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薇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綠色、好吃的非油炸紅燒牛肉面、高顏值的小龍蝦拌面、接近手工面口感的軟彈面、口感爽滑的青稞掛面……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暨方便食品展上,綠色、時尚、美味、高顏值,成為方便食品的代名詞。從這些在大會上亮相的眾多方便食品中,記者感受到了方便食品這一傳統行業釋放出的活力,而這來自方便食品企業幾十年如一日的“慢功夫”。
01
做產品“慢”就是“快”
對于這些勇立潮頭的方便食品生產企業來說,做產品,“慢”就是“快”。方便食品展開幕當天,今麥郎集團董事長范現國一早就來到自家展臺前為設計新穎的綠色“0”油炸紅燒牛肉方便面面桶模型揭幕。范現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方便面領域,“0”油炸正在起步,頭部企業應該朝著這一方向發力。從傳統飲食文化角度來看,蒸煮面餅更加符合我國消費者的口味習慣;從長遠來看,免除了油炸工序的非油炸的蒸煮面更加契合綠色發展理念。在產品熱銷的背后,是企業三十年如一日堅持的笨功夫、慢功夫。
“從1994年到2024年的30年間,建立了45萬畝優質麥種植基地;AI色選機讓食品制造變‘智造’,10萬張大數據庫照片嚴選每一粒蔬菜;20多年來,致力于研發蒸煮面技術、凍干技術。”范現國表示,面對當前消費者“既要又要”的消費需求,未來對企業經營的考驗是多重的。對企業來說,需要以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來贏得競爭。這就使企業練好內功,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好產品。而“0”油炸紅燒牛肉系列方便面就是企業慢工出細活的典型產品。企業下一步的發展之路在哪里?范現國說:“消費者捂緊口袋,消費變得更理性,下一個時代是好人做生意的時代。生意之道產品為王,超高性價比才是王道。商業的本質是什么呢?商業的本質是無‘尖’不商,是‘尖’不是‘奸’。‘尖’等于利他,等于善念。企業要充滿善意和利他之心,無論產品還是服務,都要以客戶價值為導向,客戶價值就是企業的價值觀。”
軟彈面產品在此次方便食品大會上也受到關注,而這一產品也是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多年來用“慢工夫”推出的高品質產品。“研發這一產品用了四五年的時間,做得也很艱辛。”克明面業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理周小玲表示,在研發中發現,制作饅頭、面條、油條、包子等這些我國傳統面食時,手工和面時加水量都在40%以上;工業化生產時,加水量達不到這一比例。而面體的彈性與加水量直接相關。如何實現高加水工藝呢?團隊在研發中發現,要實現這樣的工藝,就要匹配設備。在這方面,軟彈面的加工,借鑒了加水量相對比較高的饅頭、面包的加工設備。同時,要讓掛面面體真正軟彈,還要優化工藝。在研究中發現,用常規的烘干工藝,面體易變形,產品品質會受到影響。經過多方研究,研發團隊研發了低溫慢速烘干工藝,使水分在散失過程中也不會對結構產生影響。
02
創新永遠在路上
在此次方便展會上,康師傅小龍蝦拌面現場直播售賣現場也十分火爆。近年來,康師傅不斷鞏固自身優勢,在健康、營養、口味上持續發力,用多價格帶、多規格、多口味產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小龍蝦拌面的熱銷,是康師傅以食品安全為基,不斷進行多元化創新的生動體現。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培育新質生產力,核心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其中涵蓋產業鏈、供應鏈的升級,智能制造及綠色發展等。目前,康師傅在生產環節已實現高度自動化,通過18道工序,從面粉到成品僅需35分鐘,不僅提升了效率,也保障了產品的質量。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的“棕櫚油中TGP的檢測應用和煎炸控制技術”,確保用油新鮮與安全。“只有慢下來潛心科技研發,行業才能實現更大的突破和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如今,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青稞面、蕎麥面等雜糧類掛面成為掛面市場的新寵,如何改善雜糧掛面的粗糲感,方便食品裝備企業多年來也在不斷下功夫。青島海科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杜偉偉表示,近年來,許多企業不斷推出雜糧類掛面。通過技術創新,不僅可以提升雜糧類掛面中的雜糧的含量,還可改善口感上的粗糲感。團隊經過幾年時間研發出的低溫真空擠出機,可在制面過程始終保持真空狀態、循環冷卻控溫,保證擠壓過程面條溫度小于50攝氏度,生產的面條具有韌性和彈性。試驗證明,真空冷擠壓能夠更好地誘導蛋白質發生膠聯,促使蛋白網絡結構形成,賦予面條更為爽滑筋道的口感和更好的營養價值。
方便食品生產及裝備企業的這些“慢功夫”,持續推動方便食品產業升級。艾媒咨詢CEO張毅透露,艾媒咨詢對方便食品細分市場所進行的分析顯示,自2019年起,中國方便食品領域的有效專利數量快速增長,截至今年8月,累計總量超過2100件。隨著消費不斷升級和市場競爭加快,方便食品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改進生產工藝,提升自身競爭力。活躍的創新氛圍,企業的“慢工夫”,為消費者帶來了高品質、多元化的方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