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飛魚
來源:中國糖果(ID:china-candy)
八月中旬,東北起家、進軍南方、布局全國的桃李面包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
據悉,2023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實現營收約32.07億元,同比增長0.03%,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92億元,同比下滑18.45%。具體來看,1—6月份,桃李面包實現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3.65億元,同比減少37.96%,可見桃李公司的造血能力下滑也是比較明顯。
桃李面包2023年半年報
我們看向單季財報。據《中國糖果》進一步了解,桃李面包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達14.76億元,同比增長1.66%,凈利潤達1.39億元,同比減少12.15%。第二季度實現收入17.30億元,同比下滑1.32%,實現歸母凈利潤1.53億元,同比下滑23.44%,營收、凈利出現了雙降。
在如此數據之下,我們也更深入的了解到這個老牌企業的近些年,公開資料顯示,在2013年至2020年期間,桃李面包的凈利潤連續8年保持增長,從2.55億元增至8.83億元。而2021年,桃李面包的凈利潤則轉折行的下滑13.54%至7.63億元。到了2022年,桃李面包的凈利潤更是再次出現下滑,為6.4億元,同比下降16.14%。
可見,自2021年至今,桃李面包凈利潤連續下滑,一直再走“下坡路”……
而桃李作為面包界的龍頭,更是A股市場中的面包第一股,此番數據,似乎并未讓大家滿意。
—01—
上半年凈利潤下滑
是否情有可原?
面對桃李面包今年上半年凈利潤下滑的數據,有上市公司研究院表示,桃李面包凈利潤大幅下滑主因是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研發費用均在增長。其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了219.58%,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增加了有息負債,而貨幣資金在同比減少,導致利息費用遠超利息收入。
而這是否能作為凈利潤下滑的理由,取得市場和消費者的“原諒”呢?
時至今日,這個成立于1997年、上市于2015年的“中國面包第一股”屬實是有些力不從心了,而桃李面包面對2023年上半年盈利能力下滑的現實情況,雖未做過多說明,但在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中也透露出一二。
在桃李面包的業績驅動因素中寫道,公司的競爭優勢在于依托技術研發實力和品質控制能力實現產品的差異化和產業化,并依賴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較為完善的營銷網絡將產品快速推向市場,在傳遞讓每個人吃上安全、健康、美味面包價值理念的同時實現自身的穩定成長。
由此可以推測出上半年凈利潤下滑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以及部分新建項目投產后產能未完全釋放且前期費用較高,進而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其次,即將投產的新建項目陸續進行人員儲備,工資費用增加導致管理費用同比有所增長;最后則是本期利息支出增加。
通過桃李面包2023年上半年財報中的主營業務分析可以得知,2023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因“利息支出增加”導致“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739萬元,變動幅度為219.58%;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以至于營業成本增加約5361萬元,變動幅度為2.23%;廣告宣傳費用及門店費增加,以至于銷售成本增加約67萬元,較同期增長2.61%。
當一條條一個個具體可觀的信息羅列出來時,桃李對各種費用變動原因都有著說明,總的來說,桃李面包敢于將這些直觀可見的寫在明面上,最起碼做到了對大家的公開透明與坦誠相見,真誠永遠是必殺技,在這些“情有可原”的說明下,大家也更希望桃李面包可以順利破局。
—02—
桃李滿天下?
卻仍在東北徘徊
作為“面包第一股”,起家于東北地區的桃李面包憑借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在北方市場上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并取得不俗的成績。
而曾做過教師,一手建立起桃李企業的吳志剛有著“桃李滿天下”的美好愿望,希望可以將產品賣到全國各地,于是桃李面包開始走出東北,實現全國渠道銷售,基于北方市場已立足,所以桃李面包走向全國的主戰場則是劍指南方市場,南下,是桃李面包的必經之路。
在桃李面包上市之后,便加快了南下的進程,建立中央工廠、開拓商超渠道、競拍土地……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國糖果》了解到桃李面包已在南方地區建立生產基地,包含泉州、海南等多個地區。2023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的在建生產基地項目有6個,在建工程約11.14億元。
但據更進一步了解發現,桃李面包的南下之路其實并不理想……
根據桃李面包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經營數據,報告期末,華南地區的經銷商為45個,而去年年底為52個。同時,作為新興市場的華南地區,產能利用率僅有66.69%。
而根據桃李面包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桃李面包2023年上半年于東北地區實現約13.13億元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為40.94%,營業凈利潤約為4.54億元;而華北、華東、華南地區的營收雖分別為7.46億元、10.23億元,2.61億元,但營業凈利潤卻為0.77億元、-0.09億元、-0.11億元。
南下進軍的華南地區營收2.61億元,占比僅有8.13%,即便將華北、華東、華南三者營業凈利潤相加,都遠遠不及東北地區一半。
可見,雖然桃李面包近幾年一直在加大產能建設,加大力度拓展華東、華南等新市場,不斷進軍南下,但實際上,桃李仍在東北徘徊。
—03—
桃李面包,你怎么了?
下一步又要去往何處
從大市場的角度來看,桃李面包其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上一句“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明明是在國內一直被視作有望成為對標日本山崎面包的烘焙龍頭,明明是A股市場中傲立潮頭的中國面包第一股,明明各種“黃袍加身”,卻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曾經輝煌的桃李面包其實在成立初期并沒有打廣告,而是憑借“無添加”的鮮戰略切入市場,極致的性價比吸引了許多經銷商與資本的關注,并且壓縮產品數量,大膽采用爆品戰略,由此獲得好成績。
那么接下來,已經頹勢彰顯的桃李面包又該如何破局,扭轉現在窘迫的局勢呢?
首先,踐行安全健康的產品。作為一家二十多年的老企業,其實這本該是桃李最值得被信任的一點,但如此基本的事情卻讓人大為失望。今年2月,便有消費者說在桃李面包中吃到美工刀刀片,今年4月,有消費者稱在桃李面包中吃到異物并扎到舌頭……
在相關平臺中可以發現,有許多消費者都對桃李面包進行產品質量上的投訴,而桃李面包對這些食安問題的回復則也并未讓諸多消費者滿意。據今年年初桃李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寫到,桃李面包將產品質量列在重要位置,公司表示,在保證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持續創新研發更豐富品類、口味的產品來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希望桃李面包可以認真對待產品的安全健康與消費者的真實訴求。
其次,一條路走到黑的進軍。客觀來講,桃李面包這些年確實面臨著在東三省“家喻戶曉”,其它地區“默默無聞”的尷尬局面,雖然年報財報中關于東北地區之外的數據并不是很理想,但宏觀來看,桃李面包若想桃李滿天下、若想長期耕耘于市場中,進軍南下與搶占其它地區市場是一件重要且必要的戰略。
桃李面包也在2023年的半年報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繼續加大力度拓展華東、華南等新市場。并稱未來將在持續重點關注華東、華南市場基礎上,拓展西南市場、新疆市場,完善全國市場布局。
最后,清醒理智的費用分配。在桃李面包未披露具體的業績提振規劃下,這一點其實比較雙面。根據桃李面包的2023年半年報我們可以看見,桃李面包其實在費用分配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如借款流入金額增加所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大幅減少、有息負債大幅增長導致上半年財務費用大幅增長、借錢擴產能的同時大比例分紅……
行文至此,我也不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桃李面包,這些年你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