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阿里研究院(ID:aliresearch)
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綠色農業與食物營養專業委員會、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聯合課題組發布了《餐飲外賣營養健康化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餐飲服務從關注解決溫飽向關注營養健康轉變,報告從八大營養健康消費趨勢顯示了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報告還介紹了外賣平臺從需求側出發引導推動供給側創新,助力飲食營養健康化的探索和實踐。
趨勢一:飲食豐富度增加
在線餐飲外賣讓更多餐飲服務從不可達變為30分鐘可獲取的上門服務,使人們在飲食上有更多的選擇。餓了么數據顯示,用戶通過平臺購買的餐品種類越來越豐富。2022年用戶年平均購買的餐飲品類數比2019年增加了0.7個。
趨勢二:全谷物和雜糧食品流行
2022年標注全谷物食品的菜品數是2019年的1.6倍。
趨勢三:低卡食品受追捧
全民追求飲食“營養、健康”大趨勢凸顯。2022年低卡食品的餐飲店鋪數較2019年增加217%,商品數增加123%。
趨勢四:注重水果攝入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重視,中國人水果消費量也在增加。餓了么數據顯示,2022年下午茶時段水果(果切、水果撈等,不含水果店)消費金額是2019年的2.2倍。
趨勢五:膳食補充劑消費大漲
全民追求飲食“營養、健康”大趨勢凸顯。餓了么數據顯示,2022年膳食補充劑訂單量規模是2019年的7倍。
趨勢六:水產品消費穩增
水產品的消費趨勢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餓了么數據顯示,貝殼類四年復合增長率49.4%,淡水魚類四年復合增長率43.8%,海水魚類四年復合增長率48.0%,蟹類四年復合增長率55.4%。
趨勢七:飲品減糖化
消費者對甜度的需求趨勢是減糖化,少糖、低糖、甚至無糖。咖啡品類甜度標準2022年對比2021年下降26%。近7成茶飲消費者選擇低糖度,選擇標準糖用戶僅占32%。
趨勢八:減鹽意識增強
餓了么數據顯示,選擇“少鹽”標簽的訂單占比,2023年較2021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達到28%。
平臺從需求側出發引導推動供給側創新,助力飲食營養健康化的探索和實踐,如助力早餐工程,引導商家推出品質“一人食套餐”,推動供給側創新,為菜品定量計分評級,積極參與社區助老送餐等。
在新一代年輕人看來,吃外賣不僅僅是為了飽腹,更重要的是享受美食的體驗和品質健康的生活。當消費者更注重健康品質飲食,希望挑選出營養豐富、低脂低鹽低熱量的餐品時,外賣平臺餓了么也從需求側的變化出發,引導推動供給側創新。
同時,餓了么重點投入社區服務,今年已在北京、上海、長沙等多地探索新的助老送餐模式。其中,與上海松江區新橋鎮社區食堂的合作項目,首次打通了由街道發放的“惠老助餐紅包”補貼。申請通過后,社區老人可每日在餓了么App領取補貼后在線下單,足不出戶地享用社區食堂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