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楚勿留香
來源:靈獸(ID:lingshouke)
01
永輝超市大股東將“易主”名創優品,讓業界嘩然。
一是,讓人難以置信,永輝作為頭部超市集團,如此廉價。甚至有人認為,中國零售業“完蛋了”,曾經中國最優勢的那批零售商超終于成為過去式了。
二是,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或者不看好。
9月23日,名創優品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21.1%及京東持有的8.3%的永輝超市股份。該交易完成后名創優品預計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
同日,在名創優品收購永輝投資者會議中,名創優品給出了收購永輝超市股份的原因。
名創優品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葉國富認為,中國線下超市面臨20年一遇的結構性機會,零售的未來只有兩個方向,低價零售和特色零售(名創、COSTCO)。trader joe's是全球坪效最高的超市,坪效(平方英尺)達1750美元,高于COSTCO和山姆,常年占據美國最受消費者喜愛的超市。
他表示,過去十幾年,我走遍全球看過了各種零售業態后,我發現比山姆和COSTCO更好的模式在中國,在國內,胖東來是中國零售唯一的出路?!八麄儗Ξa品非常重視,胖東來更重視顧客體驗,更重視員工,也沒有會員,胖東來坪效和人效也是中國最高的零售企業?!?/p>
名創優品認為,胖東來更適合中國的家庭銷售模式,“胖東來”模式能夠復制到全國其他地方,永輝超市3家調改門店的業績大幅改善。
此外,永輝超市調改后,對名創優品的渠道升級也很有幫助,能幫助名創拿到更好的點位,使名創優品的布局更加完善,分散周期性業務風險,名創也會協助永輝開發更多的自有品牌。即雙方在渠道、供應鏈上可以發揮整合優勢。
從收購時機上看,永輝超市的估值很有吸引力,投資成本的溢價低,安全邊際比較高。同時,從公司財務的角度看,此次投資將會增加名創優品在資本結構當中對于負債的使用,會優化其資本結構。如果永輝能調改后開始盈利,這筆投資有機會創造很好的投資回報率。
同時,葉國富表示,“我希望大家給點耐心,我希望大家相信我的眼光,我不僅看中國市場,還在看全球零售市場,別的地方我或許會做錯,但在零售這一塊,我絕對不會做錯的。永輝超市現在價格是最低點,很多人看不懂,如果大家都能看懂,肯定沒我的機會了。”
9月23日晚間,永輝超市也發布公告,披露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的事宜,同時公司第一大股東將發生變更。根據公告,公司股東牛奶公司、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擬將其持有的永輝超市股份轉讓給駿才國際。
具體轉讓股份數量分別為牛奶公司1913135376股(占總股本的21.08%)、京東世貿367227196股(占總股本的4.05%)、宿遷涵邦387772804股(占總股本的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駿才國際將持有永輝超市29.40%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而駿才國際的控股股東為名創優品(廣州)有限責任公司。
02
對于此次收購,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媒體回復認為,從業務層面看,有兩種可能:
一是,在名創優品擁有絕對主導權的情況下,有可能把整個永輝所有門店都進行折扣化改造,形成折扣業態的發展;二是,名創優品的自有品牌和供應鏈體系與永輝的融合,推動名創自有品牌的增長。“但這兩種可能討論的結果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和可行性?!?/p>
第一種存疑在于,名創優品是否具有這個能力。
永輝超市近1000家店都是幾萬平米的大店,名創優品只是幾百平的小店,兩者涉及的品類規模、供應鏈能力、運營管理、組織流程差異巨大,永輝自身都很難做出具體有成效的優化和調改。
第二種可能,名創優品自有品牌在自己的體系售賣能夠有差異化和優勢,但在超市以知名品牌銷售為主的體系里,名創優品的自有品牌優勢并沒有那么有優勢,反而會削弱名創優品現有店鋪差異化的商品優勢。
也有投資人認為,零售行業的更新汰換永遠是殘酷的。所有的動作回到最后都是為了商業鏈條的效率最優,效率高的碾壓效率低的,沒有田園牧歌只有黑暗森林。
分析近年來零售行業的收購,鮮有改造成功的案例。
一是,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80%股份。
2019年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但在收購多年來,家樂福并未獲得大的發展,反而陷入不斷關店的“旋渦”。
2023年10月,法國零售商家樂福與中國蘇寧易購對簿公堂,涉及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門店交易有關款項。
事起2019年蘇寧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子公司80%股權,該交易已在當年完成股權交割。但根據當時協議,家樂福在該收購日期滿2年后的90天內,可選擇將剩余20%的中國子公司股權也售予蘇寧,蘇寧須無條件購買;同一時間段,若蘇寧主動提出收購這20%剩余股權,家樂福亦須無條件出售。
此前,家樂福就雙方股權收購糾紛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發起仲裁,根據仲裁結果,蘇寧須向家樂福支付約10億元,蘇寧提出異議并進行反訴。
值得一提的是,家樂福行使選擇權的時機是2021年,其時蘇寧已經陷入流動性危機,無力履行協議。但蘇寧認為,家樂福行使選擇權時,客觀環境已較雙方訂立協議時發生重大變化,因此存在較大爭議。
如今的家樂福在零售業已經“隱身”,再無影響力。
二是,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
2019年10月11日晚間,德國連鎖超市巨頭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
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
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
2021年,物美曾將物美超市和麥德龍中國打包為物美科技遞表港交所,但因聆訊期未通過而失敗。隨后,物美將希望寄托在了供應鏈上,其將麥德龍中國的零售與供應鏈業務拆分,后者更名為麥德龍供應鏈。
今年8月,麥德龍供應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據麥德龍供應鏈招股書,其作為一家食品快消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截至2023年年底,為物美集團的100家麥德龍門店、366家物美超市門店和304家物美便利店提供配送解決方案。
目前,麥德龍國多家門店在“閉店改造”,日子并不好過。
03
如果還能說“成功”的話,可能就是沃爾瑪出售京東股份,雙方“和平分手”。
美國當地時間8月20日,沃爾瑪在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顯示,此次沃爾瑪計劃以每股24.85美元-25.85美元的價格,尋求出售1.445億股京東股票,如果按最高要價計算的話,可以籌集到資金37.4億美元。
8月21日午間,京東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于21日耗資約3.9億美元回購其股票,并已充分使用2024年3月批準的3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的回購限額。
到了晚間,京東則是直接公告了沃爾瑪已不再持有集團股份的消息。
早在2016 年沃爾瑪以 95 億元將網上超市 1 號店賣給京東,換取京東 5% 的股份,后續陸續增持股份,并開啟與京東的戰略合作。
2016年,國內電商市場高速發展,正處于上升期。沃爾瑪通過投資京東的方式分享到了中國電商時代的紅利。
在京東的配合下,沃爾瑪完成了在國內的電商布局,以及圍繞大賣場轉型而展開的超市上門速配。
2018 年,山姆開始開設前置倉,推出“極速達” 服務——精選1000個高復購、即時消費的SKU,采用 “門店 + 云倉” 模式,在很多城市實現了全覆蓋。
相對應的,京東也在沃爾瑪的助力下,成功拓展了全球供應鏈能力。同時,為沃爾瑪提供即時配送業務,也讓達達快速成長。
即便“分手”,但合作仍將繼續,8月21日,京東方面回應稱:我們對未來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
對于此次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29.40%的股份,最終效果如何還要時間給出答案。
截至8月26日,永輝超市的門店數量為86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