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不言
來源:中國糖果(ID:china-candy)
2018年,洽洽食品曾提出5年實現百億營收的目標。2020年,洽洽食品董事長陳先保再次予以重申,并公開立下“雙百軍令狀”,即“百億營收,百萬終端”。
其中具體表示為:到2023年,洽洽食品實現含稅銷售額100億元(葵花籽約60億元,堅果約30億元,其它休閑食品約10億元。);終端網點數量達百萬個。
2023年即將畫上句號,這也意味著洽洽食品此前所期待的結果該開花了。但在多方綜合考量后判斷得出,當下百億營收目標完成不足45%,對于目前的洽洽食品來說,開出的或許只是一朵虛幻的“鏡中花”……
01
百億目標“夢”難圓
開門見山,我們看向2023年前三季度洽洽食品的業績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44.8億元,同比增長2.2%,歸母凈利潤5.1億元,同比下降19.3%,凈利潤7年來首次下跌。
具體來看今年Q1—Q3,洽洽食品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42%、-23.39%、-19.3%。同期對應的營收增速分別為-6.7%、0.3%、2.14%。簡單來說就是,洽洽食品今年一季度遭遇營收和歸母凈利潤雙雙暴跌,二、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洽洽食品董事長 陳先保
44.8億元,離百億營收目標還是有些距離的,但這并不代表這個“百億夢”徹底無法實現。眾所周知,瓜子具備強烈的季節屬性,而第四季度的冬季和春節,作為堅果炒貨的旺季,也為洽洽食品的最后沖刺帶來了希望。
也就是說,今年冬季銷售高峰結束后,洽洽食品的百億目標能否實現將會具象化,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雖說洽洽食品在第四季度還是有希望逆風翻盤的,但在面對將近55億元的鴻溝時,僅靠第四季度的業績,怕是難以實現。
洽洽食品,百億夢難圓……
02
瓜子大王的“轉型路”
作為休閑零食行業的龍頭,洽洽食品(002557.SZ)一直是市場公認的“優等生”,我們回望洽洽食品成長的這一路。
提到洽洽食品,相信絕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瓜子,洽洽的成名之路正是始于瓜子。陳先保認為:“別人的麻煩,就是自己的機會。”他發現市面上幾乎所有的瓜子吃完都手臟、上火、不入味,于是他創造性的將炒瓜子改為煮瓜子。
于是,脫穎而出的洽洽瓜子開始在市場中占取大量份額,在各種“出圈操作”的輔助下,洽洽食品順利成為瓜子大王,并竭盡全力聚焦瓜子業務,一次次的做出斐然成績。1999年,洽洽瓜子的銷售額只有3000多萬,到了2001年達到了4億,僅用3年時間,洽洽瓜子就坐上了中國瓜子品牌第一的位置。
在瓜子市場,洽洽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的需求和選擇也日趨多樣化,瓜子品類市場規模增速逐漸接近天花板。自2018—2021年,洽洽食品葵花籽類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2.22%、17.54%、12.8%、5.86%,逐漸呈現飽和態勢。
正當大家以為這位用紅袋瓜子闖出一片天的炒貨龍頭將走下坡路時,洽洽在2016年便前瞻性的開始了堅果類產品的布局,次年順利推出洽洽小黃袋系列明星單品,就當下的報告數據來看,堅果類產品占據總營收的近20%,呈不斷增長態勢。
“洽洽的增長,首先來源于品類的創新。當我們的主業瓜子在品類里成為第一后,也就是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后,我們就開始尋找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2018年,我們開始做堅果。雖然瓜子和堅果都是炒貨,但是二者在消費者市場分類中,是兩大類別。” 在陳先保看來,洽洽的增長源于品類創新。
縱觀洽洽食品的這些年,洽洽花了11年成為堅果炒貨行業上市第一股,用了20年完成從“瓜子大王”到“堅果專家”的轉變,在洽洽百億目標的背后,其實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強勁的生命力。
03
2024,洽洽的下一步
2024年,洽洽食品面對的難題不少,一方面是如何將百億目標的結果自圓其說,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業績,實現高業績彈性。
洽洽食品目前的營收結構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瓜子、堅果、休閑食品,其中瓜子仍是企業的主要營收來源。據今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葵花籽收入占企業總營收67%、堅果類收入占企業總營收20%、其它產品收入占企業總營收12%。
在天眼查的商標信息中,可以看到洽洽食品已經針對不同的領域申請了大量新商標。在休閑零食營收幾乎呈現負增長的情況下,或是為了實現2020年定下的“百億目標”,又或是為了提振股市信心,洽洽食品正在加碼對白酒等跨界業務的投入。
誠然,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代表,瓜子這一品類其實本質上還是歸屬于那個高鐵還不發達,在火車上叫賣“瓜子花生八寶粥,方便面火腿腸”的時代。以瓜子起家的洽洽,雖然極力通過堅果、休閑食品等多品類協作來維持周轉,但在時間的檢驗下,仍難以破局。
在即將到來的2024年,洽洽食品究竟是會選擇破釜沉舟,大膽的革新;還是會選擇長線發展,平穩的度過……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