實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基礎,鍛造更扎實的品牌力。
在產品口味上也是品牌繞不過去的坎兒。雖然消費者看重無糖等健康屬性,但對口味、口感并不是沒有要求。比如有文章提到,巧克力糖果產品的配方很復雜,還有專家表示:“除了圍繞質地、令人滿意的味道和誘人的顏色進行創新之外,制作糖果巧克力的較大挑戰是苦味。產品中可可含量越高,苦味越大,含糖量越少,但更健康。”對于一些品牌而言,在生產零糖甚至低糖糖果產品時,想要口味與健康兼具,還需要面臨著口味調節方面的障礙。
在功能性方面,雖說目前入局品牌眾多,但目前市場中產品同質化問題突出,宣稱“助眠、改善健康、美容養顏、護眼、體重管理”等年輕人比較關注的細分需求的產品較多,而且其在原料上的使用也大同小異,比如GABA在宣稱助眠類的產品中出現頻率較高;葉黃素酯成為宣稱護眼功能產品的重要成分等等。甚至有些品牌在宣傳形式上也高度相似,這或許與初創公司研發和生產都是找生產商代工,而上游生產商集中度高,很多公司都是找同一代工廠研發和生產,導致產品配方保密性和差異化小。面對這些挑戰,品牌在從原料到生產、宣傳都需要不斷探索打造差異化壁壘。
06
草本糖或成行業新寵
在糖果更加健康化的過程中,天然成分也成為市場所熱烈追求的一部分,草本元素根植于傳統中醫藥文化,加上有藥食同源理念的加持,在糖果行業中表現出了不錯的發展潛力。眾所周知,糖果的基底是糖,而糖的主要原材料是甘蔗和甜菜,因此,糖果與草本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實際上,草本糖起初就是以“潤喉”、“護嗓”等功效登場,一度成為護嗓的代名詞。
自此之后,國內外糖果品牌開始紛紛以東方草本為創新點,研發出各式各樣的草本糖果。比如馬大姐品牌旗下的功能性糖果潤喉糖宣稱含有“薄荷、甘草、金銀花、羅漢果等”約10余種草本成分,在市場中暢銷多年,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及消費者的認可度逐漸提高,開始有更多品牌對草本成分“下手”,不僅限于“潤喉”“護嗓”,開始有了更加豐富的特點。
比如某品牌含片宣稱由100%天然果粉制成,沒有額外添加蔗糖,包括青梅綠茶、玫瑰蘆薈等多種口味;某品牌升級了草本軟糖系列,主要包括藍莓酸棗仁γ-氨基丁酸凝膠糖果、桃子魚膠原蛋白透明質酸鈉凝膠糖果、紅棗黑果枸杞富鐵凝膠糖果等,以草本原料為基底,拓新了更多功效屬性。草本糖果富含東方草本元素,更能夠突顯中國糖果的個性,未來還將出現更多種類、口味的草本糖產品。
之所以會這樣與草本本身的特點息息相關,草本作為天然成分,具有特殊的功能價值,不僅應用廣泛,更是被市場賦予了多樣的口味和獨特的功效,成為健康飲食的重要部分。而且其種類豐富,還會為品牌創新提供動力。其文化屬性也是其優勢之一,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了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文化,冰深刻影響著國人的認知,這都為草本糖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7
健康糖果還有哪些發展機遇
未來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入局品牌還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來提高產品競爭力。較為基礎的便是風味口感與營養健康,這仍是影響糖果購買的兩大因素。2024甜味零食風味圖譜顯示,果味細分、花香療愈、藥食同源、品味東方是糖果品牌應該關注的趨勢,可以以此為風味創新方向。在營養健康成分上,益生菌是營養糖果中較流行的功能成分,不少產品都有這一成分的添加。
在糖果健康化升級的道路上,添加中式滋補的健康成分的產品更受歡迎,比如某品牌超級食材系列的軟糖,就會在產品中添加蘋果原醋、秋梨膏等成分,將滋補概念融入產品的設計中。強化重要營養素、添加功能成分、采用3D打印、超聲波粘合等前瞻技術,也成為了提高糖果營養表現的重要途徑。
與國內食飲行業正呈現出理性升級、文化共鳴、樂趣釋放、情緒療愈、價值認同等趨勢,糖果行業也是如此。消費者更關注健康食品的配料表透明、天然新鮮、健康成分等信息。而且更加重視情緒價值的滿足,一些童年懷舊、地域特色的產品借機與消費者產生共鳴,還有部分被賦予了較高的社交屬性,用來凸顯消費者自身的個性化。糖果品牌也應該注意到這一趨勢,通過技術等方面的加持,來創造出更多的創意型產品。
消費場景正越來越碎片化,不同消費人群在不同的消費場景里都會存在不同需求,消費場景的多元化驅動消費需求的細分。健康化轉型的糖果品牌也需要注意,因為目前主要以天然成分、無糖、功能化突顯產品的健康,還可以在更精細化場景中的尋求細微差異,為品牌帶來新增量。
行業思考:在過去糖果甜滋滋的味道是貧苦生活的調味劑,生活好起來后,過度攝入糖則成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憂慮。低糖、無糖類糖果也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只不過在健康飲食理念愈發深入后,糖果在健康化轉型的道路上也就越走越遠。功能性、天然成分的挖掘應用也成為各品牌正向創新的賣點。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產品工藝的差異化、情緒價值的滿足等都是其需求所在,未來品牌也需要加強此方面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