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9點多,在江蘇昆山益海嘉里園區,盒馬投資建造的烘焙工廠“糖盒”燈火通明,隆隆運轉的機器聲里,一條條金黃色的吐司從產線下來,整座工廠彌漫著面包的芬香。
昆山糖盒工廠,夜間出爐的吐司
每天凌晨,有數萬條吐司從這座工廠下產線,經過冷卻、包裝,被送到江浙滬皖的所有盒馬門店。早上,顧客就可以通過app或者在門店貨架上買到這些新鮮的面包。
01
“移山”背后的供應鏈奧秘
前不久的一場“移山戰”,帶火了榴蓮千層蛋糕。也讓許多人關注到,商超在烘焙品類上的快速崛起。打造垂直供應鏈,成為盒馬榴蓮千層“打骨折價”、吐司做到6.9元一包背后的秘密武器。
“糖盒工廠只生產四個大單品:白吐司、北海道吐司、麻薯、羊角包。是盒馬烘焙長期全年的大單品。通過垂直供應鏈的建設,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我們把這些產品的價格成本做到極致。”盒馬3R采銷總經理田鑫表示。
從小麥到吐司,這里是國內罕見的實現全鏈路生產的工廠。將原本需要在多個工廠才能完成的工序集中完成,節省了上游原料采購、運輸成本。面粉直接從益海嘉里工廠“吹”進糖盒工廠,省去了面粉運輸、包裝的成本——僅這一個環節壓縮了面包生產6%的成本,同時還減少了上游包材使用,更加環保。
糖盒工廠內部
其次,盒馬在銷售終端的市場體量,為其提升了原料采購的議價優勢。全自動化集中生產的模式,大大減少了人工支出。同時,夜間生產還避開了白天的用電高峰、減少耗能,進一步降低成本,還保障了每日到店產品的鮮度。
垂直供應鏈帶來的極致效益,令盒馬成為闖入烘焙賽道的一股商超“新勢力”。
02
超市屆選手成烘焙賽道“黑馬”
國人消費理念的轉變和餐飲消費結構的調整,令中國烘焙食品行業消費需求旺盛,上下游產業快速發展,市場不斷擴容,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518億元。
在這股大浪潮下,烘焙品牌競爭也十分激烈,整體呈現出區域品牌“割據”、大單品破局的趨勢,各類新品牌不斷崛起但每隔幾年又重新洗牌。而令外部沒有察覺到的是,以盒馬為代表的商超烘焙迅速崛起,甚至悄然占據了巨大的市場規模。
盒馬心智單品,6.9元一包的鮮奶吐司
在全國擁有350多家盒馬鮮生店、10家盒馬X會員店,還有盒馬mini、盒馬奧萊,多業態多渠道的支撐下,盒馬已經悄然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連鎖烘焙品牌。
加上自建垂直供應鏈帶來的極致性價比優勢,盒馬還將抓住更多對價格和口味同樣高度敏感的消費用戶。
“盒馬的消費者是典型的‘高購商’人群,他們懂吃,也想買得劃算,所以我們必須降低成本的時候但保證商品的品質,而絕不能做低質低價的商品。”田鑫表示。
經過3年的品牌化發展和運營,盒馬逐漸形成了以面包、蛋糕、點心、簡餐四大品類為主的烘焙商品結構,利用多品類、高性價比的商品以及線上、線下一體的經營模式,不斷拓寬烘焙的消費場景,先后推出了巧克力麻薯、草莓盒子、茉莉瑞士卷等網紅爆款商品,抓住了一波年輕消費者的胃。
行業人士認為,當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優質的商品成為消費者的“剛需”時,零售企業的轉型迫在眉睫,通過優化供應鏈而非補貼來實現優質商品的價格的進一步下探是有效的解法。過去幾年,盒馬烘焙、鮮花、有機食品、精釀等品類建立的垂直供應鏈,也在改革時期發揮了效用:11.9元的北海道吐司、9.9元一支的繡球花、9.9元的鮮牛奶,都是高質低價的典型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