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進口農產品,讓中國農業壓力山大

    巨潮WAVE
    2024.09.05
    輸出工業品,置換農產品,已經成為我國和許多國家外貿交易的核心模式。

    文:謝澤鋒

    來源:巨潮WAVE(ID:WAVE-BIZ)


    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制造業國家,我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的工業門類。?放眼全球,有且僅有中國一家。中國制造業的全面性、多樣性、產業鏈的完備性、制造效率等等方面,在全球已是獨一檔。?造船、汽車、家電、通信設備等等領域,都常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市場雖然大,也無法滿足無限度的龐大產能。走向海外市場,是中國制造業進一步走強、升級的必然路徑,因此近年來中國工業產能的出海勢頭正盛。


    商貿流通講究的是有來有回,有出有進。長期不對等的貿易關系并不健康,會引起逆差國的反制措施,甚至會掏空逆差國的財富。因此在向全球出口工業品的同時,中國也需要從海外國家進口更多商品。


    但是,中國市場所急需的高端芯片、半導體設備、高端數控機床等高精尖產品,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根本無法生產,而那些基礎工業國所生產的工業品,在和中國商品的對比中也毫無優勢,在中國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因此難以進口到中國。


    因此除了各類工業所需的礦產、原油之外,很多國家在和中國進行貿易時,都是以出口農產品為主,如東南亞國家的榴蓮、智利的車厘子、巴西的牛肉、俄羅斯的帝王蟹、阿拉伯國家的椰棗等等。


    尤其對于那些既沒有礦產和石油,也缺乏制造業能力的國家來說,農產品幾乎是其在國際貿易中的唯一籌碼。


    人民幣及本幣結算的普及,以及對外貿易中出現的“以貨易貨”情況,也進一步導致了第三世界國家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的火爆。


    受益于大量農產品的進口,消費者們有了更多選擇,榴蓮、牛肉、車厘子、牛油果、藍莓等產品的價格越來越低,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國內同行遭遇劇烈競爭,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尤其典型的,就是今年以來國內牛肉受到進口牛肉的影響,價格持續下滑,肉牛和奶牛養殖行業大面積虧損,產業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但如果貿然停掉農產品進口,很容易激起海外國家對中國工業品的對等限制。因此國內企業除了急需降本增效之外,政策面相關的扶持和調控措施也迫在眉睫。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在港口直接建廠加工,再轉售國外,讓大量農產品不再進入中國市場。


    摸索出一條更中庸、更能兼顧多方利益,尤其是兼顧中國農產品生產者利益的道路,已經迫在眉睫。


    01

    進口激增


    更多的全球農產品進入中國。


    近年來,我國許多農產品進口量呈現暴增勢頭。此前,“高高在上”的車厘子、榴蓮、牛肉、帝王蟹等等,都逐漸變得親民起來。


    相比豬肉和雞肉,牛羊肉屬于高價產品,并非高頻消費品,很多家庭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會購買。但今年以來,牛羊肉價格一路下跌,近期牛肉價格跌至68.43元/公斤,而在兩年前要逼近90元一公斤。北京新發地的批發報價可以低到48元/公斤。



    這背后與牛肉的進口量持續增加緊密相關。2013年,我國進口牛肉只有29萬噸,去年則上升到273.7萬噸,十年增加八倍有余。而且,即便加上運費稅費等,進口牛肉價格也基本是國內市場的1/3到1/2,而且2023年的進口均價比上一年還在降低。


    另一方面,我國牛肉產量在去年亦達到歷史最高峰。再加上進口沖擊、消費降級,三重暴擊之下的肉牛養殖戶大面積虧損。包括澳亞集團、鵬都農牧等上市企業,都因牛肉賣不上價而陷入了虧損泥潭。



    相同的邏輯也在車厘子、白糖等商品上重復。今年以來,高端水果降價成為熱議的話題,春節是車厘子的銷售旺季,但由于智利等國的車厘子大量進口,這一高價位水果便宜了不少。


    年初,一艘載有2500噸車厘子的貨輪從智利圣安東尼奧港出發,僅用23天就直抵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到港后僅耗時45分鐘,就完成了卸船裝車。早已等待就緒的貨車連夜運往京津冀等北方地區。


    相比此前發往廣東、上海再轉運到北方,運輸時長縮短三天以上。加上各種綠色通道,天津港到北京新發地的運費省了八成,新發地駐扎著1000多個閃送,一小時基本送達全市。


    智利車厘子大量供應,加上空運改海運降低了物流成本,讓其價格持續下跌。去年的智利車厘子最高可以賣到200元一斤,而今年春節只賣40多元一斤,直降八成。這類此前高不可攀的進口水果,實際上已經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白糖也不例外,雖然我國居民吃糖量不如歐美,但作為戰略物資,我國一直需要大量進口食糖。我國境內年產白糖約1000萬噸,但由于白糖在食品、飲料、工業、制藥、化工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消耗量卻高達1500萬噸。需求缺口巨大,進口白糖大行其道。


    巴西白糖產量世界第一,且雜質少,甜度高,品質好,主導世界白糖價格走勢。巴西是我國最大食糖進口國,2023年我國共進口糖397萬噸,其中有327萬噸來自巴西,占比高達82.37%,價值約137億元。


    2023年上半年,巴西白糖價格每噸在4000-5000元區間,但到了年底,隨著白糖產量大增,國際白糖價格一度跌至4000元/噸以下。但在我國核心白糖生產基地廣西,糖廠僅甘蔗成本就接近5000元/噸,再加上人工水電等成本,共計需要約5800-6000元/噸。


    大量白糖進口,對國內糖廠形成了明顯沖擊,廣農糖業已經連續12年扣非后虧損,其在中報坦言,下半年進口糖會使糖價進一步承壓。


    可見,龐大的低價農產品進口,對國內相關產業造成沖擊完全無法避免。


    02

    國際戰略


    審視農產品進口應在大戰略的背景下。


    出口工業制品,進口農產品,背后牽扯到中國經濟戰略、全球貿易和國際合作的大戰略。


    尤其是繞開美元進行本幣結算,從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棋局中的關鍵一步。


    由于國際經濟形勢動蕩,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早已是入不敷出的狀態,根本沒有足夠的美元外匯來購買中國商品。


    最具代表性的俄羅斯,由于遭到美國制裁,俄羅斯必須建立一套獨立的貿易金融體系。據俄方統計,當前中俄之間92%的貿易都以本幣結算。隨之而來的,是兩國貿易的持續升溫,在農產品方面也是如此。


    今年上半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42.32萬噸大麥,價值1億美元。進口量增長了5.3倍,價值量增長了4倍。整體上看,過去一年兩國農產品、原材料和食品進出口貿易額增長34%,達到111億美元(940萬噸)。


    在俄羅斯第二大主體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有71%的出口農產品銷往中國,這個位于西伯利亞的行政區原本難以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因為農業出口,經濟變得活躍起來。


    另一個農業大國巴西的情況也相當接近。去年2月,中巴兩國簽署以人民幣為基礎的結算安排備忘錄,更多的雙標貿易可以繞開美元。


    以第一單實現本幣結算全閉環的交易為例,巴西埃爾多拉杜紙漿公司向中國企業銷售商品,指定中銀巴西為收款行,中銀巴西收到進口商開立的人民幣延期付款信用證后,辦理人民幣信用證貼現業務,此后將收到的人民幣直接兌換為雷亞爾入境巴西,匯入客戶本地賬戶。


    這樣一來,我國向巴西出口機械、機電、新能源汽車等工業品,而巴西則大量向中國出口大豆、白糖、牛肉等農產品,本幣結算進一步促進了雙邊貿易的繁榮。


    加大農產品貿易,是維持與部分國家的貿易穩定,促進貿易平衡的關鍵舉措,也是必然舉措。


    另一個典型例子是,由于只能出口肉類和初級農產品,阿根廷和中國貿易往來種長期處于劣勢地位,且中國長期是該國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國,去年的逆差達到40億美金。



    阿根廷亟需大量的“中國制造”,對中國電子、工業制品、紡織服和機械設備高度依賴,進口商品中有四分之一以上都來自中國。因此,阿根廷新政府對中國“既愛又恨”,一邊發表不利于中國的言論,另一方面又尋求和中國加強合作。


    政治體制不穩定、改革反復失敗、頻繁出現的政變,都屢屢重創了阿根廷經濟。這個曾被譽為機遇之地和新興力量的國家,一直是經濟危機的高發地。阿國內當前通貨膨脹率飆升,貧困率現已超40%,外匯儲備不足30億美元,外債激增,僅欠下IMF的債務就達到約443億美元。


    中國的農產品進口,對于該國至關重要,為維持和阿根廷的合作,我國大量購進大豆和其他谷物,今年購買了該國大豆出口量的93%以上,大麥和高粱幾乎全部由中國購買。


    而且,我國已同意與阿根廷續簽35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不僅可以幫助其償還外債,還可以在危機關頭,以解燃眉之急,管理好國際收支平衡。



    可以說,在中國人吃肉、中國工業品出口方面,巴西、阿根廷都在做著自己的貢獻。也可以看出,觀察農產品貿易,要結合大戰略、大語境的背景,進口與自產之間需要達到足夠的平衡。


    03

    解決之道


    中國仍需穩定住國內的農業生產。


    糧食安全向來是“國之大者”,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但與此同時,為防患于未然以備不時之需,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需求,我國仍是全球第一大糧食進口國,去年的進口總量高達1.62億噸。


    今年以來,各類糧食作物仍在大量進口,對國內沖擊較大。比如,我國在今年前7個月進口了521萬噸高粱,幾乎是去年的兩倍,大麥進口972萬噸,同比增加67.1%。



    國內連年豐收增儲,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大量進口導致了糧食價格的持續下滑,小麥、玉米、高粱和大麥的價格都已經接近三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當下,進口糧食正拖累國內糧價,甚至可能會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此政策面需要在穩定與各國貿易關系的情況下,尋找更多解決之道。


    一方面,在必要時動用政策手段控制糧食進口數量。我國對白糖、玉米、小麥、大米等均實行進口配額制,截止7月,小麥進口量已是連續三年超配額,玉米連續5年超配額。但有些海外糧食價格過低,甚至靠提高關稅、國內技術升級和規模生產降低成本,都無法扭轉局面。


    因此已經有建議認為,應該動用更多的行政手段來控制進口量。



    另一方面,在各大港口直接建設加工基地非常有必要。我國進口糧食大部分為初級農產品,而我國又同時具備全球最完善、最齊全的糧食加工體系,資源稟賦齊備。


    “十三五”時期,我國就推行了“產購儲+銷”一體化全產業鏈經營模式。有研究顯示,未來全球農產品和加工行業將持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2023年全年市場規模高達16.5萬億元。


    延伸產業鏈,深度推行循環經濟,疊加預制菜興起,農產品加工業正成為農業脫離困境、消化進口農產品的主要方式,并不斷迭代升級。


    例如,在“中巴經濟走廊”上的明珠瓜達爾港口,就計劃在港口物流的基礎上,打造漁業加工、冷庫等配套產業,形成完善的遠洋漁業綜合服務基地,可以輻射周邊各國漁業企業。


    目前,瓜達爾港已經具備港口全作業能力,正在積極拓展船只維修、補給服務等業務范圍,而且還與寧波舟山港合作,朝著物流樞紐和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邁進。


    一個涵蓋物流、倉儲、食品加工、農業、紡織等領域的自由貿易區雛形已現。


    港口農副產品加工不僅可以緩解國內農產品的沖擊,還能對外輸出國內基建能力,同時提高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水平,推動雙邊關系進入更高水平。


    04

    寫在最后


    “善于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進口規模和節奏,防止沖擊國內生產,給農民就業和增收帶來大的影響。”


    這是國家領導人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


    很顯然,這就是目前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是全球農產品向中國輸入的實際情況。向全球出口更多食品和農林深加工產品,也成為了中國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我國正不斷推進新型國際貿易模式,在海外投資建設港口加工一體化基地,將國內積累的農產品加工能力輸出海外,亦是一種審時度勢的方式。


    在當前進口農產品大規模沖擊的背景下,所有的探索和新模式都是值得嘗試的,因為農業肩負著太多普通中國農民的生計,也肩負了他們對于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巨潮WAVE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国产精品东北一极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导航|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国产精品机视频大陆|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十八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