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ID:CBNData)
過去幾年,中國的“大健康”時代徐徐展開,從吃穿住行到生活方式,從醫學科普到身心療愈,“健康”成為一種消費剛需。人們開始研讀成分配料表,認識 “安賽蜜”、 “煙酰胺”、 “負離子凈化”等專業術語,這些過去鮮受關注的配方成分在信息時代更加透明公開,成為消費決策中的重要一環。
健康趨勢如火如荼,品牌也面臨全新挑戰。一方面,健康化升級必然不是一個營銷口號,品牌需要基于自身優勢和特性做健康化的產品迭代;另一方面,隨著消費者自我意識愈發強烈,品牌需在功能之外讀懂當下的社會情緒,并以恰當的方式共情和回應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
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健康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6萬億元,大健康產業將成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這個過程中,健康需求有何精細化的演變?健康產品將以哪些形態呈現?品牌在健康化浪潮中又該如何求新求變?
日前,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于11月1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多項精彩論壇及活動先后展開。11月18日,在 “創新融合:文化+醫療大健康產業的新機遇”文化+醫療創新峰會上,應帆科技副總裁、CBNData首席運營官姚貝貝于現場發布并解讀了《2023中國健康生活趨勢洞察報告》(下稱《報告》)。
該《報告》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結合消費大數據及調研數據,從六大場景迭代入手,深度剖析了未來健康消費生態的潛在機遇,以期為品牌搶灘健康市場提供參考。
過去幾年,中國大健康消費市場有了本質性的轉變。
從需求側來看,“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明確指出將持續推動從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把“預防”擺在更突出的位置。這跟當下消費者的健康觀念不謀而合,大眾所關注的不僅僅是治療與藥物,更期望預防與保養成為可持續的日常。
供給側來看,醫療企業、金融保險業、互聯網企業憑借自身賽道優勢,持續布局大健康市場,有的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建構全周期的大健康管理平臺,有的通過人工智能、云服務等技術為精細化健康管理打造全面的服務體系。需求側和供給側共同推動了整個健康生態向新秩序演進。
02
健康生活消費進入“精養時代”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指出,中國慢性病患者近3億人,且逐年上漲,呈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一方面承受著熬夜晚睡(56%)、飲食不規律(35%)、缺乏運動(35%)等現實困擾,一方面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拯救”。比如失眠,在電商平臺上搜索發現,頭部褪黑素產品月銷量均在10000筆以上;B站上,雨聲、白噪音、432赫茲全景聲等助眠視頻的播放量超過2000萬。
睡眠僅是一個側面,飲食健康、睡眠健康、運動健康乃至呼吸健康和頭皮健康都在浸入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朝著精細化、日常化方向延展,整個健康生態也進入了“精養時代”。
《報告》發現,以餐桌健康、健康護理、居家健康、保健養生、情緒療愈、深度好眠這六大健康場景的精養模式最為典型,接下來我們一探究竟。
餐桌場景橫向延展
隨著人們對食物健康的關注日益攀升,“超級食物”進入大眾視野,近一年,小紅書上“超級食物”相關討論帖增量100%+。
三餐之外,健康零食也在消費者的日常飲食中占有一席之地。報告顯示,6成以上消費者關注產品是否滿足無添加/少添加等健康需求。隨著用戶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加強,休閑零食品牌也嗅到了差異化突圍點。以百草味為例,其推出的陽光金黃芒芒果干,嚴選小臺農1號芒,從源頭把控產品品質,制作過程中精簡配料,零香精色素還原芒果本味,讓產品更健康。
此外,健康零食也拓展出多元的消費場景。例如新年送禮場景中,堅果禮盒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品類,其中,百草味年貨堅果禮盒連續6年全網銷量領先,穩居該類目下的頭部品牌。
場景二:精致全方位,
在洗護領域,人們在精細化的路上一去不返,開始了從頭皮、牙齒到肌膚的“精耕細作”式養護,比如身體護理領域,消費者的訴求已經從基本的清潔不斷向除螨、抑菌、祛痘升級。
用戶在洗護體驗上的需求升級要求品牌基于自身特性,用創新產品為大眾提供美好的消費體驗。作為國民級的洗護品牌,上海藥皂在洗護上精益求精,創新推出硫磺氨基酸泡泡液體香皂,一改傳統搓洗方式,通過按壓起泡讓洗護更方便;成分方面,膠態硫和氨基酸的組合,能夠在保證100%滅螨率、99.9%抑菌率的同時,對皮膚屏障更加友好。
場景三:居家健康貫穿每個角落
過去三年讓消費者對居家健康提出更高要求,《報告》指出,53%的消費者關注飲水健康,反應在消費數據上,2023年1-9月天貓家庭凈水器top品牌的規模增速相當可觀。
而在呼吸健康這個新心智中,人們對“循環問題”最為關注,也帶動家用空氣凈化器和制氧機的崛起。
失眠對當代人而言是洪水猛獸般的存在。調查顯示,中國近3億人有睡眠問題,報復性熬夜和精神壓力等因素導致安睡成為難題。
目前,智能科技已經切入“睡眠”場景,大眾開始借助智能睡眠儀、睡眠呼吸機這類智能可穿戴設備尋求安然入睡的一晚。報告顯示,00后、95后、90后三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對此有強烈偏好。
養生“各有奇招”
保健品不再是銀發族的專屬,很多年輕人提前跨入了“第四餐”的消費行列。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保健品需求不盡相同,日常營養均衡、緩解視力疲勞、骨關節健康等成為多個年齡段的共識性問題。
代際差異在養生方式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年輕人古法養生的血脈已然“覺醒”,在B站,八段錦教程視頻播放量超1000萬,小紅書上#抱樹#相關話題瀏覽超1000萬次,“曬背”筆記超過5萬多條,新世代開始把身體交予自然,體會天地本真的能量。
場景六:從輕戶外到輕療愈,
擁抱自然的另一大代表是戶外生活方式。從露營到溯溪,從徒步到city walk,“低門檻、強社交”的輕量化戶外運動成為當代流行的解壓方式。《報告》顯示,情緒放松與治愈(55%)、釋放生活/工作壓力(53%)和親近自然(52%)是消費者日常參與戶外運動的主要因素。
除了自然戶外,定向感官療愈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情緒體驗方式。
根據Mood Media的氣味市場調查,人類每天產生的情緒75%是由氣味引起的,嗅覺經濟的情緒價值正在被不斷放大。香氛蠟燭、芳療精油、香氛體乳等不同品類的產品持續涌現,提供放松療愈、助眠安神等多種功能。
以頌缽、ASMR為代表的聲音療愈也不再是小眾選擇,報告顯示,去年9月到今年8月期間,小紅書“頌缽療愈、頌缽冥想”相關帖子量達12萬,同比增長124%,互動量同比增加87%。
人們的生活需要安全感,企業增長需要信心,在某種程度上,二者有著共同的焦慮。但焦慮也有著積極意義,海德格爾認為焦慮非常重要,焦慮時我們會被迫更多地感知自我,并開始重新思考我們與世界的關系。
消費市場的周期性也是如此,在增長放緩的周期內,品牌需要捕捉新的增長主題,思考與消費者的互動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健康議題為品牌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健康意涵豐富多元,從吃穿用度到生活方式,從居家健康到情緒療愈,人類大多數社會行為、消費行為的目的都可由健康來驅動,因此,品牌幫消費者解決健康痛點的過程,也是找到新增長極,換羽騰飛的過程。我們期待,未來品牌們可以深耕健康生態,與其協同進化,用優質產品為人們提供美好生活,助力健康消費市場長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