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 唐語
來源: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每次一走進超市冷藏區,一排排閃著不同名字的牛奶向你襲來。
鮮奶、純牛奶、舒化奶、高鈣奶、香蕉牛奶……
看著這么多琳瑯滿目的牛奶,你總會陷入靈魂拷問:
這些牛奶到底有什么區別?究竟哪種奶的營養更好?
拋開華麗的外表,其實這些牛奶基本分屬于三類: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
要怎么分辨它們?簡單的方法是看命名方式,寫著“鮮牛奶”的都屬于巴氏殺菌乳,純牛奶都屬于滅菌乳,其它各種既不“鮮”也不“純”的,就很有可能是調制乳[1][2]。
更嚴謹的是看它們的身份證——產品標準號,645結尾的是巴氏殺菌乳,190結尾的是滅菌乳,191是調制乳[1][2]。

那么,這三種牛奶究竟差在哪里?
這得從它們的原料——生牛乳說起。
生牛乳,也就是剛從奶牛身上擠下的新鮮奶。不過,你不是小牛,不能直接喝它,里面可能有著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4]。
從它到你早上喝的牛奶,還得經過一系列的加工。生乳會先在凈乳機中凈化,雜質會被去除,并經過標準化,其中的乳蛋白等成分含量會被改善與校正。之后在均質機的高壓差作用下,生乳中的脂肪顆粒會變小,且更均勻地分散在奶中[5][6]。

再經過殺菌、冷卻、罐裝,生乳就變成了市面上買到的牛奶。
巴氏殺菌乳與滅菌乳,就差在“殺菌”這一環節上。鮮奶采用的是巴氏殺菌法,也就是用62.8℃-65.6℃加熱30分鐘,或是用72℃-75℃、80℃-85℃加熱數十秒來殺菌;滅菌乳,則是用UHT超高溫滅菌法,加熱到 135℃~150℃,并保持2-6秒[7]。
溫度不同,殺菌效果也不同。巴氏殺菌沒法殺死部分耐熱的細菌,這些細菌仍容易引起牛奶變質。因此,鮮奶得低溫運輸、保存,保質期一般也只有7-14天左右[8]。

在UHT超高溫滅菌法下,最耐熱的細菌也沒法存活超過6秒。因此滅菌乳是無菌的,它可以常溫運輸、保存,保質期也能長達半年[7][9]。
等等,那還有一種調制乳呢?
雖然這些五花八門的乳品都歸為調制乳,但如果細看他們的原料,可以發現有著明顯差別。
第一類仍主要使用的是生牛乳,但因為加了其它配料,就被歸到了調制乳[3]。
比如生牛乳中加了維生素D、乳礦物鹽等,就成了高鈣奶;加了乳糖酶分解乳糖,就成了舒化奶;加了糖,就成了甜牛奶;再加點香蕉漿,就成了香蕉牛奶。

第二類則連原料都不是生牛乳,而是復原乳——用濃縮乳、乳粉,加水稀釋成的乳液,最典型的就是小時候愛喝的旺仔牛奶[3]。
不過,調制乳也不是隨便亂調的,國家標準中就規定,不管是使用生牛乳還是復原乳,比例都不得小于80%[3]。你隨意在復原乳中加入辣椒、糖、酒的“牛奶特調”,就妥妥是不合格的黑暗料理。
那么,這么多類型的牛奶中,究竟哪個更有營養呢?
我們對比了各乳品國家標準中規定的最低營養指標,蛋白質的含量是巴氏殺菌乳與滅菌乳大于調制乳[1][2][3]。

但是,這只是標準規定的最低含量,市面上有的高鈣奶、舒化奶的蛋白質還會高過滅菌乳,具體仍舊要看各產品的成分表。
雖然表上的蛋白質含量差異不大,但如果細看其中的乳清蛋白,就不一樣了。
乳清蛋白在乳蛋白中占到約 20%。它對熱不穩定,巴氏滅菌可使 15.4%的 乳清蛋白發生變性, 而采用UHT超高溫滅菌法變性率更高達 71.1%[7][10]。
變性的乳清蛋白不僅喪失了本身的免疫活性,還會影響牛奶中的鈣被人體吸收[11]。
生乳中的維生素B、C和葉酸經UHT高溫滅菌后,損失率也明顯高于巴氏滅菌[12]。

除了營養,口感上也有明顯差異。生牛乳加熱到60℃時,風味流失少;到72-85℃時,就容易生成巰基化合物,產生蒸煮味;135℃以上時,乳糖會進一步發生美拉德反應,生乳輕微褐化,產生焦糊味[7]。
由此看來,牛奶中的天選之子還得是新鮮又醇香的巴士殺菌乳。
不過,如果你并不指望一杯牛奶就能帶來所有營養補充,其實也不必太糾結。牛奶,終歸還是得選最適合自己的:鮮奶雖好,但也不適合乳糖不耐的人;調制甜牛奶,也會受到像我這種“小孩飲料”愛好者的偏愛。
雖然喝了一肚子糖水,但生活都這么苦了,長點肉就長點唄。
參考文獻:
[1]國家標準.(2010).巴氏殺菌乳GB19645-2010.
[2]國家標準.(2010).滅菌乳GB19645-2010.
[3]國家標準.(2010).調制乳GB19645-2010.
[4]甘辛,李孟寒,閆韶飛,孫喜賀,徐進.(2019).2019 年我國不同地區牧場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及抗生素耐藥情況研究.中國食品衛生雜志.33(6),709-716.
[5]中國輕工行業標準.(n.d.).巴氏殺菌乳工藝標準.
[6]劉紅霞,賈少婷,桂仕林,邢慧敏,生慶海.(2010).均質工藝對純牛奶乳脂肪球粒徑的影響.農產品加工.2010(12),62-64.
[7]李勇,夏駿,徐國茂,冷外員,王藝霖,楊琳芬.(2016).不同滅菌工藝和貯存條件對牛奶品質的影響.江西畜牧獸醫雜志.1,14-16.
[8]新華網.(2021).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分不清?專家來解答.
[9]闞清華,蔡為榮,黃小東.(2001).超高溫滅菌乳的滅菌原理及品質變化探析.山西食品工業.3,4-8.
[10]Hoffman,J.R.&Falvo,M.J.(2004).Protein - Which is bes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2004 (3), 118–130.
[11]屈雪寅,鄭 楠,李松勵,文芳,孟璐,楊晉輝,王加啟.(2017).熱處理對液態乳中乳清蛋白的影響研究進展.食品科學.38(9),307-313.
[12]楊懷谷,鄭楠,王加啟.(2016).巴氏殺菌乳和超高溫滅菌乳營養價值及衛生安全對比研究.中國乳業.175,61-67.