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トトロ
來源:文創潮
最近幾年,隨著潮流和收藏玩具的興起,“情緒價值”和“悅己消費”理念流行,許多與IP相關的細分領域逐漸開始受到關注。
其中一個是食玩,已經有部分創業公司和大企業布局。比如在一些零售渠道,卡游的食玩已經擺上貨架;上個月“愛皮食玩”發布,來自萌趣文化等企業的團隊要聯手打造“IP+零食+玩具”組合…
今天,文創潮就來看看發展成熟的日本食玩市場的最新動態。
由于其“食品+玩”的產品特性,日本主要從事食玩業務的,既有萬代、Re-ment等玩具企業,也有kabaya食品、江崎固力果等食品企業,以及嘉娜寶(kracie)等綜合型企業。
最初,“食玩”是為提升食品銷量而附贈卡片等小玩具,以食品為主。近年來,玩具逐漸成為食玩的主角,形式更加多元化、精致化,食品則成為了附屬品。
日本“食玩”的種類已相當廣泛,包括迷你手辦、模型、卡牌、貼紙、拼圖、DIY零食、鑰匙扣徽章等雜貨周邊,以及微縮模型等等,其主要消費人群也由兒童發展至成年人。
01
日本食玩市場概況
早年,日本食玩(しょくがん,shokugan,玩具菓子,玩菓)市場規模一直由日本玩具協會統計,2017年的數字是432億日元。
不過,從2018年開始,日本玩具協會暫時不再發布單獨的食玩市場規模,可供參考的是萬代公開報告引用的富士經濟株式會社數據,二者有較大差異。
根據萬代公開報告中引用的數據,2022年日本食玩市場已達501億日元,同比增長9.39%。
幾年前日本還有機構對食玩消費人群、消費金額進行了調查,按照性別、年齡、有無孩子等,統計了約6000家店鋪半年內的食玩消費金額。
其中,消費增幅最大的是30-49歲有娃女性,其次是同年齡段的有娃男性。
此外,30-49歲的無娃男性一直占據著不小比例,而15-29歲的女性、男性消費人群也在逐年增長。
我們不難發現,食玩市場中年輕群體保持持續增長,但有娃人群的消費依舊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流行趨勢方面,日本食玩越來越多地與熱門動畫、電影角色IP合作,聯名商品十分受市場歡迎。
其次是收集要素增加,食玩的收集屬性提升,特別是限量版、稀有版本的需求增加,玩家間的交流活躍。
在今年7月日本亞馬遜的食玩商品銷售排行榜,TOP10出現了《機動戰士高達》《吉伊卡哇(chiikawa)》《龍珠》以及hololive等眾多熱門IP;從商品類型看,有卡牌+威化餅、可愛糖果罐+糖果、掛飾+口香糖、塑料模型+零食、卡牌+巧克力、迷你手辦+口香糖等。
值得一提的是,綜合來看“IP+卡牌”類相當受歡迎,前十中有6款是這類商品。
接下來,文創潮再來看看具有代表性的幾家日本食玩企業,它們有著怎樣的產品動態。
?
02
萬代:充分發揮IP優勢,拓展食玩大齡消費人群
萬代披露,從1995到2024年3月,它的食玩商品累計銷售數量達27.8138億個,而且近幾年的銷售額保持著良好增長態勢,尤其是近兩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如上圖所示)。
萬代食玩的增長,一方面離不開《鬼滅之刃》《咒術回戰》等熱門動畫IP頻出帶動衍生品銷售,另一方面是隨著疫情限制解除,客流、消費市場復蘇。
根據萬代自己發布的數據,2022年它的食玩銷售額281億日元,市場占比達56.1%。
萬代旗下設立了專門的食玩事業部(BANDAI CANDY),以旗下IP為基礎打造食玩系列,擁有近60個系列的食玩產品。
高達、假面騎士、超級戰隊、寶可夢、龍珠等人氣IP衍生食玩的熱度自不用說,這類IP商品重點在玩具的部分,以塑料模型、迷你手辦等為主打,如1996年發售的pokemon kids系列銷量早已突破3億個。
還有一類是將食和玩充分結合,大多瞄準兒童群體,由萬代打造的原創食玩品牌。
如2017年發售的“キャラパキ(巧克力)”系列,截至2024年3月已累計銷售超1.56億個。
該系列是在板型巧克力上刻印卡通人物,可以通過脫模進行玩耍,充分兼具食和玩這兩大屬性,在兒童中擁有超高人氣。
今年它不僅重制更新了超高人氣的“キャラパキ恐龍化石挖掘”系列,以添加了營養元素鈣作為新賣點,瞄準有娃消費群體,還與超人氣IP《吉伊卡哇(chiikawa)》合作推出聯名款,吸引了眾多成年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引發大量討論。
萬代還有一類傳統食玩,更側重于食的部分。
比如1994年開始銷售的“キャラデコ(角色蛋糕)”系列,以IP角色元素設計制作的蛋糕,隨著慶祝活動和季節性節日變化,推出角色裝飾慶祝蛋糕、角色裝飾圣誕節蛋糕、生日蛋糕等等,附贈角色主題慶祝物料。萬代還推出了搭配使用的免費APP,可以接受來自角色的祝福,并與角色合影。
“食べマス(吃吉祥物)”系列,將IP角色與和式點心結合,使用內餡、砂糖、糯米粉等制作成精致的角色,主打一個好看又好吃,拍攝可愛的照片在社交平臺分享,使該系列獲得不小話題。萬代憑借該系列打入日本和式點心市場。
另外,《蠟筆小新》中小新最愛的點心“巧克比”,自2005年發售以來累計銷售超2.73億個(截至2024.3)。完全還原動漫中的點心,是一款星星形狀的巧克力口味餅干,隨餅干附贈角色貼紙。收集貼紙是低齡消費者的一大樂趣。
此外,2021年萬代還推出了專門面向成年消費者的全新組裝模型食玩品牌“SMP[SHOKUGAN MODELING PROJECT]”。
該系列著力打造三個特色:場景再現(Scene)、可動(Motion)、造型(Proportion),強調可動性與造型美,同時還推出了以超造型為主題的分支系列“SMP ALTERNATIVE DESTINY”以及專注人體可動的“SMP Kit Makes Pose”。
文創潮(微信:IPtide)注意到,這是萬代目前拓展食玩大齡消費人群的主打品牌,僅10月就將發售13款新品,包括高達、吉伊卡哇、機甲界卡利安、風之谷、寶可夢等眾多知名IP商品。
03
Kabaya:從食品到IP,長青兒童向食玩持續熱賣
Kabaya食品是一家主營零食制造銷售的食品企業,成立于1946年,目前從業人員671人,2023年3月期純利潤217.9億日元。
Kabaya食品旗下擁有“sebonsutaa(セボンスター)”“HONE HONE SAURUS(ほねほねザウルス)”等長期熱賣食玩品牌。
Kabaya食品于1979年推出的“セボンスター(暫譯:閃亮星)”,是一款面向女童的吊墜食玩,獨特的六邊形包裝盒(據說是為了方便兒童拿取而特意設計)內有五顏六色的吊墜項鏈和巧克力,閃閃發亮和可愛是其最大賣點,作為“零食賣場的寶石箱”為人熟知喜愛,是一款長青食玩產品。
該吊墜的形狀有20種,包括顏色差異在內共有85種。由于從企劃到模具制作再到商品制作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設計上并沒有刻意緊跟流行,而是追求普適的可愛性,保持著一年推出2-3個系列的更新速度。
“セボンスター(暫譯:閃亮星)”過去也曾推出過與人氣IP迪士尼公主、美少女戰士等的聯名商品,但主要以原創內容為核心。
收集是該產品的一大玩法。由于一盒內只有一款項鏈且不公開款式,想要集齊一個系列就必須大量復數購買,兼具了盲盒的特性。一盒售價在200日元左右,相當親民的價格也是該系列長青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于其在女童中的高人氣,還由食玩衍生出了兒童書,面向小學生的冒險幻想故事《ティンクル?セボンスター(暫譯:閃爍星辰)》到2022年底便累計銷售超15萬部。
該品牌的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來自“兒時曾玩過閃亮星”的企業負責人的合作邀約明顯增多。
該食玩IP不僅發展出了小說、漫畫、扭蛋、入浴球等衍生品,在今年品牌迎來45周年之際,還與寶石企業KARATZ進行合作,推出了使用真寶石的“大人的閃亮星”系列,吸引了兒時曾玩過閃亮星的成年女性再次關注并購買,成年消費群體正在擴大。20-49歲的女性玩家不斷增多,并在社交平臺上掀起了一股曬圖風潮。
即便已經是45歲“高齡”的食玩,“閃亮星”仍然保持著一年約500萬個的銷量水平。
雖然現在的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但女孩子對時尚的憧憬仍舊普遍。或許這也是該系列產品能夠存活至今的一大原因。今年9月,由于接到的訂單大幅超過計劃,產量供應不足,一時導致暫停銷售。
另外,Kabaya食品于2002年推出的男孩向食玩“HONE HONE SAURUS(ほねほねザウルス)”,也是熱銷超20年的食玩品牌。
該系列以恐龍為主題,以骨頭為單位,關節部位用球連接,可以自由組裝,可產生無限形態,玩法自由,適合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帶有智育玩具性質。
它不僅衍生出了兒童書,并于今年獲得了第四屆“小學生選擇!兒童讀物總選舉”第九名,連續兩年獲得該榮譽。可見其在少兒中的人氣。今年底還將推出Nintendo Switch游戲。
03
嘉娜寶:智育食玩在海內外熱銷
嘉娜寶(kracie)是一家主營衛生化妝品、藥品、食品的綜合型企業,2023年12月期集團銷售額887.31億日元,營業利潤64.36億日元,旗下智育食玩的日本國內銷售額約65億日元。
嘉娜寶擁有人氣智育食玩“Neru Neru Nerune(ねるねるねるね)”“Popin'Cookin'(ポッピンクッキン)”等系列。
該類型食玩需要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用給到的材料可以做出糖果、迷你食品等,既可以玩也可以吃,開發兒童的動手能力,帶有智育玩具性質。
Neru Neru Nerune(ねるねるねるね)發售于1986年,同樣是來自上個世紀的長青食玩。
只要按順序將兩種粉末溶于水,便可發生變色、膨脹反應,變成果凍狀的糖果零食,操作非常簡單,便于兒童上手,廣告還采用魔女形象,營造變魔法的氛圍,一經推出便大獲好評。
它以一個100日元的低廉單價,在發售當年創下了20億日元的銷售記錄。
不過,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許多家長認為這種粉末有害健康,銷量曾一度跌至巔峰時期的一半以下。
為了挽回市場,嘉娜寶公開了反應原理,并在包裝袋上注明了零防腐劑·人工染料,以此打消消費者的顧慮;同時開辦專門的智育食玩教室,向大家科普反應原理。
Neru Neru Nerune(ねるねるねるね)最后成功挽回市場信任,并熱銷至今,在日本國內年銷售額約15億日元。2022年它推出了面向成人的商品系列,近來還成為激發孩子對理科、科學興趣的授課素材。
嘉娜寶Popin'Cookin'系列,是同樣的制作原理,只是內容更加豐富,難度加大,可以用來制作迷你壽司、漢堡、便當、章魚燒等更復雜的形態,可玩性和觀賞性大大增加,吸引了眾多成人消費者。
近年來,該系列通過Tiktok、Youtube等社交平臺在海外發酵,成為了外國游客必買的日本特產之一。
Popin'Cookin'系列于2015年開始向海外發展,疫情前在中國的交易額最高,受到疫情影響,市場環境變化,目前美國的出口交易額最高。這類產品因為疫情期間宅家需求的提升,銷售額不降反升。
隨著入境需求恢復,現在日本國內的銷售額也很好。
在外國游客常光顧的唐吉訶德,今年嘉娜寶的智育食玩入境銷售額相比前兩年增長了312%,消費最多的人群是韓國、中國游客。Popin'Cookin'系列的快樂壽司店、漢堡店、制作便當盒等商品熱銷。
嘉娜寶的產品線中,Neru Neru Nerune在日本國內有著首屈一指的人氣,但在海外卻是Popin'Cookin'更受歡迎。因而日本國內也在對包裝設計進行微調,以方便訪日外國游客了解,如稍微放大了Popin'Cookin'的標志,提高可視性。
受匯率影響,Popin'Cookin'在海外的售價是日本的2-3倍,因而消費人群也有所不同。在中國售價40元(約800日元),在美國售價5美元(約750日元)左右,美國最貴的零售店售價10美元左右。
Popin'Cookin'在海外的策略面向經濟上有富余、關注兒童教育的家庭,針對這一購買人群,實施有針對性的宣傳。
比如,在亞洲地區,著重宣傳智育食玩具有教育價值。中國臺灣大型連鎖書店誠品書店舉辦了名為“Neru Neru教室”“DIY班”的活動,吸引對化學實驗感興趣的消費群體。
?
04
RE-MENT:微縮模型食玩深受成年消費群體喜愛
RE-MENT的一家主營玩具、雜貨、食玩、扭蛋的玩具企業,集商品開發、制造、銷售于一體,商品遠銷中國、新加坡、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北美等海內外市場。
RE-MENT創立于1998年,2002年開始發售經典的“小小樣品”系列微縮模型,2008年與迪士尼合作推出聯名食玩,此后陸續開拓了角色事業,制作了角色系列微縮模型。
RE-MENT食玩以仿真度和細節著稱,制作非常精細,通常以微縮的場景、家具、食物為主,制作主題非常廣泛,包括超市、老屋、面包店、壽司店、小吃攤、零食店等等主題,適合搭配玩偶擺場景拍照,深受成年消費群體喜愛。
90年代后期到00年代初期,日本刮起了“食玩潮”,RE-MENT乘機推出了經典的“小小樣品”系列。
它將在餐飲店看到的食物樣品以微型尺寸還原,推出了該系列第一彈商品“和食處”,壽司、蕎麥面、天婦羅蓋飯、炸豬排等迷你食物十分還原,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很大反響,并逐漸發展為公司的重點產品。
RE-MENT經典的“小小樣品”系列,以食品和生活雜貨等為主題,一般全套包含10-5款不等內容,至今推出了約261款主題商品。
早期它以家庭餐廳、中華街、回轉壽司等各類商鋪場景為主,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日常生活主題,如最新推出的“我的甜蜜櫥柜”“魔法學校的1天”“貓咪的日常”等等。
該系列的暢銷款,銷量能達到數百萬個。
2005年發售的“飯還沒好嗎?!”,便是暢銷款之一,包括調味料、烹調器具、各種料理等,味增湯、厚煎雞蛋、烤魚、披薩吐司、咖喱、卷心菜卷、梅酒、煎餃、炸蝦、洗盤子時使用的物品等,做得十分細致,深受女性消費群體的喜愛。
RE-MENT食玩的主題一直緊跟時代變化,真實感也在不斷提升。
比如2022年推出的“推活”主題商品,以進行“推活”的女性房間為主題,不僅有追星必需品應援團扇、望遠鏡等,還有偶像的周邊、雜志、碟片等等,非常真實的還原了追星女孩的生活場景,在社交平臺上好評不斷。
“小小樣品”系列大獲成功之后,RE-MENT又開發了IP角色聯名系列,推出了三麗歐、輕松熊、角落生物、星之卡比、游戲王、寶可夢、初音未來、蠟筆小新等眾多知名IP系列食玩。
形式與“小小樣品”相差無幾,只是開發主題內容貼合IP角色,如最新的蠟筆小新系列“乘坐幼兒園巴士出發!”,還原了動畫中的校車形象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