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賈白雪
來源:消費鈦度(ID:xiaofeitaidu)
“良好的ESG表現不僅是來自社會公眾的期待,更是我們‘建立一個理想的集團’的內生要求。”——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益海嘉里金龍魚可持續發展總監崔新宇對《消費鈦度》表示。此次進博會,豐益國際及旗下中國業務——益海嘉里金龍魚以“匯聚全球科技資源,引領糧油食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帶來高品質、健康、安全的核心產品六度赴約。與此同時,益海嘉里金龍魚向全球展示了公司在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成果和計劃。在踐行ESG這門必修課的過程中,益海嘉里金龍魚也逐漸明晰作為行業領導企業的使命和責任。
今年進博會,六屆“全勤生”益海嘉里金龍魚依舊誠意滿滿,不僅繼續帶來匯聚世界各地優質原材料的食用油、大米、面粉、牛奶、谷物早餐、油脂科技等產品,也同時展示近年針對中國市場最新研發的“黑科技”。

面對消費者從“吃飽”到“吃好”的消費升級需求,益海嘉里金龍魚近年來在產品端不斷創新,陸續推出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包括以“鮮”為出發點,首創“6步鮮米精控技術”,在“鮮割、鮮谷、鮮存、鮮碾、鮮裝、鮮食”六個關鍵環節,運用技術和工藝,不僅全程呵護大米的新鮮品質和營養程度,也通過減損增收助力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滿足消費者對大米吃得營養健康的需求外,益海嘉里金龍魚也根據國人營養攝入情況不斷進行產品迭代升級,食用油的健康、安全、營養提高到全新維度。據了解,益海嘉里金龍魚采用自主研發的生物加工技術,包括酶法制油、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升級推出“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保留了八成以上植物甾醇、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可幫助國人用油輕負擔。

此外,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益海嘉里金龍魚也帶來了“新面孔”亮相:首登進博的紐麥福6.0高蛋白高鈣純牛奶為新西蘭原裝進口,原生乳蛋白含量又創新高度達6.0克/100毫升;集團油脂科技產業鏈的創新產品——甾純心管家植物甾醇酯果凍,是中國市場首款植物甾醇酯果凍;同時,集團旗下營養油脂品牌莎妮雅、專業烘焙粉品牌白翼也亮相本次進博會。

不斷煥新升級的技術與產品背后,實際上是益海嘉里金龍魚扎根中國市場,助力糧油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初衷。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中國領先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益海嘉里金龍魚在推動中國糧食生產和技術推廣方面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分析表示,“首先,益海嘉里金龍魚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了中國農產品加工的水平,促進了農產品的升級和轉型。其次,益海嘉里金龍魚注重科技創新,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等先進技術,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效率。此外,益海嘉里金龍魚也積極推廣綠色、可持續的生產方式,為中國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除創新發展的多樣產品,益海嘉里金龍魚踐行社會責任及履行ESG方面的生動實踐也在進博會逐一亮相。
目前,益海嘉里金龍魚已將ESG理念貫穿在生產、建設和經營的全過程中。崔新宇對《消費鈦度》介紹稱,“例如我們借助技術創新,在糧食行業率先實現了‘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對每一粒稻谷‘吃干榨凈’;我們從油脂加工副產品中提取天然VE和植物甾醇、生產生物燃料,做到物盡其用;通過綠色精準適度加工,不僅最大限度保留了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還降低了能耗、減少了廢水排放和碳排放;我們持續推動光伏、沼氣等清潔能源和可燃廢氣的綜合利用,打造‘綠色工廠’;我們推進綠色采購供應鏈、包裝物減量化,提升資源的利用效率。”
以中央廚房業務為例,作為益海嘉里近年來投資的重點,益海嘉里的央廚園區在一開始建設規劃的時候就植入了綠色運營的理念。崔新宇表示,“在現有米面油工廠為依托建設中央廚房,就近將央廚生產所需的米面油產品以大包裝的形式運送至央廚,減少原料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及包材用量,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企業群的公共設施共享,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崔新宇補充道,“在園區的建筑設計方面,則根據項目所在地的規劃要求采用綠色建筑和海綿城市設計,使用環保建材,并預留布放光伏發電設施的空間。此外,央廚還在工程管理、物業管理、物流配送等多維度進行優化,進一步降低園區運營過程中的環境影響。依托覆蓋全產業鏈的資源優勢和品牌效應,央廚園區還能集聚上下游合作伙伴,為園區周邊社區帶來更多社會價值。目前,公司杭州、周口、重慶、興平央廚項目已建成投產,廊坊、沈陽、淮安、昆山等央廚項目正在建設中。”
得益于圍繞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創新舉措,益海嘉里金龍魚獲得了有效實踐成果。2022年,益海嘉里金龍魚通過使用投資2.2億元的194個節能減排項目、利用生物質能源(稻殼)34.5萬噸、沼氣回收利用1116萬立方米、使用光伏電力38329MW.h等措施,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95.86萬噸CO2e。
此外,憑借積極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與公司戰略相結合的卓越表現,益海嘉里金龍魚在國際主流評級機構的ESG評級表現快速躍升,領跑行業。今年6月,益海嘉里金龍魚MSCI ESG評級繼去年12月連升三級至BBB級后,又再獲提升至A級,是目前中國糧油行業的最好成績,在同組評估的食品行業中也處于前列。
在益海嘉里金龍魚看來,關注ESG實則是實現環境、社會和企業多方共贏的長期行為。

談及ESG因素未來幾年對公司業務發展的影響,崔新宇分析稱,“關注ESG可以促使公司進行創新和轉型,采用更環保、社會負責的經營模式和技術;通過推動綠色能源、循環經濟等可持續發展措施的實施,企業也可以實現可持續性的長期發展;可以幫助公司減少經營風險和降低成本;有助于企業識別和應對潛在的環境和社會風險;良好的ESG表現可以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提高公眾對企業的認知和信任度。此外,投資者和消費者在選擇合作伙伴和購買產品時,更傾向于選擇具有良好ESG評級的企業,從而提升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價值。”
就如何平衡ESG與企業利潤之間的關系,益海嘉里金龍魚摸索出了符合自身發展的有利邏輯。崔新宇表示,“益海嘉里并沒有為了踐行ESG而犧牲企業的利潤,而是把ESG作為推動生意模式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讓我們在食品糧油這個行業開創了很多新的領域,做了很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暢銷產品。”以“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為例,該產品采用“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技術,通過綠色精準適度地加工,讓產品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成分,讓反式脂肪酸無限接近于零。與傳統工藝相比,“綠色精準適度加工工藝”的碳排放減少了30%,蒸汽耗用減少了69%,廢水減少78%。
崔新宇表示,“這樣一來,更環保的工藝既實現了節能減排,也能滿足消費者對更健康產品的追求,贏得市場競爭力,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對于益海嘉里而言,我們長期投入的是對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將可持續發展與降本增效有機結合,在內部推動了企業自身的發展模式轉型,從而實現環境、社會和企業的多方共贏。”

同時,益海嘉里金龍魚也具體感受到推行可持續項目為公司帶來的實際益處。崔新宇向《消費鈦度》介紹,例如水稻的循環經濟模式能為益海嘉里帶來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水稻加工過程中,稻谷脫殼成米之后,產生的稻殼走進了工廠車間,成為生物質能發電的良好燃料。截止2022年,益海嘉里金龍魚共消耗稻殼約34.5萬噸,這意味著,僅通過對稻殼的高效利用,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40.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值得一提的是,稻殼燃盡成灰并不是稻米加工的終點,因為從里面還可提煉出高分散型白炭黑和天然助濾劑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產品。益海嘉里金龍魚在遼寧盤錦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條用稻殼灰生產白炭黑的生產線。這種生物質來源的白炭黑受到輪胎、牙膏等客戶的熱烈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目前,對于“減碳”這門企業必修課,益海嘉里金龍魚早已有了既定目標。摸清了碳家底后,益海嘉里金龍魚就在2022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披露了凈零排放目標:力爭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并從2023年開始研究和制定符合自身發展規劃的凈零排放路線圖和時間表。這也是益海嘉里金龍魚未來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點。
崔新宇進一步透露,“另外,到2030年,我們力爭旗下工廠屋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功率達到200MWp;到2030年,投資1億元支持基礎營養研究,助力“健康中國2023”大目標;以及到2025年,減少使用包材15000噸,包材可回收比例力爭每年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