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廖鴻銘
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ID:KantarWorldpanel)
2023年的夏天,罕見的高溫天氣也無法抵擋大家對于外出游玩消費的積極性. 這也一并帶動了啤酒品類的增長。啤酒作為吃喝玩樂中的 “剛需”品類,經歷疫情期間的至暗時刻,如今正隨著大家恢復正常出游社交而回歸。
2023年啤酒市場蓄勢而發,品牌和零售商又應如何抓住市場復蘇的機會?凱度消費者指數將與您一同解讀后疫情時期的中國啤酒市場的新風向。
01
家外市場:
重視餐飲復蘇與人群消費差異
凱度消費者指數家外消費樣組研究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啤酒在重點城市及省會城市的家外消費市場*明顯回暖,對比2023年一季度,市場增長由負轉正。其中現飲渠道*復蘇明顯。
基于2023年二季度數據,凱度消費者指數針對在家外消費啤酒的20歲以上消費者進行了分析,發現20-30歲偏年輕人群在家外更傾向前往餐廳進行啤酒消費;而30歲以上人群在家外偏好去在便利店和商超渠道購買啤酒。
對于廠商來說,定位年輕群體的產品可以考慮更多進入餐飲渠道,而定位面向整體飲酒人群的產品(如經典款)可能更適合通過零售貨架觸達核心購買者。

另外,凱度消費者指數也針對家外啤酒消費者的購買原因和消費場所進行了調研:在購買原因中,因“悅己”和“朋友推薦”而購買啤酒的消費者增長迅速;“外出/旅游/野餐”成為了增長最快的飲用場景。
對于廠商來說,在宣傳親友聚餐飲酒場景之余,也可以考慮“獨飲小酌”及“放松休閑”的產品溝通,結合各類媒介平臺進行“種草”,讓產品進入“朋友推薦清單”。
另外,廠商也可以思考增加宣傳啤酒在餐館/夜店以外的飲用場景,如野餐露營等,觸達更多消費者。
02
家內市場:
獨居人群與便利渠道潛力巨大
在家外餐飲啤酒消費回暖的同時,家內啤酒消費*也迎來了增長機遇。
在過去三年間,部分消費者養成了家內小酌的消費習慣,這樣的習慣在現在仍得到保留。
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家內啤酒市場份額持續提升,近兩年保持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其中一人戶的家內啤酒消費同比增長最快,達到13%,一人戶的啤酒消費份額也達到總體人群約15%。這表明更多獨居人群“一人飲”而購買啤酒,啤酒產品的“悅己”屬性愈發明顯。

渠道上,整體家內啤酒生意的穩健增長,都離不開O2O即時零售模式的貢獻。
2023年二季度即時零售為家內啤酒的增長貢獻近7成增量,為啤酒廠商帶來了不錯的生意提升。商超即時零售扮演了重要角色。
沃爾瑪、山姆、華潤等零售商“兩手抓”:一方面通過自營平臺做到家服務,另一方面接入京東、美團等到家平臺擴大觸達。
此外,盒馬鮮生兼做自有品牌(包括啤酒)與即時零售到家服務。走通即時零售模式,不僅能為傳統啤酒大廠提供新觸點,也能很好的幫助中小品牌走進消費者視線。
凱度消費者指數認為,即時零售是后疫情時期啤酒市場的一個重要增長點。重視家內啤酒消費,優化渠道布局,深入挖掘購買者的消費偏好精選重點單品進行推廣,可以幫助品牌在非現飲渠道進一步收獲增量。
如今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生活便利性,養成了近場購物的習慣。
2023年二季度,小型超市啤酒銷額增長約25%(整體家內啤酒市場約為1%),且上漲的勢頭仍在延續。這之中既有定位高端的BLT, Ole等精品超市,也有類似好特賣、盒馬奧萊這樣的折扣店。它們都憑借距離生活區極近的“地理位置優勢”收獲了消費者的青睞。
與大型商超不同,小型超市要能滿足左右鄰里的即時需求,同時具備適度的商品多樣性。由于店內貨架空間小,消費者決策流程快。
對啤酒品牌來說,爭取在小超市有限的貨架空間與周轉時間中占據突出位置,并通過有效的商品組合精準吸引周圍社區的消費人群,可以幫助自身在線下進一步獲取增量。
03
酒類產品:
日趨細分化,品類內外競爭激烈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品牌與生產廠商對啤酒品類的升級迭代也在持續進行中。精釀、白啤與黑啤已經是很多門店的標配,隨處可見。
凱度消費者指數數據顯示, 精釀和白啤口味更能為大眾所接受,在2023年二季度都獲得雙位數的增長。
此外,燕京、青島、喜力等品牌相繼推出低醇/無醇啤酒,迎合了新的生活方式;凱撒王、新零等中小品牌推出如桂花、龍井小麥和巧克力薄荷啤酒,開拓口味細分市場。
另一方面,許多日本啤酒品牌也由以前的“日料店專供”轉而進入零售商渠道,使得消費者的選擇進一步增加。
啤酒在自身“內卷”之余,也面臨著酒類家族的競爭:部分廠商采用不同策略,通過推出果酒、預調酒、雞尾酒等新型酒飲,希望能在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選擇中占據一席之地。
如嘉士伯集團旗下的夏日紛果酒,百威的“浮起(For Chill)”雞尾酒,以及伏特加、杰克丹尼等推出的50毫升小瓶裝預調酒等。
隨著廠商不斷創新,加之消費者需求日漸多元,包括啤酒在內的酒類市場細分化越來越明顯。有限的資源應該如何分配?是進一步豐富旗下子品牌與產品線,亦或是專注深耕啤酒基本盤?
后疫情時期,啤酒品牌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市場考驗,而他們又將會給市場和消費者提交一份怎樣的答卷呢?我們將持續關注。
備注
1. 家外消費:消費者在家外購買啤酒并在家外飲用。
2. 家內消費:消費者在家購買啤酒,或在零售渠道購買啤酒后回家飲用。
3. 現飲渠道包括餐廳、KTV、酒吧、夜店等即買即飲的渠道。
4. 非現飲渠道包括大賣場、超市、便利店、雜貨店、網購等零售渠道。
5. 凱度消費者指數市場數據中監測的酒類包括:啤酒、紅酒、洋酒、白酒、黃酒、果酒、預調酒、(包裝)雞尾酒等,其中啤酒、預調酒與(包裝)雞尾酒可監測家外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