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納食(ID:kuaixiao6699)
近日,微博詞條#縣城零食店開始割韭菜了##量販零食店也塌房了#等話題登上熱點,再次引起了一眾網友們對于量販零食店的紛紛討論。
隨著平價消費的興起,量販零食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喊著便宜、低價、超劃算的口號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正如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說的那樣,目前整個休閑零食賽道已經進入了“平價”周期。
或許也正是由于其“價格親民”的特征,不少人都覺得量販零食店只適合小縣城、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問題來了,離開了下沉市場這片平價土壤之后,量販零食店真的毫無生長機會嗎?
01
零食界“蜜雪冰城”、線下“拼多多”?
近幾年,消費市場流行一個詞叫“刺客”,用來形容那些看似不起眼但看到價格后卻讓人大吃一驚的商品,毫無防備中在付款時卻以意想不到的高價狠狠將你“刺中”,比如,雪糕刺客、水果刺客、切糕刺客、零食刺客等。
尤其是在如今平價消費、平替當道、理性消費成潮流的市場上,消費“刺客”的襯托更是從另一端刺激了量販零食店的狂飆。
平價、便宜,性價比高,這是量販零食店最明顯的特征,也是最大的“殺手锏”。
根據中泰證券的研究數據,相較于傳統超市或單一品牌專賣店,零食集合店在價格上平均享有高達30%的優勢,
0.8元的純悅礦泉水、1.8元的可口可樂、2.2元的衛龍大面筋、3元的元氣森林氣泡水......而且不少量販零食店還設置了會員日,會員日當天消費者可享受一定程度上的折扣優惠。量販零食店的折扣促銷策略滿足了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的商品需求,這種模式類似于拼多多和蜜雪冰城的崛起,打出”平價”牌極大的撩撥著消費者的錢包,也驅動著整個量販零食賽道的瘋狂擴張。
(圖源:微博@趙一鳴零食)
以頭部品牌為例,成立于2011年的萬辰集團,在整合了陸小饞、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等5大零食零售品牌后,截至今年7月整體門店數目已來到7000家以上。
在門店布局上,量販零食品牌們也契合著自身的平價屬性將下沉市場視作門店擴張的一大發力點。
據GeoQ數據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連鎖零售品牌門店發展趨勢藍皮書》披露,今年一季度,連鎖零食品牌在中低線城市擴店數占比約為67%,明顯高于中高線城市開店數,其中四線和三線擴店占比最高,一線則相對最少。
02
下沉市場,量販零食店的“天堂”
量販零食店在下沉市場吃的滾瓜肚圓。
這幾年,國內消費市場整體處于升級換代中,三、四、五線城市和鄉鎮消費群體規模巨大,大概占8億-10億人次,消費需求大。但與此同時,在市場供給端,這些地區的線下零食門店卻相對不那么豐富,在門店內用同樣的甚至更低的價格快速買到商品,這對消費者來說本身就有吸引力。
而且,從消費人群方面看,量販零食店主要面向的是年輕消費者,比如學生、普通上班族等,相較于一二線城市高消費人群,下沉市場的人們對低價、好吃、方便等特點更加敏感,更傾向于購買高性價比的零食,在實現“零食自由”之后也更有復購的意愿。
不斷拓展和下沉中,零食品牌們的生意經也逐漸清晰起來:一個縣城中可能就幾個區域是核心點位,只要做“爆”一個,自然有人愿意跟進嘗試。
也正是因此,一條街上十幾家零食店搶客流、100米的街頭甚至能夠開出五六家不同品牌的零食店,這種情形在下沉市場成為常態,量販零食店逐漸火遍了三四五線城市和各大縣城。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在趙一鳴零食和零食很忙的所有店鋪中,來自四線城市的占比分別高達47%和49%,三線城市也占到24%和14%,也就是說大部分門店都開在了縣城中。
(圖源:微博@趙一鳴零食)
以趙一鳴零食為例。趙一鳴零食主攻的就是下沉市場。在成立趙一鳴零食之前,創始人趙定已經做了10年的炒貨和零食店生意,也正是因此,他表示,之所以把目標瞄準下沉市場,是因為自己過去做炒貨,生活的地方也一直在三四線城市,更了解三四線城市的一些需求。
比如,三四線城市人們的交通工具更多是電瓶車,選址邏輯也因此會發生一些變化;同時,零食偏好和價格敏感程度也不一樣,比如他們大部分人喜歡高糖、高熱量的食品,和一二線城市少糖、少油的飲食需求有所差異。
精準把控目標人群的消費習慣與消費需求后,趙一鳴零食也為自己設置了與之相符的品牌定位。
與一些重點布局二三線城市的同行玩家相比,趙一鳴零食更多存在于三四五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成立于2019年的趙一鳴零食,如今在全國范圍內的門店數量已超過4000家,短短幾年時間內便達到這樣的效果,背后的因素,與其對自身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對下沉市場的精準瞄向不無關系。
03
量販零食店,離不開小縣城?
量販零食店來勢洶洶,一路奔跑時卻似乎特意繞開了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而是瞄準低線城市并將其作為廝殺的重地。
或許也正是因此,市場上不少聲音都在質疑:量販零食店,離開小縣城“必死”。
事實果真如此嗎?
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為了尋找增長新引擎,量販零食選手們在店面的選址上也在突破,呈現出多樣化特征。
比如,一些頭部品牌開始瞄準市區商圈進行店面落地。在這其中,零食很忙的零食很辣、趙一鳴的零食研究所、愛零食的大愛零食等不再一味的在下沉市場搶份額,而是開始進行渠道上移,品牌形象店在城市主要商圈中的數量逐漸增多。
(圖源:小紅書@超級零食很忙)
當然,品牌們也并非是為了上行而上行,在中心城市開展品牌形象店,借助商圈范圍內高人流量、人群圈層特征等優勢不僅能夠迅速傳播品牌信息、擴大品牌聲量,而且也能推動品牌向空白市場進行擴張,提升消費者及加盟商的品牌認知,助力品牌后續持續探索上升空間。
可以看出的是,如今量販零食品牌們不再完全將自己禁錮于下沉市場。不過,在市場開拓的過程中,品牌不同的發展戰略、發展階段以及供應鏈建設、品牌定位等因素都在影響著自身的渠道布局。
比如,開設在杭州市量販零食品牌木佬佬零食匯萃,定位為高端、精品零食店,產品結構主要為一線品牌以及國際品牌,主要選址區域為市區,定位城市客群,走中高端差異化路線,這一品牌定位也影響著其下沉層級的差異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量販零食品牌們選擇另一只腳“跳出縣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量販零食店的下沉生意實在擁擠,一些經濟較發達縣城開出十幾甚至幾十家量販零食門店也并不稀奇。雖說如今下沉市場生意尚未飽和,下沉市場對于量販零食店來說也確實是舒適區,但當競爭者持續增多的情況下,品牌們拓展視野建立更廣的護城河,也不失為一件可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