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CastAI
來源: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
在《一層餅皮疊一層奶油的千層蛋糕,要什么操作才能批量疊?| 有趣的制造》里,小可愛「羊羊魚囗」提到一種剝皮軟糖。
后來在《方便面里的蛋花蔬菜料包,是怎么做成干的?| 有趣的制造》里,小可愛「李杰」再次追問。
過去大半年了,這個糖我還沒吃過...但是最近我開始刷某寶小視頻,在大數據對我喜好的猜測之下,看到了下面這種糖!皮是皮,肉是肉,好像真的很絲滑呢...
到底是怎么做的?我搜了搜常用的視頻網站,并沒有找到具體的流程,只找到了一些試吃和企業宣傳,都是 +86 的聯系方式。看來就是國產新型貨啊!于是,我果斷轉換思路,打開 1688 開啟了我小廠長創業之路的第一步。然而,用剝皮軟糖并沒有找到啥內容,退而求其次,夾心軟糖澆注機是不是也可以呢?(這個業看來我是創不起了...)
可是這種夾心糖果澆注機,感覺就是普通糖果澆注機加了些其他功能,來實現的夾心效果。我們之前有寫過《雙色蟲蟲軟糖咋做的?》就是兩個澆注頭,雙管齊下,形成的雙色軟糖。
廠家只宣傳了下可以按需定做各種糖果,控制夾心量,并沒有什么小視頻可以參考。想了下,我就轉去某音了,果然大有收獲!接下來就到了我們國產設備大顯身手的時刻了,show time~
01
兩種糖料
兩個料斗都得加熱,免得糖還沒做好,就凝固了。控制屏上就顯示著,皮料加熱、芯料加熱以及底板加熱,防止糖過早凝固。
然后,既然大部分生產線都差不多,最重要的差異就在澆注環節了!
02
一次澆注
注意看下圖,能明顯看到...誒?這一大坨下來怎么有紅有白,明明是一個灌注口出來的。難道是「先白、后紅、再白」,這樣組成的「底、心、頂」?
這乍一看,有點像是我們《有趣的制造》繪本介紹冰殼雪糕時的「外殼,內心、再封頂」?!繪本可以在當當買作者簽名版或在京東購買作者簽名版。
但這顯然也是不對的,這樣只能形成一個三明治。而軟糖邊邊上的皮,怎么包裹夾心呢?肯定另有玄機!
03
超級慢速
重新找了個角度不同的視頻,我大概看了十遍...讓陽哥超慢去截圖,終于有圖有細節了。能發現中間紅色階段的時候,是白色糖漿包裹著紅色糖漿的!這樣,就成了先注入一些白色糖漿,再白 + 紅一起,最后再加入白色的,就能把紅色夾心完全包裹住了!
這種類似的嵌套,大家是不是已經看膩了...
雖然找到了可以回答的視頻,但我還是不滿足(可能這就是我們堅信自己還是比 AI 強的立足點),想找找有沒有其他的夾心法子。我就開始去搜各種設備廠家的說明和專利書,還真給我找到了另一種制作方法~
04
針管注夾心
雖然沒搜到視頻資料,但是找到了設備介紹以及生產工藝介紹,是來自不同公司的,還挺詳細。這種方法是先把外皮的糖澆注到糖果模具中,然后再把夾心通過細細的針管注射到外皮內部,此時外皮還沒完全凝固,就很容易扎針再注入夾心。一題多解啊朋友們!我忍不住還想到了《泡芙的空心是誰挖的?怎么挖的!| 有趣的制造》,體量上雖然有差異,但打針方式上大差不差的...
05
糖果模具
然后我們來仔細看看這個模具,就是很常見的一半+一半包夾,什么芒果,葡萄造型,都不在話下。
之前在《阿爾卑斯的棒棒糖,彩條紋和兩個球是怎么做出來的?| 有趣的制造》里就介紹過,這種脫模很方便的~
冷卻定型脫模后,夾心軟糖就成型了~有沒有一種外白內紅心里美的感覺?回頭的操作是再像「小熊糖」那樣滾滾油防粘黏,再一包裝就完工了~
06
皮好剝的原因
但這時候,我又有個疑問來了...這種夾心軟糖,我們也吃過的,夾心和外皮之間,并不能像剝皮糖這么絲滑剝開。我就查到的資料說,兩種糖的成分不一樣,凝固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就先后冷卻凝固后,有一些分層的感覺,那么撕起來就有種剝皮的感覺了!
具體的原理,就得交給化學或者食品工程的朋友們來評論補充了~
然后我還找到同一廠家用這條生產線生產的另一種糖果,就是剝皮效果比較明顯的,皮是皮,肉是肉。好了,問題解決,美滋滋!
等等!Cast 還有話說...
當我得意洋洋于又一個剝皮問題被解決時,嘚瑟不過三秒,小江發來了一種可以剝皮的包點...
(○′?д?)? 等下包子本來不就是皮包肉的么?怎么還再來了個剝皮疊加!
就是說,大家怎么這么愛剝皮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