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olo
來源:增長黑盒Growthbox(ID:growthbox2)
非常感謝各位讀者,又陪伴著增長黑盒走過了一年。
作為一家專注于消費零售領域的研究機構,增長黑盒在2023年圍繞“新增量”這個主題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趨勢分析、策略總結、案例拆解的形式,為企業家們提供關鍵洞察和決策參考。
在此,我們總結了過去一年里發現的8個新增量機會,并列出了相關話題下最受歡迎的19篇深度報告&文章,供大家查漏補缺。同時也預告一下我們將在2024年加大投入的5個研究領域!
01 崛起的視頻號帶貨
2023年,任何線上渠道都不可能實現成倍增長的同時,規模達到上千億 - 除了視頻號帶貨。這也被行業戲稱為“騰訊全村的希望。”
因此,無論是頭部品牌,還是產業帶的“白牌”商家,都非常關注這個正在崛起的新渠道。經過幾年的發展,視頻號也逐漸擺脫了市場規則不清晰、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許多商家都從中抓住了新增量的機會。
增長黑盒算是一路看著視頻號大盤翻了幾十倍:早在2021年初,我們就做出了百萬播放的爆款視頻,又在2022年做了上百場直播,跑通了公域引流私域的鏈路。
為了幫助更多商家理清市場趨勢、判斷增長機會,我們在2023年針對視頻號做了一系列深度研究,這包括:
【我們花一個月時間研究了視頻號:用數據打破你的四個偏見】(點擊可查看原文)
我們在行業里首次采取消費者調研+大盤數據挖掘的方式,分析了視頻號當前的發展趨勢,并回應了以下四個質疑:
真的沒人愿意在視頻號上買東西嗎?
視頻號只有老年人才會有用嗎?
視頻號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內卷”嗎?
視頻號真的缺乏公域流量嗎?
【從入局到破局:商家怎樣挖掘視頻號的新增量?】(點擊可查看原文)
我們調研了上百個視頻號商家,并解釋了以下問題:
大家想清楚為什么要做視頻號了嗎?是炒作跟風嗎?
資深專家如何看待“人貨場”三個方面的機會?
案例:朗姿如何通過視頻號聯動線上線下,月GMV近千萬?
案例:認養一頭牛如何用視頻號賦能私域,提升用戶生命周期價值?

【我們花一個月研究了視頻號里的「排頭兵」:服飾商家如何抓住帶貨的新機會?】(點擊可查看原文)
服裝作為視頻號帶貨第一大類目,格外受到關注。所以我們分別找了四個不同類型的商家進行了深入訪談,并探討了如下問題:
直播帶貨整體業態在視頻號中存在機會嗎?
視頻號直播帶貨對「誰」還有著顯著的機會?
在視頻號商家經營的組合拳中,直播帶貨如何與其他策略有效聯動,將收益最大化?

02
狂熱的小紅書種草
2023年,小紅書種草的熱度進一步提升,真正進入了“萬物皆可種草”的時代,品牌方的積極性只能用狂熱來形容了。
從數據來看,小紅書的MAU已經到達2.6億,且互聯網用戶的滲透率大大提升,進一步說明了其增長的空間。
雖然2020年已經有一大批新品牌涌入了小紅書,但今天的種草策略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投5000個KOC打爆款”的方式,進化到了KFS、IDEA等更加精細化的模型。
為了弄清楚這其中的奧秘,幫助更多商家找到增長機會,我們在2023年針對小紅書做了一系列深度研究,這包括:
【我們花一個月調研了小紅書種草的新機會和增長策略】(點擊可查看原文)
我們首先通過大數據挖掘了小紅書種草大盤的趨勢,并通過對品牌方定性+定量的調研,總結了“打磨好產品+打造好口碑”的增長路徑,同時梳理了奧利奧、珂拉琪兩個標桿案例的種草策略。
【萬字拆解:潮流時尚行業如何在小紅書挖掘新增量?】(點擊可查看原文)
雙十一期間,小紅書一直是潮流時尚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對于小紅書最核心的“人群反漏斗模型”,不少人存在錯誤的認知。我們進行了多個角度的分析,并嘗試回答:
潮流時尚品牌為什么可以借助小紅書撬動雙十一前后的增長?
我們對小紅書真正的價值有哪些誤解?
李寧、HOKA、HEFANG、凱樂石、ubras如何在小紅書取得業績突破?

【深挖小紅書帶貨玩法:如何打造日產500篇內容的“印鈔機”?】(點擊可查看原文)
在品牌導向的種草策略之外,還存在一種利潤導向的小紅書帶貨玩法,更適合中小商家。我們通過與行業專家的訪談,總結了這種玩法的特點和路徑,并分析了其中最關鍵的“套模板”方法論。
03
巔峰的抖音電商
2023年,抖音電商的規模已經突破了2萬億元,同比增速超過60%,依然維持了碾壓傳統貨架電商的姿態。甚至抖音自己的貨架電商渠道,GMV占比已經超過30%。說抖音電商處于巔峰狀態并不為過。
我們從2021年起就在跟蹤抖音的店播、達播趨勢,并研究了大量新品牌是如何在抖音乘風而起、老品牌是如何煥發第二春的。然而,問題在于抖音早期的紅利太大,人人都在入局,導致后續發展中競爭過于激烈、頭部效應顯著。
因此,2023年品牌在意的是如何用更加精細化的策略、更加專業的團隊,建立競爭優勢,并從細分流量中挖掘出新機會。我們對此也做過一些研究,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公開發布。
不過,對于2023年增長迅猛的抖音本地生活領域,我們倒是做了一些深入分析,算是為線下連鎖商家探索細分的破局點:
我們通過消費者調研,找到了抖音生活服務與美團的核心差異點,并從構建品牌競爭力的角度出發梳理了“內容營銷+用戶營銷數字化”策略模型;同時我們分析了肯德基、茶百道兩個連鎖餐飲品牌是如何在抖音發力實現快速增長的。
04
出圈的聯名營銷
從營銷策略的角度來看,2023年最火爆的就是品牌聯名營銷了。
本來品牌間的IP聯名、跨界并不是件新鮮事,成功案例也是每年都有。只不過2023年營銷的創意越來越豐富,腦洞越來越大,所以出圈的成績更亮眼了。
商家們最關心的是隨著聯名越來越卷,品牌到底怎樣才能脫穎而出?成功的背后有什么秘訣呢?
于是,我們去研究了2023年聯名的頂流——瑞幸。
【12000字解讀瑞幸聯名營銷策略:流量池里的特種兵】(點擊可查看原文)
通過大量資料和挖掘和行業專家的訪談,我們初步總結了瑞幸“重騎兵+特種兵”的營銷戰略,試圖解答:
瑞幸咖啡的聯名營銷策略是按照什么商業邏輯來運行的?
瑞幸咖啡為什么要不斷的做聯名?這給自己和其它品牌帶來了什么好處?
瑞幸咖啡與茅臺的這次聯名,為什么能夠取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該從中學習到什么?
05
全面降臨的AI
2023年,chatgpt引領了AI時代的到來。從0到1億用戶,chatgpt只用了2個月,而facebook則用了4.5年 - 可謂是創下互聯網時代的新記錄了。
在過去一年中,AI能力的發展比碳基生物的進化可要快多了,現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AI不能做的事。因此不論企業還是個人,都對于AI產生了一種焦慮:不想落后,但又不知道怎么入手。
既然增長黑盒平時都專注于數字化領域,那自然要深入研究下AI如何賦能企業增長和個人成長。我們在半年時間里,使用了不下100種AI工具,自掏腰包數萬元,得到了一條經驗:想再多都沒用,直接動手實踐起來把AI帶入業務場景,是最快的學習方式。
當然,我們也做了以下幾篇研究報告,給大家提前探探路:
作為國內首份針對應用層面的AI報告,我們聚焦在中國本土市場研究了AIGC技術(ai generated content)是如何賦能企業營銷、銷售、運營、財務等業務場景,梳理了底層邏輯和價值,并介紹了國內代表性的工具和服務商。
【作為商業顧問,我如何利用AI工具提升100%工作效率】(點擊可查看原文)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和一個小團隊的管理者,我是如何借助各種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并實現個人成長的?這篇文章會為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經驗,并介紹幾個實用的工具利器。
【面對越來越“不好糊弄”的消費者,品牌該去哪里找增長】(點擊可查看原文)
通過有效的用戶洞察,品牌可以制定更精準的產品、服務和營銷策略,抓住更多新增量的機會。那么AI技術是否可以應用到用戶洞察上從而提升效率呢?當然可以!這篇文章就介紹了一個最新款用戶洞察工具,并以潔爾陰、松達、可復美為例,介紹下幾種用戶洞察的思路。
06
內卷的新能源汽車
接下來,我們把目光放到熱門賽道的趨勢上 - 2023年,最受關注、發展最快的行業無疑就是新能源汽車了。而隨著一輪輪價格戰的打響,我們愿稱其為年度最卷行業。
那么,除了后端研發和生產的硬實力對抗,在前端的營銷獲客上車企還能拼什么?
在缺乏價格以外新增量抓手的情況下,我們覺得應該落到消費者關系的經營上:無論是新客線索的孵化,還是老客的服務,整體的消費者體驗大大影響了汽車品牌的競爭力。
為了幫助車企探索用戶運營的策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消費者需求,我們在2023年加大了對于汽車行業的研究,并做出了以下報告:
【2023新能源車企用戶運營策略研究報告】(點擊可查看原文)
通過定量分析行業數據+定性研究案例,我們總結了新能源汽車“沙漏型”的用戶運營策略,并詳細拆解了蔚來、極氪、小鵬、比亞迪的用戶運營體系,同時闡述了極狐、五菱、凱迪拉克等品牌如何在私域做好用戶運營。
【兼具傳統和新銳基因的極氪,是怎么做用戶運營的?】(點擊可查看原文)
我們去采訪了極氪的高管:雖然極氪已經在用戶運營策略上比較領先,但他們認為不必神話用戶運營,而應當在產品力、價格、口碑都已經具備的前提下,讓用戶運營成為最終促成交易的助推力,與傳統廣告合力形成增長閉環。
【用“居委會”實現差異化競爭,蔚來的品牌社區是怎樣創造價值的?】(點擊可查看原文)
我們去采訪了蔚來的高管:在造車新勢力這條競爭日趨激烈的賽道上,蔚來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蔚來構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品牌社區,在品牌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基礎上,更為用戶之間可能產生的價值提供了平臺,更像是“品牌搭臺,用戶唱戲”的模式。
07
洗牌的國貨美妝
2023年,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國貨美妝行業開始剎車,并面臨著新一輪洗牌:一方面是韓束、珀萊雅等傳統品牌力壓國際大牌,登頂電商平臺TOP1,另一方面是眾多新品牌面臨業績下滑,甚至倒閉的問題。
作為一個對于營銷最敏感的行業,在2020年前后的黃金時代,我們跟美妝品牌學習的是速度:看誰能先搶到新品類、新渠道。想要學最新的營銷策略,只需要找幾個美妝新品牌來看看就夠了,因為它們必然是搶在第一個。
而今天再去看國貨美妝,我們最應該去學習的卻是穿越周期的能力:看誰能長效經營、站到最后。
因此,為了幫助企業探索穿越周期的要點,我們對美妝行業繼續做了研究:
【質疑我媽,理解我媽,成為我媽:萬字拆解珀萊雅的數字化戰略】(點擊可查看原文)
珀萊雅作為2023年最具代表性的國貨品牌,在雙十一登頂美妝行業top1。不過:
雙11已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為什么此前的美妝榜單上難覓珀萊雅的蹤跡,從去年到今年卻突然起飛?
珀萊雅此番拔得頭籌,卻恰逢雙11大盤整體下滑,所以究竟是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還是在諸神黃昏中巧奪第一?

【選擇與努力同樣重要:國貨美妝如何抓住2024新增量?】(點擊可查看原文)
在過去一年,有不少國貨美妝品牌從品牌、流量、利潤三個重點入手,做出了突破和改變。我們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拆解了以下問題:
國貨美妝行業目前面臨著哪些機會和挑戰?
珀萊雅、完美日記、HBN、潤熙泉、敷爾佳、珂萊妮、植卡美如何拓展新增量?
2024年國貨美妝品牌還可以從哪里去掘金?

08
轉換競爭方向的母嬰
近年來,中國的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下滑,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僅為956萬人,跌破1000萬大關。據預測,到2023年,出生人口將會繼續跌破900萬。這一趨勢意味著中國的生育率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下降。
而生育率的顯著降低,率先影響的就是母嬰行業,除了大量的門店關閉,商家退出,在業內人士看來,母嬰行業正處于內卷嚴峻的敏感期和浮躁期。
于是,我們對母嬰行業進行了調研,想要看看究竟是否還存在逆勢增長的機會。
【2023母嬰行業新增量洞察報告:人口負增長時代下的新消費主義】(點擊可查看原文)
經過研究,我們認為,對母嬰行業前景持謹慎性樂觀的態度是相對客觀且準確的。盡管新生兒數量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收縮,但從居民消費能力、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費群體范圍等方面來看,母嬰行業依然存在著增長機會。
我們的報告圍繞母嬰人群日常消費的“衣食用”三大場景展開,綜合考量復合增長率、基礎體量、競爭格局等競爭要素對母嬰賽道進行了深度研究。
09
總結2023
2023年,企業最關注的就是“消費能不能復蘇”。但從全年的結果來看,雖然社會零售總額回暖比較明顯,但消費者信心指數并未完全恢復,且居民存款還在持續上升,需求收縮很明顯。與此同時,大多數企業的生存狀態也沒有那么理想。
那么,從前面的趨勢來看,各大渠道似乎發展都很熱鬧,這是為什么?
因為復蘇并不是恢復到跟之前一模一樣,消費者的行為和認知都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整個市場結構形成了一個中間低,兩邊高的M型。也就是說,特別頭部的和特別垂直專業的品牌會過得很好,反而中間地帶缺乏明顯競爭力和規模優勢的企業會遇到困難 - 這其實是代表了市場中的大多數。
為了幫助企業理解和適應新變化,我們也針對宏觀市場趨勢做了研究。
今年年中,我們曾發起了一個線上圓桌論壇活動,邀請了4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分享如何理解當前市場的變化和機遇。這其中包括:
抓住W型機會,回歸真消費 -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魯秀瓊
押注單客經濟,建數據驅動 - 元數科技CEO ,前孩子王CTO丨何輝
借鑒日本市場,學創新能力 - 啟承資本高級研究員| 片矢東滋郎
思考品效協同,抓用戶關系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數智化新商業新營銷專家| 周宏騏
新的一年,我們會繼續用這樣的方式與專家探討經濟發展變化,繼續為市場和企業提供參考。
展望2024(研究課題預告)
回顧2023年,我們雖然研究了眾多企業家們關注的課題,但依然還有很多未知領域等待著我們的探索。受限于時間和精力,我們也留下了少許遺憾。在2024年,我們會啟動以下課題的研究工作:
線下零售
傳統零售企業如何充分聯動線上線下?
如何通過數字化賦能經銷商和導購?
如何實現DTC轉型?
短劇營銷
未來行業會產生哪些變化和新的機會?
品牌贊助模式是否能夠突破天花板?
如何科學衡量投入產出?
垂直產業
我們認為,許多行業雖然面臨著渠道轉型、產品力革新的難題,但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這十分值得進一步挖掘,比如:家居、寵物、保健、家清。
數字化工具實踐
讓AI來做內容
自動化、全流程的私域運營體系
消費者洞察和分析助力產品創新
品牌出海
傳統工廠、OEM如何轉型自有品牌?
中國品牌如何向海外進行文化輸出而不是單純拓渠道?
如何順應海外趨勢構建DTC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