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晶敏
來源:刀法研究所(ID:DigipontClub)
前段時間,今麥郎旗下產品“涼白開”的新包裝在營銷圈內引發討論。品牌方為這款銷量 30 億+ 的單品,花了 300 萬預算,設計卻只花了 3 分鐘就收工。再看前后變化,總結下來就 6 個字:“方改圓,黑改紅”。
只是換了字體和顏色和瓶身形狀,為什么值 300 萬?這讓“涼白開”成為今年以來最受關注的包裝設計之一。

帶著這個好奇,刀法訪談了“涼白開”新包裝背后的設計師潘虎。作為國內最著名的包裝設計師之一,潘虎早在 11 年前就創立了“潘虎設計實驗室”。除了今麥郎的“涼白開”,還為褚橙、青島啤酒、華潤雪花、瑞幸咖啡、良品鋪子、飛鶴、潔柔、蒙牛、阿里巴巴集團、小仙燉等品牌煥新包裝設計。





至今,潘虎設計實驗室的作品銷售額超百億,曾刷屏社交網絡的瑞幸x椰樹椰汁聯名款“椰云拿鐵”也出自他之手。在潘虎看來,商品包裝要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取得平衡,有效的包裝設計不需要太復雜,關鍵是要“解決問題”。
01
一個底層邏輯,讓 3 分鐘 = 300 萬
“涼白開”新包裝上市后,潘虎聽到了兩種聲音。從設計的角度看,新包裝沒有增加繁復的設計,不夠有“藝術感”,但從品牌方和市場的反饋來看,新包裝幫助品牌進一步撬動銷量,在商業上獲得了認可。
這兩種不同的評價,本質上是對于設計的標準不同而產生的。在做包裝設計時,許多品牌方堅信顏值即正義,覺得只要好看就能吸引用戶。比如美妝品牌花西子,將“東方美妝”概念在產品包裝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將化妝盒設計成同心鎖、還用到浮雕工藝,盡顯華麗。
盡管追求美是一切設計最樸素的出發點,但對于產品包裝設計而言,只有好看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能否傳遞信息。
“包裝設計就像做課題,能洞察用戶需求,并以最優解落地,幫助產品在市場上取得勝利,才是關鍵點。”潘虎對刀法說。
產品包裝設計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一環,起到放大產品優勢的作用。顏值對于包裝的作用相當于放大器,但如果忽略了產品背后的用戶需求,只想著怎么好看,其實是本末倒置。典型的例子是許多品牌每年都會做的中秋禮盒,往往都是包裝華麗但缺乏實用性。
以“涼白開”為例,今麥郎提出的課題是“產品升級”。而潘虎的解題思路是:這道題的核心是解決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關系。產品升級是一件戰略性、持續性、階段性的事。因此,新包裝既要有變化和突破,也要延續以往的視覺形象認知。
按照這個思路,潘虎首先研究了產品最核心的賣點,以及原包裝是如何放大產品優勢的。涼白開的核心賣點是“安全”。產品本身開創了一個區別于礦泉水的品類,而“涼白開”這個產品名本身和生活場景密切相關,符合中國人從小到大喝開水的習慣。
因此,產品包裝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產品隱含的文化屬性。原包裝突出這個賣點的方式就是極簡設計風格,用醒目的“涼白開”三個大字引發用戶關于“純凈”“安全”的正面聯想。潘虎認為這個表現形式足夠有力度,在新版包裝里可以保留,但黑底白字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的消極寓意,容易帶來負面感受,所以他接到這個課題的第一反應,就是把黑變紅。
此外,潘虎將原本的方形瓶改為圓形,同樣是基于“突出文化屬性”的基本邏輯。從心理學角度,相比有棱角的方形,圓潤的弧線榮容易讓人覺得親近。
用潘虎的話說,產品包裝設計師的工作就是揚長避短。保留、強調能突出產品優勢的設計,舍棄可能帶來歧義和負面聯想的元素,就足夠了。“為設計而設計是非常糟糕的。”潘虎說。
02
用包裝撬動銷量,不是偽命題
事實上,潘虎和今麥郎的合作并不止于“涼白開”。對于這個成立于 1994 年的品牌而言,品牌轉型是其近幾年的重要任務。而 2022 年正是今麥郎品牌轉型的關鍵期。財報顯示,今麥郎的兩款轉型之作——涼白開和拉面范,在 2022 年分別取得 26% 和 180% 的銷量增長。而這兩款產品背后的包裝設計師,都是潘虎。
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曾表示:“找潘虎貴,不找更貴。因為一個糟糕的設計將會付出的代價,難以估量。”
這句話反過來就是在說,一個好的包裝設計,給品牌帶來的收益,也是無可估量的。
除了今麥郎之外,潘虎還和青島啤酒、瑞幸咖啡、雪花啤酒、湯臣倍健、牛欄山、聯合國郵政署等品牌長期合作,共同創造出“青島白啤”“椰云拿鐵”等爆品——青島白啤包裝煥新后穩居品類銷量 Top 1,椰云拿鐵 2022 年二季度單杯門店總收入 4 億元。
如果一次成功可以說是偶然,那么多次經過市場驗證的成功,必然有跡可循。
刀法曾在《為什么80%的品牌文案都是無效文案?》中訪談過文案專家空手老師。他認為,好文案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簡潔、言之有物、從消費者出發。而如何用簡潔的語言傳遞品牌故事和理解,關鍵是要找到品牌的“核心文本”。
這原則對于包裝設計同樣適用。產品包裝設計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環節。因此設計包裝,也要根據品牌理念,找到核心視覺元素,才能真正起到放大產品功能,傳遞品牌價值,提升消費體驗的作用。
核心視覺元素可以是色彩、圖案、IP形象......確定這個元素后,就要保證統一性,不能輕易改動。比如奢侈品品牌 Tiffany 藍和可口可樂紅,即便隱去 logo ,也能讓人瞬間聯想到品牌。
在為瑞幸咖啡 x 椰樹椰汁x潘虎設計的三方聯名產品“椰云拿鐵”設計包裝時,潘虎也在包裝設計中保留了椰樹標志性的排版特征,并加入了小巧思——用類似于彈幕、彈框的效果,和像素風的小圖標,引發用戶的二次創作。
椰云拿鐵上架后,聯名款咖啡杯套和手提袋在瑞幸門店一搶而空,許多用戶都用包裝上的模板進行二次創作。銷售成績也十分亮眼——上架首日,單店平均銷量超 130 杯,一周內破 495 萬杯,二季度總共賣出 2400萬+ 杯,門店總收入 4 億元。

青島白啤是潘虎的另一個爆款作品。潘虎和青島啤酒的合作始于 2020 年。當時,處于品牌轉型階段的青島啤酒推出的年輕化產品線“青島白啤”銷量不盡如人意,于是找到潘虎升級品牌形象及產品包裝。更新包裝一年后,青島白啤品類增長達 594%,目前穩居品類銷量 Top 1。
潘虎為青島白啤的設計方案完全顛覆了青島啤酒一貫的設計風格。“坦白講當時方案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在質疑,因為新包裝跟原產品的區別確實太大了。”潘虎告訴刀法。

青島白啤新包裝的課題是“和年輕人溝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潘虎提取了白啤中的花果香氣這個特點,并通過設計將其突出。青島白啤得到市場的成功反饋后,潘虎和品牌緊接著推出櫻花季、玫瑰紅系列,大膽采用粉色、紅色,使之具備社交屬性。

產品上市后的反饋打消了潘虎的顧慮——青島白啤從壓庫存到供不應求,是設計的通盤勝利。“消費者的接受能力比我們想象的高得多,他們對于審美的追求,比我們想象的更寬容。”
03
刀法快閃 Q&A
刀法:你發表過一篇文章,說一開始并不想承認椰云拿鐵的設計是自己做的,后來是怎么想通的?
潘虎:我不想承認是因為它和我平時的風格相差太大了,大家都覺得我是做高級感的。但后來我說服了自己,因為我想清楚了包裝設計的本質,是為商業服務。既然要走“魔性”的風格,索性就走的比原來更魔性些,其實就是玩兒,這也是解決這一課題的一種方法。
允許自己跟別人不同,也允許自己跟自己不同。真正的設計自由,是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刀法:據說你的很多作品都是一稿過,這對于設計師而言非常難得。你有什么秘訣嗎?
潘虎:青島白啤的設計方案就是一稿過的。我在設計方案時并沒有參考舊包裝,因為它會嚴重干擾我的創作,就像埃隆·馬斯克說的,你要創造一個新的皮卡,千萬不能做的一件事就是去看現在的皮卡是什么樣子的。
英國有一個哲學家叫賽亞·伯林,他提出一個理論,說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狐貍,一種是刺猬。
狐貍狡猾、招數多,刺猬雖然看起來比較的笨拙,但它掌握核心一招,就是能夠準確地明白自己的核心武器是“刺”,一擊即中,我覺得自己可能就是刺猬。因為我沒有辦法去分析各種復雜的細節,對我來說只有一件事,就是作品。我在和品牌合作的時候,首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能不能和他一起產出好作品。甲方品牌無論大小,只要它對這個事情尊重,就能合作。我就是用這一個標準,解決所有問題。
刀法:很多品牌覺得“顏值即正義”,產品包裝只要好看就能吸引用戶,你認可嗎?
潘虎:我大部分認同。我一直倡導的創作觀念是比較偏感性的。雖然我也有策略和方法論,但所有的理論都是基于當下的時代特征做出的判斷,是有可能失誤的。
打個比方,就像談戀愛,我要按自己的標準找一個喜歡的人。他長什么樣子,身高、性格怎樣,但滿足這些條件的人站在你面前,你未必會喜歡。所以我覺得感受是很重要的。我覺得某種意義上,人類無論對微觀世界還是宏觀世界的規律,都永遠無法全部了解,更不能掌控。
我認為感性背后是有邏輯的,只不過這個邏輯我們很難掌握。每個人都有感官,好看是對感官最直接的刺激。方法論能讓你取得高分,但只有感性的部分,能讓你“哇”。
刀法:你認為什么樣的設計能成為好的包裝設計?
潘虎:我看到某個產品會發出驚嘆的時候,他就已經把我打動了。這類設計是很難用邏輯去解釋的。一個好的設計,你根本不用去解釋他。我非常贊同建筑師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的一句話:當一個作品你能解釋它為什么好的時候,就說明他不夠好。
刀法:跟品牌合作的時候,你怎么去判斷跟他能不能出好作品?
潘虎:嘿,這個問題就多了。大致可以分析出這么幾點。一個是他的需求和意愿。還有一個,我們常說甲方的審美是我們作品的上限。你要么跪了,妥協,要么就拖著他跑,要不就果斷放棄。
刀法:你怎么去找跟品牌之間的默契,確保你的作品是品牌想要的?
潘虎:這個事情其實非常簡單。設計師首先是個戲精,會不停地會變著范的,以各種方式的模擬用戶心理。不同類型用戶,可能會對這個產品產生什么樣的感受,或者會產生什么樣的需求,都會在心里模擬一遍。
這種心理就像演員進入角色,是感官的置換。演員不一定要經歷和角色完全一樣的生活軌跡才能演出,設計師也是一樣。進入角色,去感受和分析,感性與理性結合,所有的結果都是基于這樣的方式得出的。
刀法:你個人有欣賞的設計作品或者設計師嗎?
潘虎:我喜歡的不一定是包裝設計。像剛剛提到的大衛·艾倫·奇普菲爾德,他的建筑就讓我覺得像神一樣,沒有辦法形容。還有蘋果首席設計師喬尼·艾維,他的作品不光是在解決問題,甚至在推動人類審美,這太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