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響馬
來源:新消費101
你吃的雞蛋多少錢一枚?
8月19日,據農業農村部監測,雞蛋的市場價格為5.3元/斤。如果按1斤8枚雞蛋來計算,不到7毛錢能買一枚。
值得注意的是,和年初相比,價格增長了五成。媒體稱,因中秋節臨近,雞蛋采購需求持續增長,“刷新今年雞蛋價格最高紀錄”。
然而,和“黃天鵝”相比,上述價格可謂相當“親民”。
8月29日,「新消費101」查看天貓“黃天鵝旗艦店”,發現“無菌新鮮雞蛋10枚530g裝”新客優惠前的價格為36.8元,也就是3.68元一枚。對比看,一枚黃天鵝雞蛋是普通雞蛋均價的5.5倍,稱得上是“蛋中貴族”。
圖源黃天鵝天貓旗艦店
不僅價格高,在市場上,黃天鵝還比較能打。根據歌輝戰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黃天鵝復合增長率高達142%,截至2023年,黃天鵝連續3年穩居可生食雞蛋全國銷量第一。2022年、2023年,黃天鵝銷售額分別為15億元、18億元。
一般人印象中再尋常不過的雞蛋何以被賣得如此“高端”?不得不說,黃天鵝是雞蛋產業中頗為獨特的存在,值得探究一番。
01
“蛋中貴族”崛起之路
天鵝和雞蛋“捆綁”在一起,多少給人一種戲謔的感覺。事實上,確實有很多人向黃天鵝創始人馮斌表達過好奇:“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
對此,馮斌公開解釋說:“‘黃’‘天鵝’都是人們很熟悉的東西,好理解,容易被記住、傳播。而且這個名字還有反差,因為世界本沒有黃天鵝,這個名字具有戲劇性。”
但同時,他也承認,“唯一的問題是,天鵝蛋不是雞蛋,它可能會帶來歧義。但用戶當然知道自己買的不是天鵝蛋,天鵝蛋是一個高貴的東西。”
“黃天鵝”不是天鵝蛋,卻賣出了高價,高得連聚焦中產消費的山姆會員店都高攀不起。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山姆只有0.8元/枚和0.9元/枚的普通雞蛋和最貴不超過1.9元/枚的谷物雞蛋。不難看出,缺乏價格優勢,是黃天鵝不會出現在山姆貨架上的主要原因。
不過,山姆高攀不起,并不妨礙黃天鵝將高價雞蛋賣給目標消費者,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哪些群體是黃天鵝的目標消費者?
對于這個問題,前述“無菌新鮮雞蛋10枚530g裝”的推介語早已給出了答案——“無菌無腥,孕婦孩子吃更安心”。換言之,孕婦、孩子這些對“安全食品”有更高需求的群體,正是目標消費者。
2022年,在36氪舉辦的新消費峰會上,黃天鵝合伙人劉勇也提到:“從我們對用戶的調研來看,很多消費者都希望買到更加安全、更加放心的雞蛋,特別是帶孩子的媽媽,因為買雞蛋的主要決策者還是寶媽,她們希望給孩子吃的雞蛋要非常安全和放心。”
接下來,是從產品上將“安全”“放心”落地。
簡單來說,黃天鵝強調無沙門氏菌雞苗孵化、培育,母雞天然食糧配方優化,恒溫恒濕的封閉化養殖、雞蛋清洗、消毒、篩選、包裝,“向消費者與行業展示了其在全鏈路管控沙門氏菌方面的‘硬實力’”,以至于“可生食”。
有了產品,重頭戲是品牌和渠道營銷:在線上,不只是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還鋪滿抖音、小紅書、微博等內容平臺,同時借助各路美食達人、KOL,推動黃天鵝破層出圈;在線下,深入盒馬、叮咚買菜、精品超市、KA賣場、社區生鮮超市等各種渠道,加速觸達消費者。
正是這一套組合拳,成就了黃天鵝“蛋中貴族”的市場地位,高端化特色得以彰顯,年銷18億元,也就容易理解了。
要知道,黃天鵝2019年才成立,短短五年,取得如此搶眼的市場戰績,難怪有媒體稱之為“爽文主角”“開掛的雞蛋”。
02
可生食標準備受質疑
梳理黃天鵝崛起路徑,「新消費101」發現“可生食”三個字堪稱黃天鵝整個品牌的“題眼”。
在天貓“黃天鵝旗艦店”,“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準”這一內容被重點推介;在雞蛋包裝盒上,除了這一內容,還加上“更安全”“更好吃”“更營養”及相關介紹。
與此同時,黃天鵝還引入日本可生食雞蛋之父、養雞產業研究會會長加藤宏光,聘請他擔任黃天鵝首席科學家。
和不少主打日系風的品牌一樣,黃天鵝也講了一個品牌故事:2015年,馮斌前往日本旅游時,第一次吃到生蛋拌飯,被日本市場上每一枚雞蛋都達到了可生食的高標準震撼。隨后,他3次親自遠赴日本,并邀請加藤宏光3次來中國考察,創立了黃天鵝。
這個故事里的一些關鍵點,比如“日本市場上每一枚雞蛋都達到了可生食的高標準”,我們暫且不討論,先聚焦“可生食雞蛋標準”。
這里的“可生食雞蛋標準”指“日本PPQC標準”,但是,看到這一標準,是不是很容易誤解為“日本的PPQC標準”?其實,是“日本PPQC的標準”。
具體而言,PPQC是指日本家禽產品品質控制株式會社,由加藤宏光于1982年創立,主要研究家禽未知疾病,擁有雞蛋質量控制、飼料質量控制、生產控制、管理和信息控制四個部門。PPQC自成立之初,便著手防控沙門氏菌,每年為日本3000多萬只蛋雞提供技術支持。
圖源黃天鵝官網
顯而易見,PPQC只是一家企業,其標準不能等同于日本標準。正如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蛋品加工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忠強所言,企業宣傳“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準”,實際上該標準是日本一家雞蛋生產企業的標準,并不具有權威性。不僅如此,日本雞蛋相關國標里面也沒提到“可生食”這個概念。
可生食標準備受質疑之外,黃天鵝提出的“更安全、更好吃、更營養”的賣點同樣存疑。
據自媒體“鋅刻度”分析稱,目前已有不少資料顯示,雞蛋煮熟后,蛋白酶抑制劑和avidin(親和素)被破壞,有利于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吸收。另有研究數據顯示,人類如果食用水煮蛋,可消化吸收其中91%的蛋白質,生食蛋的消化吸收率卻只有30%~50%左右。
連馮斌自己都表示,“不建議吃生雞蛋”,一個是習慣問題,一個是營養問題,“我也建議雞蛋最好煮熟吃”。
但是,在不生食的情況下,黃天鵝比普通雞蛋貴5倍多,也沒有帶來更多營養,選擇它,無異于被品牌收割。正因如此,多家媒體直指黃天鵝是“智商稅”。
2022年至2023年,黃天鵝銷售額同比增速由400%滑落至20%,即是注解。
03
雞蛋需要高端化嗎?
雖然黃天鵝可生食標準及賣點引起諸多質疑,但可以確定的是,黃天鵝這幾年的銷售額也讓其他品牌看到了商機。
舉個例子,正大擁有CQM方圓標志認證集團頒發的“可生食產品認證證書”,其鮮蛋成為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產品,也在電商平臺發力推廣。
圣迪樂則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四川省畜科院、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取得了全球權威產品認證機構NSF“可生食雞蛋認證”。
咯咯噠主導發起《滅菌雞蛋》標準,聯合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農業部規劃設計院等部門,對養殖環節、蛋品加工環節、產品檢測、以及出廠包裝、儲存運輸等環節進行了全面的要求,而推介這一標準時,不忘強調“咯咯噠具備無抗雙認證,同樣可生食”。
正大、圣迪樂、咯咯噠雞蛋,圖源網絡
一時之間,“標準或認證+可生食雞蛋”似乎成了行業時髦,雞蛋產業發展的“盡頭”仿佛只能是高端化敘事。
但喧囂之下,不是“遍地金蛋”,而是一地雞毛。
以黃天鵝為例,2022年攬下15億元銷售額,公開數據卻顯示,當年凈利潤約為千萬元,凈利潤率1%左右。
相比之下,以從事蛋雞養殖、生產與銷售為主的晉龍股份2022年的凈利潤率為10.76%。
黃天鵝賣雞蛋的錢去哪里了?不說比普通雞蛋更高的生產成本,上文提到“品牌和渠道營銷”,也是一筆居高不下的支出。今年3月,黃天鵝還聘請馬伊琍為品牌代言人,繼續加碼投入。
或許,雞蛋產業并不需要高端化敘事,至少黃天鵝這種利用日本企業的標準來收割的做法,正引起部分消費者的反彈。
對于雞蛋消費,“CBNData消費站”曾對淘寶平臺在售雞蛋的商品描述進行了詞云分析,發現“土雞蛋”一詞占據絕對C位,與之相關的還有“農家”“散養”等。也就是說,“土雞蛋=好雞蛋”這一評判標準,在買家、賣家端均深入人心。
整體來說,在黃天鵝“引進日本38年可生食雞蛋標準”的雞蛋、其他可生食雞蛋、土雞蛋和更多普通雞蛋之間,一場無形的市場爭奪戰將持續上演。
在此過程中,某個品牌可能會高光一時,但長遠看,主導權和“投票器”始終掌握在消費者手里——毫無疑問,這是黃天鵝們需要正視、深耕的地方。
參考資料:
1.《所有人都在學的山姆,沒有秘密》,晚點LatePost
2.《智商稅,黃天鵝》,知頓
3.《飛起來的黃天鵝,是包著“溏”衣的智商稅?》,鋅刻度
4.《“日系”營銷背后:翻車、觸底,被拋棄的日系精致生活》,娛樂資本論
5.《“黃天鵝”遇上“咯咯噠”,日本標準講不通了?》,零售商業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