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艾媒咨詢(ID:iiMediaResearch)
中國早餐文化歷史悠久,豐富多樣,不同地區的早餐各有特色,體現了地域文化和飲食習慣。從北方的包子、饅頭到南方的油條、豆漿,再到西南的米線、粑粑,東北的鍋盔、燒餅,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早餐食品。這些早餐不僅美味,而且制作工藝精湛,展示了中國人民對食物的熱愛和智慧。
在古代,中國的早餐也經歷了變化。唐代的早餐常見有馎饦(面片湯)和各種粥,而宋代則有煎茶湯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早餐的種類和形式不斷豐富和發展。
到了現代,早餐適應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需求,無論是路邊攤的早點還是快餐店的早餐套餐,都能迅速滿足人們的需求。
不同地區的早餐文化也有所不同,例如武漢的“過早”文化,熱干面和豆皮是當地人的早餐最愛。而廣州的早茶文化則以精致的點心和悠閑的飲茶體驗著稱。
中國的早餐文化不僅是飲食的體現,也是地域文化和社會生活方式的反映。隨著社會的發展,早餐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地演變和創新。
為客觀反映當前消費者意愿及消費需求,艾媒智庫(data.iimedia.cn)聯合草莓派網民行為調查與計算分析系統(survey.iimedia.cn),開展主題為“中國早餐消費行為”的全國隨機抽樣調查。
在本次調研中,92.97%的消費者有吃早餐的習慣,其中41.30%消費者會選擇每天都吃早餐,65.55%的消費者早餐時間在7-8點。
01
一日之計在于晨,不吃早餐后果“很嚴重”?
早餐作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其攝入的營養成分是機體獲取充足能量、保持良好營養健康狀況的重要環節,也為正常學習和工作提供保障,但也有少部分消費并無吃早餐的習慣。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25.58%的消費者會因為起床太晚而選擇早午餐合吃,23.26%的消費者會選擇上課/上班來不及不吃早餐,18.60%的消費者會因為不知道吃什么而不吃早餐,16.28%消費者習慣不吃早餐。
對于不吃早餐的影響,人們的看法多種多樣。僅有25.58%的消費者認為不吃早餐對身體“沒有影響”,認為偶爾錯過早餐不會對健康造成長期傷害的觀點。然而,更多的消費者或多或少都會因不吃早餐而造成一定的影響——23.26%的消費者表示不吃早餐會導致“注意力分散”,這可能是由于饑餓感和營養不足影響認知功能和集中力,這種影響在需要精神集中的工作或學習中尤為明顯;16.28%的消費者認為不吃早餐會影響腸胃,導致消化系統的節律被打亂,長期可能增加胃炎和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風險;13.95%的消費者認為不吃早餐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這與大腦需要充足的血糖供應以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有關,跳過早餐可能導致血糖水平下降,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不吃早餐的影響因人而異,但多數人認識到了它對身體和認知功能的潛在負面影響。營養專家通常建議早餐應該包含足夠的蛋白質、纖維和健康脂肪,以提供持久的能量和營養。
02
健康意識提升,居民早餐更注重科學搭配
在中國,早餐的選擇多種多樣,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個人口味偏好會影響人們早餐的選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面食類食品以50.62%的比例占據早餐選擇的首位。面食不僅制作方便,而且種類豐富,如饅頭、面條、餃子等,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滿足人們早上忙碌的生活需求。
緊隨其后的是奶制品、豆制品類和蛋類食品,分別占比46.40%和45.17%,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開始重視早餐中蛋白質的攝入,這類食品不僅富含蛋白質,還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和骨骼健康。選擇五谷雜糧類和流粥類的比例分別為42.18%和42.00%,五谷雜糧如小米、玉米、紅薯、燕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元素,而流粥類食品易于消化,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
中國居民的早餐選擇越來越注重營養均衡和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開始追求更加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以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這也反映了中國飲食文化中對“早餐要吃好”這一理念的重視。
03
自制、外帶、到店,早餐就餐方式呈多樣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早餐也逐漸衍生出各式各樣的供應方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50.26%的消費者更傾向于自己或家人制作早餐;49.56%的消費者選擇在路邊早餐店購買早餐;近年來消費者在快節奏生活中對方便快捷的需求,讓街邊流動的早餐車以38.66%的比例成為另一種受歡迎的選擇。此外,36.20%的消費者會在超市或便利店購買早餐,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提供預先包裝好的早餐選項,適合忙碌的上班族。
自制早餐既可兼顧食物的營養均衡,也有一定的便利性,超一半的消費者在10-15分鐘就可完成一頓早餐的制作。?線下商超(61.89%)、?電商平臺(46.85%)網上商城(43.71%)、?食品批發市場(41.61%)、短視頻平臺(36.36%)等是消費者早餐食材的主要購買渠道。
對于選擇在路邊早餐店購買早餐的消費者而言,可選擇的方式也多樣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55.40%的消費者更偏向選擇連鎖加盟餐飲店,42.63%的消費者會喜歡流動攤販。連鎖品牌能夠提供更加一致的就餐體驗和食品口味,與此同時,其衛生和食品安全也更容易得到保障。而流動攤販則因其便利性和快捷性受到歡迎,尤其是在人流密集區域,如地鐵站口、公交車站附近等地方。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早餐外賣也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52.52%的消費者會因為可選種類多而選擇早餐外賣,51.08%的消費者則是因為外賣方便,且早餐店過于擁擠。在消費者最看重早餐外賣的因素中,食物是熱的(60.43%)、價格實惠(58.27%)、種類多樣(56.83%)、健康營養(55.40%)及送達時間快(52.52%)較為靠前。
消費者選擇早餐外賣服務的核心需求都可歸為多樣化的選擇和方便快捷的服務。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早餐外賣平臺和供應商有機會通過提供營養均衡、高品質的早餐選項來滿足市場需求。為了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外賣服務提供商需要確保食品質量和配送效率,同時提供良好的客戶服務體驗。
除外賣點早餐外,居民對于線上預訂專屬早餐的店鋪表現出了較高的嘗試意愿,其中71.18%的消費者表示愿意嘗試這種新型的早餐服務方式。而13.71%的消費者持不確定態度,這表明還有一部分市場潛力等待開發,通過進一步的市場教育和用戶習慣培養,將部分消費者轉化為線上預訂早餐服務的用戶。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48.40%的消費者選擇提供線上預訂專屬早餐店鋪的原因是上餐時間快,48.15%消費者因為節省時間,46.67%和42.47%消費者則是因為種類豐富和價格實惠。隨著數字化服務在餐飲行業中的滲透和影響加強,線上預訂早餐服務的消費者或將持續增長。
盡管如今吃早餐的方式再怎么便利,但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還是有不少人因為時間緊張而選擇跳過早餐,或者隨便應付。
早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人體提供了開始新一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通過養成良好的早餐習慣,人們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還能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風險,維持健康的體重。因此,無論有多忙,都不應該錯過早餐這一重要的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