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穗
來源:東京烘焙職業人(ID:zhi-ye-ren)
消亡現象背后的規律是這個行業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大規模的淘汰也是正常現象,這恰恰說明這個行業未來會越來越好。
這也意味著行業會變得更加成熟,烘焙店的成功不僅僅取決于技術,更需精湛的品牌管理、運營營銷技巧、產品研發能力和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行業尚未出現具有顛覆力的龍頭企業,因此仍然存在著充分的發展機會。
對于新品牌來說,在創建之初就應更深入地了解烘焙行業的內在特性,注重產品本質,以更符合消費者口味和需求的方式定位自己。事實上,有很多單店年收入過千萬的成功案例。
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越高,就越顯示出市場的存在與大量機會的帶來。因此,我們需要以經營企業的心態來充分準備,積極進入這個行業。要做的不僅僅是生產面包,更需要以經營企業的心態來打造烘焙店。
快到年底了,烘焙市場看上去依然是不溫不火,大數據統計全國烘焙門店數約有35萬家,全國新增烘焙店約5.8萬家,凈增長約-4.4萬家。
如果做簡單的數字對比,可以說,10萬+門店,“消失”在了行業動蕩里。
瘋狂開店的烘焙賽道,正面臨著殘酷的大洗牌。
“花幾十萬開店,只當了兩三個月的老板。”
這一年,江蘇二手餐飲設備商小夏見證了太多創業者,熱熱鬧鬧開店,悄無生息收場。
01
近一年,
“消失”了10萬+烘焙門店
進入11月,比天氣冷得更快的——是烘焙老板的信心。
這兩天埋頭做PPT,整理數據的小編,猛地發現了文章開頭這個驚人的數據。
翻開微信,自己經常訂購面包的小店,發出了轉讓信息。

▲小紅書截圖 | 侵刪
在我的印象中,她對于烘焙有著自己的執著,又足夠清醒,捱過了漫長的養店期,挺過了3年的疫情,積累了看上去已經足夠的“私域人群”,在今年初冬,卻要黯然轉店了。
二手餐飲設備商小夏從9月之后,更忙了。
“幾乎每天都在收貨”,輾轉于不同的烘焙店,今天拆完這家,明天又開始拆另一家。

▲抖音二手餐飲設備博主
找小夏賣設備的,既有經營多年的老店主,也有開了三五個月的新手。
他告訴我們,“現在很多店鋪根本轉不出去,都是靠出售二手設備回點血。”
另一個主理人無奈地說:“所有辦法都用盡了,但是營業額還是低,沒辦法了,及時止損吧。”

▲很難過,會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們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能整體微利前行已經算不錯了。”一位品牌創始人感受如出一轍。
7月筆者曾經報道過《二手設備暴增!第一批創業者開始閉店了!今年真的難……》,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接連出現門店全部關停的現象。
隨著淡季到來,大量處于“交租前夜”的店主備受煎熬,這場曠日持久的“寒流”,到底什么時候結束?
02
開業一周
營業幾百塊
翻開小紅書,一條條經營日記訴說著開店的心酸。不少網友會留言喊著“加油”,也有同為主理人的伙伴抱團取暖。

相比之下,最難的應該算是在今年開業的這批人。
作為今年創業大軍中的一員,小米對此也深有體會。今年年初,他在海南開了一家烘焙店,本以為今年旅游業回暖,來海南旅游的游客數量與日俱增,生意不會太差。
店鋪主打網紅路線,有設計感的裝修,精致的產品,看上去萬事俱備,只欠開業。
但店鋪的經營并沒有預期的順利,“門店一直在虧損,開了三個月就宣布關店轉讓了。”在小米看來,店鋪密度過高是造成其門店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僅僅在海南,在一二線城市中幾乎每條街上都能看到一家烘焙店,在網紅街區內更有烘焙店一家挨著一家開的景象。有數據顯示:每十萬人門店有24.78家烘焙店。
烘焙店密度越來越大的同時,新開門店的生命周期卻越來越短。不少新開門店尤其是個體門店,往往只經營了短短2-3個月便關門離場。
03
入局者增多
攪局者更多
縱觀現在的烘焙市場,會發現入局者增多,攪局者更多。
前腳剛剛送走了"雪糕刺客"鐘薛高,后腳又迎面撞上了"面包刺客"。
最近,一款高端面包品牌被消費者曝光,笑稱其價格比"花西子"還要貴,一個面包的價格竟然高達86元。
這讓消費者們在購買時變得小心謹慎,不再輕易嘗試價格不清的面包。
為了爭搶客源,烘焙行業開始低價團購盛行、短視頻帶貨的流行,伴隨著3……2……1……最低價的喊聲,進一步壓低了消費者可接受的心理價位。
在這個背景下,價格似乎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在一家網紅街區的面包店,一個德國結的價格從9.9元到8.8元,再到5.8元,最后竟然只需要3.8元……
這種價格內卷的現象讓店鋪的利潤空間變得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品牌不得不轉向工業化、低成本的模式來維持生存。

作為社區的店鋪,每天晚上9點后,打折出售剩余面包已經成為了慣例。然而,這個原本只是為了減少浪費的舉措,卻成為了許多精打細算的消費者眼中的黃金時間。
在白天,店里的面包似乎并不受歡迎,然而一旦到了晚上9點,店內便會突然涌入大批的“撿漏人”。
這些人專門等待這個時刻,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他們所需的面包。然而,這對店主來說卻是一個巨大的困擾。

▲網絡截圖 | 侵刪
這并非是一個人或者一家店面臨的情況,而是很多烘焙從業者正在經歷,或者將要面對的現狀。
不僅價格內卷,在產品和營銷上,烘焙店也越來越卷。
眼下的烘焙店主幾乎每天都在為推出新的產品絞盡腦汁,以保證每周都有新品,每兩個月翻新一次菜單的頻率。

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是,價格戰遲早會結束,而“內卷”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04
2023最后2個月
該怎么過?
在這個拐點時刻,烘焙人們大都面臨兩個選擇,堅守或放棄,前者期盼能熬出頭,后者則希望將損失盡可能地減少。
對于想堅持的主理人來說,眼下最關鍵的問題是,2023最后兩個月怎么過?
有人說天氣涼了,面包的銷量變好了,芝麻、栗子、紅薯等秋冬熱門食材成為商家重點聚焦的產品。

除了考慮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根據需求創新,給用戶提供新鮮感,還有人在“鎖客”上下功夫,抓住四季度每一個營銷節點。
如果說現在的主理人都是“超人”,應該沒人反駁,他們忙著生產,忙著研發,忙著算賬,忙著人員安排,還要忙著做活動,辦主題,這樣才能保持新鮮感,不斷給顧客制造復購的機會。
不可否認,烘焙的熱度仍在擴大,需求仍在增長。烘焙依然是時下最受矚目的賽道之一,它充滿了變數,也仍有機會。
時代發展的浪潮,已經把很多個體參與者推到了岔路口,是及時止損還是等風來?
可能每個人都會有深刻的體感。
2023年的最后兩個月,你會如何做?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