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加 CANPLUS(ID:canjiaxueyuan2018)
2月29日~3月2日,參加CANPLUS美味中國創新營二期“研發與供應鏈管理”模塊在上海舉辦,供應鏈管理實戰專家姜宏鋒、明治制果食品工程師角直樹、前百勝集團供應鏈高管賈勇等導師進行了主題授課,方法框架與實戰案例結合,給人很多啟發。
3月1日下午的實戰案例分享環節,課程邀請了四位實戰操盤手進行分享。其中,樸誠乳業創始人兼CEO、簡愛酸奶品牌創始人夏海通圍繞“研發和供應鏈如何創造價值”這一核心話題,結合簡愛用9年時間圍繞低溫無添加劑產品深耕、打造差異化定位與競爭優勢的發展歷程,坦誠地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我們節選了部分精彩內容,分享給你。
01
九歲簡愛的“五維成長”
1999年我加入蒙牛,從最基礎的業務員做起,一直做到總經理級別,負責蒙牛低溫產品事業部。2014年,我在36歲生日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離開蒙牛出來創業。2015年產品正式上市,到今天已經是第九年。
簡愛的發展可以從品牌、品類、區域、渠道、供應鏈五個方面來看。
品牌方面。 最早幾年,我們只有“簡愛”這一個品牌;2019年,我們以“父愛配方”品牌開拓兒童市場;后來我們又推出“身體知道”。三個品牌對應不同品類。同時,我們也針對新的機會推出了低溫甜品等新的品類,目前仍然用“簡愛”這個品牌,未來也許會有變化。
品類方面。前些年我們一直專注酸奶這一品類;2022年起,我們進入低溫甜品行業;2023年底2024年初,我們開始做低溫鮮奶。雖然它們都屬于乳制品,且都是低溫保存、保質期約20天,但實際上差別巨大,對我們的研發、生產、供應鏈甚至營銷都帶來了很大的考驗。
區域方面。我們從最初的華南,逐漸進入華中、華東,最后進入華北,目前覆蓋約330個城市。其中,GDP全國排名在前20的城市占了銷量的70%~80%。
渠道方面。我們最早只做精品超市,因為9年前我們所有產品的均價較高,所以直接跳過了KA;后來開始做私域,我們小程序私域高峰時期有100多萬名用戶;再之后拓展到公域,現在我們開始進入KA、社區超市等新的渠道。
供應鏈方面。我們不斷加碼產業鏈上游布局,河北豐寧工廠、長沙寧鄉工廠、父愛牧場相繼投產,建立華北、華中“工廠+牧場”一體化供應鏈。研發場地也不斷更迭,從最初一個小小的辦公室,到如今的研發中心,還在豐寧陽光工廠投入了數千萬元,打造了一個用于研發的中試車間。
02
研發和供應鏈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
1. 匹配使命與戰略是王道
簡愛的戰略選擇很清晰。
第一,只做低溫新鮮乳品。簡愛創立時,常溫乳制品仍然有很好的發展趨勢,但我依然選擇果斷放棄。即便今天,團隊中仍然會有聲音說是否應該推出常溫兒童奶、學生奶等等,但我堅定地認為,常溫奶市場格局已經確定,蒙牛和伊利兩家占據了約70%的常溫市場份額。但在低溫領域,份額最大的蒙牛也只占了19%左右,市場前三名加起來份額也不到50%,排名有很大變化的可能,值得去做。
第二,只做中高端市場。避免直接跟大企業比拼供應鏈效率。
第三,只做天然純凈產品。沒有一滴添加劑可以進入我們的工廠,包括代糖。
第四,只做最創新的產品。我們只做在中國沒有出現過的產品。
簡愛的使命也很清晰:為家人和孩子做一杯安心好奶。我們用“簡愛”做 85后到95后父母主導的高收入家庭市場,用“父愛”做 0~12 歲的小孩市場。
簡愛的研發全都跟著戰略與使命走。
酸奶最根本的東西就是三種:牛奶、菌種,糖。市面上不少產品都會有增稠劑、添加劑。酸奶的本質是牛奶+菌種。一方面,我們要求研發不斷減少糖分,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酸奶,每100克含7到9克的糖,我們的目標是使糖的比例最多為4%,甚至2%,再到最終的0%,不加糖還能保證不酸且口味不錯,是非常難的;另一方面,不斷提升蛋白質含量,市場上酸奶平均蛋白質含量是2%,我們基本是3%以上,4%、5%,甚至未來要推出蛋白質含量在7%、8%的產品。
簡愛的供應鏈也要匹配戰略。
第一,研發配方與工藝。我們最主要的優勢就是研發配方和工藝。即使是創立初期階段,我們所有的商品研發也都由自己完成。
第二,進行奶源升級。從創業起簡愛就使用跟歐盟一樣的奶源標準。后面我們開始做奶源升級,跟澳亞牧場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成為股東。再后來,我們又重金投入,在北緯41°黃金奶源帶上自建牧場。
第三,全鏈條價值鏈。企業要想長期健康發展,僅靠產品創新還不夠,如果無法持續打造成本控制、品控能力,競爭力會越來越弱。我們目前請了一位供應鏈負責人負責整個供應鏈條的優化,包括工廠產能分配、物流調度等都需要研究,做好了可以節約很多成本。
2. 決心、匠心、恒心,缺一不可
如何構建研發和供應鏈的能力?
決心:舍得投入
我們幾個核心人員在創業初期就籌集了數千萬資金,全部投入到了設備和工廠中,不成功便成仁。A輪融資之后,我們建設了豐寧工廠。B輪融資之后,我們又建設了父愛牧場。我們三輪融資所得資金重點投入在供應鏈上。
過程中我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很多朋友反對我們在供應鏈上投入那么多資金,認為風險太大。但我很堅定,這個跟簡愛的使命和戰略相關。
戰略是關鍵時候的取舍。也許在別人看來,這樣的決定很難,但對我來說,創業過程也經歷了生生死死,也有非常難的時刻,但我并沒有特別糾結的時候。因為我總會想,我為什么成立簡愛。真正為公司的使命去做的時候,所有的決策都會變得很簡單。
匠心:不斷精進
以我們的0%蔗糖產品為例。2017年我們推出0%蔗糖酸奶前,曾給一些客戶試吃,其中有位客戶品嘗后直言:“這個產品不用上市了,太難吃了。”
這個評價對我的打擊很大,但我仍然堅持上市。因為我認為,0蔗糖的酸奶就是最健康的酸奶。在歐洲、日本等地區,0蔗糖酸奶市場份額占到20%左右,但中國連5%都沒有。很多人不知道酸奶里的白砂糖含量高,但我們不能利用信息差去賺錢。在某些國家,就曾經因為公眾得知了酸奶含糖量高,整個品類都受到打擊。
到今天為止,我們0%蔗糖酸奶的配方已經迭代了4次以上,工藝進行了極大的改進,就是為了在0蔗糖的基礎上,讓酸奶的口感可以變得更好。
直到今天,最多每隔兩個星期,我都會跟研發開會,要求研發把市面上所有真零蔗糖的產品買回來進行盲測,看我們的口感是不是排在最前面。如果不是,馬上迭代。
恒心:持續學習
持續的學習非常重要。
我們從建工廠到后面建自己的牧場,從來沒有糾結過成本高的問題,最不確定的是我們不擅長養殖,如果做不好的話,生物資產可能一夜之間就會化為烏有。所以我們跟澳亞的團隊談戰略合作,他們派了管理團隊參與,我們把澳亞養殖的技術、經驗全部拿了過來,連周邊幾千畝的草如何種,都專門培訓學習。現在我們的牛養得非常健康。
再比如,我們做低溫鮮奶的挑戰也非常大,越簡單的東西挑戰越大。本來我們的研發就不允許放香精、穩定劑、乳化劑等各種添加劑,美味與品質穩定兼顧非常難。開始做鮮奶之后,連菌種都不能放,更加困難。最終我們通過跟高校合作研究,終于通過一年半的時間做到了滿意的口感。我們會把市面上所謂的高端鮮奶都拿過來做盲測,十個產品里放兩個我們自己的產品,如果前三名里沒有我們的產品,就不能上市。
我們做的米布丁這款甜品同樣挑戰很大,兩三年了我們還在不斷精進,不斷研究如何將米和奶熬制得更好。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但我們認為這是趨勢,所以堅定不移。
3. 研發和供應鏈的能力需要整合和學習
我們在跟新希望等伙伴合作的過程中,學習了很多工藝和技術,這幾年我們自己的工廠也在持續積累,實現了很多工藝上的突破。其實技術的東西就是這樣,只有一層紙,但捅破它需要不斷摸索,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們跟澳亞牧場的合作也是如此,他們養牛水平是全國第一。自從我們成為他們的股東、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之后,從育種到飼料的整個過程,他們都派團隊提供指導,實現了共贏。
4.提升綜合競爭力:產品創新能力+銷售渠道能力+生產交付能力
研發和供應鏈如何幫助提升綜合競爭力呢?
前些年,簡愛是靠產品創新能力獲得了很多用戶的認可,獲得了相對健康的發展。接下來需要將銷售渠道能力補起來。如果想把規模進一步擴大,供應鏈的能力必須要跟上。
最近一兩年的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變化,讓我的觀念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比如,有人問簡愛為什么會推出“超級桶”這款價格相對便宜的產品?我認為,對于消費品來說,如果你的能力只是給市場提供一款包裝好看、設計新穎的產品,卻沒有能力持續降低成本的話,你終究無法做大,無法給更多的用戶帶來價值。
做品牌和產品要做到極致,不僅意味著工藝、技術等的持續提升,也意味著成本能夠持續降低。如果小眾品牌或創業企業,無法在一段內將成本控制能力提升,未來將會逐漸退出市場。尤其是近兩年,用戶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嘗新率很低,而且很多新品牌、新產品在渠道上完全不具有競爭力,因為效率太低。比如,沃爾瑪在去年一年,下架了40%左右的酸奶品牌,同質化的產品會越來越少。
總之,未來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產品創新和成本控制,兩者缺一不可。
03
簡愛的產品研發創新機制與理念
簡愛的研發理念和創新機制,可以總結為以下四點:
第一,產品的創新首先考慮是否圍繞公司使命,看是否能創造新的價值,是否有足夠壁壘。
比如我們之所以會推出“父愛配方”這個新的品牌,也是源于簡愛的使命是為家人跟孩子做杯愛心好奶,我們覺得有必要讓媽媽爸爸喝的酸奶跟孩子酸奶區分開,孩子的酸奶應該有更高的標準,所以我們做了“父愛”。
中國的酸奶市場在過去發生過很多變化,流行過芝士酸奶、日式酸奶、褐色酸奶等很多產品,但我們從來不追市場的流行,只做我們想做的東西。
而且所有產品上市前,我一定會跟研發明確,這支產品的競爭優勢究竟在哪里?配方工藝能不能做到同業沒那么容易模仿?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一個酸奶能有多大差別。我們希望差異要到百分之三四十,其他人再做也做不到我們這樣的穩定品質跟口感。
第二,做該做的,多些初心,少些功利,多些勇氣,不怕失敗,該上該下不糾結。
我們曾經專門研發過一款孕婦酸奶。這款產品上市后,短短幾個月就增加了幾十萬粉絲,但這個產品最終還是下市了。因為菌種雖然是最好的益生菌,但確實會導致口感偏酸,后來很多新增粉絲轉去選擇了我們的0%蔗糖酸奶。即便如此,我們認為這也是我們該做的。
第三,獎勵原創,不懲罰失敗;集中力量干大事才有可能成功。
我們公司鼓勵員工提出好的想法,在新品研發過程中,失敗沒有處罰,成功則會有對應的激勵。
第四,使命大于品牌,品牌大于品類,品類大于產品。
我們投入任何一個產品的研發時,首先考慮它是否可以品類化。比如新的凝固型產品輕食酸奶,它只是一個產品,還是可以開辟出新的場景,如輕食代餐的場景?
品類開辟出來,我們會看是否值得投入,使其品牌化?品牌化可以讓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變得更長。產品可以不斷更迭,但品牌可以留住。就像簡愛一樣,簡愛創業最初的幾款產品都已經沒有了,但簡愛照樣活得很好,因為用戶認可了簡愛高標準、0添加劑的概念。
第五,產品定位要多些時間討論。
為什么要上這個產品?它的價值在哪里?意義在哪里?核心用戶是誰?主要場景是什么?
簡愛所有產品的研發與上市,大概都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市面上一般一個產品上市時間會在三四個月,更多是為了應對市場的競爭。但簡愛從來不跟風,只圍繞認準的方向提前布局,構建研發的壁壘。產品打磨的時間越長,產品活下來的可能性越大。
第六,不進則退,產品上市僅僅是第一步。
任何產品,上市僅僅是第一步,后面必須要小心驗證、持續改善,才能保持競爭力。我們經常將產品比喻為孩子,產品也要不斷呵護培養才能茁壯成長。要做產品我們就必須把它做好,無論是新設備采購、研發投入,還是營銷資源,都要到位,否則的話就不要輕易去做。
Q:過去十年,是否懷疑過自己的使命選擇?
夏海通:沒有,我從來沒有動搖過。最低迷的時候手上的資金只夠發三個月工資,我把核心團隊召集起來開會,坦誠告訴他們情況,說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可以選擇離開。這個公司就像我的孩子,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都要讓它發展壯大。
Q:簡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自建工廠、牧場,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夏海通:首先,我的定位很清楚,我這輩子不會再干別的,我只能把這件事做好。乳制品這個行業鏈條特別長,沒有決心干十年以上,就別進入這個行業。
其次,大家要把握好自己的節奏。你對行業和企業必須有認知,否則大量的供應鏈投入會成為極大的負擔。在不影響品牌、品質的情況下,保持輕資產是合適的。但如果要在我們這個行業做到極致,比如對研發、供應鏈進行升級,必須增加投資,當然過程中折舊增加,壓力也很大,但單噸制造成本確實明顯下降。所以要看業務的確定性,把握好節奏,如果你沒有預期的話,投資固定資產是非常大的風險。
Q:簡愛屬于比較高端的酸奶,高端一般意味著小眾,或者有限的市場規模,您是如何思考和取舍高端定位和市場規模的呢?
夏海通:我有時候不太喜歡“高端”這種說法,因為我只是想做一個非常好的產品,但非常好的產品,并不一定非常貴。從長期來看,我們還是要不斷降低自己的成本,要在把品質做好的同時,讓價格持續下降。另外要細分市場領域和場景,持續品類創新,在市場上持續輸出。當規模逐漸增大的時候,成本也會逐漸下降。
Q:現在很多大公司也推出了0添加劑酸奶,是否會對您造成沖擊和挑戰?
夏海通:我歡迎大家都把產品里的添加劑、防腐劑都去掉,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這是一個食品行業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消費品不進則退,不能指望一個配方一款產品包打天下。最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創新與成本控制,不斷精進,拼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