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艾媒咨詢(ID:iiMediaResearch)
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的熱,6月中旬以來,全國多地都迎來高溫天氣。部分地區甚至打破歷史同期高溫極值紀錄,不少人表示被熱到“懷疑人生”。
熱浪來襲,催熱了“夏日經濟”。清涼消費推陳出新,五花八門的新式茶飲層出不窮,避暑防曬降溫產品銷售走俏,夜經濟持續火熱,餐飲消費加快恢復,室內娛樂、避暑旅游等豐富多彩的避暑休閑活動熱烈進行中……隨著夏季的到來,國內消費正隨之升溫,消費活力加快釋放。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夏日經濟的商業機會在于抓住了人們對夏季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夏季是許多人休假、旅游和消費的主要季節,因此,相關產業可以通過推出符合夏季需求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銷售增長和品牌提升。
01
消暑降溫飲品銷售走俏,“即時滿足”需求性強
今年,消費者似乎對“冰飲”的需求格外旺盛。以奈雪的茶為例,據公開數據透露,六一期間高溫天氣下,奈雪的茶全國門店銷量增長超150%,多地爆單。隨著夏季的到來,商家各出奇招吸引消費者視線“冰吸系列”“冰震系列”成功“戳”在消費者心巴上。奶茶/果茶等新式茶飲銷量直線上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有24.6%的中國新式茶飲消費者表示未來消費頻率將變高,消費者的需求將持續上漲。新式茶飲消費者粘性較高、購買較為頻繁,每周購買的占比達89.0%;多數消費者花費區間在11-20元,占比達39.9%。消費者喜好的前三茶飲類別,分別是奶茶系列(63.3%)、水果茶系列(62.0%)、奶蓋茶系列(44.8%)。
艾媒數據表示,隨著新式茶飲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品類不斷創新拓寬,消費者對新式茶飲的熱情持續上升,預計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到3749.3億元。

在夏季走俏的各式清涼消暑降溫飲品中,無糖、少糖成大多數消費者點單首選。
隨著國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的不斷升級,追求健康生活方式已是大勢所趨,無糖、低糖食品飲料更受消費者青睞。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規模增長態勢顯著,無糖化、低糖化漸成全球健康飲食新標準。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2022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規模逐年增長,由22.6億元飆升至199.6億元,預計2023-2027年將持續放量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748.9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健康意識的不斷普及,控糖趨勢愈發明顯,品種豐富的無糖飲料逐步成為飲料市場重要的新生主力品類。
隨著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及即時配送業務推出和資源開放。消費者對消暑商品“即時滿足”的需求越來越強。“晚上8點后是雪糕、冰飲、冰啤酒‘消暑三件套’訂單高峰期。朋友聚會啤酒突然不夠喝、吃夜宵突然想喝冰啤酒等即時需求,成高頻購物場景。”美團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相關采訪時表示。
6月以來,美團外賣平臺上,冰淇淋、雪糕銷量較去年增長7成左右;冰鎮飲料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0%。美團數據顯示,冰鎮飲料、啤酒、雪糕等避暑降溫產品銷售火爆。即時零售消費習慣養成帶動即時零售行業規模上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預測,2023年中國即時零售整體行業規模將達7530億元,行業整體具有強勁增長動力和較大發展空間。隨著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即時零售渠道啤酒配送方便快捷、即時飲用的特性得到市場驗證。艾媒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啤酒市場規模為1645億元,其中即時零售渠道啤酒業務增速遠高于其他渠道。預計未來三年(2023-2025)中國即時零售啤酒市場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為拉動啤酒市場上升的新增量。
艾媒咨詢×雪花啤酒×美團閃購 | 中國即時零售啤酒品類趨勢白皮書
剛過去的“618”電商大促期間,在高溫天氣影響下,帶有清涼、制冷功能的家電產品迎來銷售爆發,包括空調、電風扇、冰吧、制冰機等。
其中,受夏季氣溫持續升高影響,空調成為大家電品類中銷量增幅最快的產品。以海爾為例,海爾官方旗艦店空調品類在618預售期間(5月30日至6月3日)銷量同比增長968%。蘇寧618期間,空調銷售同比增長43%。其他清涼家電如凈化風扇、空氣循環扇等銷量同比增長671%、32%。冰箱等制冷設備銷量同比增長27%,家用冰吧、酒柜、即冷飲水機銷量同比增長53%。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有76.4%的消費者購買智能家電主要考慮功能實用性。新生代群體成為消費的主力人群后,智能化消費成為家電消費趨勢的主流。同時,消費者不僅重視產品的智能化,還注重產品的功能實用性需求以及產品的創新性。“節能、綠色環保、低碳”等成消費者購買家電考慮條件之一。
艾媒咨詢|2022-2023年中國家電市場創新狀況與消費者新需求調研報告
夏季對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需求的季節性增長,特別是家電直播電商等形式的逐步成熟。電商成家電銷售主要渠道之一,品牌直播、自播將成新趨勢。以抖音電商數據顯示,618預售期間(截至5月31日),家電行業預售GMV(成交金額)同比去年“6·18”同期增長808%,預售GMV(商品交易總額)破5000萬的品牌達到7個,海爾、小天鵝、TCL、美的、格力大家電旗艦店是位居家電家居行業預售GMV前五位的店鋪。
隨著消費者的防曬意識加強,各式防曬用品涌現。艾媒咨詢數據顯示,71.3%的人認為物理防曬更有效;19.3%的人認為化學防曬更有效。在艾媒“2023年中國消費者日常使用的防曬物品類型”調研中,屬于物理防曬的防曬衣、防曬帽、遮陽傘分別占比63.4%、62.6%、61.8%,為大熱物理防曬單品,墨鏡,冰袖則分別占比41.4%、29.6%;化學防曬中防曬霜/乳以66.1%領先,其次是防曬噴霧57.5%。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不少愛美之人物理防曬與化學防曬齊上陣。消費者購買防曬衣關注因素中紫外線防護指數與款式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兩大因素,應用場景廣泛、穿著體驗舒適、設計日常好看為消費者的主要需求。
據艾媒咨詢2023年防曬衣可接受價格調查顯示,受訪者可接受價格主要集中在100-149.9元,其次是60-99元。今年的天貓618數據顯示,服飾類的防曬新品成交同比增長180%,單一消費者購買的防曬服飾的數量是過去的2-3倍。防曬市場快速增長。
06
夜間消費熱度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