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黑馬(ID:heima20230707)
來自AI的推背感
01
過去三四個月,我感到了很強的“推背感”。我感覺每半個月都會迭代一次,如果不學習也會被時代推著走。
02
我們都興奮地睡不著了。大家看看,各個大廠,眾多老炮兒,退休的快退休的全都沖出來了。我也是60后,可以這么說,60后70后最后的光榮就是人工智能,我們還要最后奮斗一把。
03
中國正在快速形成一個AIGC的創新生態。現在有點像十幾年前移動互聯網時代剛剛開始時的樣子,各互聯網大廠、科研院所、產業龍頭紛紛進入,并且都在加速發展,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中國可以看到這樣的態勢。
04
我們需要一個價值判斷,那就是:在AIGC或者大模型時代,大家到底應該都走C端路線,去搞通用模型?還是一部分企業開發通用模型的同時,另一些企業盡快開展垂直領域的應用?
05
做平臺還是做應用,追求全知全能還是追求專業可靠,這是兩種不同的價值選擇。
06
我們看到許多產業龍頭,甚至一些中小企業,都已經開始研究以企業為基點的行業模型,以企業自身掌握的數據來訓練自己的行業模型和產業模型,把AI模型做得更小、更專、更可靠。
07
我們看到,相比于平臺型的通用大模型,最近兩個月,AI模型垂直行業應用的發展速度正在加快。
08
中小企業往往以為大模型訓練需要千萬美元量級的投入才能做,其實只需100萬的投入就可以幫助中小企業訓練一個獨特的行業模型。
09
不做全知全能的通用大模型,而要做專業可靠的行業模型。
10
我們不要糾結于大模型到底該如何訓練,對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準確安全、小訓練量、小運算量的模型就夠用了。
一個時代過去了
11
創始人單拼融資能力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互聯網進入中國這十幾二十年間,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式創業創新一般是精英在創業,一開始就是to VC的創業,夢想大,要海量融資,這種模式下的創始人,第一素質就是融資能力。但這是過去的模式。
12
這些創業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呢?要么上市,要么破產,一般5年就見分曉。這種創業模式來自于硅谷,最早投這種模式的VC是美元。這樣模式下能夠成功的企業,它把中國的整個數字化,把中國經濟的整個互聯網化推上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
13
這個時候我們好像忘記了我們身處的世界。互聯網取代不了所有東西,中國進入到一個產業創業時代。中國是一個產業大國,而且中國是一個統一大市場,消費非常強。這樣一個產業大國,我們過去不關心怎么制造東西,我們特別關心怎么賣出去東西。
14
可是我們反身一看,全球化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一旦科技脫鉤、產業脫鉤、供應鏈脫鉤以后,中國這個產業大國,原來產業鏈是不安全、不健全的,我們需要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這就是過去三五年來,中國一再強調產業鏈,一再強調核心技術,一再強調不要被卡脖子。
15
這個物理世界的基礎是產業。馬斯克的世界是物理的世界,不只是信息的世界。特斯拉的工廠讓人類在200年以來第一次意識到工廠是可以革命的,每一個中國新的創業者,一定要去看看特斯拉的上海工廠,有條件的看看美國工廠,看看德國工廠。
產業+AI的新世界
16
17
中國是一個產業大國,有全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門類,廣大產業創業者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加快覺醒了產業的數字化沖動、數字化覺悟和數字化能力。
18
中國的AI發展很可能走出一條齊頭并進的道路。一方面,通用大模型快速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另一方面,中國的產業公司也在用AI來升級自身所在的產業。
19
創業黑馬鐵了心,我們在AIGC時代,先做一點,領先一點,幫助我們過去的中小企業和產業用戶一起邁進這個新時代。我們在人工智能、AIGC、數字人、數字孿生、高端儀器傳感器、氫能、商用航天等諸多領域,都在和地方政府、互聯網大廠、科研院所和產業龍頭合作。
20
廣大中小企業同樣可以在這個AIGC時代大有作為,我們看到,很多黑馬導師和學員企業,以及黑馬加速生態中的創業公司都行動起來了,AI+創意設計、AI+創新軟件、AI+內容營銷、AI+科創服務……
21
假如模式創業的人在聚光燈下,那么以往產業創新這批人是默默無聞的、分散的、弱小的,被主流世界遺忘的人。現在好了,國家為產業創新的時代提前打造了基礎設施,給這批人開創了一個黃金大道。
22
他們分布在中國的二三線的產業城市。比如寧德時代。產業創新的世界,是產業皇冠上的寶石,這是真正在未來10~20年中國最需要的創業創新,這些人代表了未來。
23
中央一再說,要加大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比例,要鼓勵支持這批人進入股權融資市場。這就有了科創板,如果你技術非常強,就在科創板;有了北交所,北交所就是專精特新。服務后同時又做了大量的人民幣母基金、引導基金。一批人民幣基金在地方政府LP的支持下,已經開始投本土的產業創業者。
24
我們看到,一個產業創新的企業,深耕并升級一個產業,建造數字化的用戶平臺,營銷能力也很強悍,營收規模突破1個億,自我造血,不依賴融資,1年5000萬左右的凈利潤。恭喜你,無論投資人還是資本市場都希望找到這樣的企業。無論北交所、創業板,還是科創板,都會搶著要你,祝賀你已經成功了。
25
疫情后都在提信心,提企業家精神。我們中國一代又一代企業家身上,共同有的企業家精神究竟是什么?能創新,能堅持,長期奮斗,自主發展。祝大家在未來的產業+AI的新世界里,繼續放大自己的創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