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siwce"><nav id="siwce"></nav></cite>
  • <strike id="siwce"></strike>

    專訪“消費行業研究第一人”三浦展:未來的消費趨勢在哪里?

    長沙新消費研究院
    2023.09.28
    消費者追求的不是“快感”,而是“愉悅感”。

    來源:長沙新消費研究院(ID:cs_xinxiaofei)


    近年,新消費行業在中國快速發展,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新消費不僅是消費升級的載體,也是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的新動能。而長沙作為新消費行業的先頭陣地,更是迅速崛起了文和友、茶顏悅色、三頓半、檸季、黑色經典等新銳消費品牌,成為城市新消費發展現象級樣本典范,長沙也被譽為觀察中國消費升級具有樣板價值的窗口。


    近日,長沙新消費研究院采訪了“日本社會消費研究第一人”三浦展,和他聊了聊最新的消費趨勢。三浦展以日本消費社會幾十年的變化為實例,分享了日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消費時代的產生背景、特征與變革,剖析當前時代消費特征,同時梳理了自身對于中國消費社會發展趨勢的認知。



    三浦展(Miura Atsushi)研究消費發展趨勢40余年,寫下了國內消費行業爭相研究的《第四消費時代》、《孤獨社會》、《下流社會》等著作。三浦展曾經供職于日本商業地產企業PARCO,在這家公司的市場研究雜志編輯部擔任主編,后來他成為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1999年辭職并創立市場研究公司Culture Studies,被譽為“日本消費研究第一人”。嚴格來說,三浦展不是學者,而是一名關注家族、年輕人、消費、都市領域的研究者和評論家。



    C:長沙新消費研究院

    (Changsha New Consumption Research Institute)

    M:三浦展(Miura Atsushi)

    C:今年,您發行了《孤獨社會》這本著作,提出2023年日本的第5消費時代提前到來,那么第5消費時代有哪些特征?對中國的企業有哪些啟示?

    M:我為什么覺得第五消費時代正在加速到來,這是因為科技的變化,比如說AR/VR、AI。在這種虛擬、AI、數字化越來越盛行的時代和社會下,可能人在自己的私生活中更加喜歡真實或者是自然的東西。所以,未來數字與模擬、虛擬與現實怎么能夠產生一個更好的均衡,這是我們走入未來第五消費時代需要考慮的。


    第五消費時代的關鍵詞我用“5個S”來表述:慢(slow)、小(small)、軟(soft)、社交(sociable)、可持續的(sustainable)


    第五消費時代剛剛到來,所以這“5個S”也只是說明現在這個時代的特點,過了10年可能會產生別的關鍵詞:


    首先,慢(Slow)。現在這個社會是快節奏的,工作是快節奏的、時尚是快時尚的、餐是快餐,所以有人提倡慢餐。什么是慢餐?我們要吃當地產的,并且自己去烹飪、去吃。


    其次,是小(small)。過去30年,全球建了很多大型購物中心、商超,通過大的硬件設施在其中進行消費,這樣的模式盛行于全球。但是未來會怎樣?未來人們更加喜歡不是這種大盒子式的消費場所,而是街邊各種有特色的小店,慢悠悠地去逛、去吃,這樣的方式可能更加適合未來人的價值觀。


    如今因為AI技術,無人化逐漸盛行,特別是在疫情當中,大家一星期可能和別人說不上一句話。所以,新冠也使很多人認識到了和別人交流有多么重要,和別人的溝通和交流是另外一個“S”(Sociable)就是社交


    還有一個就是全球注重可持續化(sustainability)。可持續化會更加注重地區經濟,比如說地產、地銷模式。


    以前我們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更多是大建基礎設施,但是未來的城市開發更多可能在軟件(soft)上下功夫。 


    介紹一下未來第五消費時代的社區建設案例:在東京郊外建的某城市叫做立川街區再開發的項目,主題叫做WELL BEING(幸福安康)。主要開發寫字樓、酒店、劇場、文化設施、餐飲店、商業街等等。在新的社區開發當中他們很注重綠植,就是生物群落的空間再造,這個生物群落當中有小池塘、有綠植以及樹木,用到的樹木和里面養的魚都是這個地區特有的品種。


    在這個項目當中,他們著重設置了很多空間,可以隨意在這里坐下來聊天。并不是說你在這兒就餐了才可以坐在這兒,沒有關系,拿著自己的吃的、喝的,在這里上網、聊天都是可以的,這是一個公共空間。而且還打造了這樣一個街區,誰都可以來出攤,沒有特定的想要吸引的人群,誰都可以來,大家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的樂趣。


    不光是來這里消費,很多時候是來這里找工作,而且這個地方風景也是不錯的,在這個新建酒店最高層的咖啡廳里可以看到富士山,因為它的開發非常之成功,很多住在東京里的人花一個小時坐電車過去就是特意來體驗一下環境,看看富士山。

    以前從來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住在市中心的人特意花很長時間跑到郊區或比較遠的地方體驗當地的商業文化,以前是不可能的。新的商業街的開發并沒有建室內的購物中心,完全是室外的,所以你在外面逛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一年四季的變化,比如說刮風、下雨、溫度的變化、花草的香氣,都可以調動你的五感去感受周邊的環境。所以,未來社會需要更加注重社區、人際關系以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街區建設。

    在東京市中心也有以“WELL BEING”為主題的社區開發。這是日本大型的保險公司第一生命保險將自己的療養所改建而成,對一般的公眾開放,有學生宿舍、有老年人的養老院以及公園、球場等基礎設施,是最近剛剛建好的小型購物中心,沒有屋頂的購物中心,這個購物中心的名字叫做“天空與風”,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自由玩耍,大家能夠相互交流,有點像第一消費時代黑白照片中的商店街。


    小田急電鐵開發的年輕人喜歡的地方叫做“下北澤”,很像過去的商店街。小田急電鐵在開發時考慮到下北澤的地區特色是有個性的年輕人喜歡在這里開店,所以他希望做成租金便宜、年輕人很容易在這里開店的街區,這樣可以一直保持活力。


    一個地區有人氣以后租金會上漲,那么一些年輕人就沒有錢租店鋪,更多是大型連鎖企業去租,連鎖企業進入之后,這個地區就沒有特色了,因為到處都是這樣的店,其魅力就沒有了。


    小田急在開發的時候就希望把它做成看上去舊舊的街道,建筑盡量用非常便宜的租金去吸引到最有個性的年輕人到這里開店,做成兩層建筑,一樓是小店鋪,二樓可以居住。


    剛才給大家介紹了基于第五消費時代的價值觀做的一些城市再開發項目,新的商業模式可能都會注重“WELL BEING”,現在“WELL BEING”是日本大企業無法忽略的非常重要的一個詞。


    在我的《第四消費時代》的關鍵詞叫做CONSUMMATORY,相對來說在社會學里還有一個相近的詞叫做SUSTAINABLE,就是手段、道具,換句話說不是手段、道具,是事務的本質。


    CONSUMMATORY的意思是事物本身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并不是作為手段來利用,簡單舉個例子,我和你在一起感到很開心,所以我愿意和你在一起,這個就是CONSUMMATORY,但是如果你想的是我們在一起可以得到很多未來賺錢的啟發,那就是一個手段、工具,當然兩個都很重要。


    經濟越來越成熟以后手段當然也會存在,大家慢慢更加關注的是CONSUMMATORY,現在全球企業都在追求社會意義,企業的社會意義和CONSUMMATORY含義是一樣的,咱們的企業能夠存在對于社會的意義是什么?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企業,不應該僅是賺錢的手段和工具,大家希望這個企業本身的存在是有價值的,由于你的企業的存在給社會帶來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感,這個是CONSUMMATORY。


    C:如果要對當下的消費發展趨勢形成敏銳的洞察,您會建議如何系統的從哪些方面切入進行觀察呢?


    M:敏銳的洞察從一開始就不是系統的,對消費者的觀察很重要,與消費者進行直接的對話。比如尋找新的門店,跟店主進行溝通;研究自己覺得有趣的東西;看市場調查以外的很多數據,并且讀很多書。



    雖然每個人都要消費,但是消費只是每個人的行為的一部分。所以如果要分析一個人的消費行為,就有必要了解這個人的全部情況。要了解一個人的全部,就不能不知道這個人所處的社會和城市,同時必須把握社會和城市的變遷過程。因此,我盡量從各角度對消費和消費社會進行廣泛的研究。


    關于消費社會,可以說沒有哪本書是足夠全面的,沒有人能說自己讀了某一本之后,就能完全了解從過去到現在消費趨勢的變化、消費社會的變遷的。

    這樣一來,向生活在消費社會中的有經驗的人進行咨詢,就成了一種省事的方法,我認為我算得上是個有經驗的人。這里的經驗不是指生產特定商品的經驗,而是編輯與市場相關的雜志、對許多企業進行市場調查、多角度地分析消費與社會的經驗。


    C:在消費周期中面臨經濟下行及消費需求升級的情況下,刺激消費,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M:第四消費社會,年輕人逐漸在共享住房、共享辦公室等人與人交流的空間中發現價值,或者跑到小酒館、澡堂子、胡同小巷里感受類似于昭和時代的人際關系的魅力。


    1.把社會全體(包括生活形態、商務、城市建設等)改變為共享型社會。
    2.鼓勵人們逐步貢獻出私有物質,促進公共環境的形成。
    3.培育地方獨特的魅力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使他們享受地方生活,在地方開展工作。

    4.嘗試從金錢到人情、從經濟原理到生活原理的轉變。


    C:一個城市的消費潛力如何,您認為有哪些關鍵要素?

    M:正式員工等有穩定收入的30-40多歲的人在增加。


    1.個性:區域內不僅有千篇一律的連鎖商店,還有個性鮮明的個人商店;

    2.歷史:街區擁有歷史氣息濃厚的街道和各式各樣的傳統文化展示,并能將其運用到城市建設中;

    3.文化:有大學、美術館等;

    4.自然:綠蔭濃郁,水景宜人,空氣清新。


    C:當前出現的新國際環境及新技術的應用,您認為對消費行業發展會帶來哪些挑戰和變化?


    M:疫情后,因為失業人群的增加,在多個領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日本為了應對人手不足而進行技術開發。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正在成為消費行業的關鍵驅動力,企業需要投資于數字化轉型,以提高生產效率、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并改善客戶體驗。


    如果可以從消息的交換中獲得滿足,那么人們確實不會再購買物品。所謂購物的滿足感,在購買的一瞬間得到最大化后,便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削弱下去。這個過程無論怎樣都會有一絲空虛之感。


    那么,當消費者嘗到了信息交換帶來的滿足感后,其購買的標準也會隨之產生變化。也就是說,不再追求那種在購買的一瞬間滿足感最大化之后不斷減少的,而是更傾向于那些可以持續帶來滿足感的物品,或者是那些隨著時間的流逝,反而會帶來更多滿足感的物品,甚至會喜歡上那些歷經歲月而產生難以言喻的味道的物品。


    說到信息化對消費的影響,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由于網購人大量增加,去商店購物的人減少了吧。這對零售業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如果這3000人都聚集在澀谷的某個百貨商店里,那么其中也許會有1000個人左右順便在商場里買些什么回去。但現在,這些人卻以30個人左右為一個單位,分散在東京的各處。如此下來,買賣就做不成了。


    通過推特和臉書,消費者從集中一處變為分散到多處。并且,和在澀谷的街上漫無目的地閑逛相比,去一個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參加活動可以獲得更多的滿足感,還能結識有同樣興趣的人,并成為朋友。這樣,消費者會越來越依賴互聯網上的消息,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而不是繼續在大型繁華商業街上逛來逛去。


    C: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意識日益受到關注。您如何看待可持續的重要性,有哪些企業案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上有出色的做法?


    M:日本政府也出于提高糧食自給率的目的,提出增加有機農業的方針。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也是好事。我認為任何企業都在努力謀求可持續發展。


    但是,便利店、超市、外餐業大都使用塑料包裝盒,即使再怎么重視環境,如果消費者沒有覺悟,就無法實現。在這一點上,企業努力得還不夠。冬天售賣冰淇淋,浪費電力,對環境沒有好處。如果不改變消費者的生活,就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第三消費社會中,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各種各樣的品牌商品大行其道,然后,可以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無印良品作為反品牌的象征誕生了。它是對名牌商品的一種反抗,并向消費者提供了剔除出企業強加的無用價值,能讓消費者通過它來創造最具自己個性的生活方式的素材。



    2003年,無印良品曾經開展過一個叫作“發現無印良品”(Found MUJI)的活動。在這次活動中,無印良品并沒有去開發商品,而是從世界各地銷售的商品中,“發現(Find)”覺得“這就是無印良品(MUJI)”的商品。


    具體成果不但包括日本各地的和風餐具,還有從世界各地“發現”的,諸如印度的金屬器,中國的紡織品、青白瓷和長椅,還有法國郵局里面的麻口袋,等等。



    無印良品堅決排斥過度的包裝和顏色、圖樣,并推出了之前已經不再銷售的香菇等,作為生態學代表商品為人們所認可。作為環保、簡約和具有日本特征的商品,作為第四消費社會的象征為人們所接納。


    無印良品所對應第五消費時代,將一些回收的衣服、服裝,翻新之后,重新進行售賣。不僅是衣服,家居類的產品,也會進行二次售賣的服務。這一措施不僅是應對時代的變化,也是契合企業簡約、自然、環保的理念。


    還有MITTAN公司,進行收購回收的服務,以世界各地遺留下來的服裝和面料的歷史為基礎的現代民族服裝,進行相關的修理和重新染色。該公司還用現金收購不需要的產品,負責修繕出售后被客人穿磨損的衣服(無論狀況如何,均為最高價格的20%進行回收)。


    C:您出版的《下流社會》在國內引起強烈的社會關注,下流社會的消費階層出現的原因與特征是什么?是否有扭轉中產防止下流社會化的建議?


    M:如何從社會現象揣測年輕人的心理,繼而揣測如何預知社會潮流、動向變化是我在PARCO做市場調研的工作內容之一。



    雖然,在日本很多人已經接受了生活在“下流社會”這一事實,且覺得生活還是很愉悅的。但是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年輕人群體,因為對下滑到“下流階層”這一情況產生不滿和壓抑的情緒,而發生了一系列針對社會普通人群的不幸事件。


    1998年日本到底發生了什么?1998年,日本的年輕人已經躺平了,我意識到年輕人的行為及穿著發生了變化。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梳理,直到2005年出版了《下流社會》。 


    在這 25 年中,日本的人均工資基本沒有上升,在正式員工數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非正式員工數量的增加直接導致了正式員工的漲薪幅度有限。三菱綜合研究所的數據證明,在過去的 10 年里,不少日本人認為,至少正式員工有著牢靠的工作崗位。只要是正式員工,那么自己就仍然算是中流階層,從而達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這樣看來,代表中流階層的正規員工與代表下流階層的非正規員工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分裂。雖然,非正規員工的數量在逐年增加,但這一群體對于自己處于“下流階層”這一現象的意識并不是那么強。


    可能這個階層的人群顯然已沉浸在各種低成本的物質消費方式之中,他們總能沉浸在享受一般物質消費(廉價消費,或在二手平臺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的快樂中。同時,這群下流階層產生了一種認為自己處于“中流階層”的錯覺,在日本,這被稱為“溫水煮青蛙”現象。


    實際上,如果我們將單身人群的年收入劃分為五檔,以此觀察他們的消費支出,就會發現年收入最高一檔的單身花在高爾夫球及球具、推拿按摩(除治療外)、健身月卡及其他體育設施上的錢超出單身人群平均值的2倍,他們的整體消費支出達到平均值的147%,大多是預防性消費。


    年收入最低一檔的單身者花在醫藥品、口腔、外傷及皮膚病,和保健的消耗品、看護服務上的錢較多,支出金額為單身群體平均值的85%,他們的整體消費支出為平均值的63%,治療性消費占據更大比重。這些都是貧富差距在護理和健康問題上的體現,眾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刺激經濟活動的方法。


    當前,日本活躍在體育界、藝術領域的人增加了。但是,這并不一定會促進經濟和消費。毫無疑問,我們現在正在進入一個單身社會,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的歷史性的新時代,企業需要根據單身群體在各方面的需求與痛點,抓住其中的機遇。


    眾多勞動者的工資沒有漲幅的情況下,下流社會化會發展。為了應對低工資而增加物美價廉的商品,滿足于此的人就會增加,通貨緊縮就會加劇,消費欲望也會衰減,有必要盡可能地增加工作崗位,有必要給年輕人新的希望,這不是物質上的希望。


    C:未來10年,您認為在消費行業中哪一個賽道會具有發展潛力?


    M:現代的消費者追求的不是“快感”,而是“愉悅感”。第三消費社會之前的人類以“物”為焦點,而第四消費社會中人類以“人”為焦點。對于人類來說,重要的不是消費了什么,而是和什么人一起做了什么。

    雖然不知道哪個賽道比較好,但電商會進一步增加吧。嬰兒潮世代會成為今后的老年人,需要面向這些人群,當然前提是,必須要尊重個人的判斷。


    對于某一個品類會出現新商品,當前社會老齡化加劇,大家更加注重健康,對應的是市場的變化,更多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基于個體情況的多元化、個性化,改變了商品的使用方法。比如,面向老年人不是說賣老年人的商品,而應該賣“年輕化”的商品。




    未來10年,人們已經不再是單純購買物質的消費者,開始追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想要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其不斷購買新產品并私有化,不如通過借用、修繕、共有現有事物更合算。或許今后能扭轉企業銷售下降趨勢的仍是共享型經濟。


    Z世代的年輕人能產生新的美學,也有較強的審美力。這似乎會增加新的消費,但舊的消費會相應減少,所以整體消費并沒有增長。要增加消費規模,就必須提高收入。


    C:基于您對消費行業趨勢的發展洞察,您對于中國消費行業發展趨勢有哪些預判?


    M:關于消費,與其問企業,不如觀察消費者。應該從仔細觀察消費者的人那里獲得建議。


    7-11只了解7-11自己的顧客情況,對nanaco卡的數據運用其實也不是很好。Seven & i Holdings在收購的百貨店沒運用到7-11數據來看,說明他們并不了解所有的消費者,而現在伊藤洋華堂也處于低迷的狀態。



    與此同時,很多小微企業和個人開始向社會提供各種各樣符合第四消費社會特征的服務和商品,比如合租住宅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共享型社會的第四消費社會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雇傭或形式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做什么工作,我們都需要構建一個能夠讓員工長期穩定、快樂的社會。


    我在《第四消費社會》一書中,提出了基于“共享社會”建構的六個指標,它們分別是社區(Community)、經濟(Economy)、安全(Security)、個性(Individuality)、多樣性(Diversity)、機遇(Chance)

    企業通過推銷商品和各種服務機會是達成“共享社會”目標的重要一環。在 15 年前的日本興起的合租住宅,在經濟價值、安全價值和居民幸福感方面都頗有人氣,無疑,合租住宅可以提供上述六種價值。從企業開發的角度來說,能否提供這六種價值至關重要。


    基于以上,和大家梳理一下我對于未來中國消費趨勢的認知。


    第一,比較確定的趨勢就是高齡化、老齡化。中國和日本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比較早地就意識到這個趨勢會帶來很多問題,所以要盡早應對。


    第二,更需要多樣化。如果沒有多樣化這個社會會飽和,而且如果不多樣化,也不能制造出能夠輸出到海外的、有特色的產品。現在很遺憾地說,在全球人看來,特別感受到中國魅力的產品還不多,所以我們可能更加需要好好地去思考什么是中國特色。


    第三,隨著生活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好,大家會逐漸注重精神追求。所謂精神上的追求更多是簡約,剛才說到中國特色,是不是中國的特色和審美與簡約是相悖的呢?


    總之,未來中國需要更多多樣化的產品、多樣化的設計、多樣化的審美和價值觀。當然,中國未來也會從第三消費時代走向第四、第五消費時代,而且速度可能快于日本。


    研究消費發展趨勢40余年的三浦展先生,寫下了讓消費行業爭相研究的《第四消費時代》、《孤獨社會》、《下流社會》等。很榮幸,長沙新消費研究院與長江商學院合作的創始人成長計劃——“獨角獸加速營”,能邀請到三浦展先生參與其中,該計劃已啟動招募。


    感謝咫尺研學謝文博、李京亮老師對本次采訪的協助與支持。


    食品創新交流群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長沙新消費研究院
    回頂部
    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聲!
    微信公眾號
    Foodaily每日食品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
    微信分享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
    国产精品情侣自拍|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香蕉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自拍中文精品无码|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国产精品入口在线看麻豆|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精品人妻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