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茜琳
來源:遠川研究所(ID:YuanChuanInstitution)
2019年3月,在一場名為“填坑之戰”的公開演講中,侯毅中氣十足:“(盒馬)能不能去農村開?去三四線城市開?過去不行,不等于未來不行[1]?!?/p>
結果3個月后,盒馬首家殺進縣級市的“昆山店”草草閉店,創下歷史首次關店紀錄的同時,侯毅喜提阿里內部的“爛草莓獎”。
在“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口號下,盒馬一直在試圖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讓高損耗、強即時性需求的生鮮品類,適配一線城市之外購買力不足的市場。
由于高質量商品+即時配送的模式必須依托高客單價的支撐,而高客單價只有一線城市的購買力才能消化,因此,盒馬一系列的探索都可以歸納為尋找一種商業上健康的擴張方式。
2020年開始,盒馬陸續嘗試了盒馬小站、盒馬集市、盒馬鄰里、盒馬奧萊、X會員店等多種業態,都沒能解決擴展難題。
2023年底,盒馬NB奧萊接過接力棒,肩負起了攻堅擴張之路的重任。然而今年3月,正準備大干一場的侯毅“年滿60歲”正式退休,變成了“盒馬首席榮譽顧問”。
過往多年的探索里,NB奧萊是盒馬最接近標準答案的一張下沉答卷。美中不足的是,他們來得太晚了。
01
下沉的標準答案
盒馬NB奧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2021年,侯毅在內部信中宣布成立NB(Neighbor Business)事業部,并推出“盒馬鄰里”業態。
盒馬鄰里的實質是當時如火如荼的社區團購,肩負著盒馬在下沉市場擴張的重任,侯毅稱之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但不同于主流的社區團購,盒馬鄰里直營且自建門頭,SKU十倍于同行,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2022年,盒馬鄰里退守上海,盒馬奧萊成為新一任“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盒馬奧萊的實質是幫盒馬鮮生清庫存,比如盒馬鮮生等業態的臨期商品,運輸中的破損品等等。但由于定位在盒馬鮮生的臨期和尾貨渠道,擴張速度因此受限。
盒馬奧萊隨后轉型硬折扣,即第三任“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盒馬NB奧萊。按照其官方說法,“盒馬NB開的就是超市,不是折扣店,但業務模式是折扣化,即市場表現的形象是高品低價[2]。”
圖片來源:電商報
NB奧萊可以簡單理解為“鄰里”和“奧萊”的組合,核心是“1+N+N”的模式,即用一家折扣超市(奧萊),帶動N家自提店(鄰里)和無門店社區點位。
和之前的種種業態比起來,NB奧萊的門店特點有三個:一是SKU更少(約1200個),一個品類精選1-3個品牌;二是產品結構上側重自有品牌NB,占比在35%左右;三是更低價,同款產品價格甚至能做到超市的一半。
去年開始,NB奧萊以上海為大本營,陸續殺進北京通州、浙江臨安等“一線城市的邊緣地帶”。這些地方曾是盒馬死活攻不進去的下沉市場,截至今年6月,盒馬NB開了110多家折扣店,自提店更是拓展神速。
時至今日,NB奧萊已經成為盒馬增長最快的全村希望。具體的做法分三步:
(1)精選SKU,增加自有品牌占比。削減sku,除了提高單品采購規模,降低了增加新產品帶來新的供應鏈成本和上架理貨的成本;提高自有品牌則能免受品牌商掣肘,塑造差異化優勢。
(2)重塑采購方式。全面折扣化之前,侯毅把采購部門分拆成“成品部”和“鮮品部,一邊把食品、預制菜這種標品借代工做自有品牌,一邊在水產果蔬等生鮮品類上,打掉中間商全球直采。
比如生鮮產地“包銷”模式,采購一批貨,最好的給X會員店、一般的給盒馬鮮生,剩下的給鄰里和奧萊[3]。這么做的好處在于,能在現有的供應鏈能力上,集多平臺之力“集采”,拿到更低價格。
(3)降本增效。比如砍掉配送服務,基本自提(個別會近距離配送);拿掉水產箱和用餐區,倉庫式陳列,裝修從簡。
今年1月,盒馬NB奧萊平湖店開業,侯毅自信的表示:“NB生意異常火爆,價格秒殺大賣場”[4]。
02
高分作業
2019年8月,Costco國內首店落地上海閔行,侯毅也曾帶隊去暗中考察。
按照他的說法,Costco不僅售價比盒馬進價還低,而且“沒辦法說哪個品類好,因為每個品類都好”。拿同樣賣十幾塊的胡椒來說,Costco的份量是盒馬的4倍[5]。侯毅從此把Costco的標準答案掛在嘴邊——高質低價。
所謂的高質低價,是用極致的供應鏈效率換取極致性價比,實現“擴大規模-低進貨價-低售價”,其中規模是撬動供應鏈的關鍵。
由于主力業態盒馬鮮生受限于動輒3000萬的開店成本,和只有一線城市才能消化的客單價,下鄉力不從心。因此,盒馬必須要找到一種能在下沉市場立足的經營模式,否則擴張就是空中樓閣。
對盒馬來說,長期以來橫亙在擴張面前的難題有兩個:一個是菜(字面意思),一個是即時配送。
生鮮品類本身集高損耗、低毛利和非標于一體。拿蔬果來說,香蕉在12℃以下環境里容易發黑腐爛,番茄、黃瓜、柿子椒卻需要10℃的環境,管理難度極高[5]。盒馬對生鮮品質又有額外的要求,比如傳統賣場會采購半生產品,但盒馬會等蔬果徹底成熟才空運到店,損耗可想而知。
而在過去幾年多種業態的探索中,盒馬始終不愿意放棄對賣菜的執著,直到阿里失去了給盒馬繼續數輸血的耐心。同一時期,互聯網公司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教用戶買菜,用真金白銀證明,最適合賣菜的商業模式也許還是菜市場。
另一方面,盒馬鮮生主打即時配送,但跟美團不一樣,美團是“幫別人送貨”,盒馬是“給自己送貨”,所以更像達美樂。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為了保證配送效率,配送運力必須按照峰值標準配備,由此帶來了高成本。
過去幾年,盒馬配送的“即時性”一直在有序削弱,比如需要預約的集中配送,相對有限的配送范圍等等。
2023年侯毅帶隊訪遍歐美日[6],在“全球前十零售業都用高質低價“的說服下,交出了NB奧萊這份作業。
NB奧萊的核心變化是從根源上改變這兩個問題。相比菜市場,NB奧萊的定位更接近超市,以利潤率高的日用百貨為主。由于自營品牌的存在,同樣標準化的百貨,相對超市又有價格優勢。
同時,NB奧萊幾乎只能自提,徹底沒有了配送的包袱。在一些品類上,NB奧萊的價格甚至低于美團的小象超市,原因就是小象超市能送上門。
在“奧萊店+自提店+社區團點”的模型里,自提店的擴張重任也被交給了加盟商——自提店有三種加盟方式,對應開店、帶店和沒店的情況,加盟費6萬,提供選址幫助和拉新培訓,只要“不傍其他大款”,加盟門檻不算高。
按照盒馬的口徑,折扣店還在試點,之后也會逐步放開加盟[7]。
這樣一來,開店的一系列運營成本和風險就可以轉嫁給加盟商,集群眾力量迅速擴張,還能通過兩種店型相互補充,實現低成本擴張。
多年的探索和創新之后,盒馬終于變成了一個超市本來的模樣。
03
擁擠的縣城
按照侯毅的設想,“盒馬NB奧萊的模式已經走通,中國2800多個縣級市、290左右地級市,開一萬家盒馬NB奧萊店不是夢想,一定會實現[8]”。
但問題是,盒馬揚鞭趕到的時候,縣城里已經擠滿了對手。
盒馬在縣城會遇到兩個對手,一個是社區團購,一個是垂直品類的社區零售店。
社區團購是生鮮電商公認的最優解。相比燒錢燒不完的前置倉,社區團購妥協了時效和體驗,靠“預售+自提+次日達”,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把履約成本降到最低,也最便宜。
2020年,社區團購如火如荼,“盒馬集市”面世,同樣靠團長分享鏈接完成交付,但實在干不過美團和拼多多,試水半年之后,盒馬集市在蓋省市和單量遠遠落后,被集團收回整合。
侯毅認為“集團沒給足夠時間”,又光速做了盒馬鄰里,但如前文所述,同行都沒見過用冷柜和水產箱賣活魚活蝦的社區團購,結果供應鏈成本居高不下,客單價5倍于同行。
考慮到美團在山西南太行深處的“懸崖村”都做到了次日達,社區團購的滲透率可見一斑,市場格局也趨于穩定,大廠紛紛轉向提效減虧,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日化百貨等高毛利產品的占比。
社區團購之外,還有其他跨界對手在蠶食市場。標品有電商、折扣店,生鮮有地區生鮮超市,也有屹立多年的老牌菜場,即時零售兩頭通吃。
盤踞廣東的網紅錢大媽,2021年就下了鄉,如今3500家店分布全國,瞄準的群體和NB非常相似。錢大媽主打“不賣隔夜肉”,晚上7點打9折,每半小時打低1折,直到11點半免費送。比起家門口努努力就能免費的肉,盒馬NB的“6-8折”優勢并不明顯。
廣袤的縣城的確是一片代表著增長和利潤的土地,但殺向縣城的要么如肯德基和必勝客,擁有數千家門店鍛煉出來的供應鏈與組織管理能力,要么如錢大媽和生鮮傳奇,在區域市場盤踞依舊。這都是現階段“盈虧自負”的盒馬所不具備的。
NB奧萊是一個充滿妥協性的產物,它與侯毅為盒馬勾勒的藍圖顯得格格不入。盒馬本身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產物,但恰好碰見了一個百億補貼和9.9包郵橫沖直撞的年代,恍然大悟時已經為時已晚[5]。
就像一個復讀多年非北大清華不去的高中生,覺得實在不行去南開也行(對不起),但南開的招生已經結束了。
04
尾聲
今年8月7日,退休近半年的侯毅發了一條朋友圈,為再創業項目做宣傳。其新項目燒烤店主要為退休老人提供“痛風經典套餐”海鮮配酒,主打晚餐宵夜,人均60,致力于把海鮮的價格打下來。
這家店帶有濃厚的盒馬印記。比如主打斑結蝦、梭子蟹等海鮮,菜都是半成品,甚至菜單上寫著似曾相識的“件件低價,個個爆品”。
不過,比起以前”做了再說“,這次侯毅認真推演了財務模型:單店開店成本近50萬,門店15人,開業幾天即盈利,預計半年回本。
此前的種種錯失和遺憾在前,如今年過60的侯毅或許比誰都珍惜機會和時間。這家店的名字,叫“金宵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