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棘
來源: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
最近,很多廣東茶飲店恢復了芭樂的“本地名字”:雞屎果,大喇喇寫在餐單上,和茶界“新貴”鴨屎香一起,共同考驗外地人的挑戰精神。奶油芭樂等品種,更是憑借著酸甜清爽的口感和發達的物流成為新晉“網紅”,悄然用芳香填滿了無數中國人的生活。
也不用太過害怕,它還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番石榴。和大多數“番”字頭、“胡”字頭果蔬一樣,雞屎果原產于南美洲,大約在17世紀末傳入中國,今天已經廣泛分布于閩粵臺地區。雞屎果,外形宛如不規則的梨,果皮帶著粗糲的酸澀感,大部分白心爽脆,紅心軟甜,無論哪一種都帶著熱帶水果特有的迷人香氣。
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早在被新茶飲發現之前,廣東人就對雞屎果愛得深沉,洗干凈直接切開生食,配上酸梅粉、辣椒粉做甘草水果,還能直接榨汁做成果汁飲料。比起略帶甘苦的油柑,有些酸澀的刺梨,雞屎果酸甜的口感,使它從被奶茶店發掘之后,逐漸成為年年返場的保留節目。
洗干凈,連皮帶籽都可以直接吃。
01
雞屎果、番石榴、芭樂、喇叭果……
水果界的“花名”大師究竟什么味?
在很多廣東人的記憶里,番石榴是從小吃到大的本土水果。但其實名字里的“番”暗含了它的血統來源:這是一種外來引進的水果。
和大多數熱帶水果一樣,成熟番石榴會散發出極有“存在感”的獨特味道。至于聞起來怎么樣,就十分見仁見智,早在匯編清代掌故遺聞的《清稗類鈔》中就有:“番石榴者,狀如石榴,而皮軟可食……幾乎人人喜食之……然初至其地者,觸之,即覺有一種惡臭,然久而亦聞其香矣”的記載。
攝影/紀鑫達
通俗點說,聞得慣番石榴味道的人,聞到的是熱帶水果的馥郁香甜;而聞不慣的人只覺得番石榴是和榴蓮一樣的奇怪草木味。據說,廣東人之所以為番石榴賦予“雞屎果”的別稱,就是因為當地常見的胭脂紅番石榴熟過之后,無論是過濃的果味還是落地之后的形態,都十分一言難盡。
全年都可以開花結果的番石榴,賞味期極長,以胭脂紅番石榴為例,上市期從當年9月一直持續到次年5月。每到番石榴上市的季節,水果攤上青色的果實堆成小山,其形狀有的像大號梨子,有的直接是圓球狀,表皮和丑橘一樣凹凸不平,只要路過就能聞到馥郁果香。
紅心番石榴,光看顏色就是滿滿“夏日多巴胺”。
圖/圖蟲·創意 攝影/PAOPAOANFANG
市面上常見的番石榴,可以按照果肉顏色簡單分為:紅心和白心兩種。尚未完全成熟的番石榴果皮呈青色,隨著成熟度變高,轉為微微的黃色,果肉滋味也隨著成熟度不斷變化。沒有經驗的初嘗者,往往買回來就心急想吃,猛地入口便是略帶酸澀的清脆滋味。
七八成熟的番石榴,果皮酸澀,果肉爽脆,小顆但堅硬的籽,吃起來略顯難嚼硌牙,讓人第一反應頗感異樣;然而有經驗的食客,則完全不為所動,強力咀嚼兩下,體驗番石榴由皮到籽的豐富口感與果香一同納入腹中。
熟度高或者軟心品種的番石榴,身段則要柔軟許多,微微發黃的果皮包裹著綿軟的果肉,稍微用力就能徒手掰開,在充盈的果香中用勺子像挖冰激凌一樣舀食,口感香甜軟糯。
從南美遠道而來的番石榴,對生長環境并不挑剔,只要溫濕度適宜,不用費太多心思就能掛果,因此在嶺南地區不少地方都有番石榴野生果樹,種植區廣泛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福建、海南、臺灣等地,單是廣州市番石榴種植面積就超過5萬畝,年產值達7.2億元(2023年數據)。
盡管南方人吃番石榴“門檻”極低,但對大多數北方人來說,番石榴還是最近幾年隨著水果茶流行的“新玩意”,常常評論“吃不慣”。沒辦法,番石榴屬于呼吸躍變型果實,采摘后還可以自己逐漸催熟自己,一旦過熟無論味道還是氣味都會發生變化;而過生的果實,口感偏硬,糖度不夠,遠遠算不上好吃。
好在,南方人會吃番石榴,更會改造番石榴。為了解決“初代”番石榴果小籽多,皮肉硬澀的缺點,人們直接從種植品種入手,通過二次嫁接反復研發培育引入:珍珠芭樂、胭脂芭樂、新世紀芭樂、水晶芭樂、無籽芭樂等優秀品種,最終培育出了草莓紅心芭樂、奶油芭樂、新品胭脂紅番石榴等時下受到歡迎的品種。只要你想,無論是更薄的果皮,還是甜而無酸的軟糯果肉,都能被這些“升級版”番石榴一一實現。
海外水果市場也常常見到番石榴的身影。
02
南方人吃芭樂,領先北方100年
時至今日,番石榴不但直接吃酸甜適口,更有花式吃法等你解鎖。
如果說當代年輕人的秋天是由一杯奶茶開始,那么到春夏自然少不了水果茶的清爽。
至于奶茶店里那些水果茶中的水果,更是囊括大江南北,堪稱“神仙打架”。有常駐菜單C位的“大眾情人”:芒果、葡萄、橙子;也有季節性極強,價格“尊貴”的車厘子、楊梅、枇杷;以及油柑、黃皮、刺梨,一眾南方小眾水果爭奇斗艷;而今年祭出的最大奇招當屬:雞屎果。

在農貿市場出售減半的粉紅色番石榴。
在今年,雞屎果(芭樂)成為了各大奶茶店的扛把子,和茶界“新貴”鴨屎香放在一起,頗有些“不顧他人死活”的趣味。
真香雞屎果、真芒雞屎果…單聽名字就知道是杯“有味道”的茶飲;當然大部分人還是比較含蓄點,還是使用雞屎果的“小號”起名:芭樂奶綠、芭樂綠茶、清爽芭樂提、清爽芭樂葡、桃桃芭樂冰搖茶、芭樂草莓酸奶昔、檸檬芭樂氣泡水……作為一種味道濃郁的水果,芭樂能很好地襯托其他水果的滋味,因而碰撞出了“芭樂+水果”、“芭樂+不同種類的茶或氣泡水”等多種吃法。
當你以為已經完全了解芭樂,目光轉向南方,才發現北方對番石榴吃法的開發還不到10%。
將新鮮的青皮脆口、白心番石榴洗凈切塊,就是火鍋店自助水果區常見的番石榴果切。適合做果切生吃的番石榴,既不能太生,酸澀感明顯;也不能太熟,免得果肉發軟沒法切塊,長時間保存,剛剛好的熟程度要靠從果樹到餐桌的產地優勢。
攝影/紀鑫達
遇到偏生的果子也沒關系,廣東人向來擅長通過調味,化腐朽為神奇。將番石榴尚未成熟泛著酸澀的表皮削掉,切塊過鹽水后,放入甘草湯腌制就是甘草番石榴,按照個人口味搭配酸梅粉、陳皮粉等蘸食,酸酸甜甜的口感,是比冷飲還上頭“夏日救星”。
更省事點,直接用牙簽戳著番石榴塊,蘸上辣椒鹽,吃酸甜咸辣的辣椒鹽番石榴。是的,你沒看錯,水果蘸辣椒鹽是南方人應對酸澀口感的不傳之秘。熟度不夠的脆番石榴、同樣爽脆的青芒果、酸酸澀澀的小楊桃,統統可以蘸上辣椒鹽,辣味刺激味覺,鹽味增加鮮美,將水果吃出了小吃的感覺。
這還沒完。能做甘草水果,蘸辣椒鹽的脆番石榴,還可以用來做酸嘢。若是完全不想費事,就把它榨成番石榴汁,選果香更加濃郁的紅心番石榴加入清水或乳酸菌,榨出粉粉嫩嫩一杯,視覺上也是春夏的絕佳享受。像是新晉網紅的“奶油芭樂”這種糯嘰嘰品種,對半切開,直接用勺子挖著吃,就能體驗水果界的“奶油蛋糕”。
番石榴在南方地區除了是水果,也是常見的甜點食材。與現磨咖啡組合,做成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番石榴美式咖啡;或者加入蛋糕,變身番石榴蛋糕;再者百搭各式果蔬,成為健康清新的番石榴沙拉;也可做成保存時間更久的番石榴果醬。
攝影/活出你的范
所以,千萬不要被雞屎果的名字嚇到,多給番石榴一個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