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梅梅
來源:三聯(lián)生活實驗室(ID:LIFELAB2020)
曾經(jīng)南方人對東北的想象,是這里有頂配的洗浴中心、扎實的鍋包肉和漫天的鵝毛大雪,沒想到有朝一日,他們被東北硬控的理由,居然是本地特產(chǎn)桃李面包。桃李面包,原本是在北方超市里隨處可見的工業(yè)面包,均價5塊左右。曾經(jīng),它是北方小孩們童年時夢寐以求的稀罕貨,如今卻被一群打工人吃成了東北大飯包的平替。于是地位迅速飛升,被稱為流水線版的巴黎貝甜。有人猜測它是北京上海的大品牌,也有河北孩子認為桃李屬于河北,結果卻被告知,這是起源丹東、扎根沈陽的地道東北特產(chǎn)。相傳,為了讓更多人吃上桃李,東北人沒有延長面包的保質(zhì)期,而是選擇了“面包賣到哪我就在哪建廠”的豪橫邏輯,以至于全國人民都覺得桃李是自己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很多南方人第一次吃桃李,是在便利店里的偶遇。肚子很餓的時候隨手買個手撕面包當壓縮干糧。或者是在外賣湊單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可以用1塊錢1個的老式面包填補縫隙。后來發(fā)現(xiàn),桃李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味道卻不輸給烘焙店。“第一次吃醇熟切片面包簡直驚為天人,口感不輸某某糖的牛乳面包。后來才知道人家是湯種發(fā)酵的,放到烘焙店里,就能搖身一變成幾十塊一包的高級貨。”桃李面包價格便宜,在南方,桃李就是烘焙界的蜜雪冰城,“比它便宜的基本沒有,菜市場的老面包也只能在價格上打個平手。”對不少打工人來說,桃李還是早八人最有性價比的晨間窮飽飯,“現(xiàn)在超市一個戧面饅頭都2塊了,而一個酥皮面包也才2塊錢,里面塞著滿滿的豆沙或者黃桃餡,可比饅頭香軟多了。”因為面包花樣太多,以至于有人說在桃李貨架面前挑面包,就像在西瓜地里挑瓜的猹,“下至最常見的紅豆包,雞蛋肉松,上至堿水結,布朗尼,連吃半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桃李就像是面包屆的“叛徒”,“因為它的競爭對手并不是烘焙店,而是直接在超市里支了個早點攤。周末直接囤夠一周的量,早上不用開火熬粥,也不用繞路去包子店。在公司樓下,你可能找不到一個包子鋪,但在附近的超市便利店里,大概率能找到桃李。”起初大家好奇桃李為什么這么便宜,量還這么大,直到知道它是東北產(chǎn)的,于是一切都合理了。“就像是一個樸素實在的老大哥,桃李是一種特別善良的面包,它不用花里胡哨的噱頭糊弄你,反而把自己當成一頓飯那樣只想填飽你。”01
有多少南方人,在偷偷吃桃李面包?
曾經(jīng),講究精致的南方打工人,上班的餐標是咖啡歐包和輕食,結果不但肚子沒干飽,錢包卻受了重創(chuàng)。后來最通透的打工人發(fā)現(xiàn),上班吃點便宜管飽的東西才是正道,便在無意之間解鎖了桃李面包。“每周末都會在買菜軟件上拼桃李切片,中間夾上芝士和泡面搭檔,再擠點番茄醬就是平替版雙吉,不到6塊錢能吃兩三天,絕對是性價比第一名。”
有人以前在老家覺得桃李不便宜,“一個果子面包賣六七塊”,來了大城市之后才和桃李形成了深度綁定,“上海隨便一個面包房甜甜圈都要十幾塊,大一點的面包30起步,而桃李基本是全國統(tǒng)一售價,買一堆也不用擔心被背刺。”別人覺得吃桃李是虧待自己,但桃門信徒相信,每個人的體面有自己發(fā)揮的空間。“切片配榨菜,那是不在乎面子的低成本糊弄飯,但如果擺上帕斯雀牛肉三文魚,那就是正宗的法式開放三明治。別人覺得你吃桃李是消費降級,其實你早已在心里退出了這場鄙視鏈。”對年輕人來說,桃李面包是在吃飯領域最低成本的體面,“它永遠是超市貨架上量最大最便宜的面包,吃的時候不掉渣,不漏油,不臟手。”很多人都會在辦公室抽屜里偷偷塞幾個桃李面包作為軍備物資,“就像蓬松版的士力架,先給你視覺上飽腹感,光是看著就感覺飽了。吃的時候也不用費力咀嚼,噎兩口飽腹感拉滿,早晚來不及吃飯的時候,就靠它墊一口。”雖然桃李面包有多款式,但是在南方一些城市,能買到的種類十分有限,于是很多南方人在入坑桃李之后,都會專門網(wǎng)購。平時買菜論幾根小蔥買的南方人,唯獨在買桃李的時候成箱批發(fā),“早八起不來的時候,掏個桃李面包就是一頓營養(yǎng)充足的飯了。雖然是工業(yè)面包但是品控穩(wěn)定,買哪款都不會太難吃,全家人一起吃很快就消耗完了。”
有的南方人以前沒聽過桃李,是去沈陽旅游的時候被本地人安利的,“玩到很晚打車回酒店,肚子特別餓,司機大哥就從手邊掏出來個花式面包給我,從此就對桃李很有感情,把它在心里等同于充饑應急物資。”甚至有人從東北旅游回來的時候,行李箱里塞滿了東北限定口味的桃李,“給別人帶土貨榛蘑,你還得懂一些烹飪技法,不然對方感受不到有多好吃。但桃李面包不挑人,是社交時最接地氣的伴手禮。”
在伴手禮領域,桃李面包還有一條隱藏的規(guī)矩,“給年輕人帶草莓醬口袋三明治,聚餐時當飯后甜點;給長輩帶老式面包,放在嘴里像旺仔小饅頭慢慢就化了,吃起來也不費牙口,是哄老人最保險的選擇。”桃李面包被南方人吃成了安全感口糧包
北方人吃桃李吃的是一種情懷,而南方人吃桃李圖的是一種安全感。“市面上其他面包都在忙著卷餡料、卷造型,只有桃李很多產(chǎn)品的名字到今天還是主食切片、主食面包、主食燒餅,主打幫你解決一日三餐。”它就像是游戲里日常刷新的物資包,領一下總沒壞處,“雖然桃李口味很多而且總是推陳出新,但你看到包裝就能大概知道什么味,不用像在烘焙店里,面對一大串名字琢磨半天。而且品控穩(wěn)定,就算盲買也不會太難吃。”桃李總能讓人有一種安全感,以至于有人覺得吃桃李能體會到家的感覺,“燒餅面包的口感,特別像小時候在外邊玩瘋了但家里沒人做飯,餓得可憐巴巴時,鄰居奶奶買菜回來掏給你的那個餅。”
有人詬病1塊錢1個的老式面包難吃,卻被桃門信徒認為太過矯情,“1塊錢就能填飽肚子,還要什么自行車。現(xiàn)在包子鋪一個菜包都要兩塊了,要不是因為保質(zhì)期短,我一口氣能搬滿一輛車。”不少南方人甚至把桃李吃出了飯圈文化,“雞蛋香松就是高配版鮑師傅,加熱之后面包體濕潤綿密無人能敵。”“紫米面包就像是紫米飯,碳水配碳水就是沒人能抗拒的搭配。”
吃久了桃李,有人甚至懷疑它有緩解抑郁的功效,“老式面包特別像小時候菜市場賣的炸糖餅,在公司肚子餓了來一口,就是打工人最便捷的糖油奶嘴。”“如果實在心情不好,可以試試黃桃罐頭加酵母面包,一口高糖的黃桃罐頭讓多巴胺直線飆升,再來一口酒味十足的酵母面包獲得一種甜蜜的微醺感。吃第一口笑了,再吃一口醉了,什么煩心事都不重要了。”多少南方人都被桃李面包寵到了
一開始南方人吃桃李,總是把它當做早餐備胎,但吃久了才發(fā)現(xiàn)離不開了。“減肥人士可以吃全麥面包,雞蛋過敏的人可以吃胡蘿卜吐司,偶爾想放縱加餐的可以買一盒布朗尼,冰鎮(zhèn)后不輸任何蛋糕店。”每個人都可以在桃李貨架上找到自己的喜好,以至于有些桃門信徒站在超市里的桃李貨架面前就走不動道。“看著一排排整齊的面包,經(jīng)常有種老鼠掉進米缸的療愈感,每次路過桃李都很難空手離開,久而久之自愿被桃李套牢了。”有的人吃的次數(shù)多了,懷疑桃李具備一定的成癮性,“感覺吃一個桃李一天才算真正開始,不然總覺得少了點啥。”對很多東北人而言,桃李的雞腿漢堡面包就是最古早的麥辣雞腿堡,小時候都要湊零花錢買,吃得小心翼翼。而如今南方的桃門信徒入坑桃李的時候,大多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實現(xiàn)面包自由了,于是不少人把雞腿漢堡面包吃成了KFC自助。
總有人嘲笑吃桃李的人,覺得他們不懂美味健康,“吃一個面包相當于咽下去半個元素周期表”。但對于桃門信徒而言,“能把面包做上市說明它肯定不一般,好多面包店也看不到配料表,工業(yè)面包起碼出品穩(wěn)定。”
雖然桃李味道平平,但它的口感總是及格,沒人會對它的口味有太高的預期,反而會把它當成生活里最可靠的儲備糧。“這些年桃李漲價并不多,而且就算物價漲了,它也從來沒有給面包縮水,缺斤短兩過。”經(jīng)常有南方人發(fā)帖,問桃李哪種最好吃,卻一不小心挑起了桃門信徒的世紀之爭。有人說“花生醬口袋三明治是所有人的青春”,有人說“雞蛋香松面包是絕對王者”,還有人說“微波爐加熱15秒的小熱狗才是永遠的神”。這時候東北老鐵就會像NPC一樣出現(xiàn)調(diào)停矛盾,甚至表示“大家別吵了,想吃哪個吱聲,給你們免費郵兩箱。”
不少人感慨,“沒想到入坑桃門還有意外收獲,遠隔千里吃個桃李,竟然還能收獲一堆東北老鐵的熱情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