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伊
來源:伊莎莉卡烘焙網(ID:yeslicake-v)
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都在轉向情緒營銷,希望挖掘“心”消費模式來打開新消費市場。
我也整理了三個情緒消費趨勢,希望對大家明年開局有幫助。相較于文字的力量,把類似于“新鮮、鮮活、健康”等詞直接打在產品上。其實牛奶+面包的組合,就像國人早餐的豆漿+油條,是一個非常根深蒂固的搭配模式。但那種冷柜里瓶裝的牛奶,會給人一種從外面采購的既視感,與如今強調的“面包現烤”概念是不是就有點不搭了呢?比如墨茉市集、紅星前進面包牛奶公司、蓉伍城面包牛奶公司、九朵云、麥香人家等烘焙品牌都紛紛引入“現打牛奶”。在消費者自發曬出打奶的帖子后,熱度自然一下就起來了。這種利用現打牛奶的場景,可以極大提升消費者對于“新鮮”的感知,同時也為“牛奶+面包”的早餐屬性提供了鮮明的印記。無形中就增加了早餐消費需求,而這,我其實也會更推薦給社區型面包店來進行推廣,很容易積累住在附近的居民客群,帶動銷量、增加復購率。但要注意這種形式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畢竟本來牛奶殺菌后分裝到瓶子里是一次到位的,現在又多了幾次接觸空氣的機會。不過很顯然,對于現在的消費者來說,早就不再單純滿足于品嘗,而是期待更多的購買體驗了。而在品牌名上,將面包牛奶齊名,也是個不錯的思路。容易被記得的,才是最好的傳播。尤其是多巴胺色呈現的積極、愉悅的狀態,與產品碰撞出了多元的感官體驗。
同時,各項調研數據顯示,養生保健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其中藥食同源、功能成分、健康輕食都是重點關注對象。
所以,將色彩與養生結合,或許是一種可以探索的新組合形式。10月份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養生烘焙路上,這些藥食同源原料用上嗎?》的文章,里面有羅列了一些五谷雜糧類、木本植物類、花卉類、水果類、草本植物類的各代表性原料。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回顧下。
五黑,顧名思義是由五種黑色食材制作而成,通常搭配的是黑枸杞、黑米、黑桑葚、黑芝麻、黑豆。那么在大家都制作黑色蛋糕卷的時候,我們透過增添五黑元素,是不是就可以打出差異化了?(圖源:小紅書@Blueglass Yogurt)此外,我也看到BlueglassYogurt有一款號稱“比五黑多一黑”酸奶系列,內含黑莓、黑芝麻、黑枸杞、黑豆、黑米、奇亞籽,利用六種黑色超級食材的組合,開啟一場營養派對。看互動評論,大家熟悉的黑色食物大多還是黑芝麻,剛好可以借助五黑、六黑的普及來增加黑色食物的勢能。同時以放大單一色彩+輕養生的組合,利用視覺的豐盛性帶來心理上的超預期滿足感。根據《小紅書2024CNY行業趨勢》顯示,年輕人希望通過提取童年記憶中的體驗錨點,來尋找復古童真的美味。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抓取具有懷舊特征的元素,喚起年輕人對于童年時光的回憶,從而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圖源:小紅書@Homebakingday TW/暮恩)·從風味入手,兒時的雞蛋糕、大白兔奶糖、麥芽精、阿華田、AD鈣奶……·從造型入手,復古的花籃蛋糕、老式裱花蛋糕、娃娃頭蛋糕……而為了打開差異化制作思路,我們也可以升級懷舊口味,并使其多樣化。(圖源:小紅書@發財冰糕FAT COI BINGO/紅pupu)
比如從去年火到今年的花式烤紅薯,就是一種懷舊風的新創意。趁熱對半切開,裝填上各種小料,既給到了入冬的儀式感,又讓紅薯甜點化,一下提升了紅薯的價值感,也能勾住消費者的視線。
又或是廣蓮申做的一款雞蛋糕,內里加入了兒時沒有的內餡,也是一種改良。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觸達不同的消費圈層,擴大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透過懷舊的視覺元素與特定的場景相關聯,能夠更快速實現群體消費者的共鳴。不過這點上由于存在品牌聯名營銷,所以更適合已經有了成熟規模的商家來應用。今年奈雪聯名范特西,以致敬之名,喚起千禧一代的青春記憶。同時搭載中秋節,將這款黑膠月餅禮盒,做了唱片機的創意形式,趣味感滿滿。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的聯名還突破了常規的主題袋、CD杯墊等周邊,由杰威爾音樂與薄盒App聯手推出了范特西音樂宇宙,利用游戲體驗與社交互動融合的新形式,刷新了體驗感,也開啟了對于元宇宙的運用。這幾年來烘焙行業經歷了閉店潮,或許是老品牌沒跟上時代的節奏,或許是新品牌沒抗住競爭的壓力。我們不必過于焦慮,而是應該實實在在回歸到開店的初心,落實到消費者的需求。從而進行門店模式、產品模式的迭代更新,才能將店鋪穩穩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