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立璇
來源:20社(ID:quancaijing_20she)
01
“壯陽”酸奶
被戲稱為“酸奶屆的愛馬仕”的現制酸奶品牌Blueglass,在此前推出了所謂的“拉稀酸奶”以后,又上了一個讓人疑惑的新系列。
成立于2012年,Blueglass的前身為「阿秋拉尕青藏酸奶」,在2018年完成品牌升級。在2019年,Blueglass 首推膠原酸奶,從此走上了往酸奶里添加各種新穎(甚至稱得上)新奇的健康賽道,定價和星巴克、喜茶看齊,在現制酸奶飲料、代餐的賽道占住了高端的定位。
這個系列叫“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下簡稱為“superboy”),具體口味為薄荷黑巧蜜瓜和薄荷蜜瓜。
其中備注添加了多種中藥成分,有瑪咖、肉蓯蓉、鹿鞭、黃精、人參、牡蠣、蛹蟲草等。在傳統中醫視角,這些藥材幾乎都和補腎、壯陽等功效有所關聯。

在第一版宣傳海報中,品牌還特意打上了“18禁”的符號,煞有介事地附上了“18周歲以下我不賣,哈哈哈哈哈,別說你不懂;惡搞男友,我不賣;一天喝一杯,多了我不賣;60周歲以上,我不敢賣”等語句,可以說非常撩撥消費者的情緒了。
就在5月9日,因為被投訴涉嫌低俗營銷,上海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對轄區內的Blueglass開展執法調查。現在,被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后,Blueglass門店和小程序都已經問題標語從海報中刪除。
這一系列產品的定價為49元一杯,即使在Blueglass也算是比較貴的產品。作為參考,麥當勞門店一個巨無霸的定價為25.5元,一杯酸奶約等于兩個巨無霸,夠胃口小的女生吃兩頓了。
已經嘗過的消費者小吳表示,作為男性,他暫時沒有體驗到“功效”;作為食客,他覺得這個口味非常奇怪,薄荷+酸奶的味道實在難以承受。
小紅書嘗過的網友則綜合了自己對廣告和產品的綜合感受,最后表示,“有種口腔被猥褻的感覺”。但是,在評論下方,依然有不少人表示自己確實很感興趣,想要嘗試。

對于添加物的作用,已經有多個媒體詢問了不同門店的店員,他們顯然沒有正面回復問題,表示添加物只有幾克,并且不太建議女性攝入,因為這些添加物的意圖是“補充雄激素”。
為此,南都灣財社還咨詢了佛山中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中醫師潘永:“從常理來看,中藥炮制方法有酒制(泡酒)、丸劑、湯劑(煲湯)、顆粒劑等,這些炮制方法都有足夠的歷史經驗證明其可以有效發揮中藥成分的醫療、保健作用。但從來沒有聽說中藥可以和酸奶這種發酵食品混在一起。”
另外,壹藥網首席營養專家、國家注冊營養師段樹麗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就該款產品成分而言,過于混雜,不確定是否存在對身體有害的問題”,她還強調,“食品不能宣傳功效,且食品中的成分也不能宣傳功效,即使是成分功效依據也不行。”
除去功效,一位這個品牌忠實粉絲覺得愕然的一點是,以前Blueglass一直營造的是健康、年輕的形象,品牌logo自帶“性冷淡”的感覺,目標客戶群則是注重健康的年輕白領,門店也多開在高端寫字樓底商。
Blueglass所選用的原材料,大多是無糖酸奶、牛油果、藍莓、燕麥、藻藍蛋白等所謂的“超級食品”。
此前,Blueglass還與lululemon在上海和杭州開設合作門店(「店中店」),借此進入上海、杭州兩地市場,也可以看出兩方品牌定位的重合程度,都是在追逐“super girls”。
這次的“男友力”策劃,其實和Lululemon最近大力推廣男士服裝也類似——同一階層的女性用戶籠絡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多多發展男性用戶了。

但是,鹿鞭、肉蓯蓉、黃精這些成分,這位消費者吐槽,看著多少顯得有些刺眼了。“這樣的轉變,就像以前一直鼓吹‘賽先生’的進步青年,突然變成了大宅門里逼你喝偏方的王媽。”
02
科學支撐不起定價?
實際上,打開Blueglass,你就會發現它在酸奶的基礎之上,所搞出來的食材口味搭配,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
比如,在它的冷萃酸奶零食系列的口味里,有“日式山葵芥末”酸奶,除了芥末和酸奶以外,內含牛油果、開心果、奶酪和黑松露薄脆餅。
還有“泰式冬陰功”酸奶,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冬陰功口味,然后加上素毛肚、芒果、椰奶和凍蝦餅,組成一碗酸奶。除此之外,還有“10黑”酸奶,內含黑芝麻、黑核桃、黑藜麥、黑莓、黑枸杞等10樣黑色的食材,再搭配芒果、椰奶來調味。
在看完這些搭配以后,是不是覺得含有鹿鞭、肉蓯蓉、蛹蟲草、牡蠣……的酸奶,也不是那么奇怪了?
而且,肉蓯蓉甚至在去年11月,才被列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可以作為食品添加,Blueglass馬上就給消費者安排上了,也可以說是沖在前沿。
Blueglass的“創新”,和它的定位,或者說定價有極大關系。一盒420g的和潤無蔗糖純酸奶,在超市定價不過13.8元。
就算從最好的產地,使用最好的奶源,消費者也清楚,酸奶本身并不昂貴。那么,要吸引消費者為動輒40元的酸奶產品消費,自然需要超出的期待:這可以是消費者從未見過的食材,也可以是能夠提供飽腹之上的健康價值,等等。
Blueglass選擇的道路是雙殺,在2021年,膠原蛋白剛被衛健委批準作為食物時,就搶先添加到產品中,讓消費者嘗到最新奇的“超級產品”。
而且,它也非常積極地向消費者科普自己的添加物,將所有的食物配方都貼在杯子上,令消費者更加樂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形成新的“健康”宣傳。
但很快,Blueglass就迎來了第一道阻礙:違規宣傳功效,構成虛假廣告。
處罰信息顯示,北京悅活餐飲管理公司2021年5月1日至6月11日在其微信小程序 “Blueglass阿秋拉尕酸奶店”中的“天然藻藍蛋白酸奶”及“我們的超級食材”模塊中,發布超強抗氧化功效、增強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對抗炎癥、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等宣傳用語,構成虛構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效果的虛假廣告行為,10月23日被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處以6萬元罰款。
之后,Blueglass在“健康食品”的道路上顯得更加穩妥了一些,轉向有機食品、提高代謝等方向。比如“自然低GI燕麥代餐酸奶”,和放了黑咖啡的“大膽燃黑巧酸奶”,與健身人群所關注的減糖、燃脂需求相契合。
但是,在2023年夏天,Blueglass推出“暢”系列以后,一切都改變了。這款飲料主打讓人排便“暢”通,其效果之強勁,在社交平臺上被稱為“新型瀉藥”。
據業內消息,暢系列的開發來源于創始人谷勇個人的親身經歷。他是70后,近年開始健身養生,突然發現了很多鍛煉人群,因為飲食清淡,攝入脂肪不足,都會遭遇便秘的問題。
一開始,公司內部對于暢系列都表示擔憂,害怕引起食品安全問題,但是在創始人的堅持下上市,并且經歷了幾次產品迭代。
據說,到最新的buff9版本上市的時候,其銷售額已經是一個非常亮眼的數字。更厲害的是,它還成功漲價到了49元,開始上探50元的極限。考慮到像喜茶、奈雪等以往也主打中產、消費升級的品牌,在消費下行的趨勢下,都在積極降價,回到20元區間,Blueglass可以稱得上實現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消費者對于漲價的吐槽
而這樣的進步,不單只是它使用了新奇的食材,更重要的是它“強悍”的功能。一喝就拉,不吃藥就解決了日常煩惱,這是多么大的誘惑。
當然,它的有效性也并沒有那么神奇。
根據《科普時報》,北京營養源研究所研究員崔亞娟解釋,Blueglass宣稱每杯活性益生菌為5000億,幾乎是每日推薦量10億到50億的100倍。此外,一杯酸奶還含有40.5g的膳食纖維,也超出了每天25-35g的推薦上限。
她解釋,“食品中額外添加的益生菌并不是越多越好,適量補充益生菌可以增強結腸發酵作用,但是如果量太多而發酵太劇烈,就會讓人產生腹脹、腹痛這些癥狀。”在今年3月,就有媒體報道了消費者喝了暢系列酸奶以后腸胃炎進醫院的故事,但似乎并未影響其銷量。
其實,在“superboy”系列上,我們可以看到Blueglass試圖復刻另一個“暢”系列的野心。
它們的海報都有著相似的“挑釁”標語,激起消費者的逆反心理,比如“建議不要跟風買,您有需要再買”,“高階”暢版還“勸你別試”。
而這些直奔下三路來討論的“壯陽”成分,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下猛藥”。
但這次最大的問題可能是,除非真的添加了西地那非,否則“superboy”可能真沒法像“暢”系列一樣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