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節點財經(ID:jiedian2018)
在《詳談》一書2021年的訪談中,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曾為其列出三大里程碑事件:第一個是2018年小罐茶銷售額超過20億元,第二個是2019年的負面輿情事件,第三個是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的建立。
這一次,杜國楹為“大師作”宣傳道歉事件,節點財經認為,應該足以成為小罐茶發展的第4個里程碑事件。
近日,在小罐茶的12周年慶典上,杜國楹就“大師作”宣傳引發的爭議向公眾致歉,并迅速登上了熱搜。
杜國楹回顧了小罐茶的發展歷程,強調指出,盡管小罐茶一直努力追求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口感,但“大師作”的宣傳方式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為此,他代表小罐茶團隊向廣大消費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隨后,杜國楹宣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本身的品質提升和服務優化上。他透露,小罐茶將加大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工藝和品質控制的投入,確保每一款產品都能達到高品質的標準。同時,小罐茶還將加強售后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此外,據相關人士向節點財經獨家透露,小罐茶去年營收已重回20億元,總門店數近1300家,并且預計今年擴張至3000家。目前在港股的瀾滄古茶、天福集團2023年營收分別為5.27億元和17.34億元,三次闖關IPO的八馬茶業,2022年的營收為18.20億元。2023 年八馬大舉擴張,門店數量突破 5000 家,營收逼近30億。
對比之下不難發現,經過12年發展,在規模上,小罐茶已經成為茶行業的領軍企業。“這種情況下,中國茶行業如何向上突破,已經成為擺在小罐茶面前的現實問題。”上述人士表示。
所以,對于杜國楹與小罐茶來說,此次被命名為“一場透明的發布會”的大動作,不僅對企業,對整個茶行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當然,對此外界仍難免有所質疑,褒貶不一,小罐茶為什么要率行業之先,其動機到底是什么,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01
道歉背后,“敢保真”才是重點
要明白杜國楹道歉的目的,要看他道歉前后說了什么,因為在12周年慶典這么重要的場合,作為營銷大師,他不會只是為了簡單道個歉。
節點財經認為,這場活動想真正推出的重磅內容,在于小罐茶宣布的“敢保真”戰略,以及相配合的“專利開源”計劃,即將135項制茶專利向社會開源。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小罐茶的這一舉措稱得上最好的禮物。
其實,就在此次活動前不久,杜國楹就已經對外表示,將有一次重大的戰略布局。
當時,打假網紅B太深入茶行業打假,指出了很多行業亂象并引發關注。不出意外,小罐茶和杜國楹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很多人認為小罐茶品牌也存在著打假視頻中茶行業亂象的共性。
面對輿論,杜國楹來到司馬南直播間,和質疑他的網友們來了一次正面碰撞。
節點財經觀看了整場直播,頗有些意外的發現,這些年來,外界其實是誤會了小罐茶和杜國楹。而通過直播,杜國楹成功扭轉了很多網友的固有偏見。
作為知名的連續創業成功者,小罐茶被杜國楹視為他最重要,也是人生最后一個創業項目。在小罐茶上市之前,杜國楹做過長達4年以上的準備。
2012年,他組建了一支上山巡茶團隊,開始對中國各地茶葉的深入了解和調查。當時,他們深入全國各大茶山,從種植、采摘到制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沒有放過,力求尋找到真正能代表中國茶文化的表達方式。
當然,對于一個茶行業的創業者,這條路不可能非常順利。杜國楹回憶時坦言,“該踩的坑一個不落,光學費就交了幾個億”。
之所以如此較真,就在于從一開始,品質就被杜國楹視為小罐茶品牌的核心資產。為了做到品質保真,小罐茶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公開承諾小罐茶將堅守“真年份、真產地、真原料”的原則,嚴格限定原料產地和采摘時間。
據節點財經了解,針對茶行業難以標準化的痛點,小罐茶進行了科技創新,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產品上的身份識別碼,即時了解茶葉的產地、采摘時間等詳細信息,從而放心購買。
而且,在司馬南的直播間,杜國楹表示,未來將用公證的手段徹底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問題,并接受全社會監督。
這一承諾,很快就在12周年慶典上得到落實。
發布會現場,小罐茶表示,“敢保真”戰略中將引入公證機構進行公證監督,其創新打造了“1363”保真體系,小罐茶與福建省廈門市云尚公證處、法信公證云(廈門)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公證服務簽約,成為行業第一個所有茶葉產品接受公證機構監督公證的茶品牌。
所謂“1363”保真體系,即“1大宣言”,每一泡好茶都由公證處公證;“3大保真”:年份保真、山頭保真、安全保真;“6大保障”:產地保障、原料保障、工藝保障、品級保障、年份保障、品控保障;“3大鄭重承諾”:免費試喝、7天免費退貨、假一賠十。
在“1363”保真體系下,從原料取得、生產加工、質量抽樣檢測、包裝出品等環節及產區、年份、食品安全抽樣檢測三個維度,公證處工作人員都將全程參與,確保茶葉生產全過程所發生的行為與事實的真實性。同時,由公證機構在每一盒經公證的茶葉產品上加貼公證封簽,讓“真”看得見摸得著。
所以,回到前面的問題,杜國楹公開道歉放棄“大師作”宣傳,意在隨后推出的“敢保真”戰略,而之所以如此,目的也非常明確,那就是為整個茶行業構建真正的標準化體系。
02
中國茶,標準化才是出路
長期以來,標準化缺失都是中國茶行業的一大痛點。而從創辦小罐茶伊始,解決這個問題就成為他的主要目標。
“我的理想、我的夢想,是解決這個行業一個最大的問題——混亂。”他說。
杜國楹能夠敏銳的發覺茶行業最大的問題所在,離不開他多年的創業經歷。在創建小罐茶之前,他先后在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手機等多個項目上取得成功,既經歷過破產負債數千萬的困頓,也到達過事業的高峰,對如果切入新的行業,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認知。
在他看來,中國茶行業的規模超過三千億,卻仍然沒有一個強勢品牌,在于茶的農產品的色彩太重,沒有把茶當作一個消費品來著力打造。
杜國楹是一個典型的產品主義者,“產品是1,營銷是0”是他的理念。進入茶行業,他就帶著極致工業化、標準化的產品思路。而在節點財經看來,對于傳統茶行業來說,杜國楹的標準化思路和產品思維,恰恰是傳統茶行業最欠缺的東西。
目前,這種缺失幾乎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想破局并不容易。而之所以如此,離不開茶行業自身存在的問題或特點。
首先,茶葉作為一種農產品,標準化程度很難提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很多,比如在茶葉種植階段,地理、氣候甚至茶樹等都會影響茶葉品質;采摘階段,茶葉也很難做到機械化,需要大量的人工;制作工藝階段,不同茶葉品類的做法又千差萬別,品質難以統一。
其次,茶葉產地非常分散。云南的茶園面積第一,福建的茶葉產量第一,貴州的毛茶產值第一,集中度不夠。同時,茶葉種類繁多,各地域、年齡段的消費者喜好也各有不同,極為分散。
再從品類來看,中國是全球唯一生產綠茶、紅茶、青(烏龍)茶、黑茶、白茶、黃茶六大茶類的國家,僅綠茶一個品類中就有龍井茶、碧螺春、信陽毛尖、黃山毛峰、六安瓜片、蒙頂甘露、普龍茶……其中的門道,大部分消費者都傻傻分不清,
所以,茶行業的特點就決定了,這個市場會倒向極端細分化,標準化的難度超過其它行業。“大市場,小品牌”的形成有某種必然性,行業內魚龍混雜,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亂象也很難杜絕。
但是,如果能夠給混亂以秩序,給疑惑以信心,無論在任何行業都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茶行業的標準化缺失不僅困擾了數以億計的消費者,更制約了茶企的進一步發展。
而反過來,正是這樣的行業現狀,給了后來者小罐茶一個巨大的機會。
03
中國茶企,數智化才是未來
現代商業社會,要實現標準化,就必須工業化,沒有其它路徑。這也是杜國楹為什么把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的建立,看得如此之重。而放眼整個中國茶行業,工業化也是必經之路。
但是,在推崇手工炒制,細分品類繁雜的茶行業,工業化長期推進緩慢。節點財經認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傳統茶企的創新能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待外部新的入局者,比如杜國楹的小罐茶。其傳統包袱很小,創新動力很足,是最有可能打破舊有困境的新力量。
在具體實現路徑上,后來者要真正實現超越,就必須結合新的工業科技發展成果。基于這個更高維度的認知,杜國楹斥資15億元,在西門子的支持下,把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打造成了中國茶行業首個以“工業4.0”標準打造的智能工廠。
在整個工廠的建設中,西門子對工廠的整體價值鏈和生產場景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診斷,從產品生命周期、訂單交付流程、數字化工廠生命周期、工廠產線四個維度的數字化集成入手,為小罐茶量身定制了從頂層規劃到落地實施的數字化藍圖。
目前,小罐茶通過這家超級工廠,既可以實現對中國傳統茶的科學研發、檢測檢驗,還對生產方式和倉儲方式進行了智能化升級,真正建立起了科學的生產和倉儲標準。
在傳統茶行業眼中,小罐茶的工業化之路似乎有些“離經叛道”,但整個行業要向前發展,科技賦能必不可少,否則只能原地打轉,被市場淘汰。而回顧小罐茶12年的發展路徑,節點財經發現,其正成長為行業內獨有的全產業鏈科技茶企。
在產業鏈上游,小罐茶投建的安溪鐵觀音生態茶園、黃山休寧生態茶園及鳳慶滇紅基地都已正式上線。
在產業鏈中游,小罐茶實現了“8+1”的工廠協同布局,即8家初制工廠與1家黃山超級工廠,以初制工廠強化對產品初加工的品質掌控,以黃山超級工廠提高茶葉在精加工過程中的工業化水平和精細程度。
在產業鏈下游消費端,小罐茶布局了高端中國茶品牌“小罐茶”、專業年份茶品牌“年跡”、國民生活茶“小罐茶園”,滿足不同人群的飲茶需求。
從茶園到茶杯,小罐茶的全產業鏈標準化布局已經基本完成,其蘊含的新科技、新思維、新動能,給了小罐茶突破行業桎梏的真正機遇。對此,節點財經認為,也正是在大局已定之下,此次發布會上,杜國楹才有底氣公開道歉,并宣布進行新的戰略轉向。
謀定而后動,對于杜國楹來說,沒有十足的把握不會走出這一步。
所以,此次小罐茶的公開道歉,不僅可以摘掉此前“大師作”被扣的過度營銷的帽子,還可以打破此前小罐茶禮品屬性的限制,同步推出的“敢保真”戰略,進一步擴展了小罐茶的發展空間,
隨著“敢保真”戰略的推進,以及茶專利的開源,小罐茶將進一步在用戶心智中建立起產品和品牌認知。以科技全產業鏈為茶行業賦能,小罐茶無疑走到了行業前列,這將進一步強化其品牌影響力。
承接中國千年茶文化,杜國楹賭上后半生,小罐茶以全產業鏈標準化布局姿勢,能否改變整個茶行業格局?小罐茶能否用銷售數據打破質疑?杜國楹還會因為宣傳給大眾道歉嗎?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我們不妨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