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原奶價格跌到了3.3元/公斤,廣東原奶的價格貴一些,3.7元/公斤~3.8元/公斤。”奶業專家王丁棉說。對于許多需要采購原奶的南方乳業企業來說,那些出現在南方市場上的原奶,無論從哪里拉來的,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品質相差無幾,那么誰的價格更具性價比,采購誰的原奶幾率就更大。這是南方奶企近年來無比頭疼的事兒:如何應對從北方而來的、價格優勢更大的原奶挑戰?
原奶過剩導致北奶價格下滑
我國南北方都可產奶,相對而言,北方或更具有奶牛養殖優勢。
廣東省奶業協會副秘書長丘勇勝說,奶牛養殖最適宜溫度在10-15℃左右,超過20℃就會有熱應激影響。廣東屬于高溫高濕地區,從傳統條件來看,并不適合奶牛養殖,但廣東是消費大省,對牛奶的需求比較大,基于鮮牛奶的特殊性,因此廣東也需要有一定的奶牛養殖量。多年來,廣東奶企為解決高溫天氣養牛難的難題,投入不少。如溫氏乳業,為避免牛群處于熱應激狀態,在牛舍投入了大量防暑降溫的設施。
相比北方,廣東奶牛養殖須克服不少困難,比方飼料,養殖奶牛用量最大的飼料是玉米青貯,廣東牧場基本上靠北方運過來的裹包玉米青貯支撐,苜蓿干草與燕麥干草也是從美國與澳大利亞進口。而地域遼闊的北方,自身就有飼草種植優勢。“從奶牛養殖用地來說,在廣東,養殖過程中相關部門的監管監控比較嚴格,環保要求也高,這方面的投入也遠比北方的力度更大。”丘勇勝說。
夏天熱應激期對產量的影響是每個牧場都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在南方,高溫期和低溫期產量落差達到30%。而北方大部分地區熱應激影響沒有那么大,產量落差在8%-10%,稍差一些的在15%-20%。
由于奶牛養殖的條件不同,造成南北方原奶產能以及生產成本差異,從而出現價格相去甚遠的結果:北方原奶要比南方便宜不少。溫氏乳業總經理戚曉鴻表示,南北原奶的生產成本存在1~1.5元/公斤的成本差價。
“北奶南運”挑戰廣東市場
過去,由于整體牛奶消費強勁,北方原奶供需保持一定平衡。但南方市場需求大,因此,大約30年前已有北奶南運現象。在中國奶業發展初期,北奶南運是指由乳品企業把鮮奶加工包裝做成UHT奶后運到南方市場供應消費,而如今北奶南運出現了新的變化:將北方牧場生產的原奶直接運到乳品企業在南方生產基地進行加工,加工后在南方市場銷售。
戚曉鴻說,前些年北方原奶價格3.5元/公斤,加上800~900元/噸的運費,運到廣東大概是4000多元/噸,與廣東本地奶源價格相差無幾。“為了省一點微薄的成本,承擔長途運輸過程帶來的質量風險,劃不來,所以許多廣東奶企仍舊選擇本地奶源。”戚曉鴻稱。
近兩年來,供需變化令北方奶源出現階段性過剩現象,導致北方原奶價格下行,性價比優勢凸顯,加之冷鏈物流運輸技術的不斷提高,給“北奶南運”提供了保障。北方富余的原奶不斷涌入南方,南方市場的奶源得到了補充,但與此同時,“北奶南運”的盛行,讓廣東自有奶源企業更加“壓力山大”。丘勇勝透露,廣東本地奶牛養殖業甚至出現牧場倒閉、棄養的情況。王丁棉說,廣州以前有200多戶奶牛養殖戶,2015年僅剩下50家,如今只剩10家左右。過去廣東奶價最高峰可達6.5元/公斤,現在跌到一公斤3.5元左右。
“過去,南方市場上的北奶奶源占比只有30%,這兩年比例急劇擴大,目前已占比過半。”戚曉鴻說。
原奶收購價持續下降,目前成為奶業關注焦點。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24年5月的鮮活農產品供需月報,國內原奶供過于求形勢仍在持續,牛奶原奶收購價格已連續27個月同比下降,下降持續時間為2010年以來最長的一次。到今年6月第2周,牛奶原奶收購價仍未止跌,為3.3元/公斤,同比下跌13.4%。統計數據顯示,到今年5月份,國家奶牛體系監測到奶價下跌到3.34元/公斤,公斤奶利潤首次為負,行業虧損面擴大到超過80%。
破局之法,一字曰“鮮”
廣東人吃喝,講究一個“鮮”字,在喝奶這件事上,也不例外。
在王丁棉看來,廣東有自建奶牛養殖場的奶企,要充分用好“鮮”這個“法寶”,充分發揮本地奶源的新鮮度、口感和風味。從產品端來看,就要立足做好做強做大“低溫奶”,牛奶的口感與風味皆來自本土優質奶源。
另一位乳業專家宋亮與王丁棉的觀點如出一轍。他認為,有自有奶源的廣東奶企應立足于做24小時內的產品,力求更新鮮。北方奶源可以用于做保質期長一些的產品。對于區域性奶企來說,始終要面臨一個難題:如何降本增效。據公開報道,2022年南方及華東地區新建擴建牧場設計存欄占全國的比重下降至12%,北方的比重高達88%,與2023年全國約70%的奶牛存欄在北方相比,高出18個百分點,加之我國乳制品消費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區,“北奶南運”的趨勢將長期存在。
廣東奶牛養殖端當前的問題在于,奶牛養殖成本高、環保壓力大。當前,有部分奶企已形成幾千頭奶牛的規模牧場。宋亮說,廣東區域性奶企要拼市場的靈活度,拼成本管控能力,“第一,廣東奶牛養殖端不妨逐步降低養牛的比例與存欄比例,適度提高北方奶源的應有比例,這對于企業而言能降本增效。唯有有盈利空間,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第二,廣東奶源應考慮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比如保質期24小時內的高端產品;第三,廣東奶業或可借助大灣區的條件優勢,通過在香港、澳門成立的公司,帶動廣東奶制品進入東南亞市場。”宋亮建議。
作為深耕南方的知名品牌,溫氏乳業最大的優勢是有優質、安全、可控、新鮮的奶源。戚曉鴻說,溫氏乳業現有產品均使用自有牧場出口品質鮮牛乳制造,不添加奶粉,保存了更多的乳鐵蛋白和活性營養因子,更加安全、新鮮、營養。
牧場養殖端,溫氏乳業執行的是出口奶質量體系標準,在飼料安全、環境管理、奶牛健康、生產管理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奶源品質優異,也為加工環節提供了品質安全源頭保障。乳品加工環節實施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同時作為國家優質乳認證企業和中國學生飲用奶生產企業,溫氏乳業也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生產和品控,確保生產環節的安全。在物流運輸和產品存儲方面,低溫產品采取專業冷鏈運輸車,裝載GPS實時溫度監測系統,定期走訪經銷商,檢查銷售終端管理情況,把質量安全管控從牧場延伸到餐桌。
成品奶業務方面,溫氏乳業以低溫、新鮮為戰略方向,利用自有牧場優質奶源優勢生產高品質產品,同時不斷強化產品研發,優化產品結構,增加鮮奶比例,深耕區域市場,搶占市場“鮮機”,努力實現高質量增長,“深耕優質乳、細作好鮮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