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凱度(ID:KantarGroup)
隨著清明節的結束,“百團大戰”的青團季也逐漸進入尾聲,但時令糕點和中式糕點的熱潮不會止步,中式糕點已經成為千億級的重量賽道。凱度聯合天貓新品創新中心對中式糕點市場全景洞察,挖掘中式糕點新機并聯合發布《中式糕點趨勢報告》。
中國糕點行業具有良好的歷史基礎,從傳統老字號功德林、稻香村等傳統中式糕點品牌逐步發展至目前傳統品牌和新中式品牌齊頭并進、百花齊放的盛景。TMIC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淘系平臺上中式糕點體量已經突破55億,產品形式以酥、餅、糕、團為主。
其中,蛋黃酥市場貢獻最高,芋泥餅、芡實糕以及薏米糕相較去年同比增速較高。此外TOP10銷售規模品類中鮮花餅、桃酥、綠豆糕增長率優于市場平均。除麻薯類目外,蛋黃酥、鮮花餅、芡實糕、芋泥餅、薏米糕類目品牌集中度較高,其中芋泥餅、薏米糕類目中TOP1品牌為綜合零食品牌,亟需品質化品牌的出現。
從人群需求來看,中式糕點消費者中上線城市高收高消群體,女性和年輕人特征更強,潛力巨大。解饞解餓、嘗鮮、愉悅是消費者主要訴求,符合中國胃、文化認同、情懷回憶是更愛中式糕點的原因。中式糕點細分人群中,除追求實惠的消費者外,地域特產迅速崛起,與平價實惠黨呈分庭抗禮之勢,此外情懷、新口味、禮贈及健康人群也分別占據一席之地。
凱度攜手TMIC進一步挖掘中式糕點消費人去的需求趨勢,總結了以下三個需求量較大,且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潛力趨勢:
凱度調研顯示,中式糕點的消費者在追求更新鮮的體驗,需求因素中“新鮮”占比74%,位列需求因素第一。健康、真實、應季是選擇新鮮的三大原因,應季食材深受年輕人喜愛。品牌可以對應地提供更短保質期的產品和時令產品,力爭更新鮮的食用體驗。

藥食同源理念深入消費者心智,同時受到政策鼓勵,中式糕點也與中藥材有著天然的契合。對于食材健康的愛好者來說,消費者們更接受茯苓、桑葚等中式食材在糕點中的運用,這兩款食材也逐步引領中式糕點藥食同源的新風潮。凱度調研顯示消費者高熱度搜索的藥食同源食材多達18種,其中茯苓、桑葚、堅果、黑米、紫米的需求增速均超過100%。品牌可以通過在糕點中進行更多健康食材創新來滿足消費者對藥食同源食材的新需求。

大健康趨勢下,消費者對食品的配料也更加謹慎,糖分成為中式糕點健康化的不利因素。中國消費者食品標簽調研報告顯示,91.3%的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會看配料表,13.1%的消費者每次購買食品時都會看配料表。由于糖是讓中式糕點美味的重要成分,消費者已經逐漸從理想中的零糖需求降為低糖需求,品牌方可以靈活利用“控糖”這一主要賣點對產品以及消費者溝通進行優化。TMIC數據顯示,在辦公室吃中式糕點需求大且增速明顯。辦公室人群三餐不規律的情況較多,補能是中式糕點在辦公場景中的最大賣點。在夜晚時段,小規格的中式糕點更受消費者青睞,便捷解饞又沒有負擔。中式糕點品牌可以通過減少單份產品的重量來迎合夜宵消費場景。

隨著電視劇《夢華錄》的大熱,中式糕點和茶飲的組合成為了年輕人群追逐的潮流,既是歷史沿革,也是年輕風尚。另一方面,與純果蔬汁、咖啡、中式茶飲的搭配切入健康休閑場景,為中式糕點賽道帶來了新活力。
由于中國遼闊的國土,中式糕點擁有非常多樣的地域特色,開拓地域糕點文化成為不容忽視的一環。TMIC數據顯示,在淘系平臺中地域性中式糕點的搜索熱度以28%的增速上升著,引導支付人數的增速更快,高達59%。
在創新方面,以肉松小貝、抹茶蛋黃酥等熱銷品為代表的“中點西做”新中式糕點正在成為中式糕點新勢力。品牌可以將西式新工藝、新食材融入中式糕點,推出美觀、新奇的糕點,為新中式糕點文化持續注入生命力。
相應的,消費者對傳統糕點的喜愛也還在延續。TMIC數據顯示,老字號在淘系平臺的搜索熱度和轉化能力正在同步攀升中。與國風、特色文化、動漫等的IP聯名是吸引消費者關注的有力方式,如稻香村和近水樓臺的故宮博物院聯名,榴芒和小王子盲盒聯名以增加傳統糕點可玩性等。傳統中式糕點由于文化情懷、符合中國胃等理念依然有很大的市場容量,但消費者期待看到老字號的煥新,能有更多國風、動漫IP等新活力的注入。另一方面,新中式糕點在保留中式糕點內核的基礎上,引入西式元素和制作方法,這一革新受到主力消費者的喜愛。在大健康環境下,藥食同源、低糖、新鮮食材成為中式糕點的重點需求。茯苓、桑葚等高增長的食材方面,品牌有巨大機會點;地域性特產滿足了消費者嘗鮮、解饞、禮贈等場景需求而增長迅猛;消費者溝通種草的場景上,辦公補能、夜宵時刻、飲點組合的溝通更容易吸引消費者關注和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